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九仙弘道录—风雷篇 > 序:道衍
    首先我想说:

    本文我最初是想起《大道无疆》这个书名,因为这才符合我内心对‘世间一切皆有其道’的理解。

    万物生长是自然之道,物竞天择是生存之道,雪雨风霜是万象之道,那什么是为人之道?

    在我看来,为人,并非要做成一件怎样的事儿,而是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不是成为何种身份的人,而是成为何种性情的人,所谓树德立身修心养性大约便是如此,用现在话讲就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我们性格由稚嫩到成熟的一个蜕变过程。只有具备了完整的积极的人格和修养,我们才具备成就一番事业,或者驾驭一个身份的基础。《左传》言: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便正是如此。

    所以《九仙弘道录》非是通过一个人来讲一篇连续的故事,而是通过一系列故事,来塑造或者查漏补缺,使一个人在心灵和性格上完成质的蜕变。

    作为新人,我尽量保持每日一更,每更3000字以上。因为写作手法尚不成熟,还需无限制的修改再修改,也希望诸位临幸本文的读者大大,提出宝贵的意见。

    下面是序的正文:主要讲与本文相关的一些空间背景设定,以及架空的历史背景,我想,大家看了之后,再读正文,可能会更顺畅一些。(注:本序全文不计入正文字数。)

    万物始于太虚,亦终于太虚,而道,既为太虚。道,没有起始也没有终落,然而一切自道衍化而生,因道抛弃而灭,亦因道而发生变化,步向新的轨道。

    道,既是本和源,亦是生和灭,还是规矩和法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如一粒种子是万物的起源,也如水如风如阳光是世间的一切形态,更如手如心是控制一切规则和变化的网,是春天开花的因,是秋天收获的果。世间无处不为道,万物生长为道,天下大势为道,人心复杂为道,世界毁灭亦为道。

    太虚中除了无数尘埃粒子,既没有生命存在,也没有空间的极限和时间的流动。所以,太虚不能被称为宇宙,也不能称为世界,太虚既太虚,无可指代。

    太虚发生过一次极限性的冷热骤替,导致太虚中的尘埃,像炸弹一样一颗一颗的爆炸了,自此,太虚中出现了无数个由尘埃爆炸而来的宇宙。(引自宇宙大爆炸和热胀冷缩特性。)

    这些宇宙对太虚而言,就如沧海一粟般渺小,故而称为粒子宇宙。粒子宇宙由大爆炸而来,形成之后,导致大爆炸的冷热能量并不消散,使得粒子宇宙中时冷时热,继而导致粒子宇宙在热胀冷缩的特性下,处于不断收缩和膨胀的循环形态,在这一过程中,粒子宇宙的壁膜被逐渐拉伸,粒子宇宙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因为有了动态动作的发生,粒子宇宙中,有了时间、空间的法则和度量。

    由于粒子宇宙的拓展空间愈来愈大,使得冷热能量越来越分散,收缩和膨胀所带来的波动,对粒子宇宙的影响愈发微乎其微,直到有一天粒子宇宙终于停止了膨胀。而冷热两股能量也在这时,汇合凝炼成一粒道种。这粒道种推动粒子宇宙经过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五个阶段的演变(简称先天五太,引自淮南子中对宇宙自我演化的五个阶段的学说。),粒子宇宙终于拥有了自我推衍进化的能力,而在太初时期孕育出先天一炁后,也拥有了诞育万物的能力。

    受先天五太的影响,道种在这时也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化为五道先天之气对应先天五太,分布在宇宙四极和中央五个方位,推衍宇宙进行变化。另一部分化为108道玄冥之气,玄气和冥气分布上下两方,化为诸般自然法则,维护粒子宇宙的稳定和运转。【先天五气:先天清气、太初紫气、玄黄之气、太素白气、阴阳之气。】

    先天五气和玄冥二气定位后,以位于宇宙中心的阴阳二气为中枢,以其余四道先天之气和玄冥二气为六极(上下东南西北),构成一个稳定的框架,支撑宇宙的稳定。

    而宇宙自然法则的运转和道的演化,在这时已非从中心向外扩散,而是由宇宙表层向内凝实,故而在六气分布的宇宙内表形成了一层隔膜,用以保护自然法则和道不被干扰和破坏。由是,宇宙的第一重天——源始世界形成了。源始世界是宇宙自我演化的起点和本源。没有生命,只有先天五气其四和玄冥二气。

