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走向边关 > 第十三章 军训那些事
    1

    延大对军训的重视程度是其他高校无法比拟的,可能是党中央在这座城市十三年革命精神的传承,是对这座城市在战火硝烟中洗礼的铭记,是延安人民对军队和国防建设拥护的传统,这所毛主席亲自题词命名的学校,一直注重用军训工作奠定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各项保障也很充分,住宿安排在窑苑宾馆,两人一间,那一排排富有陕北特色的窑洞颇为壮观,大家都在内心呐喊着,延安!我来了!

    下午,延大军训领导小组成员与教官进行了见面会后,教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到各场地与学生见面。带队的上校教员是军训团团长,队长是参谋长。每个教官都是连长,万林波他们五个兼的营长。花名册上的人数让大家心里怵的很,多则二百三四十人,少的都一百五六。

    九班的郭帅帅带了五个人去了延大医学院,那里离延安市区还有几十公里。走的时候郭帅帅那几个眼巴巴的看着队长,似乎有话要说。“是不是想问为什么让你们去医学院?”队长先说话了。

    谁也没说话,都在点头。

    队长说:“那就告诉你们吧,这个方案都是提前摸过底的,医学院女生多,离主校区又远,你们五个人都有女朋友,且感情稳定,又自我要求严格,是队里的放心人,明白了吗?”几个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那你们能理解为什么让卫家梁带艺术学院了吗?”队长接着问。

    郭帅帅笑着回答:“卫家梁虽然没有女朋友,但他的长相是全队最放心的。”其他人也忍不住笑了。

    “郭班长聪明!为什么让李亮亮去带男生为主的体育学院,你们也不难理解喽?”队长又问。

    刘睿回答说:“亮亮在合训院校参加过桑赛,经受过体能的专业强化培训!”

    队长说:“那就赶紧出发吧,当然,记住,婉转一点告诉卫家梁,不能伤了人家的自尊。”

    “队长,再见,保证高标准完成任务!”几个人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万林波带的化工学院,向雨杰带的是文学院,邹天来带的是经管学院,鲍犇带的是机电学院……

    学生很期待,即便是万林波这种担任骨干时间比较长,以及李亮亮这种脸皮比较厚的心里也比较忐忑。更不用说向雨杰、鲍犇那几个了。好在大家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紧张与忐忑中,都拉开了军训的序幕。

    刚开始的两天,一切似乎都比较顺利,学生怕教官,教官都很认真。到了第三四天,慢慢的一些问题就出来了。

    或许是向雨杰的一张娃娃脸,还有那副黑框眼镜,学生的斯文气息多余军人的阳刚气质,加上自己并不张扬的性格,才三四天,学生对他的敬畏感就慢慢降低。同样的要求,旁边万林波的学生落实就很好。同样的评比竞赛,邹天来的学生参与积极就很高,而自己这边却大打折扣。有的学生还不停的过来跟自己套近乎,他们说的那些理由又都客观存在,也不好拒绝。训练一个个无精打采,一休息就围着自己叽叽喳喳,活蹦乱跳,队里有纪律,不能和学生拉拉扯扯,但他们的问题总不能不回答啊。

    鲍犇之前担任骨干少,心理素质不好,站在一百八十人的队伍面前,强作镇定,心里却直打颤,原本把一些动作要领背记的很熟,但讲起来总磕磕巴巴的。原本要讲五件事,讲了三件就忘了。指挥口令也没好好练,下口令不会胸腔发音,用嗓子干喊,三天下来,嗓子哑了。刚开始学生还认真听,后来就打折扣,自己再强调纪律,整个队伍一抓就死,一放就散。

    卫家梁的艺术专业也有些麻烦,一来他就约法三章,提要求定规矩,把自己展现的凶猛残暴,但仿佛自己只有程咬金的三板斧,吼来吼去三天下来,学生已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纪律和要求也没留下多少痕迹。尽管自己也指定了小组负责人,但作用发挥很一般。才两天,小组长就要特权。规定的女生要把头发盘起来,几个女生说自己刚拉直的头发。有的涂了厚厚的防晒霜,太阳稍微一大就请假。有的说发给自己的鞋不舒服就穿了便鞋。有几个男生还打了耳钉,染了黄色的头发,非主流的发型……不知是自己与社会脱离太久了还是自己有代沟了,怎么看都不顺眼。

