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顶层的座舱之中,陆缺双眼微阖,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上,双手合在下丹田的位置,结出一个宛若莲花般的道印。在陆缺的头顶正上方,一尊巴掌大小的玉鼎正在缓缓旋转着,洒下片片青色辉光,将陆缺整个人都罩在里面。
而此时陆缺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图,这副图粗看上去和《元胎大同真经》中有关脉络经穴的附图没有什么不同,看仔细看去却是绝然不同,因为此时脑海中的图像就好像活过来一般。人身体中的明穴、暗穴、隐穴全部都散发出点点光芒,就好像一颗颗星辰般清晰可见。
并且还有许多颜色不一的细线以下丹田气海为中心,循环往复的游走着,而细线游走的线路赫然是体内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隐经断脉,那一千零八十个经脉穴位也全部都在这条线路上。
“这是~元胎大同真经真正的真元大周天循环图?”仔细观察着出现在脑海中的图像,陆缺心中十分震撼。因为通过他的观察,这一条条流动的细线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互相连成了一个周天循环,形成了一种丹田入海、经脉如河、穴位如湖的格局。而那些不同的颜色,则是代表着相生循环的五行阴阳。
看到这一幕,陆缺好悬没有心神失守,险些叫出声来。虽然他早就知道《元胎大同真经》在御气境时贯通了人体几乎所有经脉,开辟了所有穴位,但是他绝没有想过,这些属性不同,甚至绝然相反的经脉,真的可以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周天循坏,在这循环之中阴阳五行不断诞生,又不断的转化。
陆缺在学宫之时曾经查看过父亲修炼的天阶功法《云水经》的血窍境和御气境两个境界的全文。陆缺知道这部功法主要运用肾水之力,在血窍境时可以贯通肾水八窍中的七个血窍,而在御气境时真元运行则是中足三阴经中足少阴肾经和足三阳经中的足太阳膀胱经,周天循环也是以这两条经脉为主。至于学宫其他十一部天阶功法,陆缺也曾翻阅过前面两个境界的修炼经文,只不过这些功法真元循坏也都各自不同,有的是手三阳、三阴经,有的是足三阳、三阴经,有的是走奇经八脉,功法蕴养身体的方式,和杀伤力也都各有不同。
不是不没有想过,人之一身就是一座无穷的宝藏,为什么不可以打通全身