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上狂神 > 第248章 世卿三族
    “魏兄可是已经有了隐退之心?”沈璋听到魏醺的口气有些好奇的问道。

    魏醺闻言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开口说道“天香公主、陆缺、顾倾城、云弦思、苏铎、孟苍、黎昶,木国让、石文先、叶知秋、言正、白溯光、智行难、申力行、端木野、林青羽,还有太多太多,难道你们不觉得现在和二十多年前有些相像吗?”

    当魏醺如数家珍的把一个个名字说出来,无论是沈璋,还是顾怀仁脸上的表情皆是不断变化,特别当魏醺说出现在和二十多年前有些相像这句话时,两人皆是目光闪烁。

    因为魏醺所说的没错,现在的情形的确和二十多年前很是相像。二十多年前大乾寒门三杰崛起,三杰之首的陆淳奉皇命组建天火军,无数英杰投身于天火军中。北疆一战,刚成军不久的天火军,一举粉碎了青羊帝国南侵的野心。随后出兵草原,偌大的草原帝国在天火军的兵锋之下只坚持了不到两年就灰飞烟灭。

    看看现在的大乾军中,现任天火军帅诸葛雎、羽林军帅魏醺、山阴军帅宁大荣、外阁军相陆淳、顾怀仁,皆是出身于当年那支天火军团,而外阁的另一位军相中阳王虞元朴,虽然不是出自天火军中,但也在草原大战的时候被调往北疆,在和天火互为犄角的凤翔军中历练。而其余的天火军将,现在更是遍布大乾十二正军和二十四卫,无不是各大军卫的功勋宿将和镇军基石。

    顾怀仁、魏醺、沈璋三人,皆是一言不发的看着面前这奔流不惜的湟雁江,心中皆是想到了他们年轻时的往事。三人中除了顾怀仁之外,魏醺和沈璋皆是出身寒门,但三人皆是凭借着自己的本事走到了今日的人臣巅峰。他们曾经亲眼看到先皇宣帝朝的老臣,是如何一点点的被他们这代人所取代。

    世事仿佛像一个圆圈,因果流转、轮回终始,现在以陆缺为首的新一代俊杰已经开始崛起,虽然就目前而言,这些人还不能够对他们的职位造成冲击,但未来的大势已经很清楚的摆在三人眼前。刚刚魏醺所说的那十数个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乾九大学宫之中,可主政一方者,可谋策布局者,可率军冲阵者又何止万千。

    三人心中都很清楚,此战之后凤翔军的顾洁云和苏乐仪进入外阁挂一个闲职只是一个开始,在五到十年之后,新一代人才日趋成熟之后,就是他们这一代人淡出朝堂之时,因为到那时,无论是大乾的江山,还是未来新皇,都已经不需要他们了,大乾需要更新鲜的血液和更加生机勃勃的朝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本就是天地大道,如果当那一天到来,我愿意像当年的雷帅那样,去凤鸣学宫做一名座师,将毕生所学授予学宫中的学子们。”沈璋在心中思忖了一会,坦然的说道。他本就出身寒门,并无家族所累,虽然现在是三十六文武列侯之一,也从未想过自他开始开创一个沈姓勋贵。并且他戎马征战近二十年,如果不是皇帝的信任,他早就想要歇一歇了。

    “沈贤弟倒是好心性,守边二十载,戎马半生,你就真的舍得?”魏醺微微一笑说道。

    沈璋淡淡一笑反问道“那魏兄呢?”

    “哈哈~”魏醺闻言大笑“我出身寒门,当年如果不是郡学恩师看重督促,我未必就能进入凤鸣学宫。在凤鸣学宫那段时光是我最开心的,后来跟随陆大哥对抗草原青羊,如今身为一军之帅,爵封武侯,此生已经足矣,又有何舍不得的。”

    魏醺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其实在前几年计之恒归隐的时候,他就想卸任离开,只不过那时候寒门衰落,需要他们这些人支撑,故而无法离开。现在新一代开始崛起,他也想要卸下重任,去看一看这守护了半辈子的广沃江山,去看一看那已经离开二十多年的镜湖家乡。

    “三弟,为什么会在此时说起这个?”一直没有说话的顾怀仁看着魏醺说道,和陆缺、诸葛琰、端木野、林青羽四人一样,二十多年前陆淳、顾怀仁、魏醺、诸葛雎,也是住在凤鸣瑞舍的兄弟,只是这些年几人都身负重任,聚少离多,这个称呼顾怀仁已经许久没有叫过了。

    “我只是想到此时天星朝局,心生感慨罢了。”魏醺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南方说道。

    “为何会有此感慨?”顾怀仁继续问道,他熟知魏醺为人,知道他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此时突然说出这番话,必然有其原因。

    魏醺见两人目光看来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大乾新一代崛起,我们这些老人,因为个人心性、自身立场和家族利益,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天星此时亡国在即,你们说作为天星王室之下三大世卿家族的邱家、柴家和谢家又该如何选择?”

