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秀才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势与民心
    南阳城在明军攻城的当天就陷落了。

    当阿山下令守军自行突围后,绝大多数真鞑子与二鞑子战兵最后退到东南角,在湖广投降的同伴现身劝说下选择了投降,毕竟,任你骁勇善战也抵不过大火与铅子;战死不可怕,烧死,不是简简单单的害怕。

    但是守城主将阿山和二鞑子悍将金砾却失去了踪影,明军把最后的围困区域扫荡了两个来回也没有发现什么线索,这俩角色似乎凭空消失了。

    两天后,在汝南西面的老君庙附近,一行二十多骑身穿李过部土黄色战袄的骑军迎头遇上了急匆匆赶来的阿济格部前锋游骑,这伙人竟然欢呼着拍马迎了上去。

    这二十几个角色自然是从南阳府逃出来的阿山与金砾等人。

    原来阿山下令兵将各自突围之后并没有逃离,等周围的兵将四散退往东南角之后他们躲进了城门洞换上早就准备好的李闯部战袄,待到火势变小明军冲进来的时候这些角色装模作样在那搬运土石,结果部份明军竟然主动帮着他们一起干活疏通城门洞。

    等到南门开启城外大军开进来,快要累坏的角色们自然缩在一旁靠着墙根惬意地歇息,趁着两军交接混乱之际借口回营找吃食大摇大摆从南门出了城。

    明军围城前阿山的一个包衣奴才与戈什哈觉得南阳城很可能守不住,于是联络亲卫统领在城东南一处隐蔽的无人小山村里准备了三十余匹战马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最后真派上了用处。

    阿济格得知南阳城已经陷落当即大怒,下令左右把阿山推出去斩首,随军的将领都觉得南阳城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失守实在蹊跷,于是上前请阿济格刀下留人,问明白南阳城到底是如何丢失的再斩不迟。

    听了阿山与金砾的解说当下有军将站出来为阿山求情,言道湖广明军已经必定使了什么妖法令得城池崩塌,大兵善于野战拙于守城,此非战之罪也。

    众将一听心有戚戚焉纷纷站出来为阿山求情,说城池难守不如让阿山充任陷阵营将功赎罪,这会儿随军的副将博洛也站出来求情,阿济格于是下令鞭打五十戴罪立功。

    因为河南地区时不时有豪强在起兵抵抗,在明军打下湖广之后各地的义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鞑子兵力薄弱无法处处设防,不得不把兵将收拢到重点城池护住要害,南阳一失等于撕毁了一个大角,眼看着河南将要陷入混乱。

    阿济格和博洛仍旧不死心,率骑军进逼南阳府寻找战机,半路上又遇到追随而来的两千余鞑子游骑,这是原本阿山布置在城外袭击明军粮道的兵马。

    从游骑出得知明军并没有大规模入城,相反他们在原有营盘的基础上不断修筑壕沟、鹿砦,加固营盘摆出长期死守的架势。

    阿济格和博洛听了愈加疑惑。

    这明军八万大军猬集南阳府周围,粮草从何而来?

    他俩以为明军火烧南阳城鞑子储存的粮草大都已经被付之一炬,哪知道城内的粮草几乎完好无缺地被潘超骧接收了。

    城池陷落得快,储存在粮仓以及府衙的粮秣全部被明军夺取,最后火烧南半城的时候,李过令东城墙的明军齐声吆喝若想投降活命必须守护南大营粮仓,否则不给俘虏一顿饭食,护粮有功者可免去俘虏的罪责。

    阿山那时候已经对兵将失去了控制,鞑子二鞑子溃兵中有的是不怕死角色,但听闻明军要活活饿死自己,身边有的是不怀好意者胆儿再粗也不敢轻举妄动,有百户千户主动站出来泼水防火。

    李过在这方面的经验令得南阳城储粮最多的南大营仓库完好无损地落到了明军之手。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来敌是骑兵,明军只要守住城池收起吊桥鞑子只能在城外干瞪眼,况且他们急匆匆赶来想必没带多少粮草,因此潘超骧只派几路偏军占了南阳府所辖的几个县城,对于周围的其他城池并没有派兵。

    南阳被明军八万精锐攻取,西南方的重镇信阳府差不多陷入了明军的包围圈,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架势,阿济格见势不妙撤出了信阳的八千守军,退到郾城、项城与明军遥遥对峙。

    随后,淮安府的鞑子兵马陆续后撤到徐州府、归德府一带,刘亘得势不饶人。带着大军步步进逼一直跟到宿州、睢宁,最后又驱逐了邳县的守军直逼徐州城下。

    明军只有拿下徐州府才能确保徐淮大地以及淮扬地区的安全,因此这最后一仗不得不打。

    就在刘亘调兵遣将、催促应天府加紧往前线运送粮秣之际,粮草吃紧、粮道吃紧的多尔衮派信使给阿济格传令,令他放弃徐州府以及河南中门部地区,退到许昌、开封以及山东一带寻找战机,利用本军的机动优势寻机重创明军。

    光复朝这会儿根本不想与鞑子逐鹿中原,鞑子退兵后刘亘顺势收复徐州府,在归德府以及丰县、沛县指派警戒兵马进驻,根本没有派遣文官前去治理。

    对于河南广大的中部地区光复朝同样没有派兵,一股脑儿交给当地豪强去占领,委以各地区的守备职衔,由于明军这会儿气势大,有的是想混一官半职的角色跳出来,因此多尔衮的算计落空了。

    这会儿应天府不断有声音冒出来,呼吁、叫嚣全力北伐一举光复中原以及山东地区,然后与鞑子在北直隶决战。

    眼看明军北伐顺利朱慈炯也有些心动了,召集路振飞、吕大器等人商议此事,接管了户部的姚礼明搬出账册给大伙看,说道这仗是没有可能打下去了,就是南直隶地区的粮秣供应也会出现短缺,朝廷必须及时应对。

    ‘郑芝龙。’

    路振飞和吕大器对看一眼同时想到了这个角色,如今趁着明军节节顺利推进怎么着也得敲打一番。

    这一次令人有些沮丧的朝会之后朝廷的使者很快赶到了福州,监国殿下令郑芝龙派船队北上与朝廷水师一同护卫大江、进逼京津地区骚扰鞑子,同时令郑芝龙贡献两百万石稻米。喜欢明末小秀才请大家收藏:(bxwx66.com)明末小秀才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