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秀才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占山为王
    但是,他们在陕西已经待不下去了。

    此时的陕西中北部地区除了一些处于军事要点的城池、地方豪强乡勇据险结寨自保的大土堡之外,其余地方大部分都已经荒芜没有人烟了。

    丫头子带着两三千乌合之众打军事重镇那纯粹是找死,去攻取那些立在易守难攻地方的大土堡,对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即便付出巨大的伤亡也不一定攻得下来,就算是李闯、献贼率两三万兵马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去碰那种硬钉子。

    干旱的陕西实在待不下去,丫头子不得不带他们从韩城渡河去山西找活路。

    崇祯十二年的山西汾河流域也是一片荒芜,情况仅仅比张安他们看到的好那么一点点,丫头子带着人马在介休和运城之间活动,队伍很快增加到四五千人马,最终引起了山西明军的注意。

    说句实话,丫头子的人马虽然成倍增加,可是战斗力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每天行军时都有流民走着走着倒下死掉,挑选出来的青壮情况要好一些,但也仅仅是能够跟上队伍而已,打仗时只能在后面摇旗呐喊,真正依仗的还是从陕西过来的四五百骨干。

    十三年秋,丫头子营在霍县以西的和平庄子外与前来围剿的官兵迎头相遇,由于官兵有骑军因此即便前面的哨探查探到了情况,但是丫头子不得不立阵迎战。

    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一共才打了一个多时辰。

    当前去拦截的马队从前方退下来,官兵千余骑军紧跟着呼啸而来的时候,从骑军的队形姿势判断来敌是官兵中最为骁勇的边军,丫头子知道自己的人马完蛋了。

    军阵仅仅抵抗了片刻就溃散了,丫头子带着四五百人逃进了山里,后来余部陆陆续续赶过来汇合,等了三天才聚拢到一千多人马。

    收拢人马期间丫头子与麾下的头目们商讨今后的出路,有人提议说俺们攻不下大城池,反正在外面也抢不到什么粮秣不如进山自己耕作糊口,没准大伙能活下命来。

    与会的头目都觉得有些道理,还有人认为耕作之余还可以派马队到外面劫掠一番,马队来去无踪的官兵也找不到路数。

    就这样,丫头子带着残部钻进了吕梁山。

    以往丫头子的人马只在吕梁山边上经过,想着山里贫瘠没有粮秣补给也就没进去查探,哪知道这吕梁山不看不知道,进去吓一跳。

    吕梁山脉从北面的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到南面的紫荆山、龙门山,每个山头都立有寨子人马,有的是流散义军组织起来的、有的是当地豪强、流民结寨自保的,也有山匪占据一个险要地方出没的。

    单单龙门山这一带就有七八个寨子,小的只有几十号人、大的能有四五百人,主要靠利用山下不多的田土种地糊口,各寨有时为了一小块田地还会大打出手,不过吕梁山山高峰险易守难攻、适合立寨的地方多,想要吞并一股人马并不容易。

    丫头子的人马还没进山就把山里给惊动了。

    吕梁山里的人马有的只是进来避祸,有的厌倦了外面朝不保夕的厮杀日子图个安稳想有朝一日能死在家里、入土为安,当然也有盲目进来后看着能糊口就落地安家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但有一点是吕梁山所有寨子、所有人马都十分关注、格外警惕的,那就是陕西渡河过来的义军。

    陕西义军喜好流窜各地寻找各种资源与机会,沿途劫掠财物、裹挟乡民,所到之处几乎如蝗虫一般搞得寸草不生,吕梁山里的人绝大多数没兴趣跟着他们去作死,也不想义军来打扰自己穷困但平静的生活。

    丫头子他们靠近的是偏南的紫荆山,才到第一座山口就被涌出来的人马给拦住了,就像丫头子的探子一直死死盯着靳胜武、高一功和张安的人马一样,紫荆山里面的探子窥视了丫头子部与官兵对阵的整个过程。

    山里各寨子的首领、头目都觉得溃散的陕西义军余部肯定会逃向紫荆山,他们并不介意吸纳悍勇的兵卒增加实力,但对于成建制的义军态度只有三个字:不欢迎。

    丫头子部骨干力量尚存,马队在阵前向对方展示了强大的机动门能力以及战斗技巧,迫使对方答应提供部份粮秣帮助丫头子部渡过眼前的危急。

    在紫荆山口歇息整顿了几天,因为对方团结一致对外丫头子部不想与整个吕梁山的人马结怨,只得继续南下找活路。

    龙门山的南段,由于此处靠近汾河入大河的河口要地河津,处于官兵的眼皮子底下因而没有人马敢在此立寨子,事实上这里也是河津守军经常扫荡的地区。

    丫头子部管不了那么多挑了几个险要些的地方扎营算是一屁股呆下了。

    也算他们运气好,这会儿朝廷忙着抽调兵马保护省城、府城以及要隘,河津尽管属于要害地方但周边已经一片荒芜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加之大河对面的韩城也是这般模样,因此驻守的兵马大部份被调去了别处只留下少数警戒部队。

    丫头子部靠着自己耕作以及马队的劫掠勉强扎下根,随后一步一步向北面扩展势力,最终丫头子被龙门山各寨子推举为大首领,同时也得到了紫荆山各寨子的认可。

    本来他们的田地已经耕种到了山外,后来鞑子又派遣归顺的原明军边军驻守河津,西欧昂韩的骑军几次到山口一带扫荡,儿郎们顶不住只得再次撤进山里避风头。

    “丫头子大姐。俺们在河南声势搞的很大,后来又夺取了潼关、西安,还有南北两路兵马通过山西向顺天府进军,你们怎么没有前来汇合?”等丫头子说完刘百户问出了张安几个心里的疑惑。

    “哎呀…………闯王都已经战死了,这事还怎么开口。”丫头子看了刘百户、张安他们一眼迟疑着为难道。

    “丫头子大姐。俺如今是李过将军麾下骑军部队的百户,因为以前在吕梁山养过伤熟悉道路因此被靳督帅派来给张将军带路的,你们的事情不说个明白张将军他们可放不下啊。”张安与自己并不熟悉没那么大的面子可讲,刘百户只得硬着头皮实话实说。

    “这…………”

    其实丫头子照看出了端倪,在这个叛乱、背叛天天发生的混乱年代,相对于刘百户、张安他们来说,落草为寇的丫头子他们更加不相信官兵,现场的气氛再次冷下来,一旁对峙的兵将再次握紧了刀枪,冲突一触即发。

    “哒哒哒…………哒哒哒…………”

    就在这时在东面埋伏兜击来敌的骑军押着两三百个俘虏赶回来了,由于丫头子的后军儿郎们夜视大都不怎么好,以至于他们的行动要比预计的慢上两拍,正是由于还没赶到预定位置,除了打前的两三百人被骑军拦住,其余角色一窝蜂跑上山躲了起来。

    “丫头子…………丫头子大姐在这里。”刘百户不敢走开怕他们起冲突,只得放开喉咙呼唤同伴赶来相认。

    带队的都司和两个百户听到叫喊立马跑过来看个究竟,他们没见过丫头子本人不过李过大营中一直有关于丫头子的种种传说。

    有说丫头子和李过有婚约的,有说丫头子是闯王干女儿的,有说丫头子能站立在马背上奔驰舞刀的,有说丫头子的女兵个个貌美如花的,还有说丫头子在韩城被官兵围住遇害的…………

    “张将军。刘百户。这是咋回事?”喜欢明末小秀才请大家收藏:(bxwx66.com)明末小秀才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