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末崛起之路 > 第三十八章 一战扬名
    各部收拢俘虏,大概的统计了一下,足足有三万多人。报到苏非这里,苏非也是吓了一跳。这还只是初步的统计。

    苏非很明白,自己必须要和对岸的钜鹿太守取得联系,不然自己的部队控制这么多俘虏很容易出事。

    苏非突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这种骚操作一诞生,就不停的在脑海中疯涨,根本无法遏制。

    于是苏非趁着夜色,直接带领一千军队抵达新河张曲残部的营寨。

    苏非高举张宝首级,命令士兵大声呼喊:“汉昌苏非最此!张宝首级在此,余部已经全降,尔等还不速速出寨投降!”

    苏非还放归数百名投降的俘虏,让他们回去营寨,传播张宝已死、全军投降的消息。

    新河残部,众位将领在商议了两个时辰以后。最终败给了对官军的恐惧,选择全部弃兵投降。

    苏非当即派遣沮授为使者,带着张宝的首级渡河,求见对岸的钜鹿太守郭典。

    沮授自报家门,道明来意,献上张宝人头。

    “你是说对岸的张宝所部已经全部投降?”郭典实在不敢相信在自己的耳朵,不停的在屋子里面渡着步子,暗自思量。

    “大人,这是张宝的首级,我家长史请大人速速发兵过河,接管叛军。近五万人的俘虏,我们只有六千多军队,迟则生变啊!”沮授道。

    “平贼校尉现在何处?”郭典问道。

    “甄校尉现在阜城,调度补给。”沮授看出了郭典的疑惑,当即把苏非的勇武大肆夸赞一番,然后又详细的向他概括,这几次战争的经过,以及战术安排等等。

    郭典听完感叹一句:“天纵奇才!”

    沮授本就是出生巨鹿的世家,郭典对于他家也有所耳闻,所以比在怀疑。于是派遣三千人先随沮授渡绛水,协助苏非。自己率领一万人马稍后赶到。

    五日后。

    所有俘虏被关押至扶柳城,郭典留下一万人马把守。

    因为苏非善战,于是郭典将其余的人马调拨给苏非。让苏非去帮助皇甫嵩攻打广平。

    苏非将部队驻扎在经县,自己带着随从前往广宗城下,会见了这名汉末最后一位的名将皇甫嵩。

    皇甫嵩虽然穿着甲,但是看上去,还是给人一种儒生的感觉。并没有苏非所预料的那种英武。

    “末将拜见大人。”苏非恭敬的行了一礼。

    “听说你是张静安的得意门生?”皇甫嵩示意苏非就坐,不问军事,反而问起了他这个问题。

    苏非闹不懂他要那样,只好点了点头。

    “他的新著作我有幸拜读,当真的玄妙无比,我很佩服。张氏于算学一道可谓是举世无双。”皇甫嵩继续道:“老夫少年时,也有幸学过张氏的《九章算术》。”

    苏非也不急躁,就在那里跪坐着,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的应和着。

    皇甫嵩扯完关系,又开始谈学术,最后又开始谈兵法。从兵法又谈到国事。

    苏非一直陪着,心中虽然有些不耐烦,却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想慢慢的把话题往眼下的战事上引。

    皇甫嵩很快就察觉到了,问道:“你有快速破敌的计策么?”

    其实皇甫嵩对于这场战役已经是十拿九稳了,不出一个月定然可以拿下。只是他为人素来谦厚,先去同朱隽一起作战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功劳都让给了朱隽。现在的苏非若是有好的战术,他也不会排斥。

    苏非立起身子道:“我把军队驻扎在经县,只身前来,城里的黄巾贼肯定还不知道张宝已经被我斩首了。如今我可以用张宝的名义写一封秘信,送进城去。告诉张梁,张宝突破绛水,三日后就会引兵来援。与他约定,在城外放火为信,双方公同出兵夹击大人您志北城的部队。到时候他到张宝的大纛,和城外的信号,必然会出城迎敌。咱们在城外设伏,一举将其拿下,趁机攻入城中。”

    皇甫嵩思量了一下,觉得可以一试:“那就按照你的想法进行吧。”

    于是苏非拿出提前请张宝部下写好的信件,加盖张宝的印章射入城中。按照计划,自己返回经县调动部队。

    三日后,按照约定,苏非如约而至,在城外点火为信号。

    张梁见城外高举着的地公将军大纛,还有不计其数的援军。当即打开北门,率领三万勇士杀出城去。

    驻守北门的官军顿时一拥而上,而且越打越多张梁瞬间陷入苦战。不多时,张梁就看到哥哥的地公将军的大纛向着自己侧翼靠近。张梁信心大增加,全力抵抗前面的官军。

    苏非借着张宝大纛作为掩护,率领着部队向着城门靠近。顺利的从左翼接近城下,当即指挥军队向城中攻去。

    城中张梁的部队还在顺着北门往外支援,突然前来支援的‘张宝’所部直接攻向了自己人。

    “援军是假的,快块关闭城门!”有人大声呼唤着。

    “可是将军还在外面啊!”

