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说到底是女儿家,心里想着一个人,面上就隐隐含着笑意。院子里一树山茶花,珠圆玉润开得恰到好处。
正出神间,锦绣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放下手中的东西,小跑着去打开门。不是熟悉的那个身影,而是宸帝的贴身大太监元喜。
只见他一身青色布衣便装,一张胖乎乎的圆白脸上满是笑意:“慕容大人,皇上请您宫中叙话。“
锦绣有些诧异,笑着问道:“皇上此时不正饮宴重臣吗?怎么有空见我?“
元喜圆溜溜的眼珠一转,低声道:“宫宴嘛,皇上露一面就行啦。慕容大人您才是皇上心尖儿上的人呐,今儿又是端午佳节,皇上怎会没空见您?”
说着眼睛往院内一瞅,见只有锦绣一人在,想着也不需要跟谁打招呼。于是催促她道:“那咱们赶紧的吧,别让皇上在流朱阁等急了。“
听到流朱阁三字,锦绣神色微变,没想到宫中还有这样一座宫殿。转身进院子里,用竹篮装上几只粽子,对元喜说:“走吧。“
流朱阁满种山茶花,红花如火如荼,白花如雪如魅。有些花已枯萎,隐约枝头,苍苔斑驳,落英缤纷,于极尽艳色中带了几分春去的哀婉。
一条小石子铺成的蜿蜒小路尽头,是一座建造精巧的亭子,四周是荷叶亭亭如盖的荷塘。偶见三三两两半开未开的荷花骨朵,极尽少女的妍态。
再转头一看,主宫殿的院前,还种满了玉簪、金桂、蜀葵、三角枫、腊梅。放眼望去,这一花一草,一木一树,亭台楼阁,似乎都是她熟悉的模样。
看到锦绣走近,坐在亭台里的宸帝,微微一笑道:“阿锦来了,这些时日在大理寺可好?“
这个称呼,用得人多了,锦绣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了。元喜说得对,她原本就是身份特殊的人。
她脆生生地应了一声笑道:“微臣很好,大理寺众人恪尽守职,对我也颇多照顾。“
宸帝凝视着塘前一朵半开的荷花,声音忽地变得很温柔,他说:“朕那远嫁的和临妹妹,特别喜欢花,尤其爱红色的花。小时候,母后时常在她发髻上簪上一朵红色的花,她肤色雪白,在红花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唇红齿白……”
说道这里,似乎又回到了下早学回来时,那个小小的人儿,笑着闹着从远处跑来跟他撒娇的模样。
一眨眼,那个身影消失,宸帝的声音有些悲伤:“当年南北分裂,看她远嫁,实在是我毕生的遗憾。现如今大原南北合一,国泰民安,四夷拜服,和临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长叹一口气道:“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锦绣静静听着,待他说完,将粽子捧上,道:“微臣是儿郎,不懂红妆,今日端阳,微臣按家乡青州的裹法,给皇上裹了几个粽子。“
宸帝喜道:“元喜,拿去煮了,中午朕和阿锦一道用膳。“
元喜公公接过锦绣手中的粽子,笑的极为凑趣:“江南的裹法原就和瑜原的不同,慕容大人着实有心,不枉皇上疼惜你。“
忙拿了粽子下去。
宸帝道:“阿锦,这流朱阁的来历,实有典故。和临原姓朱,世人大多不知道。少时我便和她讨论过,待我登基后,就给她建这样一个一年四季都能看见花开的院子。只可惜,她出嫁前,我只有机会将我画的草图送给她。”
“当初朕下令建流朱阁的时候,坊间的传言有各种版本。直到流朱阁建成之后,我命人将和临的闺房布置,原模原样地搬了过来。一切猜测才算平息,大原子民都知道,和临公主的远嫁,平息了一场战乱。算起来,这流朱阁就这样空了十八年,日后你若有空,不妨多过来坐坐,也陪我说说话。“
锦绣低着头沉吟半晌,正待答话,一个人已大步走来,正是新晋封的太子刘祁。
刘祁一身簇新的太子行装,似乎是从典礼下来之后还未来得及更衣。这是锦绣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他,与刘琰的清秀俊朗不同,太子生的浓眉凤目,体格健壮。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认为锦绣是九王爷刘琰一党,每每见到锦绣,脸上总有种不加掩饰的憎恶。今日那种嫌弃,尤为明显:“你怎么在这里?“
锦绣起身,恭谨行礼,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宸帝皱眉,不怒自威:“是朕让他过来的。不经传召,你擅入流朱阁又是为何?“
太子低下头,声音里有些黯然:“母后让孩儿过来问问父皇,景阳宫小厨房今儿包了粽子,要不要一起进午膳?“
宸帝抬眼看他:“你身为太子,且早已出宫分府,不去陪宴众臣,却跑来宫里替你母后传这等些许小事,你懂不懂太子之道?“
这番训诫,不管刘祁是不是已晋封太子之位,都是极为严厉,竟不避锦绣一个外臣。
眼见太子神色难堪,依旧没有要停止训诫的意思,扫了他一眼又道:“朕未立储之前,你和老九个各有拥趸。你除了占了长子之位,论才学,智谋,德行,你比老九还有何优势?此番你入主东宫,他受封灵州王,你再这般不长志气,再等他在地方压你一筹吗?“
太子咬牙道:“儿臣受教。“
宸帝挥手:“下去罢。“
太子起身,额头已是密密一层汗珠,狠狠看了一眼慕容锦绣,转身而去。
锦绣不禁苦笑一声,道:“皇上今日对太子一番苦心,只是苦了微臣,怕是这仇已记下了。“
宸帝一脸慈祥,凝视着锦绣,与方才声色不动而雷霆万钧的气势大不相同。
语气也甚是柔和,问道:“你倒说说看,朕有什么苦心?“
锦绣微微笑着,直言道:“皇上寄厚望于太子,太子却分心杂事,怕温言劝诫不得奇效,故在微臣面前,严词训斥,来日太子定会奋发图强。“
宸帝笑道:“这不是真话,阿锦你不妨继续说下去。“
锦绣一笑:“微臣说完了。“
宸帝微微眯着眼,眼角的皱纹带着岁月沧桑,更带着说不出的深沉智慧。他沉声道:“阿锦聪慧非常,说话习惯说一半留一半,不打紧,朕帮你说出来就是。“
“你为官已经有些日子,太子的言行想必都看在了眼里,你这般聪明,怎会看不出太子浮躁轻率,却又好胜?“
“他既浮躁,只能让他多与能臣接触,得他们辅佐;好胜却是好事,用老九与他做比,便可激他用心朝政。“
锦绣立刻道:“皇上英明。“
宸帝拈起桌上一朵落花,笑道:“且莫奉承,提到老九,朕倒想提醒你,少与他接触相交为好。“
细细打量手中茶花:“繁艳生香,可惜沾了尘......“顺手抛了出去,落入池塘。
锦绣点头应道:“微臣记下了。“
宸帝笑问:“当真记下了?“
锦绣看向那朵落花:“臣不敢引天子震怒。“故意将“天子”二字咬得极重,意指在她心中太子就是未来天子。
宸帝知她心意,轻叹道:“朕今日发怒,却是为了太子擅闯流朱阁。“
看着两只鸳鸯在池塘前游远了,有些出神:“二十年来,只有朕才可以出入这流朱阁,其他人等,一律不得擅入,包括皇后。“
锦绣眼中闪过感动和惊疑,张了张嘴,却终是没有说话。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