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再见都城 > 21 一个秘密
    一肚子委屈无处发泄的我正准备找牛获好好谈谈的时候,这家伙竟然主动找上了门要向我详细地说说。

    我说:“坦白吧。”

    他说:“那个老头是两个人遛遛哒哒走出一刻钟以后没有的。”

    我说:“真的就像你说的那样,是在你眼前忽的一下没有的?”

    牛获说:“我说实话,是在马记面馆门口我不由自主往里面看了一眼的时候,呼的一下没有的。”

    我叹了口气:“这么说的话,我决定原谅你,因为我每次经过马记面馆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往里面看一眼。”

    “老头什么话也没留下?”

    “留了,有句话让我留给你!”牛获很着急,估计怕说完了忘了。

    “什么?”

    “山高水长,水落石出。”

    “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你确定你没记错?”

    “确定!”

    “再没有别的什么了?你没什么瞒着我的了?”我决定试探一下他。

    “有!”他还真有。

    “是什么?”

    “不能告诉你,那是我们俩的秘密……”

    我决定不理他了,专心致志的、心无旁骛的、好好的、喝药。

    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慢慢的,屁股开始好转了,所有的症状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身体转好,当然心情也逐渐的转好,陶府开始人潮涌动,岳安、厚叔、纪金兰等侍卫军的将领带着麾下校尉,探望的同时,也把操练的情况进行汇报。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父亲很是欣慰。我也特别地开心。陶府里只有两个人比较怪异。江左先生最近开始苦读医书,没事就盯着我脚上的太冲穴发呆。牛获不仅是怪异,简直就是神秘,整天的也不太言语,虽说倒是没失踪。但是就是找不到他。

    当一切开始慢慢走入正轨的时候,老头说的千锤百炼却慢慢的拉开了帷幕。

    十多天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御史都上了一遍书,虽然没有人敢直接指名道姓,说陶徐两家如何如何,但矛头直指枢密院谁都知道是摆明了的指桑骂槐。

    冯长道忙的是一塌糊涂,各种上表陈清,各种的整顿军纪,陶徐两家几乎一天一趟,无外乎让两位老帅分担压力。冯行文也是三天两头的两家跑,都是同朝为臣倒不至于抓破面皮,况且也没什么好怪罪于他的,反倒是这没有结论的一闹使得一切尘埃落定。

    州府的几个大团练也开始跟着摇旗呐喊,意思无外乎禁卫侍卫二军军纪涣散,名不符实,希望皇上多多关心团练民勇。

    这些也倒是罢了,这些个文表真的可以称得上是陈词滥调,不知道为何皇上从来也不训斥,弄得这些人跟受了鼓励一样的再演一次,桃花谢了一定得落,可赶上一场春雨,那场面就是五光十色了。

    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市井流言,现在都城里大梁英烈传已经没有人听了,几个讲我和徐天禄故事的茶馆是整日的爆满。这些书千奇百怪,驴唇不对马嘴,什么陶少帅血溅梨花坞,痴公子舍命为红颜等等等等,估计是教司坊姑娘和说书先生们集体创作的张生莺莺类的才子佳人传说。

    可是,教司坊的姑娘和说书先生多少还能顾及点斯文,浴池,酒肆,茶坊,剃头修脚贩夫走卒们的故事就香艳的多了,比如……不说了,张不开口。

    所有的混乱以皇上的一旨诏书彻底做了结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军纪溃散乃举国之患。时至今日,首当提振军心扬我军威。半月后,南山围场。禁军,侍卫左右两军,三军各选精锐兵马,围场演兵!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