    张梁也已经发现了‘哥哥张宝’突然进攻自己的部队,发现了后面的战火。

    “中记了!速速回城!回城!”

    各方人马都走往城中涌现,官军和黄巾军在城门口混战起来。城门楼上的防御武器没法使用。城门也关不上了。

    “先登进城者,赏万金!”

    苏非高声悬赏,领着部曲,疯狂的冲击着城门口的敌军。

    喧嚣的战场,嘶杀声响彻云霄。断臂残尸铺满了进城的道路。

    人太多了,挤在一起。苏非的战马连跑都跑不起来,更是无法冲锋。

    只见旁边的吴平毅然下马,手持两柄大戟挥舞着,就朝着人群杀去!

    无数的骑兵骑着战马,冲向人堆,直接用肉体的冲撞去进攻。

    乱战,近距离的肉搏。唯有强大的血肉之躯才能存活。

    苏非也顾不别的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所有人都走拼命,也唯有拼命才能存活。

    冲!

    苏非带领着自己的胡骑,直直朝着人群里撞去。

    一骑,两骑....二十几骑瞬间被肉墙淹没。终于轮到苏非了,前面的兄弟已经用生命为自己撞散了肉墙。苏非持着长矛,狠狠冲突着前面的一切障碍。

    哗啦!

    从人墙中的缝隙里挤了进去!

    场地宽了,马就能跑起来了。有了速度的苏非,重新华为只下山的猛虎,舞动自己的爪牙,疯狂的撕碎一切可以看的见的敌人。

    苏非看着越来越多的官军出现在自己身边,在马上拄着长矛喘着粗气。休息片刻之后,换匹马匹。苏非开始聚集着部队,占领城门楼。

    当皇甫嵩的大纛正式插在了城门楼上的时候,宣布着广宗城破。

    张梁被皇甫嵩所部给斩杀了,大批的黄巾军开始聚集在一起往城外逃窜。

    皇甫嵩率领各部将黄巾军往漳水驱赶,将近五万的黄巾士兵逼入水中,尽数淹死。残忍至极。

    苏非感觉自己的心足够硬了,可是看到这副人间惨状,不由的转过头去,实在是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无数的哭喊声,求救声,求饶声。像无数魔鬼的爪子,在苏非的脑海中,疯狂的乱抓。

    苏非想象不到,前几日在和自己谈论文学,忧虑国家的儒将,竟然有着这么残忍的一颗心。

    唉!

    苏非望着漂浮着无数尸体的漳水,重重的出着一口气。这些百姓只是想过的比以前更好一点,他们真的有错么?

    挑战统治阶级的后果便是死亡,这就是战争!

    张角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病死了!棺材被皇甫嵩命人撬开,将其尸体乱刀斩碎,丢弃在荒野,让野狗和乌鸦分食。头颅斩下,派人送至洛阳。

    城内有关黄巾的一切全部焚毁,就连黄巾运输粮食的推车都被不放过,三万多辆推车,被一同堆在城郊焚毁。

    此战因为,苏非献计骗出张梁,又率部先登入城,记为首功。

    部队休整数日,皇甫嵩率部前往信都,收复黄巾贼冀州的最后一处据点。

    在这期间,苏非发现;皇甫嵩能够体恤士兵,每次行军休息时,总是等到营帐全部修好,他才去休息,士兵全都吃上饭,他才去吃。所以他手下的士兵都很爱戴他。

    苏非对于这位大汉最后的名将的看法,稍微的有了一点点改观。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苏非彻底崩溃了。

    信都的黄巾贼,在听说张宝张梁皆死之后,面对皇甫嵩的大军,主动请降。

    然后皇甫嵩把信都的近三万的降兵,其中还有大量被裹胁的百姓。全部派军队押送至扶柳城,然后连同那里的近七万的俘虏,一共十万余人。全部杀死后斩首!

    同张宝张梁的首级一起,埋在扶柳城东郊的荒野。皇甫嵩将十万人的尸骨筑成了“京观“。

    苏非听说这个消息后,彻底傻了。

    十万人啊!全部都是鲜活的生命。还有很多人是被裹胁的,他们并不是自愿参加黄巾的。就这么杀了!

    苏非病了,每天夜里他都会梦到,无数个冤魂来向着自己索命,怎么杀都杀不死。任凭自己砍杀,生生不息的望着自己身上爬来。

    “你说投降免死的!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无数的声音在苏非脑海中回荡。

    战后,皇甫嵩被任命为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并封为槐里侯。

    作为苏非名义上的上司。甄俨被朝廷征召为侍郎,封为丰乡候,食邑两千户。

    侍郎是尚书的属官。在东汉,尚书台又被称为兰台。是东汉行政权力的中心。正真把握实权的机构。

    苏非作为甄俨的属官,他的所有战术,指挥方面的战功名义上,都是归甄俨的。使甄俨有机会进入了朝廷决策层。他如今的成就已经远远高出其父甄逸。

    上报朝廷是一回事,实际情况又是一回事。苏非万夫不当的勇武名声,在冀州广为流传。

    苏非因为斩首张宝,也被封了一个五百户的侯爵。领安熹县令的职位。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