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钻石人生大传 > 第二节 童话般的启蒙
    童话般的启蒙

    一到傍晚,我座北朝南的老屋的左手边,就有一轮有时是一弯或者是半圆的月亮,先是从屋脊上探出发光的宝石般的脸来,接着就从柏树梢爬上枫树腰,再调皮的从树桠间的空隙钻出去,最后到了一丝云都没有的蓝天上。这时我们大小五姊妹,就会在满是石头铺就的院坝,看月亮。爹妈有时也来凑趣,就说“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婆婆起来蒸糯米,嫂嫂起来纳鞋底”。我父亲就是木匠,我邻居篓子沟有个二婆,很老很矍铄,我妈妈也经常纳鞋底。所以,顿然在我的头脑里就有了木匠推出的含着纯木料香的木花,有了慈祥的老人蒸的热气腾腾的亮晶晶的糯米,甚至有了糍粑的味道,粽子的味道,糯米酒的味道,好神往啊!也有了妈妈飞针走线的形象,有了新鞋制成后,试鞋的幸福感。这月亮,这夜晚,竟这么神奇。虽然涌起的意象中的嫂嫂哥哥竟是父母的形象,压根就没有觉得辈分的不妥,婆婆成了邻居老的形象,也没觉得亲疏有别,一种纯粹的人性的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诗的因子,诗的态度,这全是诗的意境啊。

    当然后来就有了更完整版的《月亮儿歌》:月亮光光,要吃莽莽(发一声罢,方言,就是香美的饭食)。莽莽没有熟,要吃腊肉(如)。腊肉没有汃,要吃糍粑。糍粑没有打,条弃河的耍。河的有只船,坐齐西南。西南有部车,坐齐。在开会,毛万万岁”。这是一种顶针式的儿歌,最好记,我们那一代的孩子没有谁不记得。

    还有,就是我家那棵参天矗立的枫树,上面做着几个丫鹊窝,其实就是喜鹊窝了,时常看到成群的丫鹊,穿着黑白相间的外套,在上面嬉戏飞舞盘旋,但它们做窝的本领可不怎么样,一阵风雨袭来,往往把它们的蛋都吹掉下来了,满地蛋黄,怪可惜的,特别是有时将幼鸟也摇落下来,摔死了,好悲哀啊,它也太不会做妈妈了!可是,丫鹊窝却也有童谣,我常听我大姐说给我们听:丫鹊窝,板板梭。梭齐对门蛇土坡,蛇大哥,喊我坐。我不坐,我屋都有匹麻布,拿跟大哥做衣服。大哥不穿二哥穿,穿齐重庆府,买条大水牯……这童谣也满有神奇色彩的哦!

    乡下小孩的世界也是很丰富的,做什么事都有相应的童谣加以描述,你看,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在家。大人都去干活了,大集体时代,出工是抓得很紧的,去迟到了要扣工分,年终分的粮食就少,就要全家老小挨饿,这些我在《我的苦难人生》里已经做了详尽的描述,这里就不再重复。我要说的是一家四五个小孩在在家,他们如何打发时光,如何对待悲喜。

    冬天了,很冷,就在灶门前烧一堆火。那时由于大办钢铁,滥砍乱伐,树木殆尽。所以,我们小时候很缺柴烧,往往烧野草和落叶。烧起来,满屋烟子,满身满头都是草木的白灰。小孩子禁不住熏,有的熏出了眼泪,就禁不住哭了,这时大点的孩子就要诓他笑,不然要是被大人听到了,就要挨打的,说怎么“诓乖的?”(我们的方言,弟弟妹妹都叫“乖”,所以照看弟弟妹妹就成了大一点孩子的职业,就叫“诓乖”。)

    这时儿歌就发挥作用了:烟子烟,烟上天,不要烟我老神仙。杀条猪来炖在灶门前(阡),你拿瓢羹舀,我拿筷子拈。哭的小孩往往都会破涕而笑,于是又有儿歌来了:又哭又笑,黄狗飚尿。飚齐沟沟,捡个篼篼。飚齐坎坎,捡个碗碗。飚齐大田角(合),捡个马老壳,飚齐掏莲窝,捡个马耳朵。拿给(人名)炊汤吃咯。这一来,几个小孩一阵追打,就快乐起来了。

    现在想想,那种生活也是很诗意的,想要返老还童,再经历一次,哪怕再苦再穷,但都不可得了!

    就连,几个小孩,在晾晒着的床单里捉迷藏,有时不慎从院坝坎摔下去了,额头都撞个包或者破了皮,出了血,然后含着眼泪在哥哥姐姐的儿歌调笑声中,大笑起来!

    这样的人生,我认为也很诗意!

    我将继续呈现这些乡土味的陈年往事,有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啊!我的《钻石人生大传》,记住网址哦!http://author.17k.com/book/createBookChapterInit.action?r=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