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把这种事实说出来的时候,指不定还能多得些可怜与疼惜。
很快,将军就知晓了兰姨娘不能孕育子嗣的事情。
当他得知的时候第一想法并不是惋惜,而是松了一口气,从前他只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能为女色而左右的人,而这种情况竟会在一个小妇人身上打破的时候,自己确实有些懊恼的,
懊恼的同时还夹杂着对于自己妻子林氏的愧疚感。
纵然夜半他还是会去临水阁,那也只是私底下的事情,明面上却对林氏更好了。
更好的表现单从那布置上也能瞧得出来,不仅仅是把摆件儿都换了个遍儿,就连那穿的衣衫首饰都用上了顶顶好的。
外头人瞧着,都觉得将军把夫人放在了心尖儿上疼着。
可林氏却有苦不能言。
说是将军对她不好吧,却百依百顺,几乎要什么给什么,给足了脸面。
可是私底下却很少在主院安歇,每次她派的人去请都回话说将军公务繁忙,就安置在了书房。
一次两次还好,可次次都这样,林氏心里也不由得有些异样,虽说将军也并未去姨娘们那里,可她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
她想着,若是能有个孩子傍身也是好的。
书房内,
一道魁梧伟岸的身影立在书桌旁已经好久了,正蹙眉思虑着什么。
当今天子的身体并不乐观,虽说不是整日的昏迷着,但是清醒的时日越发的少了。
在这紧要关头,也未曾指示立哪位为太子?朝堂上纷争更加的激烈,也都各执一派,互不相让。
更重要的是,边境的蛮人蠢蠢欲动,像是有破军之势。如此内忧外患,自己能在京城待的时间怕是也不多了,有些事儿得抓紧了。
这般想着,就随手一召,竟在暗处现身于一黑衣人。
黑衣人也未曾言语,只是双手抱拳恭敬的跪下,不消一刻,接过一封信。
“快马加鞭,把它送至到泾安城。”
泾安城是大蜀国最为富裕的封地,那里盛产铁矿出名,传说是当年七皇子游历时发现,在当时就命人历经三天三夜打造出几把好刀,虽然说不是销铁如泥,但也锋利无比。
而此刀的降临无疑为边境之战增添了不少筹码。为此,陛下狠狠的嘉奖了只当时只有十五岁的七皇子。
而在那之前,七皇子的生母也就是一个不受宠的常在,凭借此事,一下子跃到了四妃之一。
常言道,树大招风。
对于母家并没有任何背景的七皇子而言,并不见得上是件好事。
于是乎,在一次皇家组织的狩猎中,七皇子的马莫名其妙的受了惊,撅了蹄子!发了疯似的把正在马背上的七皇子甩下,好巧不巧的碰在了石头上,竟当场摔断了腿。
当时天子震怒,下令彻查,谁料最后那厮养马的人竟服了毒。
这件事儿就不了了之了,再查下去,就伤了天家的颜面。
或许是因着愧疚,陛下就把大蜀国最为富裕的泾安城,赏给了七皇子,封为亲王承袭爵位。
要说这泾安城也挺大,城内有七十二庄,每一庄内有五个县,每一个县内有三个村落,因着富裕,每个村落里都有着百十家。
每个村的村长与县主都是众人推选出来的,直接听命于七十二庄,更不存在于官官相护之说。
这些年也被七皇子经营得有声有色。
因着双腿残疾,七皇子很少出府,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批奏公文,身旁也总有小厮近身伺候着。
这日,待他静下心来,却听窗外有沙沙之声,猛的朝着一处飞执一笔,只听得嗖的一声响,却见那身量未动。
突听一声响,只见一黑衣人破空而入,嘴里还叼着一支笔杆。
见到上首头戴玉冠的一锦袍男子,恭敬的跪下,双手抱拳道,
“祈将军命小人呈一封信,冒犯王爷还请恕罪。”
七皇子听完就笑了笑,那笑容瞧着如同春风拂面,看似无害。
就是这样的笑容,也不知道迷惑了多少人。
看似这大蜀国最为亲民的亲王,实则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守着大蜀国最为富裕的封地做幌子,不知悄悄的囤了多少万的兵马,配上了最为锋利的兵器,日夜操练。
那锦袍男子,让人推着轮椅到了窗前,瞧着窗外那姹紫嫣红的一片花海,接过信封,细细的瞧了起来。
看完之后随手一扬,那信封就化作了碎片。瞧这嘴角溢出一丝冷笑,竟然站了起来。
“这么快就到时候了!”