    沈璋闻言一愣,他没想到魏醺说出这么一番话的起因居然是这个,想了想,开口说道“邱氏忠烈,虽然现在邱越、邱逵兄弟归降,但那更多是为了保全明珠县百姓,且两人只是邱氏旁支庶脉,代表不了整个邱氏,现在邱氏家主邱煦应该会选择和天星共存亡,至于谢氏和柴氏,现在却还不好说。”

    “亡国见贞士,板荡识忠良,邱家肯定不会投降。”顾怀仁无比确定的说道,他很清楚陆缺对天星豪门卿贵的态度,而皇帝将南疆战事全权交付给陆缺,也证明了紫极殿的想法。但是在天星诸多豪族之中,邱家是唯一的例外,陆缺要还邱烈赠与他天星、南离三十六郡山川形势图的人情,此战之后,无论邱家降与不降,都必定会留存下来。这一点邱煦在和女儿顾倾城见过一面后已然清楚。

    而且以外阁收集的邱煦情报来看,即便邱煦不知道此事,他也会选择战至最后一刻,要知道邱烈的嫡女邱乔,可是现在的天星王后,而邱家从一开始就是站在四王子闫文晟身后支持他夺得大位的。

    “至于,谢、柴两家,他们在河口之战或者河晏之战分出胜负之前,是不会做出任何选择的。”顾怀仁继续说道。他们定国顾家也是大乾最顶级的勋贵,所谓他对天星世卿豪族的某些想法,还是能够猜测出来的,像这样的传世之家,在大局没有彻底明朗之前是不会轻易下注的。

    魏醺闻言有些不赞同的摇了摇头说道“二哥,今时不同往日,外情司的情报上说,天星王此时并不在王都众星城,甚至可能不在国中。柴氏一族,我不敢肯定,但是谢家,以他们以往的行事风格来看,说不定他们会提前下注,以保家族基业。”

    顾怀仁伸手缕了缕下颌的短髯,微微思索了一下说道“你说的或许没错,但天星现在是谢、柴、裘三家家主分掌政务,有柴、裘二族盯着,即便谢家有这个想法,也什么都做不了。天星相国裘良治,身居宰辅之外十五年,我们都能想到的事,他又岂会想不到,以他对天星王室的忠心,此时他必然死死盯着谢家的一举一动。”

    “以谢家的行事作风,居然能身居天星三大世卿之一,这还真是~唉~”魏醺叹了口气。他心中十分看不起为人虚伪、行事阴诡的谢家之人,即便谢家的选择会对大乾有利,也是如此。

    “或许有的时候没有立场才是最大的立场,随风而倒,方能屹立不倒吧。”沈璋也是叹了口气,他虽出身寒门,但曾是乾皇虞元栩的潜邸之臣,临阵对敌、刚毅果断他或许比不上魏醺,但对人心人性的把握,却要比魏醺强上一些。他知道每一个人、每一个家族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同的,谢家之所以会有现在的这样的不堪名声,或许是谢家故意的,如果谢家也像邱氏一族那样,或许早就被天星王室猜忌,从而家道中落了。

    顾怀仁闻言,深深的看了沈璋一眼,沈璋这番话说出了许多豪门世家那从不曾宣之于口的处世真谛,虽然在这其中并不包括他定国顾家,但沈璋能看破这一点,果然不负他皇帝谋主的身份。只不过沈璋既然当着他的面说出这番话,说不定在他心中也已经萌生退意了。

    “现在皆要看河口战果,只要倾城能够牵制住邱煦大军,让凤翔军主力渡过广济河,从而围歼天星南线大军,我们就能在两个月内横扫天星,到那个时候,无论天星卿贵世家如何选择都不重要了。”顾怀仁开口说道。

    “二哥就不担心倾城安危?邱煦手中现在有十几万大军,倾城虽然统领的是凤翔云骑,但这次带过去的毕竟只有有一万人。”魏醺不无担心的说道。

    顾怀仁闻言心中微微一沉,但还是开口说道“现在是战时,她先是大乾领军之将,然后才是我的女儿。”说道这里顾怀仁见到魏醺、沈璋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脸上一热说道“好吧,事实是我相信陆缺的判断,没有把握的事情,陆缺是不会做的,更不会让倾城去做。”

    “凤鸣学宫的红叶谷,甚至是御院之中,看来又要多一座双人雕像了。”魏醺笑着说道,说完三人皆是相视一笑,去年两人曾和陆缺打过交道,而且今年年初陆缺和顾倾城从惜缘泽出来时,他们曾在镇南关和陆缺见过一面,对于年纪轻轻就威名赫赫的后辈子侄,两人既欣喜又佩服,但是如果陆缺有什么弱点,或者说是软肋的话,那必然就是顾倾城。

