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朝第一人 > 第五十一章 卫山县
    叶萧看着城楼上的卫山县几个字,很难想象这就是自己要上任的县。首先,这就不像个城楼啊。

    破败的城楼断壁残垣,许多地方已经很多年没有维修过了,若是有强盗野兽什么的完全不会受到阻碍。

    不过衙门倒是维护的还算可以。相比前一任的县令没少在里边烧钱。

    “几位有什么事?”

    门前的衙役询问。不过看着看着叶晓等人并非是等闲之辈,说话的时候还是很客气的。

    叶晓递交了委任令,道:“我是前来接任此地县令的。”

    罗武看了一眼上边确实是盖着朝廷的官印,早就知道卫山县要换县令了,本想着因该是个年近五十的老头子,不过没想到居然这么年轻。

    “大人稍等片刻。”

    叶晓在外边等候,而罗武则是去通知现任县令了。

    罗武心想着,这个新县令还真是大排场,光是这两个扈从就够气派,还有一个漂亮极的女子,想着因该是新县令的夫人吧。在回忆起那几匹马,整个卫山县都找不出来这么好的马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背景,若是个大户人家的就算是买个官怎么会来这种偏僻的地方啊,实在是想不明白。

    “大人,新大人来。”李福逗着自己的鸟儿。

    “什么新大人?我怎么不知道还有个姓新的大人。”

    “不是不是,是要接受您的新县令大人。”

    李福似乎是不敢相信,自言自语道:“怎么这么快?按理来说至少还要个四五天才会到吧。”

    “快快快,叫上师爷,出去迎接。”

    不一会叶晓就看见四个人走了出来,除了之前去通报的那个衙役,那个身体发福应该就是现任县令了。还有一个陪同在身边的老伯,大概就是县丞,后边跟着一个佩刀的捕快。

    “是哪个?”李福小声问衙役。

    穿靛蓝袍子的。

    “本官就是现任的卫山县县令李福,不过很快就不是了,叶大人,本官要恭喜你啊。年纪轻轻就要上任为官了。”

    “大人过奖了,时运而已。”

    “哎,过谦了,我可是听上边的说了,你是今年的进士。要知道,整个益州也就两三个进士其中包括包括刺史大人啊。”(天下地域的划分,道最大,往下是州,每一州设立一府,也就是郡城。郡为这一州的行政中心,管理辖区内的所有县,相当于现代的市。)

    为此李福设了宴,叶晓大致从李福哪里了解了下卫山县的情况。卫山县的粮食收成勉强自足,有一处银矿,这处银矿占了卫山县很大一部分税收。但是规模并不大,主要是碍于地理环境太过偏僻,起初矿石从山里往外需要人一箩筐一箩筐的背出来,但是李福这些年在矿区设立了作坊,这就大大的减少了人力的浪费,虽然说起初的投资很大,据说这其中是得到了益州郡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当然这其中必然是有一系列的利益纠纷的,叶晓一时半会也不会明白。再者就是猎户也有很大一部分。

    大山里野兽居多,其中一些野兽能够在益州郡卖上好价钱。

    这样听起来,卫山县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穷苦。为此李福讲解起来大有一副挥斥方遒的气势,貌似是这一生获得轰轰烈烈为卫山县百姓某了很大的福祉啊。

    可是,叶晓心里自然有自己的一杆秤,人总是捡好的说,自然不会去说自己的纰漏和卫山县一些不好的地方。从衙门来看,卫山县确实是能捞到钱的,但是看看城墙就知道,卫山县绝对不是像李福所说的那样。对此,上任之后他自然会一一去了解,有些事还是要用眼睛去看啊。

    卫山县有四家大户,这几家算是掌握着卫山县的大部分经济命脉。叶晓上上下下了解了卫山县的各种事宜,包括在衙门中担任职务的人也都挨个认识了。

    这天夜里,叶晓依旧是被安排在了驿站。原因是许多交接事务还没有做好。包括李福要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搬出县衙。

    许厚禄,成江,岳增在这天夜里拜访了李福,不像是以前那样大大方方地,是天黑之后才去拜访的。

    “大人,听说您明天就要走了,我们事先也是不知道啊,所以各自备了薄礼过来,为大人送行。”

    “哎,这是哪里话,人到就行了,还带什么礼呢。”

    嘴上这样说,手上却是毫不客气地将几个人的礼给收下了。

    三个人对视了一眼,岳增试探着问:“大人,能不能给咱们透个底,这新上任的县令大人我们也不了解啊,能否在一些事情上疏通疏通。”

    李福坐下,喝了口茶水,示意几个人坐下说话。

    “说实话,我也不知底,但是,我从益州那边问了,这次上任的可不是寻常渠道进来的。”

    说着,李福竖起食指,指了指天上。

    “难道是在郡里有大关系。”

    李福摇摇头:“跟郡上没有关系。”

    几人心里松了口气,想着如此一来,示意一些利益必然能够疏通。几大家的利益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接下来的话却让几个人心里紧绷了起来。

    “这次接任的,是直接由朝廷指拍下来的。这一届科举的进士。”

    许厚禄道:“朝廷直接派来的?那总有些消息吧,大人您随便给我们几个透点底。”

    “我还想有人给我透点底呢。”李福本来是想着临走前最后狠狠捞一把,留下个空壳子给叶晓。可是现在却不好掌握分寸了,想着只要差不多就行了,反正这些年卫山县已经把他的家底养厚实了。“对于这人,我只能给你们说,很年轻。家境不俗。剩下的就要靠你们自己去琢磨了。”

    三人道:“完了?”

    “完了?”

    三个人心里嘀咕道:“这他娘的问了个什么,不和没问一样嘛。”不过想想就是银子上说话,就在多少了。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对着白花花的银子无动于衷,有些事情拜托了几大家卫山县更本就没办法运转起来,他们总是能够疏通的,三个人已经开始想着找机会,会一会叶晓了。

    第二天李福交出了官服,打扮的像是个富家翁笑呵呵的回乡去了。

    叶晓看着堆在案子上小山一样文案和簿子,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

    “大人,这是今年衙门的维修费用。”

    “大人这是今年的春耕事宜。”

    “大人,这是去年年尾的账目。”

    “大人,这是城西打井规划。”

    “大人,这是城墙维修的……”。

    ……

    叶晓听着县丞和主簿一个个的道来,头都快要炸了。不知道光看就什么时候能够看完。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