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平民修仙录 > 第二章 青山镇
    青山镇是十里八乡唯一的一个小镇,由群山环绕着。说是个小镇,其实只有来自附近村落的人称呼青山镇,外来的行走商人多是称呼为青山村,因为青山镇的围墙实在低的可怜,只是比成人高两个头而已,但就是如此,每个进镇的村民们还是感叹青山镇的繁华。

    青山镇主体城镇结构是个正南正北的十字街道,四面都开有城门,门就是中间开合的两扇厚重木板,一般都会由三个人守着,收一些过往商人的银钱。

    小镇不是很大,不管是客栈、粮店、衣铺基本都只有一家,分散在十字街道两旁,就是因为这样几乎每个商铺都是热闹非凡。至于为什么都是仅此一家的原因,很简单,这个小镇包括附近的十几个小镇都是由一个强大的帮派控制的,就是李府。

    李府据说源自三百年前武状元李一山,本是荆州霸主,在整个开阳国也是威名赫赫,奈何李状元死后,被多方势力排挤、追杀,意图斩草除根,不得已只好收缩势力,百年前李府被迫搬到荆州边境卧牛岭,沦落为不入流的小势力。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到卧牛岭就和地头蛇刀盟火拼了半年,最后刀盟实在抵挡不住,只好把自己所管理小镇让出了一半,事实上李府也是迫不得已,如再不立威,将被蚕食的点滴不剩,然而,这半年自己损失的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李府和刀盟达成了默契,都各有收敛,暂时井水不犯河水。

    回镇路上赵三叔,心里盘算着,马上要过年了,又到了给李府上贡的时候,但这次外出买卖又亏得厉害,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不由得叹了口气。

    随后,眼睛一撇之下看到这几个孩子,心里有了个想法,李府这几年又和刀盟火拼的厉害,手下人员严重短缺,每到年关都会来镇里招收能吃苦、机灵的孩子,不如花些钱财把这几个孩子推荐给李府,这样既讨好了李府,也算是给肖家庄刘老爷个交代,也为自己省下笔不菲的供奉钱。想着想着就到了青山镇附近了。

    远远的看到有商人排队等着进镇,孩子们从车窗向外面看着,不时发出声声感叹,内心也被青山镇的繁华震撼着。马车缓缓走在镇里街道上,快走到另一端巷尾的时候,马车在一座院落门前停了下来。

    赵三叔稍整了下衣服下了马车,和孩子们说到:“先到我家暂住几天,随后会给你们安排合适的去处”。门口的下人看到是自家老爷回来了,赶忙过来请安,随后小跑进院通知夫人老爷回来了,院子自有一番热闹。

    赵三叔把孩子们安排到一个宽大客房,又嘱咐下人们好吃好喝伺候着,就脸色匆忙的走了出去。

    路上吃了几天干粮,肖岳他们几个孩子看着面前的吃食自然是食指大动,肚子也不争气的叫了起来。当吃起来的时候,才发觉味道极好,就连刘风三兄妹也狼吞虎咽起来。

    一起做了几天马车,几个孩子都熟络了许多,吃饱饭孩子们没一会儿,就在房间各找了张床睡着了。肖岳虽然家境一般,但自幼早熟,一般都是听着刘风三兄妹说话,只有被问到的时候才说上几句。刘风、刘雨均比肖岳长了一岁有余,再加上从小吃的好,自然也高了许多。女孩子发育较早的原因,刘梓涵虽和肖岳同岁,身高也是比肖岳高些。所以当四个孩子站在一起,肖岳不管是身高还是长相就显得很是普通了。

    快晚上的时候,赵三叔过来和孩子们聊了会儿天,全然不像在马车上不苟言笑的样子,不时和孩子们开个玩笑,在赵三叔出去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把赵三叔当成亲叔叔的样子。

    在随后几天孩子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天晚上赵三叔突然过来说到:“赵叔叔给你们找了个好去处,就是李府。李府是附近最大的势力,管理着附近十几个小镇,明天早上我送你们过去见李府的接引人,你们几个若是被李府看中,那自然是一步登天,衣食无忧”,赵三叔说着不自觉的脸上挂满了向往,孩子们听的也是脸色通红。“你们几个若是被李府看中,可不要忘了赵三叔呀”!

    第二天一大早,赵三叔带上肖岳这几个孩子,直奔镇子中央的小广场。还有好一段距离,就看见已经有人在广场上等待了。赵三叔下了马车,赶忙小跑了过去,对着一个身穿紫衣的人躬身道:“李大人让您久等了”,同时从袖中摸出了钱袋子:“小小意思,请李大人赏个脸”。

    李大人接过袋子,脸色缓和了好多:“你这几个人我记下了,路上会适当照顾,但最终入得入不得李府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赵三叔自然知道规矩,弓着腰道:“小人明白,明白”。

    孩子们听到赵三叔他们的谈话,都不禁紧了紧拳头,暗暗下定决心,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努力让李府看中。

    赵三叔随后和孩子们又嘱咐道:“你们去了李府还会有考核,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但只要被李府选中,哪怕只是外门弟子每个月的银钱,也足够乡下全家每月的花销了。”“如果你们没通过李府考核,赵三叔只好留你们在我身边讨口饭吃了”。

    又等了一刻钟,不见再有其他人送孩子过来。李大人安排孩子们上了一辆辆刻有李字的马车。。

    肖岳四人上的是同一辆马车,车上还有另外两个男孩。两男孩身上穿着毛皮衣服。在看到肖岳四人衣着后撇了撇嘴,就不再理会。一起走出山村,多日相处了下来,有了些默契,肖岳四人交换了下眼神,都暗自决定到了李府大家还是一起行动。

    肖岳在镇里这段时间吃得饱住的暖,不时想起肖家庄的父母和兄妹,如果家人们也都能吃饱穿暖那该多好。坐在马车上,肖岳心里远不像表面那么平静,每每想到赵叔叔说的“即使李府的一个外门弟子每个月的银钱,也能养活一家人”的话,肖岳都暗暗给自己鼓气,感觉家里能否过得好的机会就摆在面前,自己一定要把握住。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