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上狂神 > 第191章 帝皇心事
    陆缺离去之后,乾皇虞元栩看着陆缺之前坐过的位置怔怔出神。他是一代明君,会看人也能用人,他愿意去相信自己的臣子,相信他们能他一起将这偌大的大乾帝国治理的蒸蒸日上,事实也是这样,洪熙一朝人杰辈出,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人口岁赋已经超越了先皇宣帝,甚至超越了以文治留名青史的文帝一朝。而在武功上,即便没有现在的南疆之战,只凭覆灭青羊之功,他自认为不比派出百里承平怔北的大乾武帝差。

    但是涉及到皇权更迭,能让他放心使用辅助幼主之人却只有两人,一个是长公主虞初晴,另外一个是她的夫君威国公陆淳,这两个人是曾经他登基之初辅佐他的,长公主身居帝枢总领朝政,而威国公坐镇北疆节制北疆十八郡和北疆三军近七十万兵马。这是两个身居要职,却不会被权欲迷失本心的人,大乾能有洪熙之治,正是这两人在洪熙朝初期所打下的基础。

    想当年长公主虞初晴在朝辅政,平稳朝局,安抚黎民,威国公兵锋所向四夷宾服,朝贡帝京。可以说以这对夫妻手中的权利,想要改天换日都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并且即便是虞氏皇族内部也不会有太多反对的声音。但这二人都选择了辅佐年少的他,在那时候这二人就是能让他放心依靠的擎天巨柱。

    可惜的是他们也因为自身修为的原因,要离开大乾,前几日长公主进宫时已经说过,要找一个良辰吉日,为陆缺提前加冠,这也就说明两人留在大乾的日子不多了。甚至等不到他传位太子那个时候了。

    而大乾朝中剩下朝臣都不能让他完全放心,无论是内阁五相,还是军方三相,亦或是各部尚书和镇边军帅,这也人有些事他的老师,譬如首相诸葛行之,有的是他的亲弟,譬如中阳王虞元朴、河阳王虞元杲,有些是功勋卓著之人,噼啪魏醺、宁大荣,而有些他的潜邸之臣,是他学宫时代的挚友,譬如白奕,沈璋。

    但他不敢真的将辅政之权交到这些人手里,自古以来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时移世易的变化,高山会风化崩落,河流会淤阻改道,同样人心和人的追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将辅政大权交到这些人手里,他不能保证这些人在大权加身之后,会不会被权利所迷惑,会不会变成一个权臣。

    所以在现在的大乾之中,唯一能让他真正相信的人除了大女儿虞天香之外,就只有陆缺。他能看的出来,陆缺是真的对权利不屑一顾,甚至将人人渴求的权利当成一种麻烦,避之唯恐不及,但越是这样他就越放心,越要将权利交到他手上。军帅之位,外阁调配之权,只是一个开始。

    他希望女儿虞天香成长为像长姐虞初晴那样的人,可以在朝堂之中给自己弟弟遮风挡雨,而陆缺则是像当年他父亲那样,为继位新皇挡住草原兵锋。因为他知道,这两人既不会威胁到太子虞明昊的皇位,也不会对他日后亲政造成阻碍。是在皇权虚弱这段时期最好的保驾护航之人。

    “陛下。”就在虞元栩想着心事的时候,书架的阴影里突然走出一个人,正是原本应该离去的影卫统领“陛下为何会对陆缺说出这么一番话。”

    影卫统领心中很是诧异,在他眼里这位皇帝是一个外表仁和济世,内心却极有主见的人,他从来没见过皇帝对哪里臣子这么说过话。刚刚那番话根本就不是一位手握江山的一代帝王对臣子说的话,也不是一个舅舅对外甥说的话。任谁都能听得出那话语中的期待,甚至是祈求。

    虞元栩闻言沉默了一会,拉着影卫统领一起坐了下来,叹了口气说道“九弟,陆缺和其他人不一样,甚至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在他心中巍巍皇权和大乾江山并没有太多的重量,甚至未来的辅政之权,他更多的也是不屑一顾。”

    “陛下。”影卫统领闻言连忙放出气息感知周围,见离他们最近的人也在学宫书库门外不由松了口气。关于他身世秘密在这大乾知道的人只有两人,一个是皇帝本人,另外一个是长公主虞初晴。

    他是先皇宣帝遗留在民间的第九子,年纪比中阳王要小一些,而她的母亲,正是先皇在学宫时期的恋人,只是因为当时宣帝之父明帝反对,并寻了个借口将他外公一家发配到万里沙海,两人才没有走到一起。宣帝登基之后找了他母亲十几年,才在沙海中的一个小绿洲找到了他母亲,派人秘密接回大乾。

    十几年的飘零让他母亲看透的皇权的本质,所以并没有入宫,只是住在宣帝在京城给她安排的宅邸中,并且在得知自己怀孕之后,为了不让宣帝沾上私藏外室的污名,默默离开了京城隐居了起来,当宣帝临终前找到他们母子是,他母亲已经病入膏肓,没等再次回到京城,就撒手人寰。

    他因为出生时,没有内廷记录,也没有金印宝册,所以不能获得真正的皇子身份,不过他的名字确实按照皇家宗谱排名叫做元桓,只是这一生都不能在前面加上一个虞字,不过身为先皇宣帝最年长的两位子女,长公主虞初晴和乾皇虞元栩,都是知道他真正身份的,这也是他能统领皇家三卫之一中主要负责护皇的影卫的原因。

    “九弟,和你说过很多遍了,在没人的时候叫我二哥,实在不愿意叫皇兄也行,因为皇家宗法的原因,朕无法恢复你的皇室身份,但我们确实是骨肉至亲。”?

