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秀才 > 第四百六十九章 濒临绝境
    如同前些日子看到的情况一样,在堡子墙头驻守的大都是些老弱鞑子,有白发老鞑子也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就连一些缺胳膊少腿的成年伤退鞑子也是刀枪在手准备拼命,还有健壮的鞑子悍妇全身披挂手持刀枪弓箭在那戒备,明军千户见状以为防守空虚决心攻堡子。

    鞑子的寨门大都有粗木拼制外面并不包裹厚铁皮,明军把虎尊炮从骡子背上取下来架在两百步开外用大铅子轰击,一般两门火炮轰击两三轮就能洞开寨门,欺的就是鞑子不讲究远程攻击这一点。

    一开始很顺利。

    两门虎尊炮精准地击中了寨门打出三个破洞,明军都认为只要再轰一轮就能驱使蒙着眼睛的战马冲上去撞击,接下来只要清除寨门附近的老弱就能狠狠扫荡一番,想到黄泥洼堡子内数不清的财物、牛羊,四百余明军一个个红着眼睛显得兴奋异常。

    第三轮轰击再次响起,两个明军骑手趁着烟雾一前一后各自牵着一匹蒙眼战马向摇摇欲坠的寨门疾驰而去,就在那个时候,在高地上警戒的明军小旗突然发现东面森林上空腾起一群惊慌的飞鸟。

    “有情况。”

    队伍里反应最快的是一位汉奴,他第一个举起示警的红旗挥舞起来,明军千户正注视着寨门附近的动静没有看着这一幕,不过他后面有专门负责联络警戒的传令兵立马上前提醒主将。

    明军千户令战兵们做好突击准备自己跑上高处查看,只见警戒的一队小旗五个人全都举起了红旗在那挥舞不止,他意识到情况严重立马冲下去准备下令全军撤退。

    这时候东面森林边缘突然响起鞑子正规战兵联络的低沉的牛角号子,紧接着东南面森林边缘也应声响起了牛角号子,鞑子骑军两面埋伏包抄处于河湾夹角处的明军。

    “千户大人。马队往哪方冲?”最靠近的一个百户官冲到他身边大声询问。

    明军千户咬咬牙挥刀指向堡子厉声道:“杀进去。”

    “弟兄们。跟老子杀进堡子。”百户官扯直了喉咙吆喝道。

    明军千户在一瞬间想明白了,鞑子大军已经赶回辽东准备驱逐扫荡的明军稳固后方,郑将军和朝鲜的赵将军很可能中了英俄尔岱的瞒天过海之计。

    原来在郑家船队脱离与鞑子的接触返回南方之后,英俄尔岱的前任也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他们在海面上力量薄弱不足以保护海岸线绵延的朝鲜和辽东,因此早早做了准备。

    尽管鸭绿江下游有一座连接两岸的浮桥和一个渡口,但那厮并不认为自己的兵马能够保护这两处要点,为了以防万一他在鸭绿江中游一处偏僻的岔河的芦苇丛中准备了小船和木质桥面,到时候只要用揽绳捆绑、铁钉固定拼接就能搭建起一座临时浮桥。

    英俄尔岱撤出平壤后并没有立刻撤回鸭绿江西岸,而是在平壤和汉城之间兜转迷惑明军,随后令北援的千余人留下继续刺激明军,自己率大部队从鸭绿江中游用了整整两个夜晚人马才全部过江。

    回到辽东后英俄尔岱并没有率兵赶去盛京现身,而是与留守的奴酋取得联系后秘密沿着浑河附近南下,在暗中窥视明军的行踪。

    四百明军属于比较大的一股人马,既然对手如此主动出击英俄尔岱认为里面肯定有明军主要将领身在其中,因此在追踪了三天之后设下了这一局。

    明军千户觉得既然敌军设下了这个圈套,想来东南两面伏兵重重已经突不出去,倒不如破釜沉舟杀进堡子,挟持人质与鞑子大军对峙。

    按照约定船队会在南面二十里处接应马队,只要明军能占据部份街区与鞑子对抗,就能放狼烟通知船队赶来救援,利用船上的火炮掩护马队突围。

    他当然知道堡子内肯定有伏兵,但是,面对这种死局想要活命只有从敌军意想不到的地方下手,否则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

    一般的鞑子将领带兵作战没那多讲究俗话来说有些粗枝大叶,堡子内肯定有布置但不会面面俱到大都有疏漏之处,毕竟就是他们自己遇上这种埋伏第一个念头也是快速突出去,若真是这样,四百明军没准能拼命杀出一份希望。

    很可惜,他的对手是鞑子将领之中有数的智将。

    这厮除了在寨门附近布下弓箭队和长枪队刺杀突入的明军,还在寨门内挖掘了大坑等着明军自己跳进去。

    结果第一波冲锋的五十余骑几乎全部掉进大坑,就连那个百户官也当场阵亡,后面跟进的试百户觉察到情况不妙立马领军沿着寨墙奔走躲开,又被现身的鞑子弓箭队射杀了小半,最终一队百余骑只跑回去不到四十人。

    “奶奶个熊。拼了。”

    “拼了。”

    “杀一个鞑子够本,杀两个算有赚头。”

    同伴冲杀不利当场阵亡反倒激起的明军的血性,随着千户大人一声吆喝儿郎们纷纷跟着叫喊起来,其声凄厉如鬼哭狼嚎。

    要知道这四百余骑明军之中有三百五十余人都是获救的汉奴,有的本是关外子民有的从关内各地被鞑子掳掠出关,人人饱尝生离死别的苦楚都与鞑子有一本血帐。

    此刻这些汉奴比明军同伴更加明白一件事,若是投降或者被鞑子活捉,他们将被鞑子百般折磨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既然生不如死因此人人宁愿拼命痛痛快快战死、一了百了。

    这一次明军不再盲目突击,三百五十余骑跟着千户的将旗转移到浑河岸边,人人神情肃穆盯着主将的一举一动。

    千户下令队伍里面二十多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汉奴骑上抢来的水牛、牵着战马下浑河逃命,争取游到对面与船队汇合,他还下令把抢来的肥羊统统赶进浑河让牠们顺流而下,没准能让船队捞到几只打打牙祭。

    “大人。我们也是大明子民也是男子汉,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我们的马刀不是摆设不比鞑子慢也能杀人。”喜欢明末小秀才请大家收藏:(bxwx66.com)明末小秀才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