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且剑且歌 > 第一章 轩墨少年
    那青年一袭白衣,一双剑眉扬起,嘴角微微上弯。

    露着些许的讥诮与冷漠。

    一双深邃的眼中刻着寂寞刀锋冷,添几分俏俊侠骨风,寂里透着孤,孤里渗着傲,傲上又抹了几丝沧桑。

    他一只手自袖口显出来握着瓷酒杯。

    手苍白秀气,不添血色,软若无骨。

    杯纹琢烟雨细纹,杯身篆小字“昌南”。

    修长的手指捏住杯缘,青筋在手背上纵横。

    让你不得不惊异于——这样一个如斯瘦弱的年轻人,身上竟然负一柄约四尺的长剑。

    那剑安在一幅剑鞘里,剑鞘淬着青碧的月芒,剑意寒光。

    青冷剑,一如清冷月。

    剑鞘冷。

    剑冷。

    人冷。

    眉间冷。

    这个青年的心,也一样是冷的吗?

    黄平客栈。

    晌午。

    街上熙熙攘攘。

    凝望着这位似剑一般冷,傲,超尘脱俗的青年,“金齿虎”铁随真与“骨头王”刘怖这两人,于此之际,突然想起了一位已故的名动江湖的人物——“天下第一剑”风万里。

    一位为天下人所认同的剑客。

    风万里,字轩墨,年少与岳飞一同拜周侗为师。岳帅之前曾在山涧间勇斗巨蟒,得沥泉枪,遂被周老相传神枪法。

    而风轩墨自幼家贫,少年拜师离家前,村人赠全村唯一一把剑

    ――一把锈迹斑斑的老剑。

    这柄剑还是上辈一位铁匠打造,只可惜无人识剑谱,无人懂剑,历久而废。

    风轩墨挟着这把斑驳了岁月,苍老的年华的古剑,拜周侗为师,被授予绝剑法。后相与一干志同道合之辈,在韩世忠大将军帐下从军,屡助大将军破金兵。

    风万里虽然杀敌勇猛,怀一身绝剑之法,却仍然缺乏一把顺心的剑,有朝一日,便于风雷电叱之天,引自然之电力,集天地之精神,试图铸造神剑。

    剑终成。

    而剑一出世,便通体夹携风雷,剑势之力,之神,之魄,甚至远在春秋战国之时镇守越王八剑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兮,风兮雷兮雨雪兮”的乱神剑之上。

    邀旧友,携此剑,战金寇,护山河。

    可惜命运弄人,由于抗击金兵过盛,惹来南宋朝廷的不悦与恐惧,韩世忠大将军便被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罢官。向来便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赵构下诏檄文,看似请大将军“荣归故里”,实则暗自剥削了兵权。

    我们这位皇帝,在秦桧万俟卨一干宦官奸臣的引导下,行事倒还真真有前朝太祖那会儿“杯酒释兵权“的风范。

    风轩墨失去了韩世忠的依仗与支持,只得抽身军营,始仗剑江湖,声名更加远扬。他在野莽之间,一马白衣,交友任意南北,碗底天涯,扶持正道,打击邪恶势力,武林渣滓;而此时,元帅岳飞、丞相赵鼎也在朝进谏忠言,反击奸佞。

    一个居庙堂之高,一个处江湖之远,却合作无间,共同心忧社稷,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们二系,一派在朝,一流在野,为武林朝堂注入一股清流。江湖人为表对风万里的仰慕,尊称『“天下第一剑”风大侠』,并称风大侠风万里的剑为“天下无敌”。

    风万里自不愿承这名衔,以免为争这“天下第一”武林人又掀起一斯腥风血雨。

    说来可笑,有的人一旦出名,哪怕使的剑再锈腐,也有人称之“名剑”供奉的,甚至连用过的朽笔、写过的草字、穿过的布鞋,也有人尊称名笔、好字、贵靴之属,以便流芳千古。相反,有的人若遗臭千古,甚至在他穿过的衣服、戴过的毛帽上也不乏有文人迁客做文章诋骂的。而这千千百百万万载、春秋朝暮旦夕间不就是一场利益、金钱与权势的竞逐么?

    一代大侠风万里当然不在乎这些,他多情风流,爱青山碧水,愿意持剑天纵潇洒,弹铗高歌,仗剑天下。

    他也看透这人世利益,王权富贵,不过浮名过眼,却为无名而求名的人看重,热衷。为维系武林秩序,以免江湖人为争天下第一,天下无敌而掀腥风血雨,故将剑易名为“天下有敌”。

    天下有敌。

    可大侠风万里,在千千万万江湖浪子眼中仍是侠的风骨、傲的标榜,真正的天下第一。

    有的人傲慢自恃,矫揉造作,自诩为“一代宗师”、“天下无双”。可一旦肉身腐朽,不久便遂为人遗忘。相反,有的人一生淡泊名利,谦冲内敛,如诸葛亮、陶渊明等名辈,纵使死逝消弥,也为人代代传言歌颂。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人这一生,总是坎坎坷坷不断,我们都在与命运抗争,却不是谁都能改变命运。

    在岳飞被赵构诏十二道金牌唤归时,也是民族正气的惨败之日。不久风万里便听闻岳飞惨死风波亭,山河共葬,立刻悲愤难平,对国对家对正义产生了迷茫——

    ――我们所要保的国、护的家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好男儿不战死沙场却死于自己的国家手中?

