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哲夫当立 > 第八十三章 真相?
    “不知道苏先生怎么看?”他转过头,又问苏湛。

    这次与关东世家的谈判,已经坏到了极点。

    从收集到的消息来看,关东世家已经完全的反了。

    沿路的世家,也在纷纷聚集,向着野王进发。

    一场大战,似乎不可避免。

    昨夜的苏湛,也曾在夜半仰望星空,犹豫不决自己是否应该走下去。

    他明白秦皇的‘安抚’,不过是尽量拖一些时间,也或者有什么另外的目的。

    就如同他,利用卫彻来河内,将这即将要爆发的矛盾点燃一样。

    一切都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似乎,长安那边也不平凡。

    牵扯到了闻风司,又连着了其背后的力量,一场来自大秦内部的矛盾即将要来临。

    苏湛虽有感觉,可始终有限,也无法做到什么。

    却在今日凌晨,他收到了来自长安的一封密信,令他改变了注意而继续前行。

    风不语告诉他,长安方面也正式收拢了褚照穆等,打算彻底的和关东世家决裂。

    看起来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到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争的时刻。

    但他却恰恰以为,这是他的机会。

    利用卫彻来河内,便有这层意思,包含在里边。

    “殿下呢?”他一笑,反问“如果殿下选择的话,又该如何?”

    “不知道”事情早就乱成了一团,丝毫没有头绪。

    不过,离石不断的灌输,以及自己也慢慢的去适应这种被选择的时候,他也变得稳重。

    而不像当日,可以以一个富家翁作为理想。

    “不过,如果回去只怕是……”

    仔细想想,回去的话,情况会更糟糕。

    秦皇问责,朝臣弹劾,就连他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

    堂堂的秦皇之子,遇到事情就这样畏畏缩缩,大秦男儿的血性何在?

    “苏先生,本王诚恳的请求你,与我同去野王,不管成败与否,都竭力的平下此事”

    深深的责任,让他醒悟,也许正如赢无烨所说一般,他必须去适应这个过程一样,他必须去接受命运。

    ……

    “这下好了,彻底没有回旋的余地了,王家主你……”裴徐看着野王陈列的军队,来来回回的训练着。

    “哎!不是我多说,本来这事情还我以为你会忍下……”

    那天的状态,明明是王之涣驳回了宋家家主的面皮,表示与朝廷也非不能合作,让其看着办的。

    没想到不过几日,就彻底的反了起来。

    接下来,河东一半已经落入秦军手中,世家实力在不断的收缩,

    连接其他诸国的道路,也因为河东而损失了一半。

    接下来如何,根本没有人知道。

    “带上来”王之涣一挥手,家仆就带着一个人走了上来。

    这人长相普通,眼神中带着肃杀,而神情冷淡。

    “给老夫说说看,这到底是谁的意思?”

    “哼!~”

    “这人……?”这人不正是通风报信给他们的吗?

    之前的时候,正是这人送了一封密信,来到他的府邸。

    不过,此人一直蒙面,声音却不会错。

    那体型轮廓,裴徐还是记得的。

    而这人对关东世家的通知,正是借他之手,而传来的。

    见到此人,裴徐暗暗吃惊,没想到这王家主竟然这般手眼通天,连这个神秘的家伙也能被逮住。

    “怎么?服毒失败,便想着什么也不说就能蒙混过去?老夫可没有那么好糊弄”

    作为一个做着极为隐秘的事,且通风报信的勾当,自然不会这般说了。

    捉住了,多半是要自杀的。

    也不知道这人是犹豫,还是王之涣太过狠辣,他的家仆竟然在第一时间就捉住了此人。

    而捉住的地方,竟是在宋朗溪的家中。

    裴徐向来全盘托出,对他没有隐瞒,所以他带上来不仅是让裴家家主看个明白,也想辨认一下。

    果不其然,从裴徐那惊讶的表情中,王之涣就已经明白了真相。

    “说什么?我本好意……”

    “好意让我关东世家与朝廷越闹越僵,最好是我等叛乱?”王之涣没等他说完。

    “你所谓的好心,也不过是置老夫,还有河内数十个世家上百万子民,都通通的陷入内忧外患的陷阱当中,被陛下一一剿灭”

    “哼!~既然不信,也不愿意听,又问我作甚?”

    “如何信你?”裴徐道。

    “我不是说的明明白白了吗?多年前,我欠诸位一个人情,今日算是还了”

    “哦?”

    “你等可记得文昭上书的‘请诛贼’,那份奏章,以及那件事情的始末?”

    “老夫自然知道”摸着胡须,记忆也缓缓涌上来。

    郭奇乃是郑国宦官令,每次出策多有谄媚,以及蛊惑的意思。

    因此,与文昭向来不和睦,文昭多次请求正皇诛杀他。

    甚至,有一次,更是直接上奏章写着:“此獠祸国,可斩之”

    郑皇也有意动,却被诸家求情而赦免。

    对于此事,他便耿耿于怀,一直以为大仇。

    后来,文昭功劳变大,也是他在诸人之间走动,并得了贿赂向郑皇进的谗言。

    最终导致文昭之死,举家被灭。

    郑国也因此灭亡,而郭奇便投降了秦国,被扶渠梁所不耻,而上奏秦皇只给了一个小官。

    偏远蛮荒,郭奇便没有去,沦为了普通百姓。

    “当真没有别的意思?”王之涣眯着眼睛。

    深邃而又诡秘,想要通透一切事情一般。

    到了他这把年纪,什么风风雨雨没有经过。

    “老夫喜食蛇羹,便专门养了一些蛇,将他们放在一个大坑……”

    “真的没有!信不信由你”那人依旧坚毅。

    “别急!年轻人总是会觉得自己不畏惧一切,天不怕地不怕的……”

    “且听老夫说完!”他望着野王城下缓缓撤去城中的百姓,以及许多车驾。

    他知道,此时已经是与朝廷说不清了。

    纵然知道是有人挑拨,也知道朝廷有人想置他们于死地,可也无可奈何。

    至于安抚使?他才不相信。

    安抚过后,只怕又会再下一次一网扫尽。

    并且,连一丝喘息都不会给。

    这一次事情说到底,也不过秦皇想动他们罢了,又怎会想到他们反应会这么大。

    但这安抚使,据说是来历不凡,且地位非常,倒是可以利用一番。

    再如何,做个人质也行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