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闯王一小兵 > 第二十六章 剿抚
    “大哥,快醒醒,敌军攻城了!”

    “什么?”张殳墨急忙拿起自己的剑出了城门楼。

    来到城墙上,此时城墙上喊杀震天,都是在城墙上睡着后被别人叫醒的,郝摇旗玩的这一手偷袭,确实让华州守军有些措手不及,以至于有一段城墙已经被闯王军撕下了一个口子,后续源源不断的援军接着这个口子在往城上爬。

    张殳墨心中猛的一惊,战事已经都这样了吗?现在张殳墨也顾不上细想,带着张栋梁和一什亲兵朝着那处缺口迎了上去。

    张栋梁手持长矛,直直的杀入敌军,借着自己的力气,硬生生的的把对方守在前面的盾兵给撞得吐血,随后长矛一挥,拦腰打向左前方向他挥刀劈砍的敌人。

    张栋梁在这小小的一片地方,左突右冲,连躲带闪的杀伤了好几人,等到张殳墨带人冲上来的时候,张栋梁脚底下已经躺下四五人了,张殳墨抬手一发火铳击毙了准备背后偷袭张栋梁的敌军,然后就拿着一把腰刀就冲进了战团。

    挥刀连砍,他把刀挥的密不透风,使得来阻挡他的敌军连连后退,很快张殳墨就带人杀到了张栋梁的身旁,兄弟二人背靠背共同对敌,十二人结阵对敌,很快就把登上城墙上的敌军给怼了下去。

    此时闯王军把华州围了一个水泄不通,所以此时华州城外是什么情况城内所有人都不了解。

    所有人都在为着自己的妻儿老小拼命着。

    此前持续数年的旱灾导致农业歉收、人口锐减、经济萎靡,已经到了“路人相食”的悲惨境地,而此时大明多地爆发自然灾害,加上政局不稳,无暇顾及地方管理,所以很多地方的地方官趁此大发横财、鱼肉当地百姓。

    当时陕西巡抚乔应甲不仅不积极赈济灾民,安抚情绪;反倒是加派各种苛捐杂税,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被乔应甲点燃了。

    而领导这次叛乱的农民首领即是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等人。

    王二首举义旗,一时一呼百应,周围聚拢了数百名不满政府统治的普通民众,参加本次起义的农民为了以示与官兵区别开来,并标明誓死的决心,用黑墨涂脸,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开仓放粮,让民众吃到粮食,革命的队伍在此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

    为了保存革命骨干力量,王二选择退居白水县整理队伍,明朝知道此事以后感到十分惶恐,立刻派出明军予以镇压,但王二领导的农民军积极利用熟悉的地形优势,多次打败前来镇压的明军,一时间名声大振,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攻陷的地区有于韩城、蒲城、宜君、洛川、白水等地,波及范围之广,依然超乎朝廷的想象,有千余人的农民军就让朝廷派来的精锐部队也吃不消,加上固原地区的官军抢劫州库,其他许多地区也发生士兵哗变,大量受过训练的逃兵主动加入到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中,声势十分浩大。

    朝廷派出杨鹤为陕西三边总督合力围剿王二的起义部队,最终终因寡不敌众,王二再一次与明军作战中不幸被俘,被明军杀害,死后被葬于今天的陕西省白水县北塬镇南鹿角村。

    明末陕西的首次农民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也正是因为有此前例,所以整个华州城内没有人提出开城投降,都一致认为,这次的造反大潮也会和之前王二一样会被朝廷平息。

    这次的陕西造反也很快的传到朝廷之上,使得大明的统治者崇祯皇帝大发雷霆。

    不过因为一些内忧外患使得崇祯皇帝做出了剿抚并用,先抚后剿的策略。

    因为之前的成功案例,所以朝廷又派出了杨鹤作为陕西三边总督执行这项策略。

    杨鹤到任后,调集边军进行对小股贼军的围剿,对像王嘉胤(yin四声)、高迎祥等一批大股反贼进行招降。

    又是一天的攻城战,晚上吃过晚饭张殳墨找到义父王百户。

    “父亲,孩儿看着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容乐观,城破就在这一两日,孩儿认为我们应该早做打算。”

    今天的攻城战,东城墙攻守双方的战损比达到1:1,实在是守城的压力巨大,所以之前的士兵都以死伤的差不多了,后来补充的都是城内青壮,而闯王军可以随时裹挟百姓进行攻城,这使得很多守城士兵的士气一直很低。

    而上峰也没有什么好的策略,来解决这件事情,使得情况更加糜烂。

    “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父亲,孩儿认为……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不可,万万不可,如果做了这件事,让我以后到了地下,让我如何面对王家的列祖列宗,此时休要再提。”

    “父亲,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再说……”

    “好了不要说了,这话如果传出去,你我父子还有何颜面活在这世上,退下!”

    “父亲……”

    “我说退下!”说完一甩衣袖转过身去不在看张殳墨一眼。

    张殳墨一看事不可违,只好拱手退后两步说道:“孩儿告退。还请父亲早点歇息。”

    张殳墨站在门口叹息一声:“父亲,既然你不做那么就让孩儿来做吧。”

    说罢转身离去。

    就在父子二人争吵之时,围困西安的闯王高迎祥正与一位朝廷使者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

    “小人陕西总督幕僚李文长见过闯王。”

    “李先生快快免礼,不知李先生来我这反贼头子营里有何要事?”

    “李某今日是来做说客的。”

    “哦?不知杨鹤老儿让先生来说什么?我倒是很好奇。”

    “总督大人希望闯王能够弃暗投明,归降大明,皆是朝廷将不吝赏赐,定会使闯王军上下有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安排。”

    此话说完帐内的闯王军的高级将领都哈哈大笑起来,其中也有二代闯王李自成。

    高迎祥也是抚须轻笑,这一番笑使得这位李先生有些摸不着头脑。

    “哼!李先生你可知我等为何明知造反杀无赦,却还要造反?”

    “还请示下。”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