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不动和尚 > 缘起
    三月中,草长莺飞,林叶渐绿,生机勃发,沉睡了一冬的大山重又焕发了活力,每一次呼吸吐纳都充满了壮年人的刚健与力量。正当时,远处似是传来人声,山野深林,甚少为人打扰,大山自己都记不清上一次马蹄喧嚣是几年前的光景,那一次,刀光怒马,杀气重的鸟雀也不敢回家。没想到,这么快又被人扰醒,看来这个世道,是热闹起来了啊。

    远方,马声渐近,清脆响耳,远远能望着人儿,却是看不真切。然而声音倒是随风飘了很远,“师妹!你慢些,当心摔着!”“呸!同哥尽胡说八道,小时候骑马,可是只有你摔了。”“师妹!大哥也是关心你,再说我们找那物事,不知在何处,一味逞快不是办法!”

    几句话说着,几人已走至跟前,原是三个不及弱冠的少年,仔细瞧瞧,竟也只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其中那女孩儿经过一段奔驰,双颊微红,额头脖子上沁出些许汗珠,柳眉细眼,身材苗条。五官精致虽不让人一见而惊艳也是青春朝气逼人,明艳不可方物。一身红色绸缎被手艺人改过,极为熨帖,而又不似大家闺秀,细看却像是一席劲装,端的是英姿飒爽。她身后跟了两个半大男孩,模样极为相近,看来多半是孪生兄弟,相貌平常衣着却显得华贵。

    那女孩儿看向身后“哼哧”喘气的哥俩,不满道:“你二人好慢的脚程!早说我一人来就行了,你们非得跟来,也亏得爹同意。”那二人被一阵数落,倒也不恼,陪了个笑脸。那大哥说道:“师妹你功力精进神速,我们哥儿俩是愈发跟不上了,只是深山野林的,也说不定有个老虎野猪什么的,多个人,也是多个照应。”女孩儿没兴趣反驳,嘟了个嘴,“哼”了一声。女儿姿态,惹人生怜。只把小哥俩看得呆了。没反应过来,女孩儿已驱马向前,兄弟俩急忙赶上。

    三人并驾走了一程,显是无所收获,女孩儿心急,问道:“你们可记得,上山前我爹是怎么说的了,那物事都在什么地方?”那弟弟开口道:“我们找的,是黄山三美食材,师父说,主要是石耳一料,但路途中见着石鸡,竹荪,也可一并带回。”女孩儿不耐烦道“这些我都知道,去哪儿找啊?黄山这么大,烦死人了。入门就入门嘛,这么麻烦干嘛!”那大哥缩缩脖子,轻声道:“入门考验,好像是主楼立下的规矩,可不敢乱说,我们几个受了照顾,这考题难度,算轻的了。”女孩儿撅了嘴不言语,心情极为不好的样子。兄弟二人知道女孩儿脾气,又视其珍宝,自也不敢多说什么,继续向前寻去。

    又过了一个时辰,三人依旧无所获,女孩子直把脸拉的老长,兄弟二人噤若寒蝉,谁都不敢搭话。不久,三人驱马行至一陡崖处,还未来及探访,就发现崖边躺着一人,那人不僧不俗打扮,年纪显是极轻,一身灰袍看不出材质,寸头不多打理,脸型由于发育显得微微细长,细细看去,尚算白净。那人眼睛闭着,嘴里叼了一草根,哼哼唧唧,极为享受。

    女孩儿看的奇怪,也没怎么多想,开口道:“喂!小心点,从这掉下去,命可就没了。”那人睁开眼,女孩儿微微一惊,好一双明亮的双眼,清澈透亮,比得过新生婴儿的眼睛,那眼中一抹与生俱来的玩味,略略滑过女孩儿,那一瞬间,女孩儿不懂为何会有些许失落。很多年以后,当女孩长大些时,她才略略明白些,那份似乎不属于人间的玩味,行在此间,已是太过难得,纵是如此,如若遇见就不再想错过。然而错过,偏偏是那份玩味的习惯,你又如何能不错过,如何能不遗憾。

    那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尘土,咧嘴一笑“谢谢啊!”女孩越发奇怪,问道“青天白日的,你在这睡什么觉?”那人答道“非也,我不是在睡觉,等人罢了。”女孩不解:“这里有什么人会来吗?”那人笑了笑:“自然有的,你想看看嘛?”女孩儿也是孩子心性,好奇贪玩,只觉得这人有趣,也不设防,当下应允。兄弟俩只觉得大为不快,想来他们与女孩儿朝夕相处,青梅竹马,从小到大也极少与女孩这般亲近。别说对女孩儿作何相邀,便是想要一同出行,随着年纪增大也变得极为困难。眼前这人,不知是何来历,几句话就引得女孩略有亲近之感,越想越觉得火大。那人却不知身后少年的心思,与女孩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原来女孩儿名叫楚秋,是徽州境内无想楼分楼楼主的女儿,身后二人梁之同,梁之异,本是楚秋之父故人的儿子,从小代为抚养,收为弟子。此番外出,是作为三人进楼的入门考验,过的考验,便成为无想楼一员。众所周知,无想楼在世人面前的招牌是饭馆,而三人因身世特殊,故而考验极为简单,寻找食材便是。楚秋问及那人,那人也不避讳,乐呵呵道:“我叫陈平,山中小僧一名。”

