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潇心里没有如何如何,唯苦而已。
满腔怒火,愤懑填膺,却无宣泄之处。
恶心,端的恶心至极啊!
原来陈明轩看似衣冠楚楚,可这张小白面皮之下,却是个货真价实的禽兽模样,随意使个赖皮贱法,便能愁苦天下万千习剑之人。
李振潇心里骂娘不已,他的念头若是被剑灵旖红知晓了,后者一定会感动得痛哭流涕大叹知音难寻,陈明轩,他真真是个厚颜无耻,下流至极的魂淡啊……
此时,李振潇已全面落于下风,身上甚至有几道可见红的伤痕,这位陈明轩落魄后被誉为“同代无敌”的天才骄子,此时却是狼狈不堪,委实有辱“无敌”之名。
又接了陈明轩一剑,李振潇闷哼一声,快步向后退却,终于忍不住喝道:“陈明轩!有种便堂堂正正的以一剑决战,使阴招下绊子,算什么英雄好汉?”
言语间,已满是气急败坏。
陈明轩停止攻势,额上虽微微见汗,但仍然满面春风,剑负身后,云淡风轻,颇有几分高人模样。
他莞尔道:“那便如师侄所愿。”
李振潇眼眸一亮,他等的就是这句话:“当真?”
陈明轩只笑不语。
李振潇哈哈一笑道:“陈明轩,既然你如此说,我亦不再遮遮掩掩,定当全力出手,保你打得爽快!”
“请!”
陈明轩不再给他聒噪的机会。
李振潇收敛笑容,换上凝重神色,他的确会全力出手,一剑击不败陈明轩,那便两剑,两剑不成,那便三剑,最多最多,不能让他撑过十招。
陈明轩出手了。
素衣少年这一剑。
普普通通,平平无奇。
仿佛面对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块巨石。
轻轻出手,引动的便是一分剑意,九分剑气。
剑意之中,透着七分少年意气,一分狂气,一分豪气,一分霸气!
我这一剑,就要开天辟地,移山倒海,暗淡日月星辰。
对面,李振潇浑身一颤。
他的战意,在这一分剑意之下,锐减了十之三四。
李振潇咬着牙,强行保持着清醒,但还是忍不住想到:陈明轩,当真不负天骄榜榜首之名!
白衣长剑,掠空而来,锋芒之下,万众亦开!
何况眼前,独李振潇一人。
李振潇铆足了劲,全力劈出一剑。
“叮!”
两人仅接触了一瞬,便是纷纷被震退开来,这一次碰撞,乃是三七开。
李振潇七,陈明轩三。
但,前者踉踉跄跄地后退了一丈,后者退到一尺之时,脚狠狠跺在地面,暴喝声“停下”,居然就这般硬生生稳住了身形。
李振潇抬起头,甚至有些不敢与眼前如同神祇般的少年对视,苦涩地道:“为何你会有这般沛然剑意?”
陈明轩只是淡淡一笑,回答牛头不对马嘴,似是答非所问,却又委实如斯。
“你不曾去到过最低谷……
“怎能真正体会身处云端的幸福?”
说罢。
剑意之上。
凭空多了一丝沧桑的意味。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大道在前,我陈明轩寄情于剑,立身正行路远。
“一颗沧桑心,愿补天不平!”
天意寒,人意暖。
剑出。
一剑沧桑!
这一次,李振潇终于崩溃,好容易凝聚起来的战意,去了七七八八,面对来剑,仅是本能般地挥动手臂,试图抵挡。
“叮!”
二者一触即散,仍是三七开。
李振潇三,陈明轩七。
素衣少年最后时刻几乎完全收敛了劲道,所以玉清然并未终止比试。要让李振潇结结实实地受了这一剑,他的印象才会更为深刻。
李振潇倒飞败退下场。
此时此刻,台上,唯余一道身影。
素衣长剑,朗朗少年。
此刻的他,不再是落魄凤凰,而是天骄榜首!
剑意出,众皆服。
只是站在那里,却令人不禁然仰视。
万籁俱静。
惊艳于那道颀长身影。
不知多久,忽有一个声音传开,在这针落可闻的山峰之上,犹如平地起了一声惊雷——
“浊世天骄!”
这一声,引爆全场。在座的每一位,都不禁由衷呐喊出口:
“浊世天骄!……”
“……浊世天骄!”
“……浊世天骄!”
“……”
声声,阵阵,浩浩。
那厢,无锋剑尊侧畔,一位位大人物审时适度,起身拱手,马屁连连,皆是贺喜贵宗出了一位绝代天骄云云。
无锋剑尊红光满面。
人未喝醉,心先醉了。
快活,快活!
天上,玉清然长出一口气,徐徐地,自言自语般地道:“今日,算是见到一个奇迹的诞生了。”
再看陈明轩,脸上不禁染上笑意,喃喃道:
“善。”
陈明轩倾吐了一口浊气,比试之中冷面沉着的他,此时终于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没什么说,只是想笑。
这一天,他等了四年,慌了四年。
心态好,并非意味着不会难过,只是深深埋藏于心底而已。
因为在意,所以坚持。
终究是少年心性,可以忽略他人的闲言碎语,一笑置之。但,对于第一的头衔,陈明轩还是由衷向往的。
何况,这本就是他的荣耀啊。
这四年,发生的事情很多。
围绕少年修为滞留始,最终结果是心性愈发凝练成熟。
陈明轩曾踏足山巅,被命运碾入低谷,如今,终于重回顶峰。
此时此刻,没有失而复得的欣喜,却有一股无可名状的空虚。
笑着笑着,就想哭了。
陈明轩突然说出了一句与气氛格格不入的话:“师叔,我想看书。”
声音轻轻的,淡淡的,不含人间烟火气,少年仅是读书人。
下一刻,清风徐来,是一位儒雅男子,面带微笑,手轻轻落在陈明轩肩上。
他语气温和:“师叔带你回去。”
一言落下,已到了与世界格格不入的,那座清闲小屋。
此地的环境,与陈明轩在血煞剑须弥芥子空间中所见到的,旖红居住的小屋的周遭环境,其实大庭相径。
陈明轩推门进去,见到熟悉的一个书架,一套桌椅,还有一张床。
皆不落尘灰。
这里面,记录着陈明轩自搬入,三年来的点点滴滴。
从第一本书,看到最后一本书,再从最后一本书,看回来。
很多名篇名著,他都能滚瓜烂熟,个中道理,意会心明。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