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无缰传奇 > 第125章 抵达稷下城
    柴无缰发现,白书生说的话,没一个是好消息,就算白书生再好说话,可说的话都是吓人的,那和他聊天,也是极让人揪心的。

    柴无缰忽然问了一个问题,“师兄,我们去的边缘格斗场,危险性有多大?”

    白书生沉吟片刻,认真回答:“据统计,死亡率有七成左右吧。”

    柴无缰大惊,“比赛而已,怎么这么高的死亡率?”

    白书生解释说:“上了格斗台,生死自负,这是格斗场的规矩,要是遇到嗜杀成性的对手,有时候就算认输还会被杀死,这不算犯规,所以要是打不过,最好的方式不是喊认输,而是赶紧跳下格斗台。”

    柴无缰长舒一口气,“原来可以这样,还好还好。”

    天知道白书生又补刀,“可是有时候生死一线,来不及跳下场就被杀了,所以危险性还是有的。”

    又是一个“生死一线”,又是“来不及”,柴无缰被弄得没脾气,他这会儿不想和白书生说话了,只是闷头走路,对自己的生死担忧。

    白书生一脸无辜,感觉自己说的都是实话,可柴师弟的心情怎么越来越糟,轻声叫唤,“师弟,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说说。”

    柴无缰猛然抬起头,以一种商量的口吻说道:“师兄,那啥,我们可以回去吗?趁现在也没走远。回去继续第一阶段的修炼,至于第二阶段,等我再强一点再去也不迟。”

    “师弟,我是觉得都行,只是要是这么回去,老师就不会再教你了。”白书生看着柴无缰,认真地说,“师弟,修行方式有千万种,而生死考验是最快的一种,只有在绝境中,你才能激发出潜力来,老师也是这般考虑,才叫他带你去险地修行,希望你能在武道上有所突破,打破瓶颈”

    “师兄,你也不会哄一下我,叫我开心片刻。”柴无缰哀叹一声,“刚才也只是说说而已,我知道只能进不能退的。”

    白书生歉意道:“抱歉,师弟,师兄不会哄人。”

    柴无缰知道别想从白书生这里听到什么好消息,就不像是说话了。

    白书生知道劝不了柴无缰提高情绪,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两两无言,结束交谈,安静得走路。

    两人走得并不快,约莫半天时间,到了晌午时分,两人就来到稷下城,再回头,稷下学宫遥遥可望,隐于青山之间。

    稷下城并没有城墙,它是因学宫的存在而存在的,不属于任何一国,可又属于天下人,只是想要要这里站稳脚跟,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柴无缰少年心性,很快就被这座城的热闹所吸引了,当初匆匆而过,没有好好见识这座城的繁华。

    这座城市,尽显热闹,来往行人络绎不绝,穿着风格各不相同,有来自周国的,有来自乾国,有来自梁国的,还有来自鲁国宋国卫国等小国的,所以稷下才被叫做天下。

    街道上飘散着茶香、酒香、胭脂香,街边杂耍一处又一处,行人拍手叫好声此起彼伏,也不知哪家酒楼或是青楼传出一阵琴声,悠悠扬扬。

    柴无缰跟在白书生身后,那副看什么都觉得新奇的模样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倒是白书生,神情淡然,举止从容。

    两人走在一起,看到的人会以为这是一个翩翩公子哥带着书童出来游历,要是有哪家待字闺中的女儿看到,说不得会赞一声好温雅的公子哥,然后暗中一下秋波,正巧掉下一块手帕到白书生脚边,等他捡起后,接着就羞答答地说一声多谢公子,这就完成了一套搭讪的套路。

    胆大的妹子还会假装摔倒,好倒不倒,刚好倒在公子怀里,然后两眼对望,含情脉脉,深情款款,仿佛时间慢,慢到能定格了一样。

    “先去找家饭店吃饭,吃完我们再上路。”白书生平和说道。

    “啊?这么快。”柴无缰兴致盎然地说,“师兄,我们逛会,再找家客栈住一晚上,然后再上路嘛。”

    白书生是个极好说话的人,看师弟难得恢复了心情,就让他开心一下吧,于是很快就答应了。

    白书生张望了一下,见不远处就一家客栈,挂着“尽欢客栈”的招牌,念叨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说那就这家吧,然后就带着柴无缰过去。