    影卫统领元桓闻言沉默了一下,眼中露出些许感动,这番话无论是面前的皇帝,还是那位大姐虞初晴,都不止一次的对他说过,他们是真的拿他当做弟弟看,就连皇家三卫中最为紧要的影卫都交到她手中,可见对他的信任。只是他因为自怜身世,又因为母亲早逝的原因,哪怕心中认可了他们,也从未真正开口叫过一声哥哥姐姐。

    “皇兄。”元桓犹豫了好一会,才小声叫了一句。

    “好,哈哈,好,今天是朕这些年来,除了长姐归来最高兴的一天。”虞元栩抚掌大笑。“走,我们去喝酒,把长姐也叫上,她听到也会很开心。”

    “皇兄,还是不用了,臣弟已经隐于暗中习惯了。”元桓摇了摇头说道。

    “唉~”虞元栩长叹了口气,他不是没想过恢复这位弟弟的皇族身份,只是宗法严苛,事关皇族子嗣更是如此,即便他是一代帝皇也办不到,

    “皇兄,那些事情,臣从来都没想过,祖制如此,皇兄和长姐也是无奈奈何,这些臣弟都知道。”随即元桓有些担心的看着虞元栩说道“皇兄,今日为何会如此。”

    “元桓,世无永恒之皇朝,曾经一统青木的大炎帝国被兽潮所灭,煌煌浩荡的大誉帝国也淹没在史册之中,就连曾经鼎盛无比的大玄,也因为皇族传承而崩溃,你说我们大乾会如何?”

    “我们大乾自然会屹立青木东方,绵延万世。”元桓想都没想就说道,这是他的内心之言,他虽没有皇室身份,但却是真真正正的虞氏子孙,自然希望大乾可以成为古今未有的圣朝,绵延不息。

    “绵延万世。”虞元栩摇头笑了笑“这番话,在人族的万年历史中,肯定有不少人对他们的皇帝说过,可是他们的国此时又在哪里,他们的后裔子孙现在不都生活在我大乾治下,成为大乾之民,大乾之臣。”

    “皇兄今日为何会如此丧气。”元桓有些不明白,为何南疆捷报频传,这位皇兄反而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朕担忧的不是南疆战局,而是最近想了很多事情,虽然还没太想明白,但总有危机感。”虞元栩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副地图说道。

    那副地图是大炎帝国时期传下来的,上面的地形地貌和地名,也都是近万年之前的青木旧貌和古地名。上面用虚线勾勒着炎皇分封的三百五十九国,加上当时大炎的帝都,也就是现在大乾的炎阳城,正好是三百六十个,暗合周天之数,这也是现在青木大陆三百六十郡的雏形。

    “皇兄为何事忧虑。”元桓也看了一眼,那副用金丝织就万年不腐,水火不侵的地图,不由更是不解。

    “九弟你说,如果此次南疆之战我大乾能顺利吞并南境两国三十六郡土地,再发兵北征覆灭草原三国,将草原收归版图,那我们大乾就有一百八十个郡了,国土占到整个青木大陆的一半,你说大乾未来会如何?”

    “自然是辉煌鼎盛。”元桓想了一下回答道。

    “朕不这么觉得。”虞元栩摇了摇头“一旦大乾一统不归山以东,那整个青木大陆东方,大乾就再无敌手,而不归山以西是绵延万里的沙海和终年冰雪的高原,实在是取之无益,后辈子孙只要在高原山口立一雄关,再加上现在的鸣泉关,就可以守御国门,无论外敌如何强大,只需要三十万兵马,就可以让他们无功而返。”

    “这样不是很好吗,到时候只要发展民生,就是清平盛世。”

    “这样真的好吗?”虞元栩又摇了摇头“国之存续,无非内忧外患两者,到那时外患没有了,那就只剩下内忧。也因为没了外患,外阁的权利就会大大消减,军相、军帅和军人的地位都会降低,到那时会有更多的人成为文臣而非武将,内外两阁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朝堂之上的争斗会更加剧烈。”

    “皇兄说的有道理。”元桓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又说道“只是那至少都是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的事情了,还是让后世子孙去解决吧,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皇兄这一代吞并南境两国,太子那一代人覆灭北疆三国,完成大乾诸皇的心愿,恢复古之三代皇朝版图,这才是最重要的。”

    “唉~”虞元栩长叹了一声,看着墙上的地图不再说话。

    他知道九弟元桓说的不错,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情,可是他真的很担心,一旦大乾真的一统青木东方,再经过几十年治理,国势会达到开国以来从未达到的顶峰,但在那之后很有可能就会盛极而衰。