    在他们眼里,陆缺和顾倾城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现在既然陆缺同意了苏乐仪之策,让顾倾城率军袭取邱煦大军之后,那么至少要有七成胜算,陆缺才会这么做,三人皆是期待着河口捷报传来。

    而与此同时,河晏郡守府中,谢道贤手中正拿着一封刚刚拆开的信件,皱着眉头在正堂中踱着步。

    刚走进正堂要汇报军务的谢道权看到谢道贤一脸阴霾,不由下了一跳,再看到谢道贤手中拿着那有着谢氏家徽的信件,眼神不由微微一凝,连忙走到谢道贤身边低声说道“兄长可是父亲来信?家中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不是父亲来信,是长姐,她信中说已经启程南来,不日就会到我们这里。”谢道贤摇了摇头,一边说,一边将手中信件交到谢道权手中。

    “长姐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河晏城?”谢道权快速看了一遍信中的内容,上面确实是长姐谢道琴的笔迹,信中只是说她已经启程,但却并没有说此行是为了什么。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谢道贤随便找了一张椅子坐下说道“长姐好武成痴,这些年不是游历山川,就是闭门苦修,我也猜不出她为何这个时候来这里。”

    “会不会是父亲担忧我们安危,这才让长姐过来。”谢道权想了想说道“毕竟长姐已经进入大劫境界多年,武道修为可是我们这辈第一人,即便于老一辈人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如果长姐此来只是因为这个原因,那自然最好,有长姐在此,很多事情我也放心的多。可是我担心父亲另有目的。”谢道贤有些纠结的说道。

    “另有目的?”谢道权闻言一愣,随即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兄长是说,父亲打算和大乾谈条件,然后让兄长开城投降。”

    “慎言。”谢道贤闻言,目光凌厉的看了自家弟弟一眼,随即走到正堂门口小心的向外看了看,见郡府侍卫皆站在五十米外,不由心中一松,将正门关上说道“这也是我最担心的,父亲心中只有我们谢氏一族,现在局势如此,大王又不在王都,说不定父亲心中真的另有打算。”

    谢道权闻言眼睛一暗,抓着谢道贤的衣袖说道“兄长,我谢氏一族能有今日,皆是王恩深重。虽然我谢家名声不太好,那不过是自保之计而已。如今家国危难之际,父亲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谢道贤闻言没有作声,但他那捏着椅子扶手青筋暴露的双手,还是显现出他此时内心并不平静。如果按照他自己的意思,他是宁可战死在这里,也不愿向大乾低头。

    但他在身为天星之将的同时,又是谢氏嫡子,未来的谢家家主,身上背负着谢氏万余子弟性命,如果身在王都的父亲以家族存续相逼,他身为人子,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现在只能希望长姐谢道琴此来,只是单纯帮着他守城的,而不是带着父亲的亲笔书信或者谢家的家族令牌,逼他就范的。

    “对了,你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告知与我。”见庶弟谢道权愣在那里,谢道贤心中闪过一丝欣慰,开口问道。

    “哦,小弟此次来是要告知兄长,前几日兄长下令准备的金汤滚油、擂石巨木如今皆准备妥当,已经运抵四城城墙之下。”说道这里谢道权略微犹豫了一下。

    “还有别的事?”看到弟弟的表情,谢道权开口问道。

    “上午我碰到潘巨川,他来找我要几个结实的土筐,说是等柴家二公子来的时候,将其用绳索吊入城中。”

    “柴二公子?你是说柴元延?他来做什么?”谢道贤闻言皱了皱眉,他本能的感觉到一丝不对,长姐的书信是早上到的,而潘巨川得知柴元延要到河晏城,这才来寻土筐,说明这个消息也有可能是他和柴元建早上才知道的,那么也就是说长姐谢道琴和柴家二公子柴元延,很有可能是同时离开的王都众星城,甚至就是同路而来。

    可是如今大王不在王都,裘、谢、柴三家家主分理政事,为什么他们谢家和柴家会同时派出家中子弟来到这兵凶战危的河晏城?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询问了潘巨川几次,他都没有说。”谢道权摇了摇头说道。

    谢道权在屋内来回走了两圈,突然开口说道“走,我们去柴元建那里。”

    而与此同时,柴元建和潘巨川正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十里外那连绵的军营。潘巨川对着柴元建说道“姐夫,二公子这个时候来河晏城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天星一共我四枚储物戒指,一枚在大王手中,剩余的三枚谢、柴、邱三家一家一枚,父亲已经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此次让二弟前来就是看看能不能用储物戒指送一批粮食过来,一旦此行成功,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多坚持一些时间。”柴元建向四周看了看,对着潘巨川说道。

    “可是河晏城北边已经被疾风骑封锁,轻骑每日都要巡视许多次,二公子真的能够过来吗?”潘巨川不无担心的问道。

    “和二弟一起来的人中,有谢家的道琴姐姐。”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