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腾明末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左良玉出征
    “将军,总理有请。”

    左良玉“嗯”了一声,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

    随即起身,说道:“走!”

    左良玉,字昆山。祖籍山东临清,但是却是辽东军户。一直在辽东与建奴作战,后来因为战功,逐渐升为将领。在崇祯五年时,农民军横扫中原,崇祯调遣左良玉回内地剿贼。逐渐做大,成为一方军阀。

    熊文灿营地内,须发皆白的老总理熊文灿坐在大帐之内。专心的冲泡着,自己从福建带来的铁观音。似乎根本就没有看到左良玉进来。

    直到一系列茶道工作做完,给自己倒了一杯,这才抬起头来。

    一眼看到左良玉,叫了一声:“哎呀,昆山啊,你什么时候来的?进来也不出点儿声,老赵也不吱一声。”说着还装模作样的白了管家一眼。

    “是老奴不对,平贼将军勿怪!老奴糊涂了。”管家连忙跟左良玉赔罪。

    左良玉那里不知道他的这种把戏,只是笑着说:“哪里哪里,尊管客气了。总理终日为国事操劳,难得有闲暇时间。我看总理在泡茶,怎敢打扰。”

    “来,昆山,坐。”熊文灿很热情的招呼着。顺手端过一杯自己刚刚泡好的铁观音。“来尝一尝这福建的铁观音,这可是我在福建做督抚时,最喜欢的。”

    “多谢总理大人,左某是一介武夫,酒是长喝的,这个茶,我知道能解渴、出汗,喝多了能多尿几泡尿,好坏我也喝不出来。您让我喝,真是糟蹋了。”

    熊文灿眼皮一跳,心想:“给这粗坯喝我这么好的茶,确实浪费了。”

    左良玉在熊文灿右手大咧咧坐下,道:“不知这次总理见招,又为何事啊?”

    熊文灿一边品着茶一边说道:“如今,张献忠等贼,潜伏于英霍山中,已两月有余,我官军也长期驻扎在此。但是大军久驻,劳师弥饷。而我大明如今,天灾连连,国库空虚,实在是虚耗不起。昆山也是久离家人,在此空惹相思。不如早日平定流民贼,皇上也不会吝惜封爵之赐的。”

    “总理啊,你也长期驻扎在此,当知我军中艰难。军饷早已拖欠数月,现在真的是军无斗志,如果出兵,恐怕结果难料啊!”

    熊文灿眉头一皱,道:“怎么又缺饷了?前一阵,我不是让史可法给你调拨了一批银钱吗?”

    左良玉长叹一声:“哎!军中缺饷已久,佥都御史大人给我们的那些银子,只不过是填补了一下以前的欠账。而且,如今我手下军队众多,就是欠账,也不是每名官兵都拿到了的。”

    “可是我们如今只能拿出这么多了,昆山总不能一直这么等下去。这样恐怕以后我也不好再向朝廷要饷了。而且我听说,昆山的手下也不一定就在乎这一点点儿的饷银。自己还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生财之道呢。”

    “总理何出此言?”左良玉露出惊讶之色。

    “好了昆山,我相信你一定也收到信了。同样的内容,王维屏也给我这写了一封。”说着熊文灿拿出一封信。

    接着说:“信上特别注明了,也给昆山写了。我想你那封信里,也一定写了又我一份。”

    戏是演不下去了,左良玉也没有任何尴尬。纵兵抢掠,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被御史台弹劾来也不知道多少次了,又能怎么样。

    但是这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怎么也该表示一下忏悔。于是赶紧站起来说道:“此事末将一定会彻查!对这群败类绝不姑息!”

    熊文灿向他摆摆手,让他坐下,继续说道:“大明的军饷一直发放缓慢,军中走私、掳掠之事更是屡禁不止,这我也知道。但是这也不应该成为剿贼不进的理由。昆山还是快快进山剿贼,我向你保证,你的手下,我会派人审理,尽快让他们归队,立功赎罪。”

    左良玉还想再说什么,熊文灿一摆手道:“如果昆山三日内出兵进剿,我就会派史可法支援你,一同进兵。如果昆山还有难处,史可法留在此处也是无用,我就让他去武昌,帮你处理武昌之事,你觉得如何?”

    左良玉脸上肌肉一阵抽搐。那个史可法实在让他头疼,简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自从被任命为参议,开始平乱以来,不知道给朝廷上了多少道奏折,弹劾自己。但都是一些小事,但是这次不同,终究是烧了江防卫,真要是让史可法去查,说不准,他就能给自己扣一个攻击朝廷卫所,意欲谋反的罪名。

    拥兵自重朝廷不是不怕,而是现在这时刻,无暇顾及。但如果真挂上了意欲谋反,那朝廷就绝不会再准你坐大了!

    “既然能得宪之相助,我想纵使遇到一些困难也能迎刃而解吧。”左良玉起身道:“我三日内,完成出征准备。随即入山征剿。”

    “好!”熊文灿把手中的铁观音一饮而尽,说道:“三日后,我亲自为昆山推穀!”

    推穀之礼据说传自西周的文王时期。但是周文王为了得到姜子牙,亲自为姜子牙推车。所以后世为了表示对出征将军的支持和重视,也有皇帝,或者皇帝手下的重臣,去给出征的将军推车。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励士气。

    三日之后,左良玉的大军,终于浩浩荡荡的出了武胜关,直扑英霍山区而去。

    须发皆白的熊文灿,亲自给左良玉的元戎车,推行了老远,以壮军势。

    临离开时,熊文灿紧紧抓住佥都御史史可法的手,低低的声音说道:“宪之此次跟随入剿,一定要督促左帅奋勇歼敌。如若一时寻不到贼迹,也不能让他回来。也许只须十日,左良玉就再也不会不听调令了。要紧!要紧!”

    历史记载,史可法身材瘦小,但是却忠心召日月。他说道:“总理放心!史可法此去,必寻到逆贼巢穴,为朝廷消除祸患。至于平贼将军,我也会努力劝谏,不再让他临阵退缩。为朝廷,为皇上,也为总理大人,绝不会让他短时间内回来。”说完,史可法眼里闪出一道精光。

    大军出发后不久,数队皮肤黝黑,头插羽毛的母鸡兵也从武胜关冲出。

    这母鸡兵是熊文灿亲自挑选的少数民族战士,作战骁勇,因为头插羽毛,被中原兵称为“母鸡兵”。

    他们却不是进入英霍山中,而是跑向了与武昌之间的交通要道,开始设卡盘查。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