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腾明末 > 第八十二章 传教
    “我会准许你们天主教会,在我的地盘上传教。”李洛突然说道。

    汤若望双眼放光,连忙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但是现在我的地盘太小,您最好还是期待我未来会步步高升。”李洛笑眯眯的说着。

    “李状元的才学出类拔萃,未来必然步步高升!我很期待,李状元成为内阁首辅的一天!”

    “借您吉言!”

    “愿上帝的福音穿遍世间每一个角落!阿门!”汤若望对天祈祷。

    “但是我有几个要求,你们满足了,才可以传教。”

    “什么要求?”汤若望紧张起来。

    “不用紧张,”李洛微笑着说道:“都不是什么太难完成的事情。”

    汤若望看着李洛。

    李洛平静的说道:“第一,在我地盘上传教,必须存从我们的法律!没有人可以僭越法律之上。”

    汤若望听到了第一条,心略微放稳了一些,连连点头:“这很对!完全没问题!我同意。”

    “第二,”李洛指了指桌子上的书,道:“每一名传教士,都必须要翻译两本关于:物理、化学、数学、医学这类的科技书籍,才准许传教。”

    “可是很多传教士都不会说汉语啊?”

    “不会说汉语还传什么教?我想以教廷的能力,找一些有能力翻译书籍的传教士,应该不难吧?主教们对传教的热情,就是现在开始培训汉语,也应该很快就能培训出一批人才。”

    汤若望点点头:“好吧,我会给教廷写信,我想他们也会答应。而且就在澳门,也还是有很多会中文的传教士的。”

    “第三,我要在我的地盘上办一些学校,那些传教士需要向学生们教授知识。但是不能在教学时传教。”

    “办学校是好事,在欧洲,我们教会也是办学校的。只是不能在教学时传教,那么不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信教了呢?”

    “那是他们的自由,信仰任何宗教,都是自由。”

    “信仰任何宗教不能是自由,异教徒是对上帝的不敬。”

    “汤主教,您难道忘了南京教案了吗?”

    汤若望立刻闭上了嘴巴。

    南京教案是发生在万历四十四年的一个重大事件,严重打击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

    天主教传到中国后,开始修教堂,治疗一些疾病,布施穷人,发展的很快。但是不久就暴露出天主教的一项弊端。天主教的十诫第一诫:“上帝是唯一的神。”这一条,就和中华文化格格不入。

    中华上下五千年,造神无数。到了宋朝的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更是提出了三教归一说,把佛、道、儒三教神明全部拿来信奉。

    在中国,同时信奉很多宗教和神明是老百姓很平常的事。中国的佛教寺庙有道教的哼哈二将,道教的道观有佛教的四大金刚,就是中国的清真寺都有民间的关羽神像。这是中国人民包容一切的性格使然,唯一神,在中国根本没有市场,也不可能推行。

    天主教的唯一神论,在民间和官府都引起了很大不适和反弹,最终造成骚乱。被明政府镇压后,参与南京教案的天主教传教士都被驱逐出境,对天主教的传播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打击。汤若望也在那次的驱逐人员之一,他当然记得南京教案的惨状。

    “好吧,我会向教廷写信,说明具体情况。为了能被教廷理解,我也会写明南京教案的教训,叫他们尊重大明的文化和信仰。”

    “汤主教是聪明人。”李洛笑着说:“第四,我想要玻璃的配方。”

    “玻璃?”汤若望大吃一惊。“玻璃配方在欧洲也是秘密,有人用玻璃做了一面一人高的穿衣镜,就从德意志皇帝那里换了一座城堡!玻璃的配方是不可能流出的!”

    “真的不可能?”李洛问道。

    “绝对不可能!玻璃是很贵的!”

    “可是我们在战争中,需要大量的千里镜,没有玻璃,我们就没办法造千里镜。”

    “这个容易,我来负责制造千里镜,造这个不难。但是玻璃的配方确实没有办法。”

    “……”李洛暗暗叹了一口气,他平时看闲书看的很多,很多穿越小说一穿越就开始造玻璃,可惜自己不会。想从天主教会弄到玻璃配方,看来也希望不大。

    “好吧,既然如此,我也不强求了。”李洛还是有些心有不甘。

    “李状元阁下,我知道你希望大明军队能够打胜仗,可是对于拥有制造玻璃技术的意大利人来说,玻璃配方就是他们的钱袋子,又有谁会把钱袋子交给别人?”

    “那我就要大量的千里镜!越多越好!”

    “这个可以,我就可以制作。”

    “好,要求就这些。”

    “好的,我个人对您提出的要求都可以答应。但是我也必须要向教廷写信汇报。”

    “这些书能不能都送给我?”

    “当然可以,只是这些书里,有拉丁文,有葡萄牙文、德文、英文,李状元都看得懂吗?”汤若望看着李洛。

    “我会找一些懂的人进行翻译的。”李洛道。

    “好吧,既然这样,我就把这些书都送给李状元。另外,我在南京时有一个中国学生,他会很多种外语,我被遣返的时候,他也去了澳门继续学习。我可以给他写一封信,让他帮助您。”

    “这太好了!”

    出了大教堂,李洛还是很高兴的。除了玻璃配方,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回到直隶会馆,刚一进屋,王溶就跑了过来,急急道:“老爷,出事了!”

    李洛一愣:“出什么事了?这么着急?”

    “是……是少奶奶?”王溶似乎很不高兴。

    “少……少奶奶?”李洛有点摸不清头脑:“什么少奶奶?你又撅什么嘴?”

    王溶撅着小嘴说道:“您的少奶奶,有消息了。”

    “我的?”

    “嗯,不是马小姐,是您原本未过门的少奶奶,高小姐有消息了。”

    “啊?”李洛没想到,这时候失踪一年多的高小姐,竟然突然冒了出来。那马红樱又该怎么办?

    李洛看着撅着嘴的王溶,道:“你嘴撅这么高,就是为马小姐鸣不平?”

    “我哪儿敢啊?高小姐是您的原配夫人,到哪儿讲,都在理上。虽然我喜欢马小姐,也没有办法啊。”

    李洛看着王溶,他自己又何尝不觉得头大。虽说大明朝是可以娶好几个老婆的,可是一夫一妻的观念却早已印在了后世人李洛的心里。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