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小秀才 > 第六百零六章 凹凸阵
    “冲。”

    当打前的五个鞑子骑兵从小丘西侧露出身影,耿书香策马挥舞着战刀一声低喝率百骑明军发动侧击。

    这五个鞑子精锐哨探万万没有想到立马就要跑出这片丘陵地带了,狡诈的明军竟然在这个最最不可能布置伏兵的地方发动袭击,慌乱的神色在五个鞑子脸上一闪而过。

    但是,鞑子哨骑毕竟是精锐中的精锐,电光石火间他们并没有纵马往前奔驰试图逃离,相反,五人几乎同时偏转马头迎击明军。

    五个鞑子自然还没有狂妄到试图凭一己之力截击伏兵,他们仅仅想凭借自己的速度优势冲击一下对手,为身后两三百步远的二十多个同伴创造一点点应对的时间。

    他们的做法不可谓不正确,但是,尽管时间不多作为伏兵毕竟明军已经看过这一带的地形,知道该如何利用地势冲杀而不是直愣愣撞上去。

    五个鞑子并没有如他们想象的那般撞上明军的箭头,而是被冲击明军队伍鼓出来的腰部战兵如锯齿一般无情格杀,至于引领队伍箭头的耿书香等人,则从小丘西北坡脚处直接往北冲杀过去。

    临死前一刻,那几个鞑子还看到东南面有几个明军骑兵又拖着树枝开始倒腾烟尘,五个鞑子虽然不知道明军想干啥,只是想必无论如何身后的同伴讨不到什么好处了。

    明军越过小坡眼前就是剩下的二十五骑鞑子。

    话说带队的鞑子小头目也怕明军设伏,因此那厮把百人队分为前后两队,后面的七十余骑还在一里地开外,而前面的三十余骑又派出一队小旗突前打探、警戒。

    要命的是,南面的小丘比北面的高了那么一点点,再加上杂乱生长的小树蔓藤之类,鞑子即便派兵爬上高处也很难看得清南面的全部情况。

    对于奔驰的战马来说两三百步的距离眨眼间就到,由于事先没有半点儿征兆,拖后的二十多骑鞑子根本来不及掉头逃命,或者说此时掉头等于把后背卖给明军,有些绝望的只得鞑子纷纷嗷叫着抽出战刀拍马加速迎战。

    耿书香身后五十余手持木质铁枪头骑枪的战兵见状拍马越过他平举骑枪迎战,刹那间两股人马迎面碰撞。

    要说鞑子哨骑的确骁勇,他们的战刀精准地砍在铁质枪头上一下子把对手的骑枪荡开,下一招只要抡个半圆顺势就能切割明军的手臂和身体。

    可惜,整年刻苦操练的明军骑兵不可能仅此一招。

    就在鞑子战兵荡开对手枪尖准备击杀的时候,另一侧落后同伴半个身位的明军轻轻抬手,锋利的骑枪精准地刺入那个鞑子的胸口,此时,鞑子的战刀才抡到一半。

    杀敌精锐如此简单,在于耿书香摆出的这个骑军冲击阵型大有讲究。

    整个阵型呈两骑在前两骑在后的凹凸布置,对阵的敌军除了绝世猛将谁也不愿意同一刻独自面对两杆锋利的骑枪,朝明军凹凸衔接部位冲击成了本能的选择。

    但是,只有接战了才知道,高速对冲时面对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两杆骑枪根本无法格挡,就是神仙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另一杆骑枪趁虚而入刺入自己的身体。

    明军的阵型看似简单,但要在生死搏杀的冲击中保持队形不变,这非常年苦练、令行禁止的兵马不可。

    明白此阵阴险毒辣的鞑子几乎在知道的同时死翘翘了,剩下的漏网之鱼三两下就被后面的明军砍落下马,一击得手的明军并没有任何停留,人人拍马继续往北冲击。

    北面,当耿书香率部杀出来的时候,拖后的七十余骑鞑子很快做出了反应,他们知道中伏不敌随即调头往来路撤离。

    奈何,这是一条不归路。

    拖后的鞑子当然不会把身家性命全部交给打前的三十余哨骑,一路追来本部该有的查探警戒不会偷懒,看到这丘陵地带自然会派人登上查探,也由此知道这地方藏不下多少人。

    当鞑子们看到南面接连有两股小烟尘腾起,而最南面的那股烟尘显然要比北面的那一股来的大,自然而然会认为由于小丘陵放不下太多的伏兵,因此大部明军不得不埋伏在更南面的杂树林地带。

    由此,原路撤退成为他们最安全、最妥当的选择。

    或许会有小旗总旗官询问耿书香一个疑惑,既然鞑子发现一路奔逃的明军竟然布下伏击,那么他们也可以往西撤离。

    要知道,明军本来就在一路朝西面奔逃,这种情况下除了傻子和名将没人会贸贸然闯入未知的西部,万一南面的伏击只是明军摆下的迷魂阵呢?

    话说如此,不过今天明军这一仗打得实在蹊跷诡异,后撤的鞑子心慌慌求爷爷告奶奶不要再遇上倒霉事,就在他们退出丘陵地带北端跑到东北面杂树林附近时,绕过来的明军伏兵从杂树林东面杀了出来。

    明军面对的是鞑子的侧面,鞑子为了不被侧击只得稍稍偏转马头正面迎击,对鞑子有利的是他们的速度比刚刚起跑的明军要快得多,这也是鞑子没有拐向往北逃窜的原因。

    毕竟,作为大军最精锐的哨骑,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局面是不会把自己的后背暴露给敌军的。

    鞑子希望借由自己的速度冲破伏兵的拦截,很可惜,这支伏兵打头的是五十骑举着骑枪的战兵。

    祁前程一共给耿书香准备了一百杆特制的骑枪,其特别之处在于骑枪的铁枪头要比普通的大枪长近两倍,这是经过特别验证的,当手持战刀的对手试图让过长枪头砍断后面的木质枪杆时,铁枪头已经刺穿了敌军的胸膛。

    这本来是预防万一耿书香部陷入鞑子包围,明军可以借此拼死一搏突出敌军的包围圈,哪知道耿书香等人游刃有余竟然胆大包天看上了突前鞑子哨骑的战马。

    加长的铁质枪头,加上凹凸的冲击骑阵,饶是鞑子哨骑骑术了得、骁勇拼命,但依旧不是明军一个回合的对手。

    七十余骑鞑子被两百名明军当场击杀五十多人,剩下的十多骑不敢回头仓皇拍马朝着东面奔逃,哪知道杂树林后面又窜出来五十余骑,这一次可是实实在在的阵兵侧击散乱逃命的游骑。

    十多骑鞑子除了最北侧的三个幸运小样侥幸跑出明军的攻击范围之外,其余全部被砍落下马。

    得手的明军在第一时间收拢奔逃、乱跑的战马,还有少数角色下马取鞑子兵器、砍脑袋准备回去邀功,等到一炷香之后两千余骑鞑子赶到这里,看到的是散落在地上的同伴尸体以及地上散乱的马蹄印子。

    “追。爷爷要杀光这股明军,把他们全部剥皮抽筋。”

    “主子。一路赶过来咱们的战马有些吃不消了,再跑下去只怕会脱力跑废掉。”

    “滚。”

    鞑子甲喇额真哪会不知道胯下战马的情况,但面对眼前的惨剧他必须得有所表示,不然士气很可能会一落千丈,那就没法子再追击下去了。喜欢明末小秀才请大家收藏:(bxwx66.com)明末小秀才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