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雨沧桑人生路 > 第十四章 在年节的日子里
    第十四章在年节的日子里

    在茅草村,腊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里人们虽然不为种田忙了,但为了过年忙,家家户户为了置办各种年货而忙;为做各种传统的吃食而忙。而这种忙是对生活的享受;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安居乐业、人畜两旺和谐安康的自我表露。在这忙碌的日子里人们似乎早已忘掉了,同他们同属一个国度同属一个省际的好多地方,哪里还在进行着战争,小日本鬼子在进行屠杀、掠夺,他们的种种罪行让数以万万计的村落和家庭遭受到了种种悲惨的不幸。

    到了年根大年三十,更是这特殊日子中更特殊的日子。要过年了!人们要忙着在房里房外打扫卫生、收拾屋子归置东西、在大门的两旁贴上大红的对联、孩子们都要穿上新的衣裳-----。这一天的重头戏则是忙着做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最庄重又最具有当地特色的年饭。因此,每家每户都是炊烟袅袅、屋里屋外热气腾腾、欢声笑语,年味浓浓。

    在茅草村的边上,他们村里的外来户雷家,则是他们村里的一户另类。他们因战乱流离落户到了这里,战乱给他们带来的家破人亡的痛苦和创伤远还没有抹平,现在又备受着家人分离、盼望团聚而牵肠挂肚的煎熬。在茅草村人的感染下,他们也曾学着山里人为了过年而忙碌过一阵子,但随着年关的临近,心中盼望的人该回来的时候还没有回来时,他们一天胜过一天的焦虑和不安的心情,把要过年的那种喜庆全给冲走了。自然,也就没有了为了过年而忙的那种心情了。

    雷自立和他的近两岁的弟弟雷自林,因殷切地盼望他们的和爹爹早日回来,从过小年开始,哥俩在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到村外的小山头上,在松树下的草地上,双手托着下巴,不顾寒风往脖子里吹,也不理睬小鸟儿在枝头上鸣唱,眼巴巴地望着从山上通往山脚下的他们的和爹爹归来的小路,直到天黑看不清路了,雷自立才背着弟弟败兴回家。五、六天过去了,谁劝也不听,哥俩总是说:“我们一定要把和爹爹等回来。”

    年三十这天,两个孩子依旧天一蒙亮就出村上山了。王芬芳一人在家里没着没落的就像丢了魂似的坐立不安,更不要说打算做过年饭了。她的灶屋里是冷灶凉锅,与全村别的家灶屋里热气腾腾的情景对比,显得格外地凄凉。没有心思去做任何事情的王芬芳双眉颦蹙地在家里烦躁不安地转悠着,或是在屋门口两眼望着门外发呆。羊廷望来帮助她打扫房前的院子,她就像没有看见。开朗、乐观的王芬芳现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多愁、寡言。

    对雷家的如此情况村里人自然看在眼里,无不充满了同情,甚至感到他们可怜,但又无力相助帮不了什么忙。就是想对王芬芳说几句宽心的话儿,也不知说什么好。他们在心里暗自叹息,特别是女人:咳!女人,自己的男人该回来的时候不回来,就是她头顶上的那块天要掉下来了,这事轮到谁的身上谁也会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晕了头,能好受得了吗!女人啊,命苦。

    山里人没有钟表,靠着太阳过日子。没有了太阳的日子,就大概齐估摸时间,安排一日三餐和下田干活。王芬芳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茅草村今年的大年三十是个阴天,今天她是不断地看天,不断地估摸是什么时间了。因为这一天是她最后的希望,若这一天她心中的他还不回来,那就准是….往下她就不敢再往深里想了。一想,她就觉得天崩地裂心惊肉跳。在这一天中她既嫌时光太长,因为在焦虑的期盼中,一分一秒都非常地难熬;而她又嫌这一天时光太短,她非常害怕这一天过去了,失去她最后的一点点的希望。傍晚,她望着慢慢昏暗下来的苍穹,望着被寒风吹散在院子里滚动的落叶;听着叽叽喳喳飞往树梢上鸟巢的喜鹊;看着鸡群开始蹒跚地往鸡笼里走。当她意识到这一天马上又要过去的时候,她不敢想的那一幕将要降临到她的头上的时候,她的精神已经完全崩溃了,支撑不住了,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她发疯地向村外的小山头跑出。

    在村子外小山头上,等着他们的和爹爹归来的雷自立和雷自林兄弟俩望着天,着急地想:天又要变黑了。雷自林说:“哥,和爹爹今天又回不来了,我们回家吧,姆妈又会着急了?”“不,我们再等一会儿。”“哥,我有点冷。”雷自立紧紧地将弟弟搂着,两人的四只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开始有点朦胧的弯曲的山间坡路上。

    就在这个时候哥俩几乎同时惊喜地大叫起来:“山脚的路上好像有一个黑影子。”雷自立使劲地看了一会儿说:“那是一个人。”雷自林接着说:“在向山上走嘞!像是我们的爹。”雷自立马上说:“没错,是。”边说边起身拉着雷自林说:“快,快跑。”兄弟俩手牵着手,风一样地向山下扑去。没走多远雷自立嫌雷自林跑得太慢,于是蹲下身说:“快扒在我的背上,我背着你跑。”两人边跑边大声地喊着:“爹,爹爹!”

