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前,刘亘安排了定王永王的拜师礼,李国祯和周易听说后想让自己的儿子跟着一起长见识,其实也想与刘亘、监国殿下拉近关系。
依旧是保密的仪式,除了两家人之外只有冯忠孝和靳胜武两人在场见证。
四人一本正经准备了银两、熏肉条、活鹅作为束脩,先是定王永王奉上束脩,朝端坐的刘亘鞠躬然后敬茶,刘亘接过各自喝了一口,两人再鞠躬,称朱慈炯、朱慈照拜见老师,刘亘则开口勉励,礼毕。
李国祯和周易的儿子得跪下磕头,跪下端着茶盏敬茶,听完刘亘的训话再磕头才算礼成。
四人中李国祯的儿子李荣初十四岁最为年长,被刘亘任命为学长,负责监督其余三人的课业;当天,刘亘给四人上了第一课,后面坐了两个旁听者,周梓兰和小慧丫头。
四书五经刘亘教不来,第一课他给定王他们讲党争,大明朝党争的由来、基本过程及其危害。
这个课题可以从土木堡之变后文官一家独大开始说起,到万历年开始激化,并在天启朝撕裂社会,最终酿成恶果。
刘亘洋洋洒洒讲了近半个时辰,四个小子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课堂,一个个从头听到结束期间几乎就没开过小差,旁听的周梓兰和小慧,更是看着刘亘的眼神几乎就没离开过。
第一次讲课,刘亘没有让他们发言、讨论,结束时只布置了一项作业:党争的本质是什么?
他规定,必须独立思考完成功课,不许私下串联。
“老师。功课需要答写多少字?”李荣初挺有学长的觉悟,起身问刘亘功课的规格。
刘亘听了点点头:“荣初问得好。老师的功课,可以是几个字答题,也可以些几百上千字的文章,凭自己的理解。”
根据自己多年摸索编写程序的经验,刘亘告诫他们做事在不违反原则、本质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简洁、简单的办法,答题也是一样。
“同样的答案,字数少者为优。”
刘亘让靳胜武坐镇徐州、阎应元为副将,翟五、何之经、冯自用、降将唐保生等为偏将虞时爽和路泽淳负责民事、后勤辎重。
刘亘带了冯忠孝和富承祚南下,一千一五百骑军有赣南老兵、富承祚部和董学礼部降兵三方混编而成,实际上两三年前这些角色基本上都是官兵。
董学礼部从陕西北一路东进、随后南下,所经之处皆残破不堪、无恶可做,因而基本保持着陕西边军的风格,粗狂、好斗但讲究仁义义气。
问题大的是富承祚部,那些角色在一贫如洗的中原晃荡了两三年,能够活下来的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这次南下对他们来说仿佛是去花花世界,出发前刘亘和富承祚一再警告,胆敢违反军纪者,斩。
吕大器只是被诉罪,并没有关进大牢,事情并不是很紧急,为了节省粮秣刘亘没有安排双骑,路上走一阵骑乘一阵,不紧不慢往扬州府而去。
此时,除了路振飞管辖下的徐州府、淮安府,江苏和安徽两省北部地区其余紧要地方都安排了各镇兵马驻扎,防备贼军流窜和满清大军南下。
刘良佐部驻守在凤阳府北部、淮河两岸,主要负责宿州方向的防务;黄得功部依旧驻扎庐州府,负责滁州、和州防务;刘泽清与马士英关系最铁,分得了驻防扬州、护卫应天府的美差。
高杰部驻扎在泗州一带,名义上作为徐州守军的后援,泗州东面就是淮安府、西北方是徐州府,对淮安方面来说简直就是一根钉子,实际上是马士英对路振飞所采取的防备措施。
左良玉部驻扎在武昌一带,张献忠西窜、李闯北上,左良玉一直试图扩大自己的地盘,派兵收复了李闯部通达卫制将军任光荣等部把守的荆州、德安、承天等地,可是在向郧阳地区推进的过程中遭到了李闯部扬武卫果毅将军白旺部的顽强抵抗。
左良玉一再增兵,驻守襄樊的左威武将军高一功亦派兵增援,屡战屡败的左良玉不得不退兵采取守势,陕北回族骑军白旺部为李闯残部赢得了喘息的时间和空间,避免遭受来自满清和南明的南北夹击。
刘亘带领骑军离开徐州府十里地,高杰的探子就赶去泗州禀报了。
高杰南下时走的是河南,时间上也比刘亘来得早,因此两部人马并没有碰过面,高杰对于刘亘几乎一无所知,起初还以为是文官领兵,后来从马士英那里了解了一些信息,才知道这是个文官军阀。
他对刘亘有些好奇,刘亘听说了这个敢让李闯带绿帽子的角色比他更好奇。
知道高杰是孙传庭的左膀右臂,麾下有一定的战斗力,刘亘与路振飞商量之后派了路泽淳暗地里亲自去泗州游说,奈何马士英把持着朝廷已经暗许高杰占据徐州,因此路泽淳的游说半点儿效果都没有。
高杰那厮还反过来让路泽淳带话,说自己可以保举刘亘为徐淮巡抚、加佥都御史衔,想吞并刘亘的人马。
由于刘亘封锁了黄河以北的消息,因此赣南兵马全歼董学礼部的事情并没有传出去,赣南兵马到底能不能打仗外人并不是很清楚,高杰听说刘亘私自带领一千五百骑军南下感到有些困惑。
朝廷的事闹得越欢腾,他们这些将主也就越能显示身价,因此高杰第一时间派快马把此事告知马士英,自己做壁上观。
刘亘对此一无所知,但他知道,自己此行并不会很顺利。
骑军路过淮安府时又与路振飞会谈了一次,在拜见老祖宗的时候刘亘才明白路振飞为何会如此消极,如今天气炎热,老祖宗就连进食都已经困难了。
丁忧!
这两个字如轰天雷震醒了刘亘。
不知不觉的,刘亘和赣南兵马依赖上了漕运衙们和路振飞,别看刘亘几次与路振飞谈论此事,实际上在刘亘的潜意识中,他一直拒绝考虑路振飞会去职这个问题。
在刘亘想来,即便马士英想对路振飞下手,但也只能想想而已,赣南的五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一旦马士英准备下黑手,刘亘不介意让赣南的潘超骧、岳州的祁前程以及冯忠孝和靳胜武搞出些动静。
这次带领骑军南下,一个重要的目的也是为了震慑马士英,让他慎重考虑得罪赣南兵马的后果。
可是,一旦老祖宗归天,朝廷绝对不会因为情势急迫而挽留路振飞、夺情留任,路振飞也绝不会允许刘亘以武力威逼朝廷挽留。
“本源。不告诉你祖母的病情是因为老夫希望赣南兵马能留在徐州抵抗鞑子大军南侵,护卫徐淮一方百姓。”
“师伯。一旦你离职,马士英必然会派心腹接任,到时候本源独木难支,就怕腹背受敌成为第二个唐通。”
“你的意思是?”
刘亘决定留在淮安府陪伴路振飞一家人,同时也与路泽淳哥三串通,在路振飞跟前软磨硬泡,说与其把宝贵的物资丢给庸碌之辈浪费,不如给赣南兵马积蓄力量。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