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八十八 西南风云 17 翩翩曾公子与最后的秦军①
    当鳌拜、巴颜的头颅抛到云阳县城后,镇守云阳的马科二话没说就投降了。

    马科,今年四十岁,青海西宁人,李安国见了他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便是:“马将军,你的家属都在哪里?”

    马科答道:“在汉中有一房小妾,大部分家属都在西宁,不过如今闯王攻占了西宁,恐怕……”

    李安国心里明白,马科先是投降李自成,最后又投降了鞑子,李自成占领西宁后其家属必定不能幸免,便安慰道:“大丈夫何患无妻,将军春秋方盛,再娶便是,徐勇将军的情形与你类似,全家被左良玉杀了,如今他已经是南洋总督,又娶了一妻两妾,已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马科内心有些感动,赶紧单膝跪下道:“多谢大都督体恤”

    李安国又问道:“如今的汉中、西安是谁在镇守?”

    “回禀大都督,本来末将是汉中总兵,不过鞑子的续顺公抵达后便占了汉中,末将先是被调派到兴安,接着又调兵南下,如今兴安是白广恩镇守,西安有鞑子陕甘总督孟乔芳以及吴三桂的人马镇守”

    “广元呢?”

    “是由原固原总兵郑嘉栋镇守”

    “哦?”

    李安国一听不禁大喜。

    鞑子想从川东退往汉中,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经广元、朝天关,二是经太平,如今镇守太平的是原秦军降将牛成虎、左光先,镇守广元的又同样是秦军降将郑嘉栋,只要说降了这三人,鞑子就只有从川西退入甘肃了。

    不过想要劝降这三人也不是易事,彼等不像马科,家属估计都在鞑子手里,彼等为了家属安危一定会与安国军拼个鱼死网破。

    “牛成虎、左光先、郑嘉栋三人的家属都在哪里?”

    “回禀大都督,以前三人投降闯王时都按照闯王的要求将家属放到了西安”

    李安国一听便沉默不语,将三人的家属从先弄出来倒是可以,不过沿途要通过西安、汉中广大的区域,想要平安无事抵达川东完全没有可能。

    不过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这三人不会投降自己?

    他离开马科后很快便下达了命令,堵胤锡自告奋勇去重庆曾英处,严书勤自荐去太平,至于广元尚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安国对严书勤敢于主动去太平实在是感叹不已,此去太平,牛成虎、左光先翻脸不认人,拿了他交给鞑子完全有可能。

    当李安国向他说起这事时,严书勤却答道:“大都督勿忧,鳌拜、巴颜一死,川东乃至整个四川的形势大变,牛成虎、左光先都是秦军名将,不会不看到这一点,何况有马科、徐勇、张勇等智珠在前”

    李安国点点头,“不过一切还是要小心一些,若是彼等翻脸不认人,你就趁势投了鞑子,将我军的一些情况告诉鞑子也无妨,以后慢慢瞅准机会再逃回来”

    对于广元,李安国决定派陈友龙带三千人偷偷摸过去,若是能说服郑嘉栋自然好,若是说服不了,便继续北进,抢占朝天关,广元城城墙高大坚固,城里至少有三千秦军精锐,以陈友龙区区三千人想要占领无异于比登天还难,不过其北边的朝天关由于深处鞑子腹地,镇守的兵卒肯定不会太多,出其不意的话,占领此处还是大有可能的。

    不过鞑子也不是傻子,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陈友龙占领朝天关,南北两面的鞑子必定会拼死攻击,绝不会让彼等好整以暇地待在那里。

    “大都督,此事不妥”

    燕厥中说话了,“广元附近除了通往汉中的朝天关,还有通往甘肃文县的白水关,陈友龙这三千人防守一处都有些吃力,何况两处?”

    李安国一听,便又仔细看了看舆图,一看确实如此,这下便麻烦了。

    “那你的意思?”

    “大都督,鞑子在川东的布置,都在嘉陵江一线,而北边的两关也在嘉陵江上及其支流上,比如白水关便在嘉陵江的支流白龙江上,白龙江在昭化县附近汇入嘉陵江,只要封锁住昭化县,川东的鞑子便无路可逃”

    “可鞑子还可以进入川西,经剑阁退入白水关”

    “大都督,四川北部大的关口虽然不多,不过由于川流纵横,小的关口还是不少,彼等若是想要逃生的话还有多条道路可以选择,不过若是我等在重庆附近逼迫彼等,彼等便只有沿着嘉陵江北退了,若是那样,必然要经过昭化”

    李安国点点头,只有自己做出主动攻击的态势,这关门打狗之势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坐等敌人进入彀中就不太现实了。

    眼下确定了大的方向,就需要重庆方面、太平方面、川东友军方面的进展了,如今最关键的便是重庆方面。

    人员排出去后,不多日便传来了消息。

    李安国一听之下不禁大惊。

    意外频生!

