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上狂神 > 第170章 督帅之选
    “朕不希望听到外界有任何议论南征之策的声音。”乾皇虞元栩站起身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然后不等群臣表态就施施然的回了后宫。

    群臣口中的一句臣等遵旨还没有说出口,就见皇帝已经离开,皆是看着那张空荡荡的皇座愣了愣,然后和相熟之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默默的按照次序退出紫极殿。

    其实像这样事关机密和大乾国策的朝议,即便是再口无遮拦的人也不敢说出去,尤其是像这种调动诸多军团的灭国大政,更是没人敢宣之于口,这既是大乾律法,也是朝堂规矩。

    但皇帝在临走之时特意说了这么一句,虽然表面上看来像是随口一说,有些漫不经心,但谁都能听得出来其中的封口之意。如果有人真的将今日陆缺所献之策说出去,那么等待他的很有可能不是御史台的弹劾和刑部的判罚,而是如狼似虎的皇家三卫。

    想到那传说中的皇家三卫,许多人心中都不由一突。影卫、暗卫、密卫是开国太祖亲自设立的,本意是配合皇族宗府的宗卫保护皇族成员的安全,但发展到今天,皇家三卫已经成为集暗中保护、情报刺探、暗杀用毒为一体的特殊机构。

    除了跟在皇族成员身边的三十六位三卫好手,其余的三卫成员不仅仅内外两阁丞相不明究竟,甚至就连中阳王虞元朴也不知道这三卫究竟有多少人。在这世间唯一知道三卫底细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现在的大乾皇帝虞元栩,而另外一个则是曾经辅政十数年的长公主虞初晴。

    这些朝臣没有人知道谁是三卫之人,他们可能是贩夫走卒,可能是朝堂同僚,甚至可能是府中仆人婢女。陆缺和顾倾城在帝都南门郊外遭遇袭杀,虽然两人安然无恙,那伙沙盗也被全灭,但皇帝正憋着一股火想要找人出气呢,谁都不希望因为自己不小心将朝堂之事泄露出去,从而被三卫盯上,要知道万事最怕认真,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所言所行都符合大乾律法。

    不过陆缺却是对皇帝最后一句话有些不以为然,先不说他所献的计策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其中还需要许多细节需要完善,比如虎啸、疾风两家对南离王国的开战时间,也比如凤翔军什么时候开拔离京,瀚海军又将派出多少艘战船,由谁领军,沿着那条航线南下等等。还有像军资军械,钱粮军饷的供给调配,大军移动移动军务繁多,且事事都不是小事,少有差池就会有战败之险,故而其中有太多太多的细节需要完善。

    更何况陆缺刚刚所说的虽不算阳谋,但也不是什么阴诡毒计,并不怕传出去并南离、天星两国得知从而提前防范。

    大乾有四大军团驻守南境,即便白奕和他的龙骧军北上之后依旧如此,前年是长青军南下接替原来龙骧军的防务,而从去年到现在则是羽林军。大乾和南疆两国的对峙由来已久,对对方都是多加防范,并且天星的狂狮军团刚刚覆灭不久,要说两国心中不紧张,不重新调整边境兵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更主要的是大乾的国势、军势如日中天,无论是训练、器械、钱粮皆非南方两国可比,十几年前南方两国没有趁着大乾内乱、青羊南下和陆淳、虞初晴夫妇失踪三个最好的机会削弱大乾,反而被武安侯挡在镇南关以南损兵折将,大乾早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年来大乾之所以没有发动南疆之战,一方面是国内休养生息,一方面是担心新崛起的草原三国会趁机南下。现在皇帝已经决定要打这一战,天星和南离两国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区别只是能不能速战速决,战事过后参战的军团会损失多少。

    群臣陆陆续续的离开勤政殿,而跟陆淳、虞初晴夫妇,还有顾怀仁相熟的官员则纷纷上前恭贺,现在的顾、陆两家皆是一门三军帅,可谓是鼎盛至极,定国顾府有军相顾怀仁,即将进入外阁元帅府的凤翔军副帅顾洁云和即将进入凤翔军的顾倾城。而威国陆家则是检校长青军帅陆淳,凤翔军帅虞初晴和现在领着长青军副帅职务,未来必定会接手长青军的陆缺。

    就连内外两阁的几位丞相都走上前来和几人说了会话,然后才返回内阁的办公之所泰和殿和外阁的办公之所昭武殿处理军政事物,而陆缺和顾倾城则在父母的带领下和一个又一个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官员说着一些不轻不重也没有任何内涵的话。

    等从皇宫出来陆缺脑门上不由出了一层细汗,刚刚在勤政殿过来和他说话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这里面有父亲的旧部,有母亲昔日提拔的朝臣,有对他寄予极大期望的寒门官员,也有前来交好的世家官员。陆缺生平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虽不至于手忙脚乱,但还是忙出了一身细汗,生怕说错了什么,丢了父母的威名。