    李亮亮中等身材,他总在想怎么不让我带其他专业啊,自己站在体育生面前海拔太低,只能看见第一列学生,后面根本看不见,好在队长给他划分的场地在主席台前,自己就干脆站到台子上指挥了。体育专业一个个人高马大,看着这个小教官,表情中有一丝丝不屑。吊儿郎当,迟到的一天比一天多,训一会就说自己不舒服,今天查人竟然还有替答到的。病号又是一大堆,帽子腰带丢了的也不在少数。强调纪律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越强调越不像话。

    逐渐减慢的训练进程和趋于混乱的人员管理,不断被来回巡查的团长和队长批评。万林波看着一个个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强颜欢笑的样子,休息的时候聚在一起就说:“人的痛苦莫过于面对这么好的食宿条件却吃不好,睡不好。有什么苦水就倒出来,大家一起理一理吧,或许有好办法。”

    卫家梁说:“你给自己挑了个好专业,带的理工科,给我安排的都是难管的艺术生,你来试试。”

    李亮亮说:“就是,还有我的体育生,自由散漫。”大家一个个委屈的吐露着苦水。

    万林波笑着说:“不是学生的问题好不好,团长和队长开会说的军训各个阶段的特点,咱们有的人就没理解。要早打预防针,让学生跟着我们的思路和节奏走,而不是被他们的问题牵着走。就跟我们刚到队里一样,队干部研究我们的特点,统一思想,立规矩,定标准,抓骨干,抓奖惩,做表率,抓典型,倾向性问题面上抓,具体问题抓个别。他们带我们就和我们现在带学生是一样的,你们还是缺乏研究和思考。”

    大家一听,也确实是这么回事,看来当个骨干学的东西还不少,当个队干部也不容易。邹天来挺佩服万林波的,虽然自己是这么做的,但万林波却能抽象到理论层次,或许这就是骨干和普通学员的区别吧。

    万林波把大家的问题跟队长做了汇报,队长说:“那几个人的困境早就看出来了,之所以不点拨,就是想让他们体会体会管理者的不容易,回去就消停一些了。

    向雨杰的问题在于斯文有余,阳刚不足,对学生无原则,不果断。卫家梁的问题是不懂管理的艺术,一味的强硬,生搬硬套队里的模式,我有一个好教导员,可是他没有。何况他的小组长就没选好,选的都是些颜值高的,看着舒服,但漂亮的不代表有能力,他自作自受啊。

    还有鲍犇,据说他不屑于当骨干,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长时间的锻炼,怎么会在学生面前收放自如呢,你怎么就没有他那么紧张或者没条理呢,你长时间担任骨干早就锻炼出来了。

    至于李亮亮,他有实力,却没放开。之前我说其他人不允许接触学生,但是李亮亮的体育专业可以,我就希望他找机会驯服这些学生,他有强悍的体能和发达的大脑,随便露一手,都可以压倒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心服口服,跟着他好好训,可惜他没有。

    你那没啥问题。邹天来倒出乎意料带的也很不错,宽严相济,统放结合,学生状态很好。晚上你组织个小结,大家一起把情况分析分析,一起静下心来找找对策,思路再理一理。”

    一场作为管理者的分析会结束后,每个人似乎找到了症结,都在脑子里思索着自己的对策。正应了那句俗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第二天,整个训练场的秩序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提高。

    军训纪律是严而又严的,网上传播的教官打学生、教官向学生求爱之类的事,在部队组织的军训中是不可能发生的。走之前,学院专门制定了军训纪律十不准。队长让把军训纪律都放置在大家床头,每天晚上点名都要强调,军训严禁与学生留存联系方式,私自交往或发生恋爱关系。但凡有一点蛛丝马迹都会严查到底。

    队长规定纠正动作只能在一米之外用口令纠正,不允许有任何肢体接触。下课休息教官要集体休息,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允许单独活动。与学生哪怕是有无意的暧昧也不行,但凡发现,一次一百个俯卧撑,以示惩戒提醒……

    自从那次分析会后,向雨杰极力的克服自己的缺点,文学院的女生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官,不但有很高的训练热情,还在广播和军训快报上赞美着这位可爱的教官。

    此时,广播里又播放的她们的广播稿。“致教官,亲爱的胡教官,你身材不高,但你的精神很伟岸。你嘶哑的声音,在我们听来是那么磁性,站在后排的我们,听不清口令,但我们的动作却是统一的,因为,我们的心在一起......”