    大宁的孙可望部得知安国军在南边大败鞑子之后便命令艾能奇、冯双礼带着一万人沿着任江西进,直接抵达太平城下,将太平县城紧紧围了起来,严书勤根本无法进城,不但如此,还被艾能奇抓了起来。

    堵胤锡倒是一路顺畅地进抵重庆,不过也被曾英扣了起来,其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用堵胤锡来交换以前被安国军抓走的李占春、张天相,二是认为堵胤锡份量不够,安国军若是有诚意的话得李安国亲自来。

    李安国的手下得知之后都是大怒若狂,纷纷请战,李安国一开始也有些恼怒,不过很快便平定下来。

    李占春、张天相两人现在还在安国军手里,自己当时让堵胤锡去劝降时确实考虑到了这个因素,不过他却没有将两人放回的意思,这两人,一个是陆战好手,一个水陆皆通,如此人才,怎能轻易放过?

    “二娃,太平那里由我去斡旋吧”,李定国说话了。

    原本安排了三路伏兵,结果只有西边鳌拜这一部,北面的刘之源、刘进忠毫无动静,李定国带来的人根本没有排上用场。

    李安国点点头,“那就有劳二哥了,你这一路干脆带几千人过去,我让李思文派几千人协助你,顺手灭了刘进忠、刘之源最好,不能的话便直抵太平,去之后也不要大举攻城,先让严书勤进去劝降即可”

    李定国笑道:“二娃,若是能顺利劝降牛成虎、左光先呢?”

    李安国知道李定国是在考量自己,便笑道:“自然仍以牛成虎、左光先为主镇守太平,你部最好继续西进,占了南江、巴州、通江一带,李思文部继续西进以接应陈友龙”

    “那重庆?”

    “曾英想要见我,我不妨见上一见”

    “不可!”,李定国一把抓住了他,“二娃,如今安国军几十万大军,江南几省之地都系于你一人,一旦曾英翻脸……”

    “不妨,我也不会那么傻,我是不会进城的,不过双方各带几百兵马在城外相见还是可以的,放心吧,安国军自有规制,若是我有不测,还有小石,届时希望二哥加入安国军辅助小石”

    ……

    李安国兄弟各自出发了,李定国亲自带了五千人北上,让白文选带着剩下两千人镇守云阳,李思文派了堵正明领了三千人跟着他北上。

    云阳方面,李安国将马科调到了贵州,在那里接受整编,李安国亲自带着焦琏、李思文、陈友龙的两万余人马坐船西进。

    至于陈友龙则带了最精锐的三千山地营,包括一千佛朗机铳/雁翎刀手、一千弓箭/雁翎刀手、一千长刀兵、二十门三百斤重的佛朗机炮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沿着川东的山间小道逶迤插向昭化,彼等只带了十日的粮草,也就是说,彼等需要在十日之内穿越茫茫大山赶到七百里路之外的昭化。

    抵达重庆之后,李安国派了一名亲卫入城,让他告诉曾英,双方可在重庆城的朝天门附近的码头见面。

    此时的重庆城也就是后世渝中区的范围,夹在北面的嘉陵江与南面的长江之间,不过城池规模很大,周长达二十多里,有十七座城门,朝天门便是其中之一,是城池最主要的水陆码头,正好位于两江交汇之处。

    城内,总兵府。

    有四人正在议事。

    当中一人年近三十,生的面若冠玉,身材修长,三缕长须,穿着一身山纹甲位居主位。

    另一人是一位约莫四十多岁的文官,正是原偏远巡抚李乾德,被大西军一路赶来赶去,最后辗转来到了重庆,现被明廷任命为川东巡抚。

    另两位都是二十出头,都是武将打扮,一位自然是余大海了,另一位便是曾英手下的另一位大将胡鸣凤。

    按说四人中以李乾德居首,不过曾英最近封了候,这地位便一下上来了,李乾德也只能屈居下首。

    长江几战后,曾英的水师几乎消耗殆尽,残余的的战船见到安国军的船队驶抵后也退入了嘉陵江,如今整个长江江面都是由安国军的水师控制,曾英一听说李安国亲自来了,并让他去朝天门码头去与他相见,这心里不由踌躇起来。

    一开始他扣押堵胤锡只不过是为了换回李占春、张天相两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李安国会亲自来,没想到他不仅来了,还带来了两万大军。

    这下曾英便是有苦说不出了,其北面有鞑子的大军,南面又有安国军,前次鞑子围城时,其城里的精锐几乎损失了一半,原本的两万精锐如今只剩下万余,如何能抵挡南北两路大军的夹击?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