    客栈高三层楼,雕龙画凤,虽说谈不上富丽堂皇,倒也古香古色,有几分高雅之气,门口有个小二迎来送往,吆喝着欢迎光临,客官慢走等,笑容可鞠,可看见爹娘还开心。

    两人刚靠近客栈,小二眼力极好,热烈道一声客官里面请,引着两人来到一张空桌,宽敞的厅堂摆了十几张桌子,做了七八桌客人在吃饭,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大有一国大人物的气派。

    白书生问了柴无缰一声,见他没意见,就随便点了几样菜,还要了一壶稷下特产的春茶,看样子是经常出入客栈茶楼的常客。

    两人对坐着,柴无缰左右打量了这家客栈,默默听着其他食客的闲谈,觉得还蛮新鲜的。最a新《章A节P上z^/,0S

    一桌是锦衣华服的三人,瞧着走南闯北的商人,桌上大鱼大肉,上等美酒,说话嗓门还大,说的都是千两黄金万两白银的大买卖,几杯好酒下肚,口气大如天,好像天下没有他们买不到的东西。

    听得柴无缰一愣一愣的,羡慕不已。

    还有一桌是读书人,腰间悬玉佩,手上摇扇子,说话都要带上摇头晃脑,好像不摇头不晃脑就体现不出自己在忧国忧民一样。

    一名读书人放下酒杯,拍桌骂道:“奸臣林京奸滑阴恶,勾结宦官,排除异己,营私舞弊,蒙蔽圣听,致使纲纪紊乱,朝风日益糜烂,实在叫人痛心疾首。”

    另外一位士子摇头晃脑,劝慰道:“不必恼怒,陈兄高才,他日必将金榜题名,入朝为官,自可谏言陛下,匡扶正道,诛杀奸臣,我观陛下乃为一明主,只是一时受奸臣蒙蔽而已。”

    姓陈的读书人眼眸闪过一丝喜意,谦虚道,“华兄谬赞,小弟不才,怎敢称‘必将’二字。”顿了顿,“不过为民请命之事,义不容辞,乃我辈读书人数载寒窗苦读所求。”

    一个手持纸扇的书生叹声道:“听说林京这奸贼的儿子林翰甫如今就在稷下学宫求学,到时回国必定为官,到时候父子俩狼狈为奸,误国害民。”

    姓陈的读书人哼了一声,颇为不屑,冷笑一声,“凭借家世入得这稷下学宫,算什么本事?”

    这桌忧国忧民的书生对碰一杯酒,一脸悲愤,不知是在悲愤奸臣当道,还是在悲愤自己不是奸臣的儿子。

    不远处静听的柴无缰喝着茶,笑了笑,暗道原来他们骂的是林翰甫这厮他爹啊。

    另外一桌像是江湖豪客,桌上摆放着刀和剑,都没出鞘,几个人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目光睥睨,脸色刻着不要招惹老子几个字,还有一个在地上放锤子的,店小二上菜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言不合就被他们砍了,放下菜赶紧走。

    脚边放锤子的那个江湖客嘴下络腮胡,喝完酒大手一抹,也没有明着指谁,大笑道:“裆下白长一只鸟了,就会叽叽歪歪发牢骚,换成老子,遇到王八蛋,都是一锤子砸破的。”

    同桌的同伴拍拍桌上的佩刀,讥笑道:“书生空谈,张口就是天下大事,闭口就是为民请命,真要当了官,还不是一样贪,不像咱们,快意恩仇,一刀在手,天下我走。”

    那桌读书人都是读了好些年书,怎么会听不出这种尖酸挖苦是直指他们。

    姓陈的读书人脾气急躁,站起来正要说几句,旁边那个姓华的读书人偷偷拉扯他袖子,示意不要冲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姓陈的读书人看了眼那人握住桌面上的那柄刀,不由心生惧意,顺势被姓华的拉着坐下。

    那桌江湖豪客见状,哄然大笑。

    其他桌的食客也是跟着笑,那桌商人中的一个,大声招呼小二过来,笑道:“给几位壮士再加几坛好酒,上几个好菜,记我账上。”

    这几个商人见读书人吃瘪,有多开心有多开心,谁叫你们读书人动不动就说商人有多黑,把商人黑得都怀疑人生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