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智取桃山口
杜义杰获得敌人要重建黄家集和桃山口两个据点的消息后,马上派人继续侦察敌人的动向,同时召开会议分析敌情制定反建措施。
会上,大家认为李相贵重修据点是迫于日本人的压力,同时也想补充自己的实力。
这次他一下丢了两个中队,八九十人和枪,占他总兵力的四分之一。我们的反建措施,一是动员附近几个伪乡长尽量拖,对伪军要的物质、劳力,尽量拖着不办;二是抽出两个班的兵力,分头去黄家集和桃山口骚扰敌人,组织附近的民兵夜间拆除,他们白天建,我们夜间拆。
大队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中队,李鲁的四班去桃山口,孔队长带领二班去黄家集。
当晚,李鲁带领全班战士来到桃山口东面的小南塘,这里距离桃山口四里地,是根据地的地盘。
第二天早上,李鲁带上张言化装成农民,背上粪箕子,拿着镰刀,悄悄来到桃山口新建炮楼的工地附近。两人找了个地势高的玉米地,蹲在地头上仔细观察工地上的情况。
敌人把新据点远离了旧址,选在一片开阔地上。新据点已经开始打地基,工地上有二十多个农民在干活。旁边搭着一个席棚子,里面摆着一张桌子,有四个伪军坐在那里喝水聊天。
再环视村里,也没发现有伪军。李鲁直起身来,目测村口到新建炮楼的距离有二百多米,中间是一片棉花地,还有一条从山上下来的水沟把村子和炮楼隔开,水沟上面新铺设了一座木板桥,有两米多长,一米多宽。
旧炮楼建在水沟西面,与村子连着,上次八路军就是沿着水沟摸到炮楼下,夜袭成功。这次新炮楼建在水沟东面,距离水沟有二百多米,看来是吸取了教训。李鲁一一记下,两人返回小南塘。
根据这次侦察的情况,李鲁与小南塘民兵队长张二喜商量,由张二喜组织二十个民兵,准备好拆除工具待命。他把班里十二个人分成两个战斗小组,由他带一个组去工地,由副班长刘之文带一个组阻击村里出来的敌人。
李鲁布置完,让大家休息待命,他要等敌人把炮楼垒到一人高的时候再动手。他天天派出侦察人员,随时掌握敌情。
这天上午,张二喜和侦察人员来报告,今天下午,邻村马家庄的马木匠要带着几个徒弟和木料去工地干活,李鲁一听,两手拍着大腿说“天助我也。”
李鲁马上召开战前动员会,他带两个战士扮成马木匠的徒弟,随马木匠进入工地,其他人进入玉米地掩护。民兵队在李鲁他们得手后进行拆除。
李鲁挑选战士张言和孙成一起装扮成马木匠的徒弟,李鲁带一只短枪,张言和孙成各带一支长枪,由一位民兵领着到马家庄,见到马木匠,说明来意,马木匠答应带他们三人进入工地。
李鲁双手一报谢过。对马木匠和他的徒弟交代,只管带我们进去,我们动手时,大家就散开,八路军会保护你们的。
马木匠招呼大家把木料装上一辆大木轮车,这辆车前后各一个车把式,车的中间是车龙骨,龙骨两边装上木料,两支长枪就藏在木料中。
装完车,在前面套上一头牛拉车,两个车把式喊了一声,“走啦。”
前面赶牛的应了声“驾。”
大车就“吱呦,吱呦”地走起来了。
马木匠领着两个徒弟和李鲁,跟随在车后向桃山口走来。
李鲁扛着一个大锛,前面还挂了一个小工具箱,李鲁对马木匠说“马大爷,我岳父就是个木匠,我跟他学了几天木匠,也只是干点粗话,这大锛还真是使了一阵。”
马木匠听说李鲁学过木匠,两人的话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聊起木匠活,又聊起打鬼子,越聊马木匠越对李鲁有好感,他说,“到时候你们打起来,要我们干什么就直管打招呼。”
李鲁高兴地说,“好,马大爷,有您这句话就行了,我们更有信心啦。”
仲秋时节,秋高气爽。一片火烧云在天际铺开,从西边烧到东边,烧得满天红彤彤的。
装着满车木料的大车不紧不慢来到桃山口据点工地,工地上干活的农民正在收工。坐在席棚子下的一个伪军站起来朝大车看了看,招呼一声“是马木匠啊,这么晚才来到,今儿个也干不了活了,快卸车吧!”
“是,路上大车出点毛病,耽误了一会。”马木匠说。
说话的伪军摆了摆手,就又坐下了。
李鲁朝张言使了个眼色,张言会意的点了点头,就朝席棚子走去,边走边说“渴死我啦,我得找点水喝,大哥,我喝口水行吗?”
“这么多熊事,那个罐子里有,喝吧。”又一个伪军不耐烦地说。
张言抱起罐子喝了一大口,朝李鲁说,“师傅,师兄,这里有水,来喝口吧!”