    出了皇宫,凤翔军现任副帅顾洁云已经等在了皇宫门口,和几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将顾倾城接走,而陆淳、虞初晴、陆缺三人径直上了马车。

    对于曾经辅政十几年的长公主虞初晴和曾经执掌大乾北疆军政大权的陆淳来说,自打他们从不归山重回大乾之后,未免影响到朝局平衡,影响皇帝对朝堂的掌控,都是极少上朝的,今日前去无非就是给儿子陆缺镇场而已,此时大朝已毕,没什么事的三人直接返回了威国公府。

    “缺儿,你心中已经有南征腹稿,为什么昨日不跟为娘和你父亲说。”回到威国公府落座上茶之后,虞初晴将下人都遣了出去,开口问道。

    “孩儿哪有什么腹稿,只是听陛下发问,临时起意罢了。”陆缺捧着茶盏喝了口茶压了压心绪,今天是他第一次上朝,即便他这样的淡然心性也免不了有些紧张,大朝之后应付那些官员更是让他觉得很是疲累。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如果让陆缺选择,他宁可去面对南方战事,也不愿意和这些朝中官员周旋。

    “虽是临时起意,但此策可行性很高,虽不是阳谋但也相差不远,此策只要布置得当,我大乾至少可以少损失十万儿郎,即便是我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更好的计策。”陆淳看着儿子陆缺,眼中很是满意。

    陆淳少年时期带着妹妹陆沁浪迹江湖,饱受人间心酸,后来考入凤鸣学宫得先皇看重投身军旅。当年北疆之战的如履薄冰,北征草原的殚精竭虑,如今依然历历在目,对于大乾,这里有提拔知遇之恩的先皇宣帝,有不以他出身为忤屈身下嫁的妻子虞初晴,虽然他知道儿子陆缺的心不在权欲争斗,甚至不在大乾之中,但也希望他能在离开大乾之前,为大乾帝国奠定不世之基。

    一代人有一代人应该去做的事,在他们这一代,军威赫赫不可一世的青羊帝国已经被扫灭,如今在新老更替之际,南疆也将一统,现在唯独剩下草原三国,但赤狄人勇猛彪悍,白羱人阴诡狡诈,再加上被誉为草原风骑,机动力超强的勒然人,想要灭掉现在的北疆三国,并不比覆灭当年的青羊帝国容易,甚至还要更难。

    而这个重任则压在了陆缺身上,今天看到儿子在朝上侃侃而谈,条例清晰,陆淳觉得恢复三代王朝版图,重现青木炎族辉煌真的有可能在陆缺手中完成。

    “不过孩儿此策有一处最大的疏漏,不知道父亲、母亲看出来没有。”陆缺见到父亲眼中的满意之色,心中很是欣喜。即便是回到大乾认识了许多人,但真正让他在乎的人并不多,其中父母自然是永远的首位,只要父母高兴,他做什么都可以。

    “疏漏?”陆淳和虞初晴对视了一眼,刚刚陆缺朝堂献策只是说了一个框架,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填充,至于疏漏,二人还真没有细想过。

    “缺儿,你说的可是督帅之位?”作为大乾立国以来最优秀的统帅之一,陆淳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

    因为按照儿子陆缺之前所献之策的想法,南疆战事将分成三个战场,一个是虎啸军团和疾风军团的南离战场,一个盘石军团和羽林军团的湟雁江战场,一个是凤翔军和瀚海军的天星南海战场。

    六大军团三个战场,每个战场都投入了两个军团,而六大军团中除了妻子虞初晴的地位远高于其余军帅,其他五大军团军帅是平起平坐的,到时候谁为主谁为辅都是一个问题,战事瞬息万变,每时每刻都会有意外发生,谋可咨于众人,而决断必须归于一将,如果军令混乱,很有可能发生不可挽回的结果。

    那么这样一来三个战场都必须任命一名督帅,节制两大军团,如今陆淳已经属于半退隐状态,不会再出来领兵,而虞初晴也打算不参与这次南疆之战,完全放手给虞天香和顾倾城二人,这二人虽然年轻,但有顾洁云和苏乐仪在旁,想必犯不了什么大错,一场战事下来,这二人就可以真正接手凤翔军了。

    而另外一名可以担任督帅的人选武安侯白奕,现在则在飘雪关以外和赤狄人打的有来有往,也不能擅动。而参战的几大军团军帅,像沈璋、魏醺、甘孝先这些人,只是名将之姿,但绝非帅才,统领一军已经是他们能力极限,想到指挥两大军团打赢灭国之战,不说皇帝放不放心,至少他就不放心。现在连一名督帅人选都选不出来,更何况是三名。

    陆缺点了点头“不错,胜我相信大乾必胜,区别只是损失多少而已,但如果督帅人选选不好,即便最后两国覆灭,参战军团也会元气大伤,到时候北疆之局只能变成防御对峙,想要出塞扫北,十年之内是不可能了。”

