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秀才 > 第四百三十六章 老面孔
    豪格是皇太极的大儿子,这厮骁勇善战在军中有一批拥护者,加之一些坚决拥护皇太极一系的鞑子权贵,本来顺理成章当成为满清皇位的继承人,可是为人少有谋略竟然在皇权争夺中败给了多尔衮。

    最后皇太极的小儿子福临渔翁得利,在两个派系的妥协中不可思议地登上了皇位,明眼人都知道,实权被多尔衮兄弟篡取、豪格派系一败涂地。

    豪格玩弄权术简直是个弱智儿,不过这角色冲锋陷阵的确有一套,尤其是在陕西、河西这种一马平川的地方,率领麾下兵马冲杀气势如虹、无人可挡。

    汉中是连接川陕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初阿济格把汉中交给贺珍镇守也是迫不得已,既要追击李闯大军又要在陕西留下看守兵马,鞑子兵力实在有限。

    当初贺珍凭一己之力独抗势头正旺的张献忠大军,说实话身在西安的何洛会也是捏了一把汗,没想到贺珍竟然顽强地击退了张献忠的北上大军,成功稳定了汉中以及陕南局势。

    但是,这并不代表何洛会对贺珍没有提防之心。

    当贺珍大张旗鼓出迎樊一蘅时,何洛会派遣在汉中的密探第一时间把情况报给了西安,等到贺珍大军出现异动,豪格与何洛会明白贺珍很可能已经反叛了。

    豪格一面派遣兵马赶往凤翔增援,加强陕西西部的防御力量防止张献忠部从西面突破,自己亲率大军南下汉中,意图遏制流寇和明军入陕搅局。

    这边张献忠令李定国和刘文秀分左右两路为中营开道加速北上,同时责令败退的艾能奇收拢兵马监视贺珍部的动静,防止那厮再次偷袭、保护大军的侧翼。

    这次整军张献忠把大部份老弱以及杂牌留在了绵阳、剑阁、广元一带,只带十余万精锐兵马窜入汉中,艾能奇部因为粮草的原因也不得不缩减兵马,最后只带了三万人马脱逃,其余的统统放弃留给了明军。

    张献忠打得注意就是从汉中西面北上,伺机夺取凤翔作为根据地与鞑子周旋,他觉得何洛会既要面对陕西本地的抵抗者、又要面对势头正旺咄咄逼人的北上明军,自己有一定的腾挪空间。

    事实上,豪格和何洛会根本想不到樊一蘅与贺珍竟然击溃了孙可望的东路大军,导致张献忠部精简兵马北上,以至于豪格把主攻方向放在了汉阴一线,最终眼睁睁瞧着张献忠部大摇大摆涌入勉县、凤县。

    这会儿豪格已经无法调整麾下兵马对付他了,不光是汉中的叛将贺珍部,还有北上的赣南明军靳胜武部、李闯余部刘芳亮等人的兵马,都在汉中至兴安一线蠢蠢欲动。

    张献忠出自陕北在本地的名头极大,为了防止他席卷陕西最后豪格不得不让何洛会率领西安最后的震慑部队赶赴宝鸡一带与张献忠部决战。

    但是,对于本地的反抗者如孙守法、武大定、刘洪起等部暂时就顾不上了。

    孙守法和武大定都是沙场老将哪会放过这般千载难逢的突袭机会,孙守法率部突入商洛一度攻占蓝田,西安震动。

    武大定偷袭铜川一鼓而下,三原震惊;刘洪起更加生猛,这厮野路子出身打仗不按常规出牌,他率领骑军从陇县出兵竟然去奔袭宝鸡的侧翼凤翔,虽然没有攻下城池但一把火烧了从渭河转运过来的辎重船只,把凤翔守军三个月的粮草烧得干干净净。

    豪格率领主力在宁陕布防、偏军则驻军镇宁堵截,但他料想不到张献忠的主力东路军竟然被樊一蘅与贺珍的八千战兵给击溃了,而且樊一蘅为了迷惑北方的鞑子还让贺珍率三万降军老弱大张旗鼓北上迷惑他们。

    等到李定国部攻下留坝、凤县兵锋直指宝鸡,豪格这才知道自己被明军给骗了,更加令他忌惮的是这角色搞不明白明军是否已经与张献忠部达成某种协作,或者张献忠的主要部将已经投靠光复朝。

    有一点豪格十分清楚。

    张献忠部的身后紧跟着颇有战斗力的明军主力部队,这令得他即便知道宝鸡危急也不敢分兵去救援,万一明军乘虚攻击富饶的渭南,则陕西局面将变得不可收拾。

    李定国、刘文秀等人后无退路只得拼死往前冲杀,何洛会很清楚宝鸡一战事关陕西安危、山西安危,两军皆无退路。

    鞑子善于野战何洛会当然不会孤守城池等着李定国来攻城,他只在宝鸡留下两千人马防备刘洪起等部,亲率近两万战兵南下迎敌,在嘉陵江畔的要地红花铺一带摆下军阵。

    何洛会的先锋将是明军降将白广恩和唐通。

    白广恩、唐通再加上驻防山西南部的马科,洪承畴麾下在关外逃脱的四大总兵官有三位汇聚在山陕为鞑子卖命,南方的军民得知这个情况感到有一些尴尬。

    作为孙传庭麾下的两大军头之一,白广恩归顺后得到了多尔衮的重视,亲自下令他进京面谈,得知白广恩部在固原仅剩四五千兵马,多尔衮依旧把白广恩调入汉军镶黄旗以表重视。

    对于白广恩这样的战将说实话多尔衮多少有些不放心,因此到了顺天府之后一直没有放回去领兵,直到江南战局糜烂、陕西烽烟四起才让他回去带兵帮何洛会弹压,当然,白广恩的家小被留在了顺天府。

    崇祯皇帝亲封的定西伯唐通可谓崇祯朝第一小强,这厮单枪匹马独战北方三大军事集团仍旧能够保持所部建制,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当初的松锦大战,洪承畴麾下十三万明军边军精锐灰飞烟灭,唐通与吴三桂带领本部精锐顺利逃脱、摆脱了被包围的厄运。

    李闯百万大军从宣大杀向顺天府,唐通毫不畏惧率所部万余战兵出居庸关拒敌,利用地利优势成功击退流寇前锋,奈何身后的死太监杜之秩暗中向李闯献城,走投无路的瓮中之鳖唐通不得不向李闯请降。喜欢明末小秀才请大家收藏:(bxwx66.com)明末小秀才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