    这不僧不俗的年轻人自然就是多年前的小和尚了,朱绍承五年前入门后,师兄弟二人相处融洽,情同手足,终日习武玩耍,过得悠然自在,朱绍承当时年幼,加上师父师兄诚心相待,渐渐将幼时阴影不安深深埋进心里,行为举止逐渐欢脱,恢复了少年人该有的模样。跟随然心和尚习武修佛,虽未学高深武功也觉得大有精进。陈平相较朱绍承,则更显的轻松自在,从不曾刻意修习什么功法,游走山间,终日玩耍,说来也怪,便是这般闲逛,轻功身法却是一日千里,直让朱绍承望尘莫及。手上功夫虽说依然差劲,但凭借灵动身法,也能与朱绍承过上几招,再不济,也从不曾让朱绍承抓了去。

    说话间,陡崖下异声忽起,众人忙看将过去,只见一袭墨影一闪而起,自下而上,由崖下腾云而至。凝神看去,一团墨色停立当场,众人望去,竟是一面目清俊的少年,细观少年,当真面如冠玉,英气勃发,眼中若有寒芒闪动,眉梢欲入两鬓,一头长发盘成一个发髻,结在脑后,虽是稚气未脱,却掩盖不住那自内而外夺人心魄的神气,楚秋三人看得呆了,陈平却是眉开眼笑:“好师弟,都找到了吗?”少年看向陈平,面显无奈,将背后一背篓扔给陈平,没好气道:“不多,只够煲一顿汤。”陈平喜笑颜开:“好师弟,辛苦辛苦!”

    不消说,这少年自然是当年的彷徨幼童朱绍承,几年之内,他内力增进,功力提升,相貌初成,身量也是长得匀称修长,任谁见了都不免喝的一声彩。身后梁家两兄弟一愣神后,却是眼尖看见了背篓里的东西。道:“这!这不就是石耳吗?”陈平闻声回头:“是啊,这东西小火慢炖,煲汤特别鲜美,别的地方可没有。”说完,将东西收拾好,看向绍承,“师弟,咱回吧。”绍承看了看四周人,虽是奇怪也没怎么问,点点头,就跟着陈平准备离去。

    楚秋一看,急了,忙道:“站住!”二人诧异转头看去,陈平问道:“还有什么事?”梁家兄弟二人走上前来,梁之同道:“这石耳便是我们此次进山寻找的食材,不如你开个价,让我们拿去。”陈平尚未答话,朱绍承目中已现不愉之色,答道:“这东西我们采来是自己吃的,不卖,你们想要,自己去采,就在下边,还有不少。”梁之异闻言不快:“怎么?怕我们给少了钱吗,你放心,只会比市面上的价钱高。”绍承听得此言,只觉此人聒噪,哼了一声,头也不回便往前走。

    楚秋也觉身后师兄太不会说话,还没来得及瞪眼,梁之异已抢到前边,大声道:“跟你说话呢!”说着便伸手去抓,这一抓用上了师传的鹰爪,寻常人挨上一下,难免淤青疼痛,楚秋一惊,叫出声来,陈平瘪瘪嘴,大觉无趣。

    朱绍承余光瞥见来爪,也不见如何动作,方寸间转身,后撤半步,臂膀微沉,梁之异一爪搭上朱绍承肩膀却发现力道均被卸去,正待再度发力,已感到一股大力涌来,不觉惊骇哑然,那大力如江河绝提,迎面而来,待到面前却忽又化作万千水珠,分散至梁之异全身。将其重重抛起,摔落地下。

    梁之异只觉得这一摔似是将屁股都摔成了八瓣,在楚秋面前跌了面子,气往上冲,忘了刚才的骇然,就要冲上去拼命,突然眼前一花,一道灰影凭空出现挡在面前,那人影轻轻一扶,止住了梁之异去路。梁之异抬头,只见陈平对他微微一笑,摇摇头。也不再说些什么,转过身,推了朱绍承向寺里的方向走去。留下三人,愣在当场。

    走了几步,陈平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走到楚秋面前,分了些石耳给她,笑道:“你刚才叫我小心,我承你的情。”楚秋接了过去,不知说些什么。却只见陈平摆摆手,笑着跑上前去,追上了朱绍承,勾着他的肩膀,不久就走得远了。

    三人留在当场,梁之异小声道:“这二人,好生古怪。”梁之同也道:“确实,之前那小白脸不知怎么就摔了我兄弟一下,还有那光头小子,说话前明明还在崖边,一眨眼,人就冲到前边去了。”方之异颤声道:“莫不是遇上了不干净的东西?我常听闻,山里面有的是鬼怪精灵。”楚秋见二人畏缩姿态,心中只觉厌烦,道:“黄山钟灵顶秀哪来的鬼怪,刚才那二人,面目温和有礼,明明是好人家的公子,你二人,不要随便乱说!”二人被一顿训斥,也不辩驳,直催着楚秋快快下山交差。楚秋见石耳到手,自己也是略有疲惫,也不再多说什么,一路走着,脑中不知为何,满是陈平温和笑意,那笑容软绵绵轻飘飘,状若无物,却偏偏填满了少女胸中怀中,便是想想,也是舒服极了。回头望去,少年早已不知所踪,殊不知,一次转头,一次相遇,已经是莫大的缘分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