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都指挥使司里走出一人,正是李洛在石柱见过的侯良栋。
李洛赶紧上前见礼,被侯良栋拦住。
“你是四品知府,我只是一名指挥佥事,可不敢受你的礼。快请进,我大哥现在正在和一帮西番的野人扯皮,实在脱不开身,可能要晚一点见你,不知李小友能否原谅一下啊。”
“侯总兵军务繁忙,这次我来本身就是叨扰,又说什么原谅不原谅的,只要侯总兵不怪我没事添乱就好了。”
侯良栋哈哈大笑,拉着李洛,一同走进了SC都指挥使司的偏厅。
分宾主坐下,李洛问道:“刚才侯将军说总兵大人在与西番野人说话。那西番野人是什么人啊?”
“哎呀,这西番野人可是麻烦,来了我们都指挥使司没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了!”
“哦?看来事情还不小啊?”
“在我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西番,是在咱们SC西边的番人。自己称呼自己为藏民。在太祖之时,曾经在西番设立三卫,治理西番。后来又封西番的首领为阐化王。至成祖时,把原来的乌思藏卫和朵甘卫升为行指挥使司。但是到了神宗万历年间,西番出了一个叫索南嘉措的和尚,他勾结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引蒙古人进入西番。俺答汗还封了索南嘉措一个叫达赖的名号。”
“西番受了蒙古人的册封?那不就是造反了?”李洛惊疑道。
“他们还没着胆子。这个索南嘉措在受了俺答汗的册封后,朝廷震怒。那索南嘉措畏惧,就劝俺答汗离开西番。刚好俺答汗岁数大了,没多久就死了。索南嘉措又亲自进京,把受俺答汗册封的事原原本本的报告给了皇上。皇上为了安抚他,也封了他达赖,这个达赖,还把自己的前几代和尚也都说是达赖,自己是前两世达赖的转世,自己就成了第三代达赖,从此这个达赖就成了西番的实际领主。”
“这又如何呢?封也封了,现在他们还来找侯总兵做什么?”
“关键是西番部族众多,有听达赖的,也有不听的。西番自己内部就打成一锅粥。万历四十四年,第四代达赖也死了。而当时的西番第悉藏巴利想统一西番,下令不许达赖转世。而达赖的支持者就跑去了蒙古土默特部求救。土默特部率部击败了第悉藏巴的军队,第悉藏巴彭措南杰也死了。土默特部就扶植了一名蒙古人,为第五世达赖。”
李洛静静地听着,这XC的历史还是他第一次听到。
“第五世达赖虽然是蒙古人,但也知道我大明的威武,继续遵大明正朔。但就在崇祯三年时,蒙古林丹汗与建奴交战不利,往西逃至西番,击败了土默特部,在西番生活下来。藏人为此就不断的来到SC都指挥使司,希望我们出兵,把林丹汗赶出西番。”
“那朝廷的意思呢?”
“这林丹汗一直是大明与建奴作战的先锋,战事不利,到了西番,朝廷又怎么可能为难他。反正土默特是蒙古人,林丹汗也是蒙古人,我看也没什么不一样!”
李洛摇头道:“藏人在得不到朝廷的支持下,一定会向建奴求救,如果真的那样,建奴的触手就可以从东北绕到西南了。那时我大明将面临被建奴包围的危险,这事可不是小事。”
“怎么可能,建奴的手脚也太长了吧。”
正说着,侯良柱从门外走了进来。
只见侯良柱身高不高,而且很瘦。穿着正二品都指挥使的常服,须发皆白,但是精神矍铄。
笑着说:“抱歉抱歉,让李大人久等了。”
李洛正要起身,却被侯良柱拦住。
“你是文官,我是武将,见我那里还用起来,快坐快坐。”
等侯良柱坐下,仆人上了茶,侯良柱问道:“李大人找末将不知有何差遣?”
“侯大人就要是再这么客气,我可说不出话来了。”
“那可不行,巡抚大人经常提点我等,为官必须要清楚自己职责和身份。规矩大如天啊。”
“您与秦老夫人一直并肩作战,从老夫人那里讲,我还要执晚辈礼呢。”
侯良栋哈哈笑道:“这层关系,我还没来得及和我大哥说呢。”
说着侯良栋就把李洛和马红樱的关系说了出来。
“哦,原来如此。那就好说了,我与过世的马老将军有兄弟之情。这么算来,咱们算一家人了。”
“那晚辈就要向老将军行礼了。”说着李洛就要行礼。
“算了算了,你终究是文官,咱们把虚礼都省了吧。不知李大人可有表字?”
“表字中正。”
“那么中正来找我何事?”
“是这样,我是今年丁丑科殿试的状元,因为一些原因,被皇上御封为龙安知府,兼工部郎中……所以下官打算在龙安招募一支军队,平时既可以保护安全,也可以扫除虎患、姚黄。如果流民贼来攻,或也可为一支有用之兵。”
侯良柱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中正所想不错,只是如今我们指挥使司的资金也很困难。军饷等事,我们实在难于提供啊。”
“我不要军饷!一切军需军饷,我都自己筹措。只需要大人能够给予一个编制。”
“不要军饷?”侯良柱和侯良栋都是眼睛一亮。谁不希望自己手下兵多将广啊,可是这年月粮饷筹措太过艰难,就是想筹措也是不可能的。
“只要大人给我编制,一切都交给下官就可以。”
“好,我可以给你编制,你要多少?”
李洛想了想,说道:“五千。”
“好,给你!不过你募兵后,可有将领练兵?”
“有一个叫王申的总旗,原本是戚家军的后裔,在北方也同建奴多次交战,这次杨本兵也把他调给了我。此次西来,下官多次遇险,都是王申相护,实在是个人才。”
“好,把他叫进来,我问问。”
李洛叫进来王申,侯良柱和王申交谈了起来。
王申对军伍的了解,和练兵的想法,很快就赢得了侯良柱和侯良栋的喝彩。
“中正,你带来的这位总旗真是个人才啊!你说此次西来,路上多次遇险又是怎么回事?”
李洛又把一路所遇讲了一遍。侯良柱听的惊呼连连。
最后拍板说道:“这样吧,以王申的才能,做一个总旗实在可惜了。我就在这定下来了,升王申为百户,新兵的总教头。中正你的那个弟弟李淼,既然也热心武事,如果你愿意,我也给他一个总旗的身份。”
王申赶紧行礼,李洛也起身向侯良柱一揖道:“那下官就替李淼谢过大人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