    于此同时形成的,还有在宇宙中心,以阴阳之气为主化生的轮转世界。轮转世界控制宇宙中一切相对的能量,并将宇宙中一切法则进行轮回和衍化,使其水乳交融。

    在道和自然法则的演化到达一个极限的时候,先天五气孕育出灵智,懂思考能交流却无情欲,并且各掌控了一部分由玄冥二气所化的自然法则,由此成了宇宙中最古老的神,故而被称为元古五神。

    元古五神为推衍宇宙进化,护佑宇宙稳定而生,拥有操控法则,甚至改变法则的力量,乃是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存在,故而也被其下拥有智慧和情欲的生灵,称之为五方五帝。他们分别是位于北方掌管先天清气的御辰大帝;位于东方掌管太初紫气的紫薇大帝;位于西方掌管玄黄之气的玄黄大帝;位于南方掌管太素白气的空烛大帝;位于中央掌管阴阳二气的轮转大帝。

    至此,宇宙中两大基础世界演化完成,分别是第一重天:源始世界,和第九重天:轮转世界。

    两大基础世界是宇宙自我演化的结果,而宇宙的其余七重天,则是被元古五神,依照宇宙发展的需求,而一重重缔造出来。

    元古五神自生灵智以来,看着空旷寂寥的宇宙,愈发觉得孤独和肃清,于是合力在源始和轮转两重世界中间,利用先天一炁创造出一批生灵,这些生灵形态各异,并拥有种种天赋神通。

    这些生灵在自然法则的催动下,生出灵智,拥有情欲,也受法则影响,逐渐分作两个阵营。这却是元古五神没有料到的事情,两个阵营的生灵性情迥异,竟暗合太极初现阴阳初分,两极分化复聚为一的至理。元古五神将较为良善纯洁的一方命名为神族,将较为邪恶霸道的一方命名为魔族,默认了双方存在的合理性。

    然而令元古五神措手不及的是,神魔两族因性情的原因,争斗不休,他们战斗产生的能量余波险些影响到宇宙的稳定和运行。于是元古五神决定创造出两个独立的空间,令双方分开生存。

    元古五神贴着源始世界创造出元古上界,即为元古五神居所,也为维护源始世界的稳定提供了一个缓冲空间,继而在元古上界之下创造出大罗神界,供神族居住。因为魔族性情暴戾,元古五神便贴着最稳定的轮转世界创造出修罗魔界,供魔族生存。可以说元古上界和神魔两界这三大至高世界的出现,是元古五神为补救宇宙演化中的危害要素而缔造的。

    这一批出现的神和魔,性情各执一个极端,并非完美无缺的生灵,但此时宇宙中尚未有魂魄主导生命意志的概念,也未产生轮回往生的法则。所以,这一批神魔自始至终没有魂魄元神,也不受轮回往生法则的约束,是除了元古五神之外,唯一不朽不灭,却又无垢无净的生灵。所幸这些神魔也没有繁衍生息的能力,所以,他们的数量亘古不变不增不减,永恒的18位天神,及18位天魔。

    在三大至高世界稳定后,神魔二界之间,还有非常广博的一片空间,这片空间比其他五重天世界加起来还要大。

    就在元古五神考虑如何利用这片空间的时候,这片空间在道的推动下,将一切物质融汇成清浊两道先天之气,清浊二气针锋相对,影响到这一片空间的稳定,就像当初神魔两族影响到源始世界的稳定一样。

    故而,元古五神创造出属于这片空间的第一个生命——盘古,并抽取先天五气祭练出一柄先天五气神斧,令盘古用神斧分离清浊二气。

    盘古使清气上浮为白云青天,并开辟天宫玄界;浊气下沉为汪洋大海,且练就地宫冥界。海水之上青天之下,仍存留不少未能分离干净的清浊二气,独成一处空间。这处空间被元古五神命名为源生世界,后来源生世界有了智慧生物后,又将这一片空间称为原界。而天宫玄界被称为九玄仙界,地宫冥界被称为九幽冥界。

    而后,盘古力竭而亡,身体被先天五气分解重塑,化为原界的大地、山川、河流、草木、矿藏、以及先天至宝。

    于此同时,轮转世界衍生出了轮回和往生的概念法则。自盘古之死为始,所有生灵皆要受到轮回法则的约束。

    随后元古五神创造五方五神代管源生世界及玄冥二界,他们分别是掌管玄界的玄天神主——青灵;掌管冥界的九幽冥王——森罗;掌管原界的通晓神皇——饬焱;掌管时间的上御明神——青华;掌管空间的八极真君——枭鸢。五方五神尊盘古为始神。自此玄冥原三界形成。而后五方五神借助元古五神的力量,创造出无数的魂、魄投入轮回界,本意用这些魂魄推动轮转世界的运行,却不想为原界造成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劫难。

