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混元证道 > 第五十八章 不破不立
    北惧芦洲韩天府邸之上,周天三百六十五颗星斗的星光如同光柱一样,直直的压将下来,笼罩着百里方圆,六片庆云在那光柱之中,全力吸纳那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修炼。大如顷许,小则亩大,正是韩天、玄冥夫妇与四位弟子,这照耀北惧芦洲的周天星斗的威力全开,助韩天及门下修行。

    这地仙一界,玉帝命仙官共开八千多处修行之地,将那星斗之力稍开,那灵气外泻,比那平常之处浓厚二、三倍,天地灵气是那修行之人的根本,如同凡人的食粮一般,修行之人视之若身家性命,较那灵宝仙材还要珍贵一筹,只是那周天星斗皆在那天庭掌握之中,平日洒这地仙一界,机会均等,只有那大神通之人,在那三十三天之上,另开天地,方可将那灵气聚厚少许,有此良机,众仙纷纷想入内修行,却被那仙官所挡,说道:“玄穹高上玉皇大帝体谅下界仙人修行不易,特降下日月星光,以助三界生灵,择优者入内,还可上得天庭,永享仙福。”

    散仙单修,自然无所顾及,连那隐藏与深山大川的古仙也不甘寂寞,驾起祥云,要进其中修行,那仙官将功力尚浅者筛选去除,其余的迎进其中,只见里面白玉为地,仙气飘渺,地上每隔百丈放着一个个蒲团,众仙进入之后,相互之间也不搭话,各自坐与蒲团之上修行,生怕耽误一丝一毫时间。

    那佛道之人,名门正派,因碍于教规,不得私自上天为官,见此机会,不由的羡慕不已,却又不敢违背师规,只好先行回转师门,禀报掌教,再行定夺,等那师门同意,一起前来,却被那仙官所挡,因那日月星光开启多有不便,只能遍照方寸之地,入内人数有限,玉帝有命,散修方可入内。众人皆愤愤不平,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另找门路,上得天庭,好求进入其中。

    那妖魔鬼怪也羡慕不已,因那星光是天庭所降,天庭虽然积弱,但也不是寻常妖王可以抵挡的,那星光所在之地,皆是那繁华之城池,里面修行仙人众多,又有那仙官护卫,一时也不敢硬来,即使硬拼进去,那天庭也可随时将其收回,却也无用。

    那修行之地,每隔一段时间便有那天庭之人下凡,寻其中修为颇深之人古仙、真仙,请上天去,分封为闲职,只管修行,不管他事,众多仙人本是为这星斗之力而来,见此情形,自然顺水推舟,跟随而去。

    那佛门净土宗能奉宗主听那门人禀告,心中不免有些嗔念:“这三界之中,佛光普照,众生皆等,那玉帝统率三界,为何后此薄彼,如此对待我佛门弟子,我且前去西方极乐世界,请我佛做主。”

    能奉合掌朝西,口中念到:“南无阿弥陀佛”,一阵紧似一阵,异香满室,乐声隐隐,由近而远,朝着西方极乐世界方向,悠悠地飘逝而去,那西方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名为极乐,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玻、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能奉双掌合十,正要请那小沙弥前去禀告,只见从那大雄宝殿之中,出来一人,却是认得,正是那惠岸行者木吒,木吒见到能奉,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问道:“师太如此匆忙,所为何事?”

    能奉便将事情讲出,木吒笑道:“佛门弟子只要一心归依我佛,便可入这西方极乐,比那地仙一界岂不好上百倍?”,能奉说道:“我佛门有偌大法力,自不仗那外力修行,只是可恼那天庭对我佛门弟子不公,我佛门普度众生,入这极乐天地,护那六道轮回,灭障消灾增福慧,却被如此对待”。

    木吒说道:“此等小事,不用惊动佛祖,我师尊普贤菩萨和父亲托塔李天王皆与那天庭有些交往,皆待我奏明我师尊,前去天庭说上一说,便可成行。”

    能奉听到此言,忙稽手道谢,木吒转身进入大殿,将事情奏明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沉思一会,说道:“既是如此,你且随我前去天庭走上一走,以助我佛门万千弟子”便翻身骑上白象,与木吒前往天庭。

    普贤菩萨与木吒到达南天门外,下得白象,交予木吒,正要入内,却见一人,仙风道骨,手拿拂尘,头带紫金观、身穿八卦衣,腰系杏黄丝绦,水袜云鞋,正是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黄龙真人见到普贤菩萨道:“无量天尊,见过普贤师兄。”

    那普贤菩萨本与黄龙真人同是原始门下,后封神一战被消去三花,法力尽失,普贤便拜入西方佛教,成为普贤菩萨,听到此称呼,不免有些尴尬,忙说道:“阿弥陀佛,我早已归依我佛,以往俗事不提也罢,不知黄龙道兄前来天庭,所为何事?”

    黄龙真人说明来意,原来与普贤一样,也是受人所托,为那星光修行之地而来,两人便一起前行,来到那灵宵大殿前,奏明守护天官,那守护天官入内禀报,请二人在外稍做等候,片刻时间,守护天官便出来说道:“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皆不在宫中,受至人娘娘女娲和后土夫人邀请,前往女娲宫赴宴。”

    两人无法,只好走出宫外,下得三十三天,各自回府不表。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在那女娲宫中,四人盘坐一起,女娲娘娘说道:“三界本已动荡不安,为何又要多事,恐天地不堪其重,必引发天地劫难,亿万生灵受苦。”玉帝答道:“天地分阴阳,两相消长,阴长阳消则破,阳长阴消则立,不破不立,阴阳颠倒也是天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