    队长正在邹天来的连队看队列。听到这么诗意的广播稿,邹天来直接愣了,这谁的学生这么肉麻,估计又人要倒霉了。

    正在想着,队长就问:“刚才是哪个连队的稿子?”

    邹天来说:“好像是文学院。”

    队长说:“文学院是向雨杰,多情种,假正经!我去看看他跟我的心是不是在一起。”邹天来在一旁一个劲的乐着。

    操场上听到广播的教官们都在心里笑了,第一个螃蟹被向雨杰吃了。而向雨杰已经懵圈了,摊上大事了。赶紧停止训练,给大家规范:“知道文学院的学生都才华横溢,但是你们的教官——我,不需要你们这么肉麻的赞美,也不需要你们那么高的评价,如果真感谢我,就好好训练,以后的广播稿不要写我,否则.......”话说出去了,但下一句还没想好,向雨杰愣在那里,“否则......”怎么脑子突然短路了,还是没想好,“否则,你们给我小心一点。”说出去就后悔了。

    本来学生很严肃的在听着,结果自己气呼呼的忘词了。刚说完,队列里就笑声一片了,“不准笑!”向雨杰又补充了一句,结果说出去自己更后悔了,学生们使劲憋了没一秒钟,一个个噗嗤噗嗤又笑了。

    这还不是最尴尬的,更难堪的是回头一看,队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他身后了。慌乱之中,拿起哨子,吹了一声,队伍迅速安静下来了。

    “调整军姿!”向雨杰下达口令。

    队长凑过来小声的跟向雨杰说:“我在旁边看看你们的心是怎么在一起的,不介意吧?”那种表情似乎在调侃,又似乎是要秋后算账。

    “队长,我真没有!”向雨杰小声的回答。

    “学生说在一起的,他们不会说假话的。”队长小声说。而后走到队列侧面大声的说:“训练要注意力集中,注重标准,注重效率!”

    训练结束时,教官还是在操场中间集合,向雨杰又没把握好时间,成了最后一名,仓促之中结束讲评,下达了解散的口令。转身跑向集合地时,全体女生齐声喊:“向帅哥,再见!”向雨杰又蒙了,赶紧回头挥了两下手,喊道:“不许喊,赶紧走!”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其他教官都露出得意的笑容,一会看看向雨杰,一会看看队长。向雨杰过来了,气喘吁吁的苦笑着。

    队长发话了:“向帅哥,魅力十足啊,你看大家一边看着我,一边看着你,你这帮哥们全都是落井下石的料,你自己看你着办!”队长也调侃着,大家笑的更厉害了。

    李亮亮起着哄说:“赶紧俯卧撑准备!”

    向雨杰开始做了,终于数到了一百。鲍犇又说:“队长,这一百个是他当帅哥的,上午他们的心在一起应该还有一百个吧?”

    众人又起哄说,就是就是。

    “一帮没良心的坏怂!”向雨杰苦笑着说。

    “既然大家有疑义,我还得公平执法,向帅哥,他们是羡慕嫉妒恨啊,你有这个资本,101开始!”队长接着说。

    “太残忍了,我认了!”向雨杰边做边说。

    做完后两只胳膊酸的都抬不起来了,

    队长说:“以后谁是帅哥,谁就是这标准啊!”

    大家赶紧说:“咱们队只有一个帅哥,就是向雨杰,我们都不帅!”

    “好吧,整队,带回吃饭!”

    邹天来心里惦记着自己的死党边灿,打电话问候后留生活是不是很滋润。边灿委屈的说:“滋润个屁,天天练科目,还有那一大堆各种学习,体能训练不间断,宁小海简直就是队长的翻版,把大家管的很严,时不时还有大队领导来看我们。最郁闷的是队长竟然随时用手机视频查内务,查秩序。他走了都不让人安心,今天上午我刚被查,队长说明天还要检查,再这个样子他就专门回来收拾我。”笑的五班的几个人哈哈大笑。再问理工大学那几个,队长也是这套路,都说摊上这队长也真是绝了。

    2

    军训期间,校方还穿插了很多活动,有内务评比,有消防演练,有板报评比,有行军拉练,有歌咏比赛。现在又要举办一台新生晚会,邀请教官表演节目。

    万林波拿着通知笑呵呵的问队长怎么办,参加还是不参加。带队的教员说:“可以参加,每年咱们的教官都会参加。”

