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九仙弘道录—风雷篇 > 第一回:宿命
    前言:

    纪元696年(注:本文纪年法只是借用纪元一词,请勿与原意混为一谈。),人族在妖族的帮助下击退火族第六次入侵的十余年后,终因各自利益而爆发了持续一百多年的五族大战,其间为了抵抗火族入侵而和人族结为联盟的妖族,为了避免殃及池鱼,脱离人类回归到各自最初的栖息繁衍之地。

    而大战结束后,作为这场大战的胜利者,由汉族建立的大汉帝国占据了土地最为肥沃的中原大地;由胡族建立的九狄王朝占据了北方无边无沿的草原;苗族占据了南方连绵不绝的山林形成南疆;由力族建立的高藏帝国占据了西方的雪山和高原;由白族建立的东海国占据了东方海外的群岛和海域。

    自此,在七大圣皇之一君皇冠阙努力下,统一人妖两族建立的华夏王朝,彻底分崩离析。

    人类的战争偃旗息鼓,告一段落。胜利者享受着他们胜利的果实,失败者退居一隅慢慢的积攒实力,企图重新杀回那片令人眼热的土地。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藏着,沉淀着下一次的爆发。

    无论苗族,胡族,力族还是白族都心心念念想要回归那片他们眼中的热土。他们不断试探大汉的实力,希望等大汉国力衰弱时,大举入侵。而大汉为了守卫胜利的果实,也不断的反击,不断的强化自身的实力。

    正文第一回:宿命

    夕阳为青柳湖笼上一层微朦纱幕,晚春谷雨草木疯长,此时于风傲藏身湖畔尺许高的草丛中,轻吸慢呼连心跳都缓了,静静听着激烈中夹杂着空灵和忧伤的琴声从不远处传来,渐有些沉醉了,可还是下意识把身子往草丛中躲的更深了,并非怕露了行迹,而是怕惊了琴声主人,就再也听不到这绝妙的曲子了。

    于风傲一向自诩磊落,可这十余日他却做贼一般,每日做完先生交待的功课,便溜到青柳湖静等琴声主人出现,这是他近日唯一的期待。

    于风傲想,若自己生在平凡家庭大约会比现在幸福,至少不用继承父辈衣钵,也不必考虑国家大义。他的出身注定他无法体会普通人为生计发愁的痛苦,体会了大概就不向往了。作为家中长子,他从小被寄予厚望,而未来也只有入仕一途可走,因为他们于家世代都是为大汉殚精竭虑的忠良。

    于风傲的父亲于天成,性情忠耿执拗又不屑官场潜规则,故而虽满腹经纶又出身名门却仍不得志。

    汉历真武十四年,于天成奉旨巡查镇西率府各州县驻军,查获庆州军帅刘知言私贩军械的实证,他平生最恨贪官,于是当即将其斩首。身为皇帝钦点的州率巡查使,于天成如此处理本无不妥。但刘知言乃皇室宗亲,私贩军械所得利益大都供于朝中权贵,于天成断了这根线自然触动权贵利益。而汉真帝亦恼他行为鲁莽,没有借此顺藤摸瓜揪出幕后黑手。于是一道圣谕自中枢阁传出,于天成连京城都没能回去,便被卸去原职,迁作定州牧州令,这一呆就在定州呆了七年……

    于风傲希望琴声一辈子都不要停,只是事不遂心者十之八九才是人间常态。虽然于风傲不遂心的事儿并不多,但至少此刻他满身的惬意,都被突来的轰鸣给惊没了。

    李剑秋轻压琴弦止住琴声,望着空中两名不速之客不由笑了,她素手一挥怀中琵琶散作斑驳流光,继而化为一柄流转着寒光的古色长剑。她握紧了剑柄,踏着虚空缓缓拾阶而上。

    她依旧笑着,笑里充满了不屑和挑衅。

    云从龙生来谨慎,虽然他自信和师弟联手胜算很高。不过李剑秋盛名之下无虚士,他决定先礼后兵:“李剑秋,我们素无仇怨,你却把我师弟妹坑进无极炎阳窟,害他们牺牲了本命法宝才得以脱身,难道你云海剑派是名门正宗,就可欺我邙山弟子吗?今日你赔礼道歉补偿了我师弟妹法宝,此事便就罢了。否则可别怪我们以多欺少!“

    李剑秋笑出了声,似乎她刚才只有皮在笑,而此时听到了极诙谐的笑话,肉也跟着笑了。她并非寡言冷漠之人,却从不愿跟敌人废话,有些事要先在手上争出胜负,才好用嘴讲自己的道理。所以她在笑声还未落下的时候就动了。只见她手中长剑携风挂电势若奔雷,吞吐着慑人的寒光,没有一丝花哨,只有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气势。

    云从麟亏得有云从龙从旁一把将他推开,才未伤及要害,只是他此时正朝湖面坠落的右臂却再也不属于他了。云从龙手指翻飞点了他几处大穴,翻身祭出一杆小幡。

    小幡迎风而涨,在空中滴溜溜打转,搅的四周风起云涌雷声大作,道道黑烟如长蛇出洞自小幡钻出,直向李剑秋扑去。

    李剑秋一身修为都在一柄本命飞剑上,她为了一击得手用上以魂御剑是用惯的手段,此时滞留原地的肉身便如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

