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未断绝 > 第四章:渡江
    刘登歌离了剑门关,接连下了三天大雨,借雨甩开了白莲教,在秦郡遇到柳顺承后,二人又行了十五日,终于来到诏江边。

    滚滚诏江,九千八百里,浩浩荡荡,不舍昼夜。九千八百里的诏江虽不能见个全貌,但站在江边就已经能感受到它的汹涌澎湃,滚滚之姿,诏江虽长,但却不以长为冠景,人站在江边,一眼望去,不是宽就是阔。

    “九千八百里之景,每百里就有所异,九十八处诏江异景,放眼天下,也只有长驱直入的张照棱,和逆流而上的张襄阳看过全景,一个前无古人,一个后无来者。”书生感慨万千而道。

    “一个从上游到下游,一路战火连连,一个从下游到上游,一路打打杀杀,只怕皆是走马观花。”柳顺承说道。

    “唉!都是神人,说来做甚。”书生叹道。

    “嗯,走过九千八百里,皆不是你我可胡言乱语。”柳顺承附和道。

    “这九千八百里怕是今生无缘了,可这横渡八百丈却近在眼前啊!”书生激昂道。

    “大的不行,来回小的过过瘾。”柳顺承说完看向书生,书生也看向他,二人相视一笑,豪情壮志尽在不言中。

    世人光说诏江之长,却忘了诏江之宽,诏江上游,普遍有四百丈宽,中游得有八百丈,下游更是有一千三百来丈,愈往下游,诏江就愈宽,可下游江势之险却又远远不如上游。

    诏江上游依附山脉,江段往往都是险急到了极点,再加上西北一带土质疏松,气候寒冷,江水掺和有大量泥沙,更是冰冷刺骨,寻常人架船都过不了江,想孤身过江,更是难上加难。

    在宋陈二国靠近诏江的地域,船只是严格把控的物资,二国以诏江为界,都是水军强国,为了避免一些军事冲突,才出此下策。

    也因此,诏江上中游不存在捕鱼为业的说法,也没有摆渡人。想强行过江,得靠真本事。

    “你那头毛驴?”柳顺承看向书生。

    “拴前面了,你刚刚又不是没看到。”书生正在活动筋骨。

    “不是,你回头看看。”

    书生回头一看,一毛驴远远的就跑过来了,笑道:“嘿,泼驴,还挺黏人啊!”

    “说清楚了,那大个家伙我可带不过去。”柳顺承说道,还瞧了瞧书生脸色。

    “唉~快过江吧!”书生面露遗憾与不舍。

    “嗯。”柳顺承轻嗯了一声,将白袍下半截卷了起来,又抽出一跟麻绳子,一头丢给书生,道:“我轻功好,可以在前面拉你。”说罢将一头系在自己腰上,书生也不客气,将衣裳脱了下来,丢给柳顺承,又将麻绳子捆在自己的手臂上,用力拉了拉绳子道:“够结实。”柳顺承道:“走。”

    柳顺承左脚轻轻一点,右脚紧随而起,一下子跃出三丈多,脚尖落在江上,丝毫没有下沉之意,书生见状叫好,随即翻身跳进江中。

    冰凉的江水刺入书生的骨髓,浑身打了个寒颤,从头皮到脚趾都麻木了,刘登歌硬着头皮往前游,浑浊的江水中,黄沙涌动,从他身旁滑过,那种感觉,像极了刀子在皮肤上摩擦,刘登歌忍着疼痛继续往前游,游了十来丈的时候,突然~“砰~”他像被梁人的铁骑撞了一下,顿时头晕目眩,整个头都沉进了水里,江水和黄沙灌入他的口鼻,又突然,他的手上传来一鼓力,硬生生将他跩起来,他一看,果然是柳顺承,此时的柳顺承,半个身子已经落入江水中,但他双脚一蹬,江中炸起水花,再次立再江面,他大喊一声:“游!”刘登歌又奋力游了起来。

    游了又有十七八丈,一个浪花再次把刘登歌打翻,刺骨的江水,割肉的黄沙,凶猛的浪击,让刘登歌整个人都有些昏阙了,江水和黄沙再次灌入他的口鼻,关键时刻,又是柳顺承拉了他一把。“回家了歌子!”柳顺承大喊一声,刘登歌再次打起神来,家!我他妈还有吗?!都被梁人的马蹄子踏没了!刘登歌拼了命的游起来,当他被浪花打翻时,柳顺承就拉他一把。

    五十丈……七十丈……九十丈……一百一十丈……一百三十丈……

    “砰~~!”巨浪把刘登歌冲飞,柳顺承顺着绳子用力将刘登歌一拉,往前一步,接住刘登歌,“唉!你这三脚猫的武功这么多年也没长进一点点。”然而刘登歌已经昏死过去,也就错过了柳顺承的精彩表演。

    ……

    远处的官船上,两个巡逻看见了书生和柳顺承。一个尖嘴猴腮,一个肥头大耳。

    肥头大耳的那个说:“也不知道是哪国人,敢这么强渡诏江,还游了这么远,估摸着也有一百二三十丈吧!”

    尖嘴猴腮的那个说:“胖子,让我看看。哼!我看这就是两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真以为自己武功盖世啊!”说完,不屑的把头转过去。

    “猴子,你看你看!”胖子拍了拍猴子肩膀,激动的说。

    “你他妈有……”那个病字没说出口,被远处的场景硬生生憋了回去。

    柳顺承扛着书生,在江面上踏水疾行,被踏过的江水都炸了起来,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白龙,遇到水浪,他就往天上一跃。

    “猴子,这,这真是个高手啊!”胖子呼呼道。

    “江北七猛?不对不对,谢挺,这就更不可能了,都那么老了,难道是寇知宗?嗯~孔太乙?”猴子回忆着自己知道的高手。

    “是不是陈国人?你光说宋国的,而且那边的是个小哥,你说都年纪都好多。”胖子说道。

    猴子盯睛聚神一看,光是这么感觉,那俩人年纪应该都不太大,二三十的样子,猴子疑惑道:“可宋陈年轻的高手我都知道,排除几个不可能的,另外几个轻功不见得有这好。”

    “那是不是齐国的哪位青年才俊?”胖子问到。

    “嗯~还真有可能。”猴子思索一番,给出答案。

    离江边还有两三丈,柳顺承把书生一把扔到岸上,自己再一步跨上岸,一边给书生穿衣服,眼睛还到处看,衣服正穿好时,书生缓缓睁开眼。

    “咳咳~咳咳咳~”书生咳了一会儿,发现柳顺承在偷笑,怒道:“你笑个屁,故意的吧!”

    “啊?”柳顺承开始装傻。

    “你妈的,轻功这么好了还要我游过来,你说你是不是故意的?”柳顺承不语,就是轻笑,一直轻笑,笑得书生没脾气。

    “刚刚帮你穿衣服时……”

    “看我鸟还是玩我蛋了?”书生问道。

    柳顺承继续保持沉默与微笑。

    书生感觉很不良好。

    横渡大诏江,对于书生这样只是有些身手的普通人而言,要的是命,但对于柳顺承这样的高手来说,要得是力气。

    豪情壮志,不存在的,主要看个人能力。

    柳顺承把手放在书生头上,书生顿时感受到一股暖流。“什么时候突破丙境的?”“去年。”

    “嗯,去把我的驴带过来。”

    “额……”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