    队长笑着说:“那就看你们的了,最好全都参加,体现出军人的多才多艺和威武。”

    每天白天晚上都要训练,晚上九点训练才结束,节目只能熄灯后加班排练,况且只有两个晚上的准备时间。牵头自然是李亮亮,一帮年轻小伙,听说要在学生面前用另外的方式展示,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人都有虚荣感,都喜欢那种万众瞩目的感觉,担忧的是自己不会表演怎么办。好在李亮亮一出手,几下子就把人拨拉开了,会唱的前面唱,会跳的跳几下,啥也不会的前倒、后倒、侧翻、前滚翻再加格斗。

    万林波找队长指点,队长说:“收拾人我在行,又唱又跳我可不会,我只有一个要求,不允许丢人,丢了解放军的人,就等着挨收拾。”

    万林波笑着说:“有亮亮在,肯定不会。”

    队长说:“这李亮亮还是个人物吗?他不那么苦大仇深了吗?”

    万林波说:“他可比我厉害,计算机能手,体能高手,还有一身的文艺天赋。之前有心事,慢慢走出来了。”

    队长笑着说:“那你们就折腾吧,等着看你们的好戏。”

    晚会拉开帷幕,队长把组织大家在远处的看台上,提前两个节目才带到舞台旁边,主持人一报幕,请欣赏由教官带来的歌曲《渴望光荣》,全场轰动。李亮亮卫家梁四个人伴随着音乐欢快潇洒的唱着从舞台两侧上场,欢呼声此起彼伏,后面的学生瞬间全都站了起来。中间穿插的格斗,又引来一阵一阵的欢呼声和尖叫声,夜幕下的操场,在这二十五个人的搅动下,滚烫的沸腾了。

    节目一结束,队长又把大家带回了远处的看台,说:“祝贺大家演出成功,基本达到了我的要求。看不出来这四个人唱的跳的还挺骚情的,确实不错,提出表扬。但是还要强调啊,大家在舞台上像明星一样被欢呼着,内心膨胀着,感受着那份兴奋和愉悦,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身上的军装和军人的身份。我们要珍惜,要维护,不能膨胀的忘乎所以。今天晚上稍微放松一下,后面继续战斗,再接再厉!”

    大家便四散在看台上,享受着这清爽欢乐的夜空。

    3

    来之前,队长说大家要带着虔诚上延安,去延大。延安是一片红色圣地,延大是一片文学圣地,是路遥黄土地文学创作的发源地,几乎所有人都阅读了路遥的作品。而向雨杰从高中到现在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路遥在他看的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占有绝对巩固的地位。来到延大后才发现,路遥文学纪念馆就坐落在窑苑宾馆的第一层,也是教官们每天带走带回的必经地。

    他总在想,要是有机会进去看看就好了。这一天训练带回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路遥文学纪念馆的门开了,就跟万林波请假说自己买点东西去,然后径直走向纪念馆。里面只有一位女生拿着教鞭在认真的练习讲解。只见那女孩高挑的身材,清秀的脸庞,优雅的动作,甜美的声音,动听的解说着。

    向雨杰轻轻的走过去站在门口看着,这女孩举手投足的气质不知是哪本书里看过,还是在自己梦中出现过,就像茫茫人海中在努力寻找的一个人,那么亲切……

    直到突然被女孩发现,两个人都把对方吓一跳,向雨杰赶紧说:“对不起,打扰你了,我…我是来军训的,一直想看看路遥纪念馆,但没机会,今天看见门开着就过来了。”

    那女孩大方的说:“没关系,你进来看吧。过几天新生要参观,我今天准备准备。”

    向雨杰赶忙说谢谢,脸红着就进去了。又支支吾吾着做了个自我介绍,说自己虽然是理工科,但也喜欢文学,很喜欢路遥的作品。

    女孩说:“我叫丁妍,是延大文学院大三的学生,也是路遥文学的爱好者,从大二起就主动担负了路遥纪念馆的解说。”女孩又说:“刚好你来了,就听我解说一遍,一来呢给你解说解说,二来呢你也给我提提意见。”向雨杰扑通扑通的心才慢慢安静下来。

