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佞帝 > 第十九章 油饼中的乾坤
    祁隆缓步走在热闹的街市上,西沪城里的小贩们卖力的吆喝起来。伴着油饼的香味,祁隆看了看街市上,寻着香味走了过去。

    “店家,来两个大饼。”

    “哎,客官您等一下。”炸油饼的连忙从油锅里起出两个大饼,等到上面的油都滴的差不多了,麻溜的从桌子上拿过来两张棕色的厚纸包了起来。

    “客官,承惠两枚铜元。”

    “这么贵?”祁隆嘴上这么说着,但是还是掏了出来。

    “哎呀,客官您不能这么说。我这油饼可是羊肉馅的,您要是除了西沪,单单一个饼都不止一枚铜元。”

    已到晚秋,天气本来十分凉爽。但是这个卖油饼的站在锅前,不时的擦着头上的汗。

    “也有道理,我看你这摊子也是刚放下没多久,不怕被小吏流氓地痞骚扰吗?”祁隆坐在一旁的马扎上,看着桌子的新旧程度,大概知道这卖油饼做买卖没多久。

    “客官,您真是一双慧眼,我这油饼摊才摆了两个多月。”卖油饼的男人看到没什么生意,坐在祁隆的对面唠了起来。

    “我跟您说,这不是粮食打完了吗,所以把今年家里的存粮拿出来点做点买卖。您刚才讲的我之前确实担心过,不过问了几个老乡之后,才知道这城里和以前不同。”

    “怎么个不同法?”祁隆咬了一大口油饼,满口生津。

    “不瞒您说,这刚槽了兵乱,活下来的有不少地痞流氓们。不过你看看他们那个敢收保护费?”卖油饼的汉子指着不远处扫地的几个人,言语中带着不屑。

    “哦,他们是怎么回事?”祁隆扭头看了一眼,看到那几个人歪歪扭扭的扫着大街。

    “他们就是西沪城本来就有的地痞流氓们,呸,这些杀千刀的东西。”汉子故意放大了声音,恨不得那几个人来找自己麻烦。

    扫地的几个人当做啥都没听到,挥舞着扫帚慢悠悠的走着。

    “他们好像很怕你们啊?”

    “那是。”汉子挺起胸膛,满脸自豪的说道:“官府订的规矩我等平民自然遵守,这些人要是敢闹事,把他们抓到官府里,我们一人能领一个银元呢,都够老子几天赚的。”

    “哎呀,看我这张臭嘴。”汉子知道出言不逊,连忙轻轻打着嘴巴。

    “无妨。你的意思是,只要有人闹事,绑到官府就有钱拿?”

    “诶,就是这个意思。起初我们还不信,后来抓了几次才知道官府真的不差钱。”

    “不差钱?”祁隆本以为汉子会说官府守信,没想到蹦出来的是不差钱三个字。

    “对啊。不瞒您说,抓一次满街的百姓都跟着去。虽然每人只能领一次,但是架不住人多啊。甚至有一次,几条街的百姓的跟着去了,谁知道官府照样发。”

    “那你们不是可以让人多闹事,这样不就有钱拿了吗?”祁隆吃完一个饼,意犹未尽的抓起了另一张。

    “有人试过,但是现在尸骨无存啊。”汉子说到这里打了个冷战,看起来不想再提了。

    “所以我们盼着这些家伙多闹事,只罚他们扫一个月的街实在太轻了。”汉子说着啐了一口唾沫,就是朝着那几个地痞的方向。

    那几个地痞似乎司空见惯,埋起头继续扫。他们倒是愿意让官府多破费点,但是每次在街上看到人们狼一样的眼神,就觉得瘆得慌。

    次数多了,官府每次如往常般发钱,他们倒是每次吓个半死。而且没了营生,总不能靠着每天馒头和榨菜过一辈子吧。

    “那些小县城呢?总不能也这样吧?”

    “打条子,人家官府给打白条。但是闹事的地痞流氓们惨了,别的不说,光倒吊着就死了好几个。活下来的更是被扔到抓奴隶的船上当船员,你说他们跑那么远,说不定哪天就没了。”汉子摇摇头,看来这种事情没少见。

    “这么说,你要是做几个月的油饼,不是可以当个地主吗?”祁隆让汉子打来一杯水,顺了顺喉咙。

    “当不了。”汉子叹了一口气,将凉茶给祁隆倒上。

    “这西沪所有的地都是刺史老爷的,就连我们住的房子,地都是刺史府的。不过这样也好,大家都平等,谁都要交粮税。我这几个月赚的钱,怕是也只能给家里添些物件。”

    “什么东西,这么贵?”

    “还能是什么,车跟孩子呗。我这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年,年底过年买辆蒸汽机车就没了。”

    “买那玩意干嘛?”祁隆从来没想到这般平民百姓买这种大物件,所以有点奇怪。

    “这玩意吃水和煤,到时候买一辆在周围的几个镇子翻地,我算过了五年就能赚回来。”

    “那你买得起?”

    “分期付款呗。”

    “咳咳。”祁隆再次听到这句话,一下子呛住了。

    “哎呦,客官您没事吧。”

    “没事,没事。对了,你不还说孩子吗,这还要花大钱?”

    “花,只要他能花,就使劲花。”汉子咬咬牙,肯定的讲了出来。

    “客官一看就是外地的,不知道这些事情。你看这个。”汉子从怀里掏出一枚铜牌,上面刻着他的名字和籍贯。

    “路引吗?”

    “客官说得对,但是有了这玩意,我儿子才能读书考试。我这当爹的也不求其他的,到时候他能考个小官都好。”

    祁隆不由得沉默下来,毕竟读书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养的起来的。比如他,虽然幼年父母双亡,但是在族里吃百家饭长起来的。

    加上天赋不错,所以族里才会大力的供应自己。要是放在寻常人家,如果不是富农或士绅,那就是把爹娘吸干也养不起一个读书人。

    “这有点难啊。”祁隆语气放轻,有点同情面前这个黑黝黝的汉子。

    “我也知道。但是小学是免费的,家里只要供吃穿用的三样,束脩都不用给。但是逢年过节,我们总不能让这些先生们白交?

    所以负担虽然轻了,但是还是吃力。还好纸张什么的价格低,就连我都用厚纸包油饼。要是放在几年前,说不定给客官用荷叶包。”

    祁隆看着汉子动了一探究竟的心思,连忙问道:“店家,我实在好奇,不知可去你家看看?”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