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诸王纪元 > 第77章 犒军 三
    然后隋郸环视周边,问到:“是哪个沈郎君?”

    众人你看看,我看看,最后岳州官员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沈品方。

    一起来的人中姓沈的,还是官员,除了他父子,就没别人了。

    只是大家心里都有别的想法,虽然是同僚,可是你家那小儿子,确实大家都认识啊!

    这沈家郎君确实会吟诗作赋,只是这得分谁啊!

    沈品方被众人看着,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双手作揖说道:

    “禀大人,士卒口中的沈郎君,应是犬子无疑。只是犬子才疏学浅,这卖弄风雅之事,他实在是不会。下官这就去制止他。”

    说完之后,就要起身。

    “哈哈,孟起稍等,说来你两个儿子,本府也都见过。只是这多年不见,恐怕是认不出了。但今晚犒军,作诗作词,士卒们喜欢就行,没那么多讲究的。”

    沈品方以前在江陵府担任通判时,隋郸已经是荆湖北路的要员,因此二人也算一起共过事,有些往来,遂见过沈家两个孩子。

    “哈哈哈,大人说得是。”

    “既然这后生才俊能跟士卒们聊到一块儿,恐怕也有些本事,索性在这儿坐着也是坐着,我们也过去瞧瞧。”

    “是。”岳州州、县两级官员与汉阳禁军高级将领们回到,然后一起向那人多出走去。

    “孟起,不必放在心上,年轻人,总是活泛些才算年轻人嘛。”王谠拍拍亲家的肩膀,安慰道。

    王谠对这个姻侄也不熟,但还是听过一些,只不过他觉得无关紧要。

    但沈品方就不一样了,儿子有几斤几两,他是最清楚的。能吟就不错了,哪能作啊。

    “大人说的是。”虽然是亲家,但是沈品方还是对王谠说话毕恭毕敬的,毕竟对方身份在那儿。

    周围围的人越来越多,沈林甫不想作的,但是被赶鸭子上架,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只是这一次不知道用谁的。

    奶奶的,有了,然后又给自己到了一碗酒,然后站起来。

    见沈林甫站了起来,周围的士兵纷纷作掌。

    见到儿子在那端着酒卖弄,沈品方怒火中烧,只是碍于场面,不好发作。

    在火光的映照下,沈林甫端着酒的身影,还颇有些文人的风骨。

    “破阵子·为汉阳禁军赋壮词以谢洞庭剿匪之壮举。”

    “哈哈哈,好…”

    众士卒虽然不懂什么是破阵子,但是听到这里面有谢,有汉阳禁军,有洞庭剿匪,便觉得好。

    这其中懂词赋的军中典吏刀笔,也觉得这名字气魄。

    “哈哈,此子还是懂得知恩图报。”隋郸听到沈林甫念出词名,觉得孺子可教,便对沈品方说道。

    “大人过奖了!”

    这起了这么大的头,就看这个孽障怎么圆了。沈品方心里捏着一把汗。

    李文彰见这年轻人说出这样的词名,心中点了点头,有些欣赏这个年轻人了。

    有些事情,只有他们这些操持刀戈的军人,才能明白。这沈林甫但是一个谢字,便已经让他刮目相看了。

    在人群深处的方运达,对沈林甫有了新的认识。

    破完了题,便见沈林甫饮了一口酒,又开始吟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洞庭下炙,一碗酒笑谈厮杀。沙场秋犒兵。”

    听沈林甫念出上阙,众人连连称赞。

    “这上阙气势磅礴,既说出了洞庭湖边犒军的事,又将昨夜的战斗付诸酒中,豪气之极,妙哉!妙哉!”隋郸点评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哈哈,好句。没想到沈小郎君年纪轻轻,却能懂我等心中那份执念。”

    李文彰说完以后,看向沈品方,继续笑着说道:

    “沈县令,令郎非池中之物啊!”

    “李总管过奖了!”

    然后众人又看向沈林甫,待他念出下阕。

    马作的卢飞快,显然不合适啊!因为昨夜没马。

    不同那八百里分麾下炙,改成八百里洞庭下炙,不仅气势更甚,而且贴意。

    有了。

    “勇士杀敌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我等乃宋军!”

    这后阙一出,全场惊变!

    这等意境,里面夹杂的抱负,令所有人动容。

    就是不懂诗词的,甚至不识字的普通士卒,也明白什么叫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至于在场懂的,就更能体会那种心情了。

    “好一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隋郸念了两遍,眼角已经有些湿润了,然后对着沈品方说道:

    “我等读圣贤书,不就是为了这个嘛!哈哈哈,你家这小子,有些才气!”

    听到沈林甫念完之后,沈品方也惊讶无比。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

    以前也没有听说过,他会作什么诗词啊!难道真的只是读书读不进去,这才情还是有些的?

    想不通的沈品方,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信服的理由。那就是儿子只是读书读不进去,吟诗作赋那份才情还是有的。

    “大人过奖了!”不过他还是没有忘记回隋郸的话。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众人还在这一句所引起的共鸣里,不能自拔。

    但那最后一句,‘我等乃宋军’,却让许多军中之人流泪。包括李文彰,也不禁动容了起来,好好审视场中那个从未谋面的年轻人。

    “我等乃宋军!”

    方运达、郭熙河等,被这种豪气所渲染,也不禁从新看向沈林甫。

    以前只知道沈郎君豁达大度,知晓大义,却没想到他对于军人,是如此的敬佩。

    包括场间的士卒,也对沈林甫生出很多好感!

    同时郭熙河更为自己感到庆幸,能得沈林甫收留,在他麾下做事。而方运达则在心里,做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

    他要留在巴陵!

    上次郭熙河跟他提起,说乡营需要他帮忙,他还是因为别的因素考虑的。

    不过而今,却是那句“我等乃宋军”,生出的莫逆之情。

    见到众人的反应,沈绍不禁在心里得意了起来。

    想起上次,少爷在江宁做了两首词,就赢了十万两银票。更觉得少爷了不起!

    不过他也有些疑惑,这少爷不只是平日里压根不看书,就连在书院时,也基本上在打瞌睡,没想到这都能吟诗作赋。

    看来这吟诗作赋,只要识字就行。也不对啊,自己怎么就不行呢?

    在沈绍看来,自己认识的字,可比少爷多多了。

    吃惊的还有沈林甫的同窗们,比如跟着来的陈仲荣。

    没想到子卿还有这一手,往日里没见过他显摆啊!这小子,藏的够深的。

    “破阵子·为汉阳禁军赋壮词以谢洞庭剿匪之壮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洞庭下炙,一碗酒笑谈厮杀。沙场秋犒兵。。

    勇士杀敌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我等乃宋军!”

    意犹未尽的人们,记忆力好的,不禁深情款款地念了出来。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