    二十多分钟的解说,有一半时间在听,有一半时间是心神不宁的偷偷看着这位女生。女孩让他提提意见,他说简直就是完美,哪来意见。

    正说着,电话来了,李亮亮问他怎么还没回来,要研究下午训练呢,他说马上。就跟女孩说:“不好意思,我们时间很紧,我得赶紧回去了,谢谢你。”

    女孩说:“也谢谢你当我陪练。”

    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能多呆一会啊,多聊几句啊。这要是走了,以后到哪里才能见到她啊,边出门边想着。突然他又转回了身,脸红彤彤的,几乎颤抖着说:“能留个联系方式吗?”女孩愣了一下,他赶忙又说:“不方便就算了。”

    女孩说:“没关系,那加个微信吧。”走出纪念馆,他几乎一路跑回去的,内心竟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愉悦。

    以前一有点时间他就扣会手机,打游戏或者浏览个新闻。现在一有时间就翻看着丁妍的朋友圈,小心翼翼的给她留言,谈论着文学和路遥。

    丁妍的回复有些迟钝,她说她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图书馆,手机每天定时用一会。回复总是很简练,也很有自己的思想,并告诉他,路遥病逝后就安葬在学校后面的文汇山上,有时间可以去一下。他们院长梁向阳老师写了一本很权威的《路遥传》,可以看一看。

    由于那一份好感,丁妍的推荐,便在他心里犹如圣旨一般,那就必须想办法去,何况路遥文学在自己心中崇高的地位。在学校门口书店买了《路遥传》,用所有的零碎时间看,熄灯后加班看,三天就看完了。同屋的李亮亮说:“这是中什么邪了,啥时候不能看,每天累的倒头就睡,还有闲时间看书。”

    《路遥传》看完后的第二天中午,他又请了个假,在丁妍的电话指引下,顺着蜿蜒的小道,向着文汇山上行进。两侧的树丛很是茂密,一会土路,一会台阶,路遥就安葬在半山顶。“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在墓后的墙壁上,写着路遥的座右铭。他拿出手机播放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主题曲《神仙挡不住》,坐在墓前的石凳上,从兜里拿出专门准备的一包烟,一根根点燃。

    回想着自己第一次接触路遥的作品还是在高一,同桌杨文斌很兴奋的给他推荐,两个人上课偷偷看,没少被老师批评。这些年,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他读了不少,但像路遥作品那样刻在他骨子里面的却不是很多,路遥作品给了他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原本不想来的军训,却给了他一个又一个的意外收获。

    然而,收获这还不止这些。军训进入中后期,各个学院都很重视,学院领导相继通过不同的方式关心鼓励学生。向雨杰收到通知,文学院晚上不训练,文学院领导跟全体新生见面谈话,听学生辅导员说《路遥传》作者,梁院长也参加。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回旋:能不能在会议结束后找梁院长在书上签个名,甚至谈谈文学与路遥?他咨询了丁妍。丁妍说他们院长人很随和亲切,签名肯定没问题,只要梁老师有时间,谈一会也是没问题的,但最好请辅导员提前沟通一下。受到丁妍的鼓励,晚上他带着自己买的书跟学生一起到了会场。辅导员告诉他,签名的事已经报告梁院长,会后找梁院长就行。

    如同网上的照片一样,或许那就是学者风范,梁院长很儒雅,很厚重。会议很务实,很精干,很亲切,也很受鼓舞,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学生和其他领导退去,辅导员带向雨杰见到了在前排等待的梁院长。

    简单的寒暄过后,一位知名学者与一个文学爱好的年轻人开始了思想的交流。梁院长说路遥是延大的骄傲,是这片黄土地的精神支柱,自己也是延大学子,这些年也在致力于路遥精神的传承。《平凡的世界》这本九十年代大学生最喜爱的著作,在90后的这个群体里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还是很欣慰。

    向雨杰虔诚地听着这位长者对那一代人精神和信仰的诉说,聆听着这片黄土地的故事。文学家与军人,诗与钢枪在一起,谈的是理想与现实,奋斗与人生,不管多苦,只要有精神的存在,就会有幸福的感受。越是贫瘠的土地上,越是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人的精神就更加富足,也更加重要,才更有意义。