    因为有了魂魄的存在,原界出现了上古种族,及至数千万年后,原界经历过种种的变迁,而出现了智慧生物,智慧生物拥有七情六欲和私心,善恶好坏皆有,元古五神为了惩罚坏的生灵,将修罗魔界一分为二,一部分依旧是修罗魔界,而贴着轮转世界的,则是炼魄地狱。至此,宇宙九重天,衍化成型。唯有原界依旧在不停的衍变。而宇宙的守护者也在此时退居幕后,任凭原界进行自我的衍变和进化。

    其间,五方五神创造出魂魄,而轮转世界衍化出轮回井和堕狱道。众多魂魄交融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轮回井来到原界,吸收清浊二气为躯壳,形成种类和数目庞大的上古种族。

    上古种族依靠吞吃残留在原界的清浊二气为生,同时变得力量磅礴破坏力奇大。清浊二气在盘古将其分离后,依旧残存在原界的量本就不多,加上这许多上古种族的吞食愈发稀薄起来。而上古种族为了生存展开了一场上古大战,也因此战而导致原界崩溃。

    原界最终还是在众神的努力下恢复了平静,但本来一体的陆地却分裂成五块不同的大陆。而上古种族也死伤惨重,他们的魂魄通过堕狱道回归轮转世界,而遗骸被先天五气分解成气,融合残余的清浊二气以及由盘古五脏化生的五行之源,化为十五种中天之气。这十五种中天之气在岁月的长河里,又逐渐归融返始化为混沌元气。

    与此同时,源始世界的法则和道也在不停的进化和演变,不断有新的法则诞生,亦不断有旧的法则消亡,这些消亡的法则并不消失。他们被元古五神熔炼入盘古双眼和须发所化的日月和万千星辰当中,成为配合宇宙运行的星宿。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代表了玄冥及阳阴的太阳、太阴,和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星,以及代表大海与轮转的海王冥王二星,并称为九大自然星。

    太阳和月亮分布在同一轴线的两个极点,按既定的轨道,围绕着源始世界不断运动,引动宇宙太极阶段分化的阴阳两仪,再次分化出四象星宿。(引自易传,老阳—朱雀—夏,少阴—白虎—秋,少阳—青龙—春,老阴—玄武—冬。)有35颗星辰各据一片空间,相互之间合纵连横,勾连交错形成五宫星宿,暗合宇宙衍化、诸般法则以及自然道法,臂助宇宙的运行和稳定。其中28颗星辰归位于四象四宫,七颗归于北斗中宫,元古五神创造出五极星宿神君,负责看管守护五宫星宿。盘古四肢所化的四象擎天柱和中央通天岛,分别是五宫在原界的映像。

    五行星与盘古所化的五行之源,气机牵连一体两分,故而宇宙中又有了五行的概念。五宫星宿为暗中控制宇宙运行的法则,五行则是自然界切实存在的物质,而海王星映照大海,冥王星对应轮转。

    九大自然星产生的法则力量,引动大海潮汐,使得原界风奔浪走,江河涌流,气行成风,云走成电,而金木水火土汇聚风和电,则使宇宙出现了最为至高的力量——雷。

    雷的力量太过恐怖,元古五神便在原界的青天之上,玄界之下,从下到上依次造就九重雷云,九玄雷池,太极雷池以及雷霆,太极雷池被赋予衍生雷电的能力,九玄雷池用来储存雷电,九重雷云用来过渡减缓雷电的磅礴力量,而雷霆则成了储存原界一切神罚,法则,道,自然的所在。传说,掌握雷电的人,也就掌握了弑神的力量。而后,108道玄冥之气所化的法则,转化为108颗星辰,分别是天罡36星,级地煞72星。至此,诸天星辰分布完全,整个宇宙也有了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诸如风雨霜雪等等自然现象。

    而此时36先天玄气各分化出一道阳气,72先天冥气各分化出一道阴气,分别对应108天罡地煞星辰,化为源生世界运行的法则,储存在雷霆之中暗暗控制原界的运转。自此原界的一切,暗合诸天星辰,开始日夜黑白颠倒、日月不再同辉、阴阳八卦运转、五行万象循环、六道轮回牵扯等等自然循环法,以及诸多类似风云雷电雨雪霜雾的气象,更有、速度、天干、地支、纪年等等自我运行演化的概念。