    没有了外敌,军队就很难保持战斗力,如果没有像百里承平和陆淳这样的军略天才出世,那么到那时的领兵之人很有可能大多是未经战阵的纸上谈兵之人。可是支撑一个王朝最重要的就是军队、政令和人心,它们就像鼎之三足支撑着一个皇朝,缺一不可。

    一旦外阁军方衰落,文臣就会执掌大权,到时候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果是愚钝仁善之人为皇,大乾很有可能会重蹈大玄帝国的覆辙,皇权崩溃,群雄并起,然后一个崭新的帝国在大乾的额尸体上诞生,然后新帝国的皇帝也心心念念的恢复大乾版图出兵攻伐,就像一个轮回,一个怎么都逃不脱的轮回。

    而从大炎帝国开始,大誉、大恒、大离、大玄这些曾经鼎盛无比的皇朝都没有逃脱这个轮回,现在轮到了大乾,虞氏皇族所建立的大乾帝国能逃脱这个轮回吗,这是这几天虞元栩不断问自己的问题,可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却让他很灰心丧气,因为他也找不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而前朝大玄崩溃之时,大玄皇室被自立的诸侯联手灭族,这或许就是虞氏皇族所要面对的命运。

    想到大乾立国之前,列位先祖筚路蓝缕,再到开国太祖横空出世扫灭诸国,开国立新,还有未来那可能发生的事情,虞元栩不由一阵阵的心悸。

    元桓看着那副地图,突然心中一动开口说道“皇兄,不如皇兄定下皇家祖训,后代诸皇以恢复大炎三百六十郡版图一统青木大陆为己任,这样或许会给后代子孙找些事情,也不至于让他们在荣华富贵和清平盛世之中迷失。”

    “这~”虞元栩闻言一愣,摇头说道“这太难了,不归山以西,北方的冰原寒领,中间是万里沙海,南方是毒水死泽,就算派出十万兵马,后勤补给都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再遇到冰山雪崩、沙漠风暴和沼泽瘴气,大军很可能有去无回。”

    “皇兄,正因为这些地方都可以说是人族禁区,所以我们大乾才需要更鼎盛的国势,更强大军队,更便利军备。唯有这样才能完成只有炎皇才做到过的伟业。因为难,所以才要去做,后世子孙才有他们奋斗的目标,而不是守着皇族之名空耗光阴。”元桓见皇帝动心,连忙劝道。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立下祖训这样的大事,还要皇族内部商议通过,现在八弟在南疆战场,六弟在海上,七妹也南下镇南关,统领事先埋在两国境内的暗凰部众,只有长姐在京城,等此战结束他们都回京再说吧。”

    虞元栩看着身边这个素来少言寡语的九弟心中赞叹,不能说他所说的真的是一个好办法,毕竟万年以来地貌变迁,原本的西方草原因为不归山不断增高挡住了海上的水汽,变成了沙漠,同样西北方原来和北疆草原连成一片的草海,也因为不归山增高变成了高地冰原,而西南的膏腴之壤也因为惜缘泽扩大的原因变成了沼泽,实在不适合大军通行,但这总比没有办法要好。

    他最怕的是一旦大乾统一青木东方,后世子孙就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只能仰望着祖先的丰功伟绩混吃等死。到那时的帝皇不是把精力用在女子身上,就是把朝堂变成一个权谋争斗的娱乐之地,立下祖训给他们找些事情,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其实皇兄应该和长公主~呃~长姐商量一下,长姐是我皇族俊才,巾帼不让须眉,并且曾经统领朝政,浸淫朝堂多年,说不定她会有更好的办法。”

    元桓担任影卫统领多年,知道太多没有公之于众的污糟之事,他自然知道皇帝究竟在担心什么,皇族的绵延只是一方面,更主要是人心的向背。

    无论是臣子,还是百姓,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想要的更多。和朝臣追求的权利不同,百姓所需求的更为现实。

    就像大誉时期分封天下,君主如天,百姓如草,那时候的百姓谁能帮他们解除那近乎奴隶的身份,他们就会支持谁,而到了大玄末期,土地兼并严重,百姓劳作一年,却无过冬之粮,无暖身之衣,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会支持谁,这才有了诸侯崛起,皇权崩溃。

    而现在的大乾,经皇帝二十年的轻徭薄赋,已经实现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衣,百姓安乐富足,皆呼明君在位,圣主临朝,可几十年以后呢,百年以后呢,当这样的日子变成的常态,他们还会满足吗?

    到时候民怨四起,朝堂动荡,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大乾或许真的和大玄一样的下场,所以战争是唯一的解决方式,他既能给后世帝皇朝臣一个目标,也能转移百姓视线,国祚才能绵延下去。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朕答应陪皇后赏花的,你也先回影卫吧,刚刚陆缺说的对,南疆将帅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你多抽调些人手南下,这件事我也会下旨给暗卫和密卫。”

    “臣,遵旨,臣告退。”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