    是啊,人生何处不浪漫。梁老师带着他走进了路遥的世界里,拨动着他的心弦。梁老师描述的路遥人生,其实是每一个人的人生。人生就是不断的探寻生命的意义,你赋予他崇高,你的生命就是精彩的。你赋予它空虚,你就是单调的孤独的。一直纠结于内心被动的选择边防,在这场人生故事中开始释然。人对物质的追求,给自己套上的一道道无形的枷锁,对事物的无知又给自己加上了沉重的压力,作茧自缚,何不破茧化蝶,飞向远方。

    聆听别人的人生,总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此时,向雨杰的内心也在比对着,思考着。人生何处不边关,路遥的苦难学说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只有吃了苦才能享受那种苦尽甘来的甘甜吧,就像跑武装五公里,不经历那一分一秒的坚持,哪会享受到卸去装具的那种清爽。不去跑,永远都体会不到。人生就是得失之间的权衡,这一堂课,自己释然了,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自己都会坚持。

    原定的签个名,结果,在空旷的礼堂里交流了一个多小时。行进在校园里朦胧的灯光下,呼吸着秋夜的清凉,望着星点稀松的夜空,向雨杰的脚步更加坚定,他似乎知道了自己要走向哪里。

    回来后他欣喜的发微信告诉丁妍自己的收获,丁妍说想不到他斯文的外表下却有如此强大的行动力,想到就做到,不愧是军人。

    向雨杰听着丁妍对他的评价,忽然感觉,自己真是变了。回复丁妍说,我曾经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现在开始,无悔自己的选择,不再纠结,一切的偶然,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是平凡的,应该纵情于这种平凡,让自己平凡的伟大。

    丁妍听的一头雾水,说怎么有一种沧桑的感觉?他说以后再慢慢告诉你吧。

    再次见到丁妍是新生参观校史馆和路遥纪念馆,她穿了讲解员的正装。向雨杰笔直的站在学生的最前面尽量让自己显得挺拔,丁妍微笑着跟他示意,开始了她深情的讲解,他安静的听着,不时打量着延大邂逅的这位女学生。她不算很漂亮,却是自己喜欢的那种气质,他确信对这位女学生产生了好感,然而军训的要求和未知的未来,又伴随着丁妍讲解的结束从幻想中惊醒。告诫自己,不要乱想了,留着一份美好和纯真就行。

    4

    历经十五天的训练,军训的成果很明显。开学典礼和汇报表演开始了,一个个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走过主席台,后面的军体拳、匕首操、警棍术、战术等各个方队的汇报表演也很成功,教官们坐在观礼台上心中很激动,也很感慨,一份付出一分收获。

    典礼结束后,领导们陆续退场了,主席台上留下了队长和全体教官。自从军训到现在,几千学生在一起,还没这么安静过,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队长走到演讲台,拿起了话筒说:“同学们,我是凶神恶煞的参谋长,全体教官的直接领导。十五天的时间里,他们辛苦了,大家也辛苦了,今天我们就要返回西安了,给大家提最后的几个要求:

    一是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馈赠,纪念品,我们有我们的纪律和要求。二是不留任何形式的联系方式,短短的十五天如沧海一粟,睡一觉起来都会忘记,军人就是戎马生涯,打起背囊说走就走,把军训的成果坚持好,就是对教官最好的回报。如果发现有任何联系,教官会受到处理。三是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体用我们军人最崇高的军礼与大家告别,下午我们五点出发,之后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欢送。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快乐成长。敬礼!”

    全体教官挺拔的军姿和帅气的敬礼,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屹立着,三十名教官,坚定的眼神望向更远的地方。队伍里,有的学生已经泪流满面。

    窑苑宾馆的餐厅里,延大军训领导小组宴请全体教官,各级领导对今年的军训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是历年来,教官自我要求最严,训练效果最好的一年。

    午饭后直接坐车离开,尽管队长骗学生下午五点离开,但下楼才知道,学生自发在路两边列队,用严整的军容,标准的军礼,用军人特有的方式回敬着教官,为教官送行。没有人大呼小叫,很有纪律,邹天来骄傲的在心里想,感觉这届延大的学生都传承了二队的作风。

    因为向雨杰与梁院长的交流,文学院赠予每名教官一套《平凡的世界》和《路遥传》,队长诧异向雨杰默不作声的竟然有这勇气还受到校方的肯定,问这是啥时候的交流?向雨杰删除了丁妍的环节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队长在车上跟司机聊着,还没出市区,想着跟大家聊几句,活跃个氛围,回头一看,所有人员已经熟睡。队长心中泛起了一丝丝歉意。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