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于禁无奈的看着港口说,其实您觉得,我是真的投降了么。李松这时候没理他,接着说,其实在当年宛城之战的时候,当时曹操的青州部队,直接在整个宛城大肆的劫掠,当时你于禁冒着被人诬告的风险,直接带着曹魏的部队镇压了这些青州部队的叛乱,当时这次的机会,让您直接镇守营寨,凝聚了军心,随后因为这次的战功,让您获得了曹操丞相的赏识,我没说错吧。
于禁转头看着李松说,你居然还记得我当年的这份功劳,我看曹丕都记不住了吧。李松这时候接着说,当时五次反叛曹操的昌豨被你的大军包围,经过张辽的劝说来到营中请降,虽然这个人也是你的老朋友,不过你最后还是忍痛直接下令将他斩杀,这个我没说错吧。
于禁听到这,叹了一口气说,这个人五次反叛丞相。我看这个人其实是不能留的,丞相当时下的令,说是围攻的时候,投降的人不能赦免,所以我亲自下令将他斩杀,虽然我也是很痛苦,不过这个毕竟是军法,必须的执行,现在这个事情,说他还干什么,别一会昌豨也过来了,我看到他还尴尬。
李松这是偶摆手说,一会关羽看到是你支援他的时候,我看他才尴尬吧,这次的战斗,我看你们虽然是能获得一定的胜利,不过那次你也是获得了丞相的加倍赏识和器重,当时我想,曹操丞相也是想让你去下这个杀手吧,毕竟他不好直接下令,这样的话,会让天下的英雄不去投奔他。
于禁听到这,微微一笑说,确实是这样,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丞相能下围攻的时候投降的人不许留,其实我也就明白丞相的意思了,当时昌豨这样的性格人的,不给他围攻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投降,而且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这样的人要是这次原谅他,肯定下次还要翻盘,虽然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不过我觉得,这样的人,尤其是昌豨这样的人呢,就是一个山贼,根本没有孟获的威望和孟获在南蛮的地位,这样的人不能留着,必须的杀。
李松听到这微微点头说,所以你走的对,这样的昌豨必须的杀,不能留。李松听到这,笑着说,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奉法至公、不恤私情之人,你怎么会不知道投降的后果,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投降?
你要是投降的话,那是什么结果,谁不知道,你要是投降的话,那是什么样子,谁还不知道下场,所以我看,你肯定不是真心的头像,或者是有什么别的目的,而且关羽最后也没杀你。
于禁听到这,无奈的叹气说,当时虽然是这样身不由己,不过最后的结果也是无法更改的,丞相在这之后,再也不信任我了。
李松这时候摆手说,其实你当时也是心眼太实惠,直接一看关羽人数太多,想办法叫增员,这次的战斗别打就行,当时的关羽号称武圣,这样的对手你看不行,直接交增员,各路包围,想办法合理将关羽打破,这样不就能保护你自己了么,就算是这次的功劳没有什么了,起码也能保住之前的待遇,当时战斗打到这个程度,其实当时曹操都想迁都了吧。
于禁这时候无奈的说,确实是这样,当时我也是想为曹操丞相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李松这时候摆手说,你作为曹操丞相手下五子良将的老资格的成员,你肯定是会这么想的,不过这也是直接压垮你的要命的东西。
当时曹操兵多,这样的情况下,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打下一场的战斗,一看关羽不行,你直接去想办法要增员,然后申请调走,去西北或者是徐州,想办法增员那里的人,你只要坚持到陆逊进攻,其实你也就是赢了,之后的战斗,那就是另算了。
于禁这时候说,最让我上火的,其实就是曹丕没让有司定我的罪责,而是让人在曹操丞相的墓地和笔画上,画上关羽水淹七军的笔画,还有我投降和庞德就义的事情,这真是让我太上火了,而且这个事情,摆明了就是让所有的朝臣来看,这我于禁还有别的立足之地了吗,还不如把我杀了算了。
李松这时候说,其实当时关羽收押的曹魏的投降的士兵将近三万人,当时也有不少的军官也参加了投降,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不投降,全军肯定是全部死路一条,而且你们投降的事情,还是得到了不少军官的支持的吧,。
于禁这时候愤怒的说,所以这个事情就更气人,我们当时集体做的决定,就庞德不同意,最后呢,还是庞德被杀,我们都被关押起来,然后很多的士兵和军官都放了回去,结果,他们都保住性命了,就我一个人被罚,这个事情真的是让我无法接受。
李松这时候说,当时远征张鲁的时候,还有朱灵这员大将军呢,结果到水淹七军的时候,朱灵也没有参加突围吧,直接就是跟你一起投降了,最后呢,这个朱灵我看也没有参加最后的审判,也没有定罪,这个人一直在你的手下,最后也没有认为他投降有罪,那些士兵我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将领也不去定罪,最后只追究你一个人,这有点有失偏颇。
这时候,于禁无奈的而气愤的说,这都是曹丕根本看不上我,其实我当时要是一直活着,根本就没有司马懿他们篡权的事,我们这些老将领还在的话,整个天下根本就轮不到司马家族去做天下,曹丕自己把整个铁杆支持曹操的人,全给清理了,这个是我们这些老将领,最无法接受的。
李松这是偶说,现在这个事,我看也是这样,其实你们当时五子良将,要是活到后期,根本就没有司马懿的事情了,他这个人可以用,但是打完了战斗,必须的收回兵权,直接赋闲在家。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