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腾明末 > 第九十三章 布局
    喝酒K歌,秦淮河的夜生活还真有点后世的感觉。

    一曲周杰伦《青花瓷》,点燃了顾横波等人的热情。他们从没有听过那种音乐,和古曲相差很多,却别有一番风味。

    在大家的怂恿下,李洛更是一首接着一首的唱了起来。什么风格的都有,最后以一曲摇滚《梦回唐朝》燃爆全场!

    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也是被要求唱了一曲又一曲。最后就连吴梅村、龚鼎孳、吴易等人,也都纷纷放开歌喉。李淼、钟发白更是一起鬼哭狼嚎。柳敬亭也是唱了几段好听的故事。

    第二天日上三竿,李洛才爬了起来。

    “老爷今天还要去上海吗?这个时间走的话,应该赶不上关城门了。如果被关在城外,终究不好。”杨安提醒道。

    “哎,夜生活虽好,但是真耽误事啊!”李洛嘟囔着。

    “今天就先去汤若望的学生那里去看看吧。还有,请王万有王叔过来一下,还有木匠老陈和赵有钊先生,我有点事和他们商量。”

    “是。”杨安很是沉稳,这让李洛很满意,杨嗣昌送给自己的这名家仆还真是让人放心。

    “小方,磨墨,我要画画。”

    趁这个功夫,李洛想起一些事,正好办了。

    不一会,王万有先到了。

    “王叔,我们马上就要西去四川,你也说过川边地区气候与中原差别很大,有的地方粮食三年只有两熟。此去四川我们还是要多准备一些。如今江南粮价如何?”

    “如今全天下都在闹灾,粮价飞涨,这江南算是粮价最低的了,也已经是每石一两一了。”

    “如果买的多,可不可能压倒一两以内?”

    “应该可以,我尽力。”

    “好!我给您五千两,您尽量多买些!还有这些,”李洛拿起自己刚刚写好的一张纸递给了王全有。“这可是咱们未来立足四川的根本,王叔也买来吧。”

    “立足根本?”王万有仔细的看了看那张纸。

    李洛一笑:“一张纸您可看不出什么,等回来我给您变个戏法,让您知道商人的真正赚钱之道。”

    “好,我这就去买。”王万有转身而去。

    王万有一走,赵有钊就走了进来。

    “小方你也进来。”李洛又叫进了袁小方。

    “赵先生,这次请您来,是有事情和您商量。”李洛请赵有钊坐下,说道。

    “我们两口子在北京就是饿死,能跟随大人实属三生有幸,大人只管吩咐。”

    “如今我们就要西去四川,我也没有办法。钟县令是官员,我不能让他去。王申要负责护卫,杨安才跟我不久,李淼他们又过于年轻。只有您可以了。”

    “大人尽管说,赵某敢不尽力!”

    “我知道在福建有一种高产作物,叫番薯,每亩地能产六七千斤。如果能够推广种植,那么天下百姓就不会再受饥荒之苦了!我打算请您代我去一趟福建,让袁小方一路照顾着您。去那里找到这种作物,最好能带回一两个懂得种植这种作物的方法和技巧的人来。”

    “六七千斤?”赵有钊吓了一跳。他虽说是读书人,没种过地。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大明朝的粮食产量,每亩地也就一百来斤,这六七千斤是个什么概念,他当然懂的。

    “好,我这就回去和我老婆子说一声,收拾一下,尽早出发。”

    “好!小方,你去取三百两银子,一路多照顾着赵先生。这是我写的一封信,去福建时,拜访一下陈鼎陈老爷,请他帮一下忙。找到人和番薯,就快去四川,和我们汇合。”

    “老爷您放心!我袁小方干事都很利落的。”袁小方嘻嘻笑着。

    “还有一样东西,我差点忘了。”李洛突然看到桌子上摆的陈子龙送给自己的《农政全书》,说道:“这个书上写,有一种植物叫番椒,色泽鲜红,有商人自吕宋带入福建。你们也带些种子来。”

    “老爷还喜欢养花啊?放心我们一定带回去。”赵有钊说道。

    二人离去,李洛又继续画了起来。

    木匠老陈和其他工匠都住在船上,来的最晚。

    进屋就磕头,“小的陈老实见过大人。”

    “快起来!”李洛拉起陈老实,说道:“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来,我这里画了一幅图,你看看能不能打造出来。”

    陈老实来到书桌前,看到纸上画的东西颇为古怪。这个东西有前后两个轮子,轮子中间由一个三角支架相连,三角支架上边有一个三角形的东西,像是座子。前轮的上边有一副横着的把手,在两轮中间有一个转盘,转盘的两边,一上一下有两个木板,转盘通过皮带与后轮的轮轴相连。

    后世人一看就会知道,这是自行车。但是此时全世界都还没有这种东西。

    陈老实看了一会,问道:“大人,这是什么?”

    “这叫自行车,骑上去比走路要快很多,也轻松很多。如果能够打造的出,未来步兵行军,就要快得多了。”

    “原来是军中之物。大人放心,我们会尽快打造出来,只是有些问题想向大人请教。”

    “你说。”

    “这个这个圆盘和后轴的传动……”李老实做车辆经验非常丰富,一看这张图,就理解了七八成。这时又向李洛询问了很多自行车的细节,李洛凭借着自己的记忆,逐一解答。有些自己也回答不上来,只好老实交代,希望李老实在打造的过程中,慢慢摸索。

    李老实也不矫情,工部的工作很多时候,就是上级发下一张图纸,然后就让他们去做。想李洛这样的还给详细解读的,少之又少。

    在了解了自行车的详细信息后,李老实很是兴奋,道:“老爷放心,有了此图,还有老爷的讲解,不出五天,第一辆自行车就一定能做出来!”

    “太好了!做出来我一定有赏!需要多少银子,你去找杨管家支取就好。”

    一旁的杨安赶紧答应。

    这一切都交代妥当,也是中午了。李洛吃过午饭,就带着杨安和王申出门,赶往汤若望的学生家里。

    “请问李跃老爷在吗?”杨安拍门叫道。

    门开处,一名小童回答道:“我们老爷在前年就过世了,如今是少爷管家。”

    “啊,过世了。”李洛遗憾无比,“那你家少爷可在家中,我们拜望一下。”

    “少爷也不在,一早就出去了。可能去了狮子山那边画画去了。”

    “原来如此,那我们只好过几天再来了。”李洛无奈,只好转身离去。

    在走到贡院附近时,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李洛也是没有什么事,也就挤过去看。

    却看到这群人里,有一个头戴黑色欧式大檐帽,帽子上还插着一根羽毛。身穿白色欧式衬衫,衬衫外穿着一件黑色小马甲。下身穿欧式七分裤,高腰袜子,欧式的小黑皮鞋。外披着一件欧式的披风的中国男人。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男人还带了一顶欧洲贵族爱戴的白色假发。

    在他面前,支着一幅画版,那名男子正在画着对面坐着的一个少年男子。画的是欧洲的写实画,每一笔都画的非常好,有如照片一般。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