    韩大将军被逼隐退。

    岳帅冤死风波亭。

    赵鼎丞相惨遭秦桧毒手。

    一次次血淋淋的事实打击了他。

    他决心不再过问世事,便将“天下有敌”之剑摔断后隐退于山林。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

    他累了。

    他宁可小隐。

    但此生磊落肝胆,他是一只鲲鹏,而鲲鹏总是属于远方的天边。哪怕折翅,哪怕磨血,也是向往着扶摇于九天,以睥睨之姿啸于长空。

    他铭记着岳帅,韩世忠精忠报国的誓言——收复河山,迎还二帝,创立了“绝剑门”,收养了四位被残害的忠良之子,亲授武功。

    最小的少年弱冠那年,风轩墨受“剑神”孙剑,“星啸地蛟”慕无求,“兵器之魔”权月之邀,于绝顶峰进行了一场四大当世高手的对决切磋,于此之后四人却皆了无踪迹,成为了当年武林中的一件奇案。至今多少的名捕,江湖高手前去调查,却悉无所获。

    而风万里培养的四位少年,受师傅所赠之剑,秉着师傅谆谆教诲的大义,成年后便义不容辞地投身这江湖朝堂的争斗。

    在鸿鹄怀里长大的,怎么可能会是燕雀呢?

    他们内则仗剑武林,外则上书陈谏,抗击金寇。仗三尺剑,管不平事,书侠骨丹心,为国为民奉上一腔年少热忱,在四位年轻人手里,绝剑门崛起的声势,甚至直追名震江湖的“侠煞翁”安七老先生所创的“任侠恩仇盟”。

    绝剑于天下,剑绝于江湖。

    故而江湖人称——

    ————『绝剑四公子』。

    绝剑四公子为首的是人称“君临天下”的朔觞。

    他虽年纪轻轻,但已可伴歌载酒,漫卷旌旗下领袖群伦,指点天下英豪,自有一番胸襟与魄力。曾受到过安七的大加赞赏,连当世“纵横七雄”之“文雄”卧雨眠先生与之会谈时,都认为他有一股武林宗主的气度,日后定会继任安七的衣钵,成为武林正义势力的群龙之首。

    大公子所用之剑,乃是当年汉高祖刘邦涸泽斩白蛇的正气之剑——赤霄剑。曾有人言:“大公子的赤霄剑一出,天下可振,有朝一日,定江湖归服。”

    这绝剑四公子坐第二把交椅的便是“傲雪风霜”单一,又因常穿白衣而名单白。

    他还在母亲腹中时,就随母亲流离,胎气不稳,早生,一生下来身子骨就弱,身患罹疾,多病缠身,体格虚弱,风轩墨曾为他请朝中名医诊治,但却被告知“这个孩子极易夭折”。

    风轩墨为了救他,寻遍三江六岸的大夫,无意中偶遇“纵横七雄“之药雄,后经药雄之手调理,才勉勉保住了性命,但单白却有着超乎寻常,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他几位兄弟一样,勤习剑,勤览书。

    他虽为人冷傲,但内心热血,天生是个外冷心热的性子,用四尺七寸长剑,名之为“纵容”,取宽恕包容之意,每次剑下宵小,必留活命。

    绝剑三公子乃是“金戈铁马”千乘,为人不拘小节,少喜读书,十分聪敏谨慎,能洞察国势走向,细枝末节。曾相助捕快差役破获过多起朝野的大案。他一向敬服仰慕古之豪杰,如西楚破釜沉舟之项王,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歼楚垓下的韩信,三国时期的子龙孟起。历来的大多英豪总不能于青史上留一个美满的结局,故千乘总是把酒对月祭奠他们,时而热泪纵横。

    我们这最后一位云羽公子,年纪最轻却最含韵致情味,人称“山琴花落”。他的轻功提纵术当世勍者亦未之敌。这位四公子却最有得些“闲雅”,他既不像大哥一样好游名山大川,神州四海,交江湖豪杰;也不似三哥常常去众山之巅叩弦独啸,怀古志,书古情。他常常去一些幽静恬淡的地方,或盆深地带,或小山丘陵上,卧在那山间,看着花落,焚着淡香,张琴邀雨,手谈天星,留白点墨——

    徽草朽兮淡作影,

    浮遒几生谅难休。

    也许俗世缺乏这位四公子的知音。

    也许以最静的方式才能触摸到最真的灵魂。

    也许他想神交古今智者。

    天公铺排人间好天地。

    四时与我作知己。

    他看似世事无争,但他内心的赤子血永远那么烧灼。

    歌尽夜还长,嗅遍花犹香。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您呢?

    面对冷漠与利益磐生,面对狭隘与矛盾纠葛,你愿不愿意仍奉上一腔热血呢?哪怕被欺侮被伤害也不夺其志、不忘初心吗?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