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秀才 > 第六十七章 发展规划
    “赵姨娘。”

    “啊呀,使不得,清扬快快起身。”

    “赵姨娘。”钱清扬起身扑到赵姨娘怀里抽泣。

    春儿小丫头说到做到,第二天一早就到驿站候着,她很机灵,没当着刘亘的面套护卫队员的话,以至于某人完全被蒙在鼓里,到了下午未时二刻钱清扬也赶来了,刘亘没辙,只得乖乖陪着。

    等到护卫队员和船队出现在码头附近,刘亘和钱清扬一起迎了出去,钱清扬一眼认出了站在船头的赵姨娘眼眸顿时就红了,等赵姨娘踏上码头她立刻下跪拜见,慌得赵姨娘赶紧上前搀扶。

    “清扬。你怎么在应天府,是不是本源欺负你?”这年头,青年男女并肩而立都是有特殊关系的,赵姨娘在船头也认出了站在刘亘身旁的钱清扬。

    “没有。清扬见到赵姨娘欢喜得很。”

    “嫂子。”刘嫣拉着刘亘的手昂起小脑袋看着钱清扬轻声说。

    “这是嫣儿吧,长得这么可爱。”钱清扬擦了下眼泪水蹲下身抱着刘嫣,随即解下腰间的和田玉佩给她佩上。

    “谢谢嫂子。”

    “嫣儿真乖。”

    一幕感人的认亲看得一旁的刘亘直叹气,有些话不能对赵姨娘讲,见到她一脸欢喜、疼爱地拉着钱清扬的小手,刘亘明白这赖婚十有八九得黄掉。

    看来只能拖着,等钱谦益剃发降清再翻脸,那会儿大义在自己手上,理直气壮悔婚。

    刘亘想的挺美,但是婚约这事是两个人、两个家庭、两个家族之间的大事,事情的发展不可能单单顺着他的想法开展下去。

    赵姨娘把冯妈、潘家的、祁小娘子等人一一介绍给钱清扬,大家得知她是钱侍郎的孙女、刘亘的未婚妻,一个个热情的不得了,有的夸她长得漂亮,有的夸她福气好、许配了三元公将来一定得到一品夫人的诰命。

    “双儿。都长这么高了,还认不认得我,这是春儿,在顺天府的时候你俩老在一块玩。”

    “姑娘。春儿。”双儿一手拉一人眼泪水一个劲儿往下掉。

    钱清扬一点大官宦家姑娘的架子都没有,微笑着与每一个人打招呼,亲切如同家人的话语一下子赢得了家眷们的心。

    只是她没想到赵姨娘身边还有这么多家眷,本来打算邀请赵姨娘母女俩去别院暂住,顺带着把刘亘诓过去,这下钱清扬有些为难了。

    去驿站的路上钱清扬悄悄告诉赵姨娘,阿爷新纳的如夫人想与她会面,只是这么多家眷别院里住不下;赵姨娘说船队只在应天府停留一两天就不打扰了,应该她去拜访如夫人,问明早有没有空,钱清扬点点头答应。

    刘亘决定船队在应天府歇息两天,家眷们可以去购买一些物品,柳从云需要上岸拜访几位同乡、同年,刘亘要等待徐文学的回音。

    当晚钱清扬派春儿回府报信,自己一直陪着赵姨娘和刘嫣,屋子里的什么事都抢着做,乖巧的如同新过门的小媳妇,欢喜的赵姨娘眼泪汪汪,跪对北方说老爷太太,钱府没有看不起咱们,本源有个懂事乖巧好媳妇,你们就放心吧。

    这都是刘亘认了赵姨娘养母的缘故,否则,按理数赵姨娘是受不得的,要钱清扬姑娘服侍一个妾室,钱府可以去官府告发。

    自打徐州府坐船南下,家眷们在船上吃了睡、睡了吃,无赖的很,来了一个如同女儿般缠着自己的可人儿,赵姨娘那舍得放手,两人睡在同一张床上竟然聊了半夜。

    赵姨娘把钱侍郎离京后刘府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诉她,尤其是关于刘亘的,更是好话说尽,看得出,赵姨娘对钱清扬一百个满意,一心想让她当自己的儿媳妇。