    “缺儿,此策既然是你提出,你心中可有人选?”虞初晴皱起眉头问道。

    这次南疆之战,大乾可以损耗钱粮器械,但绝不能损耗太多军力。如果真的那样的话,等几大军团战后重新征兵入伍,然后开始训练,等恢复战力士气,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再加上南疆大战的时间,就像儿子所说的那样,十年之内想要出关扫北是绝对不可能了,而这时虞初晴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要是我选,自然是父亲率领羽林、盘石两军渡过湟雁江直逼天星王都,而母亲率领凤翔军和瀚海军由南向北,王都被围天星国内必乱,这一路不会有太大的战事,只要能在天星王都汇合,天星必亡,然后再经水路河道西向,进攻南离王国。至于南离战场,意在速战速决和南离国内大军隔河对峙,自然是最善于进攻的武安侯白奕为帅率领虎啸、疾风二军最为稳妥。”陆缺想都没想就说道。

    在如今的大乾,能够率领数十万上百万大军打赢一场国战的人,只有两个,父亲是一个,武安侯白奕算是半个,而另外半个则是母亲,母亲虞初晴本来就是精通军旅之人,而她辅国长公主的身份,能让他更有效的调动瀚海军团,从而军令统一。

    陆缺这时突然想到一个人,不由心中黯然,其实这次南疆之战督帅的最佳人选,除了父亲以外,就是那位英年早逝,被葬在不归山中的,他的恩师,一代奇才百里嘉,如果他还活着,是比白奕和母亲更适合的督帅人选,身为百里嘉的弟子,陆缺知道这位恩师有多么的深不可测,十多年前的天火军帅陆淳,天火军师百里嘉,那是大乾最为优秀也最为强大的帝国双壁。

    “要是百里贤弟还在就好了。”陆淳也想到了百里嘉,他们这代人有能力才华统领如此大军的只有他和百里嘉,至于寒门三杰的另外一位计之恒则偏重文事。

    “唉。”虞初晴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她和陆淳都不能领军南下,他们的声威太高,如果参与此战很有可能发生一些不好的事,他们的旧部故臣也可能会生出其他的想法,即便他们打完此战立即隐退,在史书上说不定也会留下皇帝忌惮功臣的记载,他们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陆缺仔细想着大乾军方的各位军帅和外阁三相的以往战功突然说道。

    “什么办法?”陆淳和虞初晴一愣,他们都觉得这督帅之位很难选择,没想到陆缺这么快就有新的办法。

    “将瀚海军换成靖海军,凤翔军这一路由河阳王率领,苏姨、顾姨为辅,军方三相中武晋侯年事已高坐镇京城,其余两位军相南下,中阳王统领羽林军和盘石军对阵天星武城公,顾相统领虎啸军和疾风军进攻南离。”陆缺眼中精光闪烁开口说道。

    “好办法。”陆淳和虞初晴闻言眼睛都亮了。

    军相中阳王虞元朴、靖海军帅河阳王虞元杲是皇室亲王而军相顾怀仁是定国公,这三人统领大军身份上足够了,而且这三人都是军方宿将,即便能力上有些瑕疵,但绝对能够做到军令统一,在加上有各有两位军帅在旁协助、查遗补漏,即便不如他们夫妻亲自领军,但是现在大乾最好的选择。并且皇族亲王和一品军相亲临前线,足以激发军中士气,使士卒效死。

    并且这样一来还可以免去很多麻烦,身为皇族的中阳王和河阳王有了灭国之功,许多忠直朝臣就不会担心日后陆缺上位之后大权旁落,因为这二人的声望已经足够制衡年少的陆缺,至于灭掉北疆三国之后是个什么样,就不是他们现在应该操心的了。

    “其实缺儿你还忘了一个人选。”虞初晴品了口茶,看着陆缺笑着说道。

    “还有谁?”陆缺眉头一皱“现在大乾除了能力,在身份上足够出任督帅的只有皇族亲王和军方三相,外阁军相武晋侯倒也可以,但他的年龄身体都不适合指挥这样的大战。”

    “缺儿,你母亲说的是你自己。”陆淳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儿子时而精明,时而又有些糊涂,妻子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不是很明显吗。

    “我?”陆缺一愣,他从来都没想过他自己,他虽然打赢了丹水、河兴原两战,但指挥的兵力还没有超过五千,对于这样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国战,他可以谋划,但临阵指挥还真是一点底都没有。

    陆缺想了一会摇了摇头“孩儿才十六岁,并且从无指挥大军的经验,至少现阶段只可为谋,不可为帅。”

    陆淳和虞初晴对视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陆缺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很是难得,人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陆缺年少得志又登临高位,他们也担心儿子的心态会有所变化,现在看来他们的担心是有些多余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三声敲门声,陆福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老爷、公主、世子,小主母过府来访。”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