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秀才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军心动荡
    巩阿岱恨不得把整座顺天府搬空,船只来不及装运就命守城的壮勇把辎重装上大车从大江浮桥上运去浦口,不管如何先搬过江再往徐州、山东转运。

    加上原本在扬州监军的一千鞑子图赖手头一共才四千人马,既要守城又得保持机动兵力,还要看护大运河与大江码头,还得防备着李本深部,这点兵力鞑子战兵们得日夜不睡才能勉强运转。

    图赖无奈只得抽调李本深部战兵看护物资堆积的大运河码头,不过紧要的大江码头与浮桥仍旧有鞑子兵看护,其余闲杂人等是不允许靠近的。

    李本深见到鞑子锐气尽失心中开始动摇,在左右军将的劝说下准备两头下注,于是偷偷派遣心腹西行绕过浦口与明军接触。

    勒克德浑在浦口修筑了土城守护锁江铁链,城池、大炮加上骑军突击,令得少量在北岸进攻的明军迟迟无法取得进展。

    刘亘在第二天才得到李本深部信使传来的情报,当即令冯忠孝率领中营大半兵马上前突击,与祁前程部齐头并进压迫博洛部,同时令路泽浓与班小超、宋奎光率领一万精锐人马过江进攻浦口。

    路泽浓与班小超两人本部除去大帐护卫只有三千战兵,宋奎光部有三千战兵,其余四千千人马有班志富部与卢光祖部战兵充任。

    明军改变策略三路主动出击压迫鞑子,勒克德浑和博洛顿时感到巨大的压力,这会儿已经顾不上转运辎重了,下关东面的浮桥优先保证骑军通过,之后才轮到步卒与辎重。

    勒克德浑估计明军过江兵马不会很多,因此亲自带领前军通过浮桥增援浦口土城,博洛在大胜关一带顽强抵抗,给撤离部队争取时间,巩阿岱在城内外的三大兵营以及仓库群堆起柴禾、淋上火油随时准备放火。

    鞑子的仓皇举动以及大胜关隐隐传来的炮声让顺天府街坊明白光复朝明军已经逼近外城,豪门残余、中下层官员、街坊头面人物开始暗中串联,但苦于兵器、铁器被勒克德浑与洪承畴下令收缴一空,手无寸铁不敢明目张胆站出来反抗。

    陆进照,一个二十多岁靠在太平门大街为客人扛货谋生的顺天府普通街坊,因为在住宅附近的街区有乐于助人、好打不平的名声,被征入壮勇队的时候得了个小旗官的差事。

    频繁的战乱令得城内市面萧条担夫的活计减了大半很难糊口,家中有老母需要供养,陆进照尽管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但为了每月八百钱、三斗米的饷银硬着头皮入营当差。

    守城壮勇最低级的小旗官基本上都从街坊之中选拔,总旗、百户一类有关外二鞑子充任,千户、参将、副将则有满脸横肉的真鞑子担当、掌控兵权。

    壮勇们基本上都是城内外的苦哈哈,大都有着一家子需要养活,普通壮勇每月只有三百钱、两斗粗粮的饷银根本不够一家子糊口。

    陆进照的老母每月只需要两斗米,他把剩余的一斗米和八百钱全部换成粗粮分给总旗内生活最困苦的兄弟,陆进照的举动立马赢得了大伙的军心,成了总旗内仅次于二鞑子总旗官的隐形二把手。

    鞑子东西两面的战争形势都不乐观,加之勒克德浑把守城的大炮全部拉出去放在大胜关、浦口和镇江防御明军,令得守城壮勇军心日益涣散,而大都数领军的二鞑子和真鞑子怕被困在防御薄弱的城内也都抱着消极态度在应差,只希望早日归队随大军行进、征战。

    到了这会儿,平日里蛮横、动不动就拿鞭子抽人的上官开始换上另一幅面孔,虽然在壮勇们面前依旧保持着威严,但对于手下的小旗官说事、下令的时候语气缓和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为了拉拢壮勇当中有些威望的角色,他们把一些诸如后勤、辎重之类次要的事情派给那些人去管理,陆进照在营内素有名声这回自然成了总旗、百户重点另眼相待的对象。

    总旗官和百户官不光拉他去喝酒欢言,还把营内分配粮饷、领取每日口粮的美差交给他负责。

    因为战事吃紧加上顺天府库存的粮秣众多,勒克德浑下令给守城壮勇全额粮饷与口粮,不再按照惯例克扣两三成让上官层层瓜分。

    但是,下面的营头领取粮秣之后仍旧克扣不误,总旗、百户乃至千户谁都想讨好上官获得晋升,因此下面的壮勇每日吃喝一切照旧混个大半饱了事,谁也不敢出头伸张。

    陆进照对百户官表示若要自己负责后勤,那必须全额分发下去不克扣一粒粮米,令他意外的是二鞑子百户官竟然毫不犹豫一口答应,还拍着陆进照的肩膀解释说以往那般做法也不是存心为难下面的兄弟,各营都是如此做派自己不想当出头鸟。

    ‘鬼才信。’陆进照笑嘻嘻腹诽着。

    他明白,战事吃紧、军心不稳,这会儿守城壮勇的稳定变成了第一要务,只有军心稳定的营头才能得到上官的青睐,溜须拍马这类统统靠边。

    粮秣大权在握的陆进照自然不会放过到手的机会,怎么说这角色在老爹在世家境还过得去那会儿上过三年私塾,趁着局势动荡收拢人心这些招术对他来说轻车熟路娴熟得很。

    与别人全额分发下去的做法不同,陆进照把平日里上官克扣的两成粮秣分成两份,其中一成口粮分给每一个壮勇,让营内每个人都得到他的好处,另外一成用来收买人心,生病的、家境苦寒的,他都拎着粮袋子上门去探望人家。

    普遍的好处与重点关照人员的感激颂扬,令得陆进照一时间名声暴涨,弟兄们都听他的吩咐行事,没有明里暗里与总旗百户对着干,本营头内看似有条不紊、军心稳定,这引起了上面千户大人的关注。

    巡查、召见问话之后鞑子千户对陆进照所在百户队的秩序以及精神面貌感到满意,为了树立榜样直接升任他为本队试百户,令人惊讶的是鞑子千户并没有免去陆进照的小旗官职。

    这是壮勇队第一位升任总旗以上官职的街坊,仅仅一天之内陆进照的大名就传遍了整个守城壮勇,但,这对陆进照来说并不全是什么好事。

    大部份壮勇都以为陆进照肯定帮着鞑子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如此鞑子才会破例升他的官职,至于到底会是什么事,除了少数几个有特殊癖好的角色,街坊们没人关系那事,无外乎谄媚鞑子那一类狗屁事。

    因此,除了本营的弟兄知道陆进照啥事也没干是个清白人,其余营头的角色见到陆进照他们营头出现无不指指点点、刻意保持距离。

    升任试百户这事超出了陆进照的预料,但鞑子上官既然已经下令这事无论如何推不掉,只得硬着头皮接受。

    随即,好处来了。喜欢明末小秀才请大家收藏:(bxwx66.com)明末小秀才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