    在上山的路上正趔趄维艰往山上走的雷至泉,在寒风苦路上,跌跌撞撞忍饥挨饿硬挺着走了一夜一天。他早已经身心交瘁了,就靠他心目中茅草村的亲人的亲情的力量在支撑着,才使他自己也说不清是如何走来的。陡然间他听到他的两个儿子在喊他,在冲着向他跑来,心里惊喜地全身为之一震,顿觉一股热流温暖了他的全身,脸上也露出了久违了的微笑。他很想自己也跑上几步迎上去,他更想冲着他们喊:“不要跑,慢点儿,小心摔倒。”可是他不仅跑不动,嘴里喊的声音也小得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背着弟弟向山下猛跑的雷自立突然被山道上露出路面的树根绊倒了,雷自林还紧紧地扒在他的背上。雷自立的两条腿跪在了地上,膝盖骨被蹭破了皮,离他还有一段距离的雷至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过去扶他们一把,可沉重的身子就是不听使唤,双腿挪动时比水牛儿还要慢,只能看着干着急。

    雷自立背着弟弟很顽强地爬了起来,对被蹭破的膝盖看都没有看一眼,继续向雷至泉跑出。在山腰上,在夜色苍茫中,在寒风呼呼下,他们父子三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两个孩子哭了,雷至泉也是热泪潸潸。雷自立不无怨气地问:“爹,你怎么才回来呀?”雷至泉用哆哆嗦嗦的双手抚摸着两个孩子的身子,负疚地说:“爹对不起你们,让你们着急了。”这时候雷自立猛然抬头睁着泪花花的双眼惊惑地盯着问:“爹,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呢?”“他-----,”雷至泉刚开口,陡地晕倒在地。

    雷自立急忙学他的姆妈用大拇指掐住了雷至泉的‘人中’,并对弟弟说:“你快回去叫姆妈。”刚从婴儿步入幼儿的雷自林好像突然间长大了,懂事了。按照哥哥的吩咐,没有因天黑害怕,转身迈着两条小腿蹬蹬地就往山头上跑。

    疯也似地从家里跑出来的王芬芳,到了山头没有看见两个孩子,她的心嗖地一下跳到了嗓子眼上,急忙脱口高声大喊:“立儿,林儿。”这时正向山上跑的雷自林听到了喊声忙答应:“姆妈,我在这儿哩!”王芬芳听到后,大松了一口气迅速往山下跑去。

    夜幕中,寥若晨星的星光洒在山林下,让王芬芳在蒙蒙中一眼就看见了雷自林,赶紧迎过去抱起了他,用自己脸紧贴在雷自林已被冻红的脸蛋上,心里着急地问:“怎么就你一个人,你哥哥呢?”雷自林用手指着山下说:“在下面,爹爹也在下面。”王芬芳一听,如梦似地惊魂未定地问:“你爹?”“嗯!”于是抱起雷自林急切地就往山下奔跑。

    当王芬芳跑到时,雷至泉已经苏醒过来了,泪痕满面地望着雷自立没有说话。这时候雷自立忽然一眼看到了戴在雷至泉胳膊上的黑布箍,聪慧过人的雷自立立马明白了,他的出事了,不在人世了。不然的话当他问到时,他的爹也不会马上就昏厥了过去,蓦地,他的悲从心来,心痛如刀割,禁不住哗啦啦地泪水往下流。

    雷至泉看到雷自立如此悲伤欲绝的样子,他已经完全意识到雷自立为了什么。于是,他费力地站了起来,紧紧地抱住雷自立说:“儿呀!爹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也是即使大山压顶也能挺住的孩子。爹现在跟你说:与你恩深似海的不在人世了。”雷至泉的话还没有落音,雷自立悲不自胜地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不断地哀号地喊着:“,我的!”哀恸的声音在静谧深邃的山林中凄厉地回响,天地为之动容,山林也在为之战抖,星星也在为之掉泪。

