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这舟山各岛加起来不下五十个,如今朝廷只占了舟山、岱山、双
屿三处大的岛屿,舟山岛是由总兵张名振亲自掌控,岱山岛是由辽东过来的王朝先总兵把守,双屿岛是由张总兵招抚的原东海海盗阮小二把守”
“阮小二?”
“呵呵,大都督,此阮小二非彼阮小二,那是东海的一股小海盗头目,名进,因仰慕水浒传里的阮氏三雄,便自称为立地太岁阮小二,是水上作战的一把好手,原来是福建的舵工,后来窜入大海为盗,鞑子南下时被张总兵招抚了”
李安国略一思索便知晓此人是谁了,不就是历史上鲁王监国时,活跃于其下的荡胡伯阮进嘛,没想到他还有这样一个诨号。
由于安国军的崛起,如今江南形势大变,有了一个正统的监国在位,想必黄斌卿与张名振二人应该不会拔刀相向,平白损耗了抗清的实力吧。
“大都督,对于我等过来说,明军倒是无须担忧,不过在群岛的最边上,有一处叫嵊泗列岛的地方,都是小岛屿,那里如今活跃着一大股海匪,为首的叫三麻子,时常劫掠与南直隶与浙江海域,与福建的郑芝龙也时有冲突,不过彼等行踪不定,官府以前也有进剿,不过彼等呼啸海上,来去无踪,官府也无可奈何”
“哦?连郑芝龙也奈何不了他?”
“大都督,听闻此人北到朝鲜的济州岛,东到冲绳,南到东番,都有他们的身影,由于其与倭寇交好,在这东海一带罕有敌手,郑芝龙自然强横,不过如今他是整个福建的总兵,若是放在以前,他还可能尽起船只北上与三麻子交手一番”
“如今他拥有整个福建,还在对面的东番大岛设有据点,如此一来对三麻子就看不上眼了,再说了,挂有郑家旗帜的船只三麻子一般也不会打劫”
“三麻子?”,李安国在脑海里搜索半天,也没有这一号人物,如此大寇,
怎地史料上没有记载?
算了,不管他了,安国军这一百艘大船不是寻常海盗能惹得起的,就算郑芝
龙来了也有一战之力,何况三麻子?
船队驶出南沙岛后,前面便是一片汪洋大海。
安国军的水兵见此情形,一个个不由得欢呼起来来,驶出长江口后虽然也是进了大海,不过其附近有崇明、长沙、三沙、南沙四岛(此时的崇明岛尚没有连在一起),虽然波浪大一些,风势也凛冽一些,不过视线并没有臆想中那样辽阔。
过了南沙岛就不一样了,只见红日高照,烟波浩渺,在阳光的映照下,大海呈现出诱人的蓝色,远处一眼望不到尽头。
不过此时的风浪也大了起来,以前从辽东过来的水兵倒有些唤回了昔日的感觉,安国军原来的水兵却有些手足无措了,幸好有辽东水兵带着,否则手忙脚乱之下非出乱子不可。
李安国立在船头,心旷神怡之下也不禁有些豪情万丈。
大海,只有大海,才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所在!
船队在老吴的带领下往前行驶了约莫一百里,路过朝廷设在松江府的青村中前所时,老吴对李安国说道:“大都督,前面不远处便是嵊泗列岛了,离陆地最近的便是大小七山,以前阮小二的老巢便在此处,如今应该被三麻子占了”
从长江口到杭州湾这一带的洋面此时叫苏州洋,大小七山离陆地都在五十里以上,安国军的水师船队都是贴近海岸线在行驶,自然看不见远处的大小七山,不过李安国一听这大小七山以前是荡胡伯阮进的老巢,新近又被三麻子占了,不由好奇起来。
“老吴,按照你的路线,接下来要怎么走”
“大都督,自然是直接南下,然后从大小七山南面的羊山附近折向东南,从岱山岛与大衢山岛之间穿过,再折向南边”
李安国接过海图一看,“为何不直接从舟山岛附近穿过,那样的话路途就会近很多”
老吴嗫嚅道:“大都督,舟山附近遍布明军港口、战船,岛屿众多,航道狭窄,港口上还有许多火炮,明总兵张名振在附近也有大小船只几百艘,这个……”
李安国笑道:“从大衢山附近附近穿过就不怕三麻子的海盗船?”
“唉!”,老吴叹了一口气,“大都督,不瞒您说,若是遇上三麻子,彼等一看大都督这水师船队的盛况,多半会闭门不出,不过明军就不一样了,彼等守土有责……”
见老吴欲言又止,“老吴,有什么话你就一次性说清楚,何必吞吞吐吐?”
老吴由于半晌,重重地跺了一下脚,“大都督,如今这明廷风雨飘摇,加上鞑子占领江南、杭州一带后又将财货搜刮一空,如今的朝廷要养兵,哪儿有钱粮?”
