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丐七拐八转的,一伙乞儿终于到了一所破庙之中,庙中供奉的是太一神像,这年头,人都吃不饱饭,神又怎么得到供奉呢?
但是华夏人民对于神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所以留下了这所破旧不堪的破庙给予了这些乞儿一个容身之所。
老乞儿气喘吁吁的把糜贞背到了站,一屁股坐在了半残着的神像的后面,一伙乞儿争抢着打开怀中的东西,名贵的首饰,簪子扔在了地上被肮脏的大脚扔在了地上,食物才是他们首先选择的东西。
“肉!”一个嗅着肉味的乞儿兴奋道,他拼命的插着纸盒,一块烤肉被一出现瞬间引起了疯抢。
老乞丐笑着喝骂:“里面吃的多的是,被抢了!”
老乞丐在这里是极有威信的人,众乞儿一哄而散翻找其他了。
这时,一只烧鸡的腿递到了老乞丐的面前,老乞丐微微抬头一看,是那个手上鲜血已经凝固的乞丐,他接过了烧鸡腿狠狠的咬了一口,用没几颗的牙齿嚼了几下,艰难的吞到了肚子里去:“牛金子,手没事吧?”
牛金摇了摇头,蹲在一旁捧着烧鸡狂咬。一支整鸡没几下就进入了他肚子里。
老乞丐看得惊诧道:“你真是个饿死鬼投胎,别吃那么多,会被撑死的!”
牛金摇摇头道:“我还没吃饱……”
老乞丐叹气道:“真是天生做乞丐的命!”
说罢,老乞丐爬起来捡起了地上的镯子,用袖子搽了搽,老乞丐仔细看了看,脸色凝重。
那个瘸腿的年轻乞丐一撩头发坐在他身边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很有钱,这个手镯值多少钱?”
老乞丐脸色凝重,将手镯放在了口袋中:“是有钱,但是我们估计闯大祸了!”
“这女童一定不是一般的人家,若是她家人来报仇我们恐怕经受不住!”
瘸腿的乞丐满不在乎:“怕什么,京师这么多人,一伙外地人,他们哪里找得到我们,咱们再敲他们一笔,我们就有去找太平道的路费了。”
老乞丐深深的看了瘸腿乞丐一眼,他去找太平道的目的可不单纯,听闻太平道的大贤良师能够生白骨,活死人,现在在各处云游行走,瘸腿就一直鼓动着大家前去投奔张角,其目的就是为了治好他的病腿。
而老乞丐之前是做过道士的,他自然知道打着道教名头的张角是否真的能拿符水救人,而且不管什么病,还药到病除?
可是瘸腿乞丐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谁劝他也不听,他坚定的相信大贤良师张角能治好他的腿,其实若是想想也明白,在古代,你若是一个残废,天生就需要比别人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而这个距离,在医学匮乏的古代,都是遥不可及的。
“还是不要惹这些麻烦了!”老乞丐叹息一声:“把这女童放在哪个偏僻点的店门口,她家人很快就会找过来的。”
瘸腿乞丐霍然站起来,一脸惊诧:“放了?就这么放了?咱们辛辛苦苦,费了这么多功夫,说放就放?”
“那你能怎么样!”老乞丐也站了起来:“若是他家人找来,就凭我们之前做的事情,我们全部要去开刀问斩!”
瘸腿乞丐言辞激动道:“又说什么开刀问斩!咱们活的就只有烂命一条了,还怕什么?”
{}/刘辩望着黄河奔涌不惜的方向陷入了沉思,自周定王五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再次向南摆动,决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外戚田蚡为了使得黄河不把自家领地给淹掉,竟然隐瞒黄河决堤长达!最后在汉武帝封禅泰山的路上才发现,汉武帝命令将军以下的士兵背着柴薪和沙包可歌可泣的不知道用了多少人的性命才堵住了这条怒吼的母亲河,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归故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又发生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又经山东临、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此后几百年中,黄河情况不甚为频繁。
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上游的关中平原乃至黄河两岸的人口激增,大片的固土固沙的森林消失,直到近代我们看到的只要光秃秃的黄土高原。在气候方面,
北方的气候逐渐变得越来越干燥、寒冷和恶劣,要知道颛顼历的时候,黄河还在跑大象呢!出土的文物也出现了犀牛皮等热带、亚热带物种。
但是刘辩有办法吗?关中的户口好比现代人的北上广,如果你要把北上广的人迁到西藏去!给他个金山他也不换啊。
要发展还是要破坏环境?刘辩只能选择先发展再修补环境。
一边的村庄被惊动,村子里的里长带着乡亲们用箪盛食物,用壶盛酒水,走到离刘辩不远处呼啦啦的一片跪了下来,一双粗糙的大手将食物聚过头顶。
刘辩看到赶忙过去,吩咐侍卫将百姓搀起,自己则将带头的里长亲自扶起。刘辩学着前世的经验,握着他的手笑呵呵的问道:“老丈高寿啊?”
古代人可没有经过络的轰炸,自然一下子被感动激动不已,刘辩瞬间感觉手有些吃紧,在开国的初级阶段,某个劳动模范和太祖握过手后,他回到了厂里,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和他握手,乃至把手都握脱皮了!
里长激动的有些颤抖:“草民已经快到了知天命之年了。”
“哦……那老丈要好好活着,明后年就能当上三老了!”
“诶……诶!”里长红着眼,高兴的点着头。
知天命之年,也是就是快五十岁了,在汉代五十以上的人就能举为三老,这个是汉高祖刘邦那时就所定的规矩。但是很可惜的是,古代男子上了四十就能自称老夫,他们的平均寿命也就四十来岁,这对于整体劳力于田地的平民百姓这个水平要再往下压一压。
,汉以孝治天下,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若是在古代一定不可能出现打父母的事情,不孝不仅会被世人人人所唾弃,在古代,不孝是一种严重的犯罪。春秋战国时期的《孝经·五刑》中写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也就是说最轻的笞刑,因为“罪莫大于不孝”,所以打骂父母者适用于最重的死刑!估计还是死刑中最重的腰斩和剐刑。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