    正在向山下跑的王芬芳听到雷自立惊心动魄凄恻的哭喊声,狂跑中的她,心陡地一紧,惊恐万分。当她朦朦胧胧地看见雷至泉在不断地用手抚摸着抱着的雷自立时,她的心一下又平静、松弛了好些,长吁了一口气,想:谢天谢地他还活着。自忖又想,立儿在哀伤凄切地叫,怎么啦?心里又紧张又不安地跑到了他们父子俩的跟前。雷自林马上从王芬芳的身上滑了下来,抱着雷自立叫:“哥哥!”雷自立泣不成声地说:“弟弟,我们的没了!”哇地一声,雷自林也大声地哭了起来。

    对雷自林来说,对原本是没有任何印象的,只是由于在他稍谙人世的时候,雷自立就经常在他的面前说到了,特别是近几天来,在山头上等和爹爹归来的时候,雷自立给他讲了好多好多有关的故事。故事里面他记得最深的是对他的爱:这次他们从老家逃难出来的时候,就一直抱着他,在临分别的时候,用嘴使劲地在他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最后才老眼含泪地很舍不得地将他交给了他的姆妈,这就是他心中的。这些天来他一直在期盼着,等待着回来再抱着他亲他哩!猛一听说没有了,他能不哭吗!

    王芬芳虽然与她的公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就在这有限的相处中,也深感到公公和婆婆都待她不薄,当知道公公不幸的噩耗后,心里自然也很悲痛,眼泪也是止不住地往外流。

    在这万家团聚,家家守在熊熊炽烈的火塘边,欢心笑语温馨祥和,其乐陶陶共度除夕之夜的时候。雷至泉一家人,则相聚在夜色深沉、松涛呼啸、寒风嗖嗖的山腰小道上。在昏黑的夜幕下,一家人彼此依偎着,哭泣着。特别是雷自立始终在痛哭不止,声音沙哑了,嗓子也痛了,还在不停地哭,不停地呼叫着。王芬芳几次想劝劝他,都被雷至泉做手势制止住了,说:“孩子想哭就让他哭!在这里也影响不了别人家高高兴兴过年的兴头,让他把心里的哀痛都哭出来了,也许会好受一些。”说着雷至泉自己也是泣不成声了。

    直到年节午夜,各家各户除旧迎新的鞭炮声,在云霄里响彻,在四面八方的山谷中回响。雷至泉一家人,才相互搀扶着,在已经没有了一点点星光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幕中,缓缓地摸索着往山上走,艰难地向着回家的路上一步一步地挪。

    当他们好不容易挪到茅草村的时候,村子里静悄悄连狗的吠声也没有了,只有放过鞭炮浓浓的硫磺味还在空气中弥漫。进了家,王芬芳把早已在她的怀里睡着了的雷自林放在了床上。一直由雷自立搀扶的雷至泉要雷自立扶他到床上,太过于伤心、伤神、伤力,劳累过度的他,不想吃不想喝,身子一沾到床上衣服鞋袜都顾不上脱,既不想动弹,也睁着眼睡不着。

    王芬芳自进入腊月的后半月以来,由于对雷至泉的牵肠挂肚,有时整夜、整夜的不合眼。等到今夜雷至泉终于平安无事地回来了,吊在嗓子眼儿上的心,虽然掉下来。但公公的噩耗,又让她悲伤不已,很难平静,想睡也睡不着。

    雷自立则在自己的房子里,在床沿上,衣不脱眼不闭,坐了一夜。一夜都在对他的,无尽地缅怀和哀思中。

    慈祥和善,精神矍铄、步履强健的身影,一直在他的眼前浮现,朗朗亲切的话语,一直在他耳畔萦回。对他的良苦呵护、关爱全都涌上他的心头,

    雷自立幼年丧母,父亲长期不在身边,失去母爱,没有父爱的他,是、婆婆用他们博大无私的爱托起了他幼小的脆弱的生命。姆妈给了他生命,是、婆婆让他活下来。他是在、婆婆胜于父爱母爱的怀抱中,万般精心呵护下长大成人的。没有和婆婆,在这个人世上就不可能有他。对他的恩比山重情比海深的、婆婆,就这样悲惨地相继离他而去了!这样残酷的现实他怎么也接受不了,也让他承受不了。一夜中他哭了想,想了哭,直到欲哭无泪。小小的他深感人生难以承受的痛苦。甚至都有了与其这样痛苦的活着,不如随和婆婆一起而去。只是想到、婆婆对他如此钟爱,千辛万苦把他抚养大,是希望他能茁壮成长,是要他好好地活着,还要活出个人模人样来。为了不辜负、婆婆对他的倾心、苦心和期盼,他才断了这个念头。