    凡世间生灵,生命均由灵魂和肉身组成,灵魂是主导肉身产生行为的中枢,而肉身是灵魂存在的依托和容器。肉身会因为衰老,疾病,受到创伤而消亡,肉身消亡就如容器破碎,而失去肉身承载护佑的灵魂,便会在轮回之力的作用下,分散成三魂七魄回归轮转世界,成为万千魂、魄的一员,经过重组形成新的灵魂,通过轮回井投胎成到新生命身上。

    道家弟子毕生修炼所求的长生果,便是要将三魂七魄修成一体不散的元神,届时便可蜕去沉疴肉身,达到元神不堕轮回意识长存于世的境界。只是在达这一境界前,肉身却万万损伤不得。

    云从龙自认是在攻敌之必救,可他低估了李剑秋的决心。

    李剑秋根本没有回防的打算,在自家肉身被黑烟锁住的一瞬,也同时纵剑刺进了云从龙的脊背。

    以命搏命两败俱伤的打法,源自李剑秋所寻求的道。纵使万劫不复也绝不收手,没有避身之地才能一往无前。她的道是自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定,是不计生死不畏敌强的悍勇。

    很少修士磨练这样的道心,因为他们修行大都为了长生、为了不死、为了力量、为了名利,云从龙也是其中一员。剑尖入肉的冰凉激起了他的求生欲,倒转真气硬将身体向前挪了一尺,他才堪堪避过这一剑。空中小幡失去控制不再搅弄风云,围绕着李剑秋的道道黑烟,也迅速的消散了。

    元神归位,李剑秋脸色有些苍白,可她笑容未变手中长剑也未停,此时已作雷霆之势朝云从龙射去。

    云从龙气势已失,哪还有应敌之心?他勉力避过锋芒,一把摄住正兀自痛苦呻吟的师弟,瞬间便逃的远了。

    李剑秋以命搏命不是为了和敌人同归于尽,而是要在绝地中寻求那丝万无可能的生机,此时敌人既退,李剑秋找不到追上去拼命的理由。

    于风傲怔怔望着空中那道孤伶的身影发呆,直到李剑秋身如流星朝湖面坠落才如梦方醒,他拼力朝李剑秋跑去希图能接住她。

    噗通,两人接连落入湖中。李剑秋是坠入湖中,而于风傲则因忘了前面是湖而失足跌进去。

    连拖带拽把李剑秋拖上岸,于风傲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他一直以为自己不怕死,可刚才若非心中强烈的求生欲他的小命可就玩完了,此时脱险他竟有种劫后余生之感,一时不禁自嘲着笑了。

    于风傲平生所学庞杂,既读圣贤之书习治国之道,对救人之术也多有涉猎。他一番探查发现李剑秋脉象沉稳呼吸平顺,单单只是昏迷而已,这才放心,得空仔细端详李剑秋的容貌。

    李剑秋生的清秀,面上粉黛不施却白净如玉,柳眉轻蹙似有说不完的忧伤,此时她衣衫被水浸透更显娇躯玲珑有致。

    于风傲一眼看的痴了,连自不远处传来的嗡鸣都未察觉。

    ……

    看着李剑秋和凌寄风远去的身影,于风傲心中五味陈杂,不知自己选择是对是错。前一刻他盯着李剑秋入迷,直到有人拍他肩膀才察觉身边来了生人。来人名叫凌寄风,是李剑秋同门师兄。

    李剑秋本无大碍,她昏迷不醒,只为专心驱赶小幡侵入体内的异种真气。凌寄风修行日久道行深厚,一眼看出她的不妥,当既出手相助。

    李剑秋醒来,将事情转述一遍。凌寄风知道于风傲虽未起到作用,但就他能奋不顾身下湖救人而言,品行勇气可见一斑,又看他虽身材清瘦但面相里藏着许多倔强和果决,当下竟起了收徒之心,他本拟这个看来只有十四五岁的孩子,定对此道心驰神往,可不料他竟毫无犹豫的拒绝了。

    道家讲求无为,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看于风傲拒绝的果断,凌寄风知他定有不能割舍的理由,于是也不劝诱。而李剑秋则赠于风傲一枚玉坠以谢仗义相助之德,便即告辞。

    于风傲看他们去的远了,才有心仔细把玩李剑秋所赠玉坠。指肚大小的玉坠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看起来晶莹剔透肚中生有紫烟蒸腾着忽隐忽现;摸起来光滑细腻时而温润时而冰凉。他如何也揣摩不出这究竟是何玉种,可还是按李剑秋嘱咐,咬破手指滴了一滴鲜血上去。

    下一瞬,从玉坠中迸出无量霞光,将于风傲整个罩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侵入他体内,待霞光全部没入于风傲身躯,已是一个多时辰过去,而玉坠也随之不见。

    于风傲六感归位,只觉浑身透着舒畅。感叹仙家宝贝神奇的同时,他心中竟泛起一丝悔意,他并非不向往那些修真之人的神仙手段,只是他自知肩上挑着不可推卸的重担。

    大丈夫立身处世,最重要的便是责任与诚信。当不为利益驱使,不为境况苟且,坚守本心一往无前,为志向激流勇进,为家国抛洒热血,为情义两肋插刀,断不可胸怀旁骛。

    这是于氏一族的训诫与传承,是于氏子弟的坚持和宿命,也是于风傲准备穷毕生之志去求索的道。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