贴身伺候的人就听见这么一句话。
世间的人只道是七皇子双腿残疾,可不知道,这双残疾的腿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能立起来。
因果循环,那些欠他的,该他的,他便会一一的都讨回来。
连着几日,上京城内慢慢的竟涌进了许多人,有的是走南闯北的货商赶着商队儿,有的是一群穿着破破烂烂的乡下人,说是进城寻亲儿,总之,零零散散的每日都会涌进好几百人。
并不算多,也并不出格,就引不起别人的怀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一个月后,天子病逝。
更让人震惊的是并未立下遗嘱。
于是,所拥有二皇子一队人马与三皇子一对正式开了战。
上京城内闹的是人心晃晃,各家各户都闭门不出,生怕惹祸上身。
国不可一日无君,待到两队人马都杀红了眼,竟然凭空冒出来个七皇子。
都说七皇子双腿残疾,可他们见到的人却是完好无缺的,还未等他们吃惊,就见黑压压的,一群人,包围了天子宫殿。
领头的,竟是那祈连城。
事到如今,两个人才知晓,祈连成与七皇子早就串通一气,两人狼狈为奸,只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可怜可叹,他们两个还把对方认为劲敌,可怜他们拼死一战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成王败寇。
偌大的事以速不掩耳之迹解决了。
七皇子登基,封号为元,称元景帝。
发配二皇子,三皇子,携家眷于那苦寒之地,终生不得进京。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原来一开始,父王就是看中七弟的,在七弟双腿残疾之后,才不得已立下太子为幌子,背地里却让暗卫为那七弟寻遍天下良医。
就连那七弟的生母,都是父皇放在心尖上的人儿。
不过,就算他登基为帝,当了天下之主又如何?他那试他为命的生母不也在一年前死在了那深宫,宅院之中?
三个月后,元景帝追封她的生母,安妃为皇太后,与帝王合葬于墓岭。
得知二皇子,三皇子因受不得,苦寒之地,于三日前病逝,下旨追封于亲王,赦免其女眷。
如此仁义,亦得以天下人称赞。
而在七皇子顺利封基为帝之后,祈连成便率兵连夜赶去了边境。
那蛮人来兵之势凶猛,是前所未有的,而在当时,已攻下了两座城池,早以人心惶惶,在大局刚稳就马不停蹄的赶去了边境。
因着去的及时,又指挥得当,虽然损失不少人马,但也收回了失地。
于三个月后前方传回来大婕,南蛮人说是投降。
与大蜀国签订条款。
此消息全国轰动,元景帝下旨,欢庆三日开仓放粮,与民同庆。
封祁连成,为一品护国大将军,身居相国之位,赏良田千亩,金银万两,美人数名。
一时间,将军府内门庭若市。
最欢喜的莫过于太夫人,如今边境已休战,她的孙儿不日就会归家,如今国事以了,而自己最盼望的事儿,莫过于她的孙儿能早日有后。
还未等将军归家的时候,太夫人就下了贴,邀请上京城所有的达官贵妇相继来赴宴。
原因无它,如今自己的孙儿而被封为一品护国大将军,身居相国之位,又是天子跟前的红人,倘若是纳几个贵妾,也会有不少人相继而来。
此消息一出,果不其然,那上京城里所有的达官贵妇都去赴了宴。将军府里一时间热闹非凡,太夫人和大夫人在这群莺莺燕燕中就商量着,一共定下了五家人儿的姑娘。
其父母,祖辈都是当时保持中立清贵人家的庶女。
要说嫡女,并非是他们舍不得与人做妾。
只是太夫人不想拿身份太过于高贵的,一来不好拿捏,二来也怕让她曾外甥女儿受了委屈。所以才定下的是庶女。
商量定了之后,就未等将军回来,招齐了族中族老。开了祠堂,上了族谱,几顶轿子就迎进了府中。
待到将军归来的时候,府里一下子就多了五位姨娘,成了定局。
府里如此热闹,顾青还是窝在了自己的临水阁,整日不是修剪花草就是绣些物件儿。
全然不当回事儿。
甘菊和玄麦两个丫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们是跟着自己的主子一路走过来的,瞧着自己的主子,好不容易在将军那里露了脸,眨眼间,府里一下子多了好几位姨娘,自己的主子又住得如此偏僻,等将军回来的时候,也不知心里可还有主子的一席之地。
她们这些当奴婢的,自然是盼着自己的主子好的。
道是相思苑的霍姨娘气的茶饭不思。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