    对他的关爱中,最关心的是他的学习。在他没齿不忘的记忆中,对他什么时候总是和颜悦色的,就是吹口气也怕伤了他,只有一次对他发怒了,因为他逃了半天学。那是他同他的幺叔雷至茂早就预谋好的,在一天的下午两人到水田里去拣田螺,当他们高高兴兴满载而归回到家里时,被看见了,气得怒气冲天地要打幺叔,幺叔跑得快,没有被打着。他望着生气的没有跑,怒气难消的往他的屁股上打了两巴掌,其实他一点儿也不痛,可是背过脸去,偷偷地掉下了几滴眼泪。的眼泪却深深地让他痛在了身上和心上,也让他刻骨铭心地记住了,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对他最殷切的希望,也是对他最基本的要求,再也不能让为他的学习掉眼泪了。

    这就是爱他、护他、管他的。他现在还没有成年,他还离不开这种无处不在的无私地爱,就是他头顶上的一棵大树,能为他遮挡人世间的种种风雨,没有了他今后到哪里去躲避人间的风雨呢!就是他面前的一盏灯,为他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没有了他前面的路谁来指引呢?哀思到这里,他又是一阵撕裂心肺的悲痛欲绝。

    到了天麻麻亮,雷自立带着悲伤、脸上的泪痕和对、婆婆的缅怀出门上山了。冬日的清晨寒风刺骨,他用冻得发僵的双手用松树枝和野草做成了一个二尺直径大的圈,带回了家。茅草村还在温馨静谧中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还在熟睡的时候,他已经将他做的松枝草圈摆放在了堂屋的条案上了。在松枝草圈的中间,贴了一个长方型的白纸条,在纸条上,写了:“,婆婆之位。”在左下方写的是:“儿子雷至泉、儿媳王芬芳、孙子雷自立、雷自林齐叩首。”在松枝草圈的前面用量米的升子,装了大半升米,上面插了点燃了的本是为了过年而准备的蜡烛和香。他还把家里也是为了过年早准备的各种吃的:腊肉、腊鱼、腊鸡、粑粑、以及泡子糖等等,当成祭品摆满了一条案。小小堂屋成了肃穆的灵堂。他自己在腰上系了一条白布,默默肃然伫立在条案前,两眼深情地凝视着松枝草圈,在他的心中,在他的眼里,和婆婆就端坐的草圈的中间。

    羊廷望怀着过年的喜庆,在大年初一的大早就来到了雷家,想赶在王芬芳起床之前在床前给他的干娘磕头拜年。一进门看到如此的情景,立马愣住了。他惊诧缓慢地走到雷自立的身边,看见了松枝草圈上的纸条,凭他半年以来的学习,纸条上面的字都认得了,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什么话也没有说,在条案前,对着松枝草圈,磕了三个头,然后也默默地陪着雷自立站着。后来,小英子、小柱子、还有宝嫂子这些王芬芳的也先后赶来给王芬芳拜年,他们看到如此这般,马上收敛了因过年呈现在脸上的笑容,小英子还脱掉了身上新穿的花罩褂,拿掉了辫子上扎的红头绳。雷家发生的事由他们很快传遍了全村

    雷家的不幸虽给在喜庆中过年的茅草村带来了很不调和的气氛,但大家都很理解,更是同情。按照当地的习俗把到雷家拜年改成了前来吊唁。雷自立对凡是到他家来吊唁的村里人,不论大人和小孩他都要跪下来行大礼。他的虔诚和重礼,使前来吊唁的人意思到仙逝的他的、婆婆在他心目中有无与伦比的分量,看到他还是一张娃娃的脸上所呈现的不应有的过度的悲哀,让不少人都为他难过和心痛,禁不住为他流下了眼泪。

    过了正月十五,在雷至泉和王芬芳多次劝慰下,雷自立拿掉了摆在堂屋条案上的松枝草圈和祭品,将他近几天来用小刀雕刻而成的和婆婆的两个木头牌位供在了条案上。为了对逝者的缅怀,在雷家自正月初一起的一日三餐,在饭桌上的主座位置上都要摆上两把椅子,在桌上放上两个碗,在每个碗上放一双筷子。在开始用餐之前,雷自立都要在两个碗的边沿上敲一下,而后恭恭敬敬地说:“、婆婆吃饭了。”然后大家才开始吃饭。以此,让一家人聊以地感到已仙逝的亲人,还生活在他们的中间。

    雷至泉在悲伤和忧愁中,在家里呆到正月十五,要准备回罗盘山中学。他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十多天的时间他对他新建的小家来说,实在是太短促了,让他有太多的愧疚、太多的牵挂、和纠结。

    他的儿子雷自立,对他的和婆婆,深切的怀念,难以割舍的亲情,就是一面镜子。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他没有给过儿子应有的父爱,更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觉得欠儿子的实在太多太多。所以他决定将雷自立带走,放在自己的身边,一来想对儿子弥补一下;二来也能让雷自立在罗盘山中学的附小就读,这对他的成长比上私塾要好得多,更何况儿子对私塾又那样地厌学。雷至泉的这个决定自然也得到了王芬芳充分地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