    而经过原界崩溃这场大劫后残存的上古种族,也在原界的演变过程中各有进化。北方雪灵洲的上古种族,为了抵抗严寒而进化为雪灵族;南方炽火洲的上古种族,为了适应无处不在燃烧的土地而进化为火魔族;西方莽荒洲保留了上古大陆的气候和生存环境,故而这里的上古种族几乎没有进化;而东方玉华洲气候和生存环境最是复杂多变,这里上古种族中的灵猿一族进化成人类,其余上古种族则进化为羽族、鳞族、甲族、兽族、虫族。而人类又按血统和祖先的不同分为汉(金丝灵猴)、苗(通背黑猿)、胡(棕皮雪猿)、力(大力神猿)、白(四臂白猿)五族。还有一小部分上古种族被玄天神主收归玄界成为神兽,其中以化入四象擎天柱对应四宫星宿的四圣兽为尊。剩余绝大多数上古种族责备饬焱和森罗二神,圈禁在无边无沿的大海,最终化为海兽。

    至此,宇宙主体的演化几近完成。

    而后,在道的驱使下,自然的演变下,原界的生灵展开了一次次倾轧。

    火魔一族几次三番东渡入侵玉华洲,而玉华洲人、妖两族联合,甚或求援于雪灵一族来抵御火魔,在这期间涌现出无数惊才绝艳之辈挽狂澜于山河将倾,其中最伟大的七人又被世人尊称为七大圣皇。而在七大圣皇最后一位,史称君皇——冠阙的努力下人妖两族联合建立华夏王朝,将火魔一族杀的血流成河片甲不留,终于为玉华洲赢得了数万年的太平。

    而后冠阙发明纪年法,以日月轮转为一天,以相似气候的阶段为一季,以四季轮转为一年,春自树木长出绿芽而始,夏自天气炎热而始,秋自叶落而始,冬自霜降而始。后来人类总结出二十四节气规律,四季的定义和起始也有了更明确的时间点,同时也有了月的概念。后人又将历史分为太古、远古、上古、道衍、弘法五个纪元。我们故事所在的便是弘法纪。

    而世间修真的出现,则源于第二次火魔入侵,那个时期被世人称为道衍纪。

    在那个时期,生命贱如草芥。原界生灵本要受轮回之力牵扯而不能久生于世,哪怕上古种族享寿万载甚至数十万载,但生命仍有尽头。妖族在进化过程中,极大程度上保留了上古血脉,但也只有几百上千载的寿元,而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则以智慧为主,相应的在体质上就有很大的退化,以致于寿元不过短短七八十载。

    人类经生老病死折磨,历七情六欲困扰;饱尝诸般恐惧、不舍、情情欲欲的痛苦;受尽战乱,残害,殴杀的威胁,深感生命脆弱寿元短暂。为了更长久的享受生命的诸般乐趣,经受各种痛并快乐的折磨,他们便去苦苦追寻延年益寿之法……直到被火魔一族逼入绝境之时,人类第一代圣皇——炎皇磐禾才在万千玄机之中,总结前人成千上万年的钻研,实验,积累,追寻到一丝打破轮回桎梏得以长生不老的方法,获得来自天地自然的力量。

    自此,人世间无数有大智慧、大能力者,穷其一生寻求自己和世界的道,亦想看清道的模样,脱离道的束缚,成就无上道果。他们或开悟自身,或得自然之法,不仅达到了增长寿元的目的,更获得了种种神通和毁天灭地的威能。他们认为修炼不仅仅是为了长生不老,更是为了追溯生命的真谛,窥探世界的本源。所以将自己的行为称之为——修真。

    修真界据修炼方法的不同,分为炼气(天、鬼、巫)、悟心(佛道)、炼体(祖道)三流。后又分化出诸多支脉。(备注:巫道和祖道后来合为一道。)

    修道之士被世间凡客称为修真者、长生士或炼气士,最后被统称为修士。修士的出现增强了玉华洲各族的力量使得火魔族再不敢轻易来犯,但同时他们也成了玉华洲安危的隐患。

    修士比凡客而言,不过沧海一粟,他们亦需传承和吸收新的力量,而芸芸众生便是为他们孕育人才的摇篮。修士体内蕴藏着毁天灭地的力量,甚至能以一己之力屠城灭国,若任由他们在凡世行走,恐凡世再无安宁。故、有上古大能定下天人之约,令玉华洲修士以守疆卫土、安民保族为己任,严禁众修士干涉凡俗中事,亦不可无端杀戮。

    后,练气士因种种原因,渐分为天、佛、邪、鬼、祖五道,其下又有十余单姓传承的家族,彼此为了心中的正义或欲望争斗不休……

    而天人之约,虽有天佛两道的坚持和维护,但仍逐渐名存实亡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