李鲁放下手里的工具,朝张言走来。
四个伪军仍坐在桌子旁说着什么。李鲁走到离席棚子七八米的地方,朝张言使了个眼色,张言转身将罐子朝伪军的桌子摔过去,接着冲向前去。
李鲁拔出手枪,飞身跨到席棚子下,大喝一声“不许动,缴枪不杀。”
突如其来的这一下子,把四个伪军吓懵了。来不及反应,他们就瘫倒在地,接着乖乖地举起手来。
张言收拾了伪军的枪枝,孙成也端着枪跑过来,李鲁示意他们两人把俘虏捆起来,然后带到一处石头堆旁,审问他们的情况。
一个伪军说李相贵大队长昨天回泗水城了,带走了两个弟兄,现在家里还有六个弟兄,一会有四个人来换岗,班长和一个弟兄留在家里。
李鲁让四个伪军脱下衣服,他和三个战士换上伪军的衣服,来到席棚下,刘之文带着几个战士掩护。两个战士押上俘虏走到远处。
过了一会,天渐渐黑下来。只见村口出来四个伪军跨过木桥来换岗。
李鲁四人迎面走过去,对面有个伪军边走边喊“李三,你们饿了吧,今天大队长走了,伙夫做饭也给做晚了。”
李鲁这边一个战士“哼”了一声,对面伪军又有一个说“怎么不说话,看来真是饿草鸡了。”
这边张言拉着长腔“嗯”了一声。
李鲁一挥手,四人飞快冲过去,“缴枪不杀,我们是八路军。”
对面伪军霎时楞住了,前面的三个乖乖举起枪投降,走在后面的一个伪军掉头就跑,李鲁和张言急忙追上去。
这时,埋伏在水沟里的战士,爬上木桥挡住伪军的退路,这个伪军一看,扔下枪跪在地上,口里不住地说“饶命,饶命,饶命啊。”
李鲁让战士们押上俘虏去工地集合,他带上张言和两个战士,朝伪军的住地迂回过去。他要把在家看门的那两个伪军也解决了。
天已经黑下来了,李鲁四人沿着大街往里走,街上一个人也没有,两边的院子大门紧闭,偶尔听到一声狗叫。
李鲁想,这是因为伪军进驻这个小山村,老百姓怕遭他们祸害,早早关门闭户了。
“哼。”今儿个就端了这个王八窝,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不一会,他们来到村子中间一个胡同口,忽听的一声“谁呀?”
张言走在前面,他应了一声“奶奶的,饿死了。”
“啊,你是谁啊?”说着一道手电光照过来,照得张言眼睁不开了。
李鲁一看,伪军就要端枪了,他喊了声“打。”
“啪啪”,两声枪响,对面手电筒应声掉在地上,人也没了动静。
张言冲上去,捡起手电筒一照,只见这个伪军已经中弹身亡。
李鲁喊一声“冲进去。”
几个人冲进院子,朝着有亮光的西屋扑过去,高喊着“缴枪不杀,快投降。”
屋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张言打开手电筒往里一照,只见一个人趴在桌子底下,浑身哆嗦,像筛糠一样。张言伸手拽起他的衣服,从桌子底下把他拽出来,他两手抱着头嘴里不住地说,“我投降,我投降,行行好,别杀我。”
“你是班长吗?”
“是是。”
“这里还有别的人吗?”
“没有了,一会换岗的四个人快回来了。”
“那些人早就让我们俘虏了。”
这时,负责掩护的几个战士带着一伙民兵来啦,李鲁指挥战士们搜索伪军的驻地。
在几个屋里分别搜出了几箱弹药,在伙房发现几袋面粉和粮食,在李相贵屋里还搜出了一部手摇电话机。他让战士们带上枪枝弹药和物资,押上俘虏,返回驻地。
李鲁看了看前面院子,小后门紧闭,一点动静也没有。他想,伪军已经全部解决,时间不早了,就不去找那个地主保长了。他来到屋里,找出一张纸写下几个字放到桌子上面。然后回到工地上,见马木匠等人都已经散去,估计他们是回家了。
张二喜带领民兵正在拆墙,他见工地上有一些伪军搜刮来的木料,秫秸,草苫子,就与张二喜商量,让民兵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尽量破坏掉。
他们又忙了一会,把新垒砌的墙拆完,就和民兵一起返回小南塘。
这一次战斗,俘虏伪军九人,打死一人。缴获步枪十枝,子弹和手榴弹各两箱,拆除了新建据点。。
这个消息传到大队,杜大队长和刘教导员很高兴,马上报告支队,并为四班请功。
刘教导员要求李鲁总结战斗经验,继续侦查敌人的动向,看看敌人是否还要重建据点,如果敌人还要重建,那就继续打掉。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