    只有一件事被赵姨娘隐瞒了:与嘉定伯府周梓兰姑娘的口头婚约。

    周梓兰是个好姑娘,可摊上一个贪心、狠毒的阿爷,赵姨娘想来想去觉得钱清扬姑娘好,知根知底的,周家,那是强迫、是以势压人。

    内院的事刘亘只能干着急,他已经为柳从云、曹渊、刘应安他们在仪凤门外的酒楼定了酒席,自己不适合上桌就有好朋友曹渊代劳,至于家眷们和潘超骧几个,则有酒楼把酒菜送过来,毕竟驿站的菜肴味道一惯不怎么样。

    青壮和护卫队员这两天不搭营地,全部安排在城外的大车店歇息,只是人多吃食得自己搞,安顿完毕刘亘、潘超骧、冯忠孝和靳胜武四人边吃边聊。

    席间潘超骧有苦说不出,都是自己打擦边球招募了三百青壮,哪知道路上状况会那么多,他也不想想,勇卫营的兵卒虽然大部分是京畿的流民,可他们整训了近一年才领命出战,这会儿三天就要开始长途跋涉,没有拖垮已经谢天谢地咯。

    要不是冯忠孝、曾广文、卫文楷几个年轻身体好帮衬着,只剩独臂的潘游击没准得累趴下。

    “三元公。儿郎们好歹挺过来了,这要到了上犹县开始整训,起点比护卫队员要高。”

    冯忠孝虽然一路照料着挺累,但觉得物有所值,这批新队员旁的本事没有,就是能吃苦,经历了颠沛流离,他们比老护卫队员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老冯。我敬你一杯。”潘超骧站起身说道。

    “潘将军敬酒,俺老冯就不客气咯。”冯忠孝举杯一饮而尽。

    喝酒,自然就聊起了刘亘在山东制作的烧酒,因为珍贵大家都舍不得喝,这会儿说起那香味,一个个馋得流口水。

    刘亘这才想起制作烧酒的准备工作忘了做,赶紧吩咐靳胜武明天去铁匠铺子打制两根三四步长短、小儿手臂粗细的弯头铁管子,顺便买十来口大铁锅,锅盖一定要选择密实紧凑的。

    还有原料酒,刘亘觉得时间紧迫得先买一批酒回上犹县烧制,同时把酿酒作坊搭建起来,制作、赚钱两不误。

    潘超骧几个最关心的事武器、铠甲,这事刘亘也没办法,崇祯皇帝忌讳这事底下的官员有多远躲多远、轻易不肯沾边;就是徐文学帮忙联系的斑鸠铳,也仅仅只是联系而已,他自己是不会沾手的。

    刘亘表示武器到了上犹县解决,他心里有底,到了上犹咱就是大明朝正儿八经的九品巡检使,天高皇帝远,有了银子还怕搞不到刀枪。

    凑满五百人马,靳胜武和冯忠孝为了骑军步军开始争论起来,谁都想自己手下多一些人手,如今护卫队有三百八十余匹战马,六十几头骡子,刘亘的意思让护卫队员骑战、步战全都学,就当种子培养。

    “三元公的这个提议好,某赞成。”

    只要是扩充实力的事,潘超骧不会有意见,他建议五百人一分为二,轮流有冯忠孝和靳胜武操练步战、骑战。

    刘亘想想遗漏了火铳手,潘超骧三人的意见是等练成了军再挑选,其实三个角色只想让淘汰下来的护卫队员去充数,毕竟骑军、步军精锐的要求比火铳手高,刘亘不知是计点点头答应。

    谈完事算算,又是一大票银子流出去,此刻刘亘有些迫不及待想飞到上犹县制作烧酒赚银子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