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腾明末 > 第八十一章 汤若望
    “小侄在去年建奴掳掠时,曾经在一火路墩暂住,和其中墩军相处甚好。现在小侄即将去四川龙安府,那里地处边远,恐怕也不会太安定,想带几名熟悉的军士,到那里也便于调遣。”

    “哦,这个好办。我现在是兵部尚书,调几名墩军还是不难的。这你就不用管了,等你离京时,自然会安排他们跟你一起去。”

    “多谢伯父大人。”李洛心里高兴,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可以把王申等人带在身边。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杨嗣昌告辞,杨安也跟着回去收拾东西。

    第二日一早卯时,李洛带着杨安、袁小方二人,一路赶往工部制造司。

    这工部制造司,就在现在的北京火车站到建国门之间的位置。现在北京还有盔甲场胡同,就是制造司的专门制造盔甲的一个部门所在地。

    负责管理制造司的一名郎中见到李洛,极其热情。赶紧拿来花名册,询问李洛需要什么样的人手。

    李洛也不客气,木匠、铁匠、织工、矿工、盔甲师、火药师一样都不落下,就连造炮和火铳的技工,都挑了几个最好的。一下子挑出来四十多名工匠,告诉他们,回家收拾东西,随时听候命令,准备一起南下四川。

    那名也是工部制造司郎中的同僚,一边被挑选,一边心里滴血。但是也没办法,上边早就交代了,所有匠人,由着李洛随便挑。

    这边挑完人,李洛马不停蹄,直奔钦天监。钦天监旧址,西边紧挨着内阁六部,东边就是翰林院,北边是皇城。位置大约在现在的公安部后门的位置,距离工部制造司并不远。到了由钦天监负责预测吉凶的“五官保章正”预测了一下出京吉日。给李洛的时间并不富裕,今天已经是三月十九,出发的日子就定在了三月二十五。知道了出发时间,袁小方也就不再跟着李洛。接过李洛的一封家信,回会馆套马,快马加鞭赶回张家湾报信去了。

    李洛问了问钦天监的人,想见一见汤若望。却被告知,汤若望一般不在钦天监,而是长期居住在宣武门处的大教堂。

    反正到了这里,天色也还早。李洛就顺便去了一趟翰林院,办理了一下翰林院学士的手续。一切办完,也马上就到午时了。

    李洛带着杨安,赶到宣武门,见到了大教堂。

    这宣武门大教堂是明朝万历年间修建,至今仍然矗立在宣武门内,为北京天主教圣母会所在地。

    李洛和杨安来到教堂,被教众引导,来到主教房间,汤若望正在此处。

    “汤主教你好。”李洛伸出右手,伸向汤若望。

    汤若望很惊讶,但还是快速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李状元你好。”汤若望热情的握住了李洛的手,紧紧的握了握。

    “李状元竟然还懂得我们西方的握手礼?”

    “只是看书看到过。在你们西方,骑士作战都穿戴很厚重的盔甲。两名骑士见面时,为了消除误会,表示自己是友好的,手里没有武器,就脱掉右手的手套,进行握手。”

    “是这样的!李状元真是学识渊博!”

    “哪里哪里,只是看的闲书多了一些。”

    两个人落座,教众给端上了茶。

    “李状元来到教堂不是要我给您算一算那天的黄历好,您好启程去四川吧?这个我可做不了。”汤若望哈哈笑道。

    “当然不是,我知道汤主教是天主教的传教士,可不是算命先生。我这次来只是对西方的事情很感兴趣,想和汤主教聊一聊。”

    “哦?不知道李状元对我们西方的什么感兴趣呢?”

    “很多方面。比如大航海时代和造船技术,文艺复兴和米开朗基罗,伽利略的望远镜,古腾堡的铅字印刷等等。”

    “没想到李状元竟然知道这么多?”汤若望真的很惊讶,“那您一定也知道天主的伟大了!”

    李洛一笑,这汤若望不愧是传教士,看到李洛对西方很感兴趣,立刻就想到了传教。

    李洛道:“当然知道,我也看过《圣经》,对西方的圣人我也充满了敬意。”

    汤若望的胡子都要开口笑了,终于又见到一位,对天主教不排斥的中国人。

    “但是我这次来,不是和汤主教交流《圣经》的。而是想知道,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什么?我的中文里没有这个词?”

    李洛哑然失笑,赶紧道:“我听说,你们西方人已经把炼金术变成了一项专门的研究,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我们发现一些炼金术炼出来的东西可以治病,而另外一些东西通过这种炼金会改变原有物质的属性,我们西方把他命名为化学。”

    “化学?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你们大明的人起的,但是给他起名字的徐光启已经故去了。”

    “我对你们的化学很感兴趣,能不能给我找一些这方面的书呢?”

    “这个很容易,我会尽量帮状元找一找。”

    “还有物理我也感兴趣。”

    “哦!物理,也是徐光启老先生起的名字吧。确实,在欧洲,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人,他们做了很多发明。”说着汤若望站了起来,走到房间的一口大箱子旁,打开箱子,一件件的东西被取出。

    “这个,叫做地球仪,是我们脚下的大地的样子。李状元,你能想象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圆的吗?”汤若望突然坏坏的看着李洛。每当他和大明人提到地球是圆的的时候,都会被大明人当作异类。

    “当然,”李洛并没有露出任何震惊的样子,这颇让汤若望泄气。“地球是圆的,我还知道英国人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

    汤若望瞪大了眼睛:“上帝啊!您连万有引力都知道?”

    “我还会说英语。”说完,李洛就说了几句。

    “上帝啊!太不可思议了!”

    汤若望赶紧又从箱子里拿出了很多东西,一样样的拿给李洛看。

    “这个叫体温计,是一名意大利人在二十多年前发明的,可以给人看病……这个是蒸汽球,是希腊人发明的,可以用蒸汽,让这个球不断运动……这个叫机械计算机,是个英国人发明的,可以做数字的计算……这个是望远镜,是我自己制作的,比伽利略做的更好,看的更远!”

    李洛看的两眼冒光,没想到如今的西方,已经把科学技术推进到了这个地步。

    “你们西方能做出这么多东西,一定在数学方面也推动到一定阶段了吧?”

    “当然!”汤若望又起身,在书架上拿下几本书,道:“这本书叫《论重力》,里边有对重力的计算公式……这本叫《天体运行论》,是计算星星移动的规律的书……这是《立体几何》……这是《微积分数学》……这本不是数学,是医学的《人体研究》……”

    李洛叹了口气,以前总以为中国在明朝时还是领先世界的,但是现在他知道,其实在明末,欧洲已经悄然赶上,甚至在很多地方超过了中国。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