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周凯文集 > 第3章。
    作者:周凯。

    定稿时间:2010年12月2日20:05:30。

    据历史资料记载:大宋帝国嘉祐二年,幽州地震,同样是在大宋帝国嘉佑二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中进士。

    大宋帝国嘉祐三年农历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大宋帝国的一把手——仁宗皇帝驾坐东京汴梁紫宸殿,即将接受百官朝贺。嘉祐三年也就是1058年,这一年用干支纪年法就是戊戌年,80年之后就是1898年,这一年是中日甲午海战之后为期不远的一年,这一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距离灭亡没有几年的一年。

    大宋帝国的仁宗皇帝,换成现代语言可以说成:大宋帝国(国)(家)(主)(席)。

    仁宗皇帝驾坐大宋帝国都城宫殿紫宸殿之内。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殿头官大概对应着大宋帝国(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或者办公室普通干事或者秘书之类的。

    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向皇帝报告了一些情况。什么情况呢?现在京师汴梁的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就是说军民之中死者伤者非常多。赵哲与文彦博伏望皇帝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伏望是表示希望的敬词,多用于下级对上级。两位大臣请求皇帝降恩于老百姓。具体内容包括: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

    我们用现代的观点来分析这几个具体的应对瘟疫的措施,是不是都是很好的措施呢?当然不全是。古代人应对瘟疫的措施和现代人应对瘟疫的措施有很多不同。赵哲与文彦博这两位大臣所提出的应对瘟疫措施之中,对于现代人的启发也是很多的。一般来讲,古人很重视天意,大事小情常常问天占卜。祈禳(qí-ráng)是道教最富特色的法术。祈即祈祷,指祷告神明以求平息灾祸、福庆延长。禳又称禳灾、禳解,指行使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现代社会,释罪宽恩与省刑薄税对于应对瘟疫是否合适,我们暂且不论,祈禳天灾肯定是不合适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祁禳天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都是人们对自己内心的安慰。假如现代社会,一场恐怖瘟疫袭击全球,假如,所有人都焚香祈福,就是把亚马逊森林都烧完,也不见得有啥作用。正所谓:药不对症,其疾或重。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古人的思想局限性而过分的责备古人,也不能完全用现代的观点过分责备古人。

    《水浒传》原文写道:

    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

    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

    皇帝听到了大臣的奏报,急忙命令翰林院立马草拟诏书,一面降旨赦免国内的罪犯囚徒,应该收缴的百姓的税赋,都全部免掉;一面命令在都城汴梁的宫观寺院,修设行善设施禳除灾凶。令人没有料到的是,待到一年,瘟疫非但没有好转,却是越来越厉害,仁宗皇帝听说了这个情况,身体变得很不好,又召集众多官员商量这件事。

    宫观寺院,是道家与佛家两家的建筑。宫观是道家的建筑。寺院就是佛家的建筑。宫观,即道观,是各类道教建筑的总称。宫观是道教徒们修炼、传道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以及生活的场所,多位于名山大川附近以及大城市里。当时的东京汴梁是大宋帝国的都城,相当于现在的北京。正如当下的北京是独一无二的国际大都市一样,宋仁宗时期的东京汴梁也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大都市。正如一道历史题所言:公元11世纪,世界上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就有东京城。当然,这个东京城是我们华夏的东京城,与那个岛国的东京无甚关系。仁宗时期东京汴梁之繁华,众所公认。这样繁华的大都市里或者繁华大都市附近是不乏大型道观寺院的。

    其年的其是通假字,通“期”,读作ji之一声,即jī,有满的意思。其年是什么意思呢?其年就是满一年的意思。

    《水浒传》原文写道:

    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

    宋朝仁宗皇帝听说了瘟疫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身体变得很不好。他又召集众多官员商量这件事。文官武将队列之中,有一个大臣走出班文官武将的行列。皇帝一看,原来是参知政事范仲淹。

    范仲淹所居何职?我们已经说过,参知政事大概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从前文,我们知道,赵哲是(国)(务)(院)(总)(理),文彦博是(国)(务)(院)(副)(总)(理)。范仲淹也是(国)(务)(院)(副)(总)(理),这并不是说范仲淹取代了文彦博的位置,因为大宋帝国的(国)(务)(院)(副)(总)(理)可能不止一位。就是在现在的国家体制里边,(国)(务)(院)(副)(总)(理)也不止一位,可能有的辅助管理国务院总体工作,有的主要负责经济工作,有的分管教育科技工作,有的分管工商业工作,有的分管农业工作,或者有的分管医药卫生工作。

    范仲淹拜过皇帝,起来之后,向皇帝禀奏。范(副)(总)(理)的大概意思是:现在是天灾横行。瘟疫盛行造成的后果就是军民涂炭,老百姓过的日子很惨。范仲淹接下来所说的愚意,是表示谦虚,与此同时也是对皇帝的敬重。关于嗣汉天师,这里有一个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嗣汉天师府之名,来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册封东汉张陵第三十六代传人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其意表明自东汉始,代代相袭,道脉悠长。由此来看,宋朝仁宗皇帝时期是没有嗣汉天师一说的。那么为什么范仲淹(副)(总)(理)却说: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难道堂堂大宋帝国(国)(务)(院)(副)(总)(理)会犯如此低下之历史错误?至于范仲淹历史知识如何,我们我们无需研究。那么,为什么范仲淹还说出“嗣汉天师”四字呢?因为《水浒传》是小说,不是历史纪实。假如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或者作者之一的话,“嗣汉天师”的问题就是施耐庵的问题,或者是其他某位或者某几位参与《水浒传》传播、创作或者编纂的人的问题。

    范仲淹下面的话的大概意思是:依照微臣我的意思,要禳除这个瘟疫灾祸,可以宣召嗣汉天师星夜到达京师汴梁,在都城宫中庭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的瘟疫,可以减少军民的损伤。

    醮,本指道教的一种隆重的祭天神的仪式,后泛指各种消灾求福的善举。罗天大醮,读音是luó-tiān-dà-jià。民间常见的醮祭中格局、含意、祭期最大的醮典,当属罗天大醮。《云笈七签》谓:“八方世界,上有罗天重重,别置五星二十八宿。”《云笈七签》什么书呢?它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而成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上帝,有很多意思,不止基督教才有上帝,道教、儒教都有上帝,只不过道教、儒教的上帝与基督教的上帝不是同一所指。

    《水浒传》原文继续写道:

    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

    仁宗皇帝允准了范仲淹的陈奏意见,急忙命令学士草拟一道诏旨,皇帝提起御笔亲自书写,并且赐给臣下御香一炷,皇帝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作为天子的使臣,到达江西信州的龙虎山,宣布皇帝圣旨请求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赶到宫廷,祈祷上天赐福,禳解瘟疫。皇帝走到金殿之上焚烧起御香,亲自将丹诏交付给洪太尉,很快之后就启程前去江西信州龙虎山。

    未完待续。

    新书上传,请各位读者先行收藏。如果有推荐票的话,请考虑《周凯文集》。感谢之至!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