“彼等水师更是如此,过往船只征收重税不说,彼等还经常假冒海盗劫掠商船,说彼等是官,依小老儿来看,与三麻子也相差无几!”
李安国听了心里一凛,“这张名振可是历史上的‘爱国将领’,难道也如此行事?”
他倒是不怕明军水师的肆扰,不过他这支船队火器配备太多,一旦开战,在这汪洋大海上也没处补给,船队里只有二十艘大船专门载着一些补给物品,眼下刚刚进入大海,他还准备着在福建附近消耗一半,在广东消耗完毕呢,如果在浙江附近就消耗完了,还怎么过更加凶险的福建、广东海域?
“行吧,就依你,咱从岱山岛北面通过……”
话音未落,只见瞭望台上的水兵大叫道:“有情况!”
李安国赶紧赶紧拿起薄钰打造的千里镜朝远处看,这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
只见约莫几里路以外的海面上驶来了一大堆船只,多是沙船以及像安国军在长江上行走的平底鸟船,约莫三四十艘,船上旗帜上的字看不清楚,不过按照制式,应该是明军的水师船只。
而在这支明军水师船队的后面,紧紧跟着约莫几百艘大船,旗帜模样与明军不同,打的旗帜上没有字,不过在千里镜里黑色的旗面、白色的骷髅头却一清二楚。
老吴也拿着千里镜瞧着,“大都督,不好了,前面的正是阮小二的船队,后面追着的应该是三麻子的海盗船!”
李安国心念转动,“让船只放慢速度,让彼等通过!”
不多久,两支船队便驶到安国军水师船队附近。
其实两支船队上的首领也早就看到了安国军的水师船只。
前面奔逃的那几十艘海船上,有一位五短身材,但颇为精悍,身穿大明军将袍服的中年汉子也举着千里镜在眺望。
“安国军水师?”,那汉子放下千里镜,心里也在嘀咕着,“彼等不是在大江之上嘛,为何跑到了这浙江海面?难道彼等要从海路偷袭浙江?不行,我得赶紧去舟山岛通知张总兵!”
若不是他后面跟着三麻子的船队,没准他就要反身冲过去与安国军水师决一死战。
而后面的大海船上,也有一人举着一个红毛夷制作的千里镜望着安国军的水师船队。
只见此人身材中等,年约三十余岁,面目黝黑,不过上面却是包包坑坑的,一蓬络腮胡子,看到“安国军水师”那几个大字,心里也是一凛,“这安国军的船队如何跑到这大海上来了?”
“放慢速度!”,由于安国军水师船只敌友莫辩,此人也让手下的船只放满了速度。
都在放慢速度,不过在这大海之上,又是开阔海面,想要稳稳地将船只定下了是不行的,安国军水师的船队依旧在向南行驶,而三麻子的船队仍在朝西行驶,只有阮小二的船队是一骑绝尘而去。
这三麻子左右各站着一人,其左侧一人是日本浪人打扮,头顶中间的头发全部剃掉了,只在脑后扎着一个马尾,腰畔一把武士刀,只有二十多岁,眼神不时露出渗人的寒光。
其右侧一人则完全是如今这大明时代红毛夷的典型打扮,年岁恐怕超过了四十岁,红色的络腮胡子,戴着一顶礼帽,脏兮兮的红色的对襟短衣,白色的长裤,腰间一边是一把短铳,一边则是一柄西洋长剑。
“大当家的,如何行事?”,那红胡子开口问道,竟是一嘴的南京官话。
三麻子仍在盯着安国军的水师船队,“娘的,若不是这安国贼军捣乱,今日老子就将阮小二那厮包圆了!”
“那大当家的意思……”
“回去吧,这安国军能在陆地上大破鞑子,在这水面上估计差不到哪里去,我等呼啸海上无非是求财,何必再竖一个大敌?”
“大当家”,这时那浪人开口了,中国话有些生疏,“这些安国军以前都是在江面上跑的,对于海战必定不太精通,不如由我带几十艘船去试探一下,如果初战告捷,大当家就与二当家一拥而上,这可是上百艘大船啊,有了这些船只,我等当可与那老一官较量一番”
老一官是日本人对郑芝龙的称呼,因为郑芝龙在年轻的时候接受过幕府将军的召见,又多与日本各大宗蕃领主交往,便被日本人尊称为“老一官”。
“万万不可”,那红毛夷却出声反对,“田川,你太冲动了,就算我等打败了这股安国军,也不可能是尼古拉的对手,你要知晓,大名鼎鼎的荷兰人都不是尼古拉的对手!何况刚才我在千里镜里看到,安国军的水师船队的炮窗都推开了”
“上帝啊,彼等竟然布置了如此多的火炮,我等虽然船多,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大当家的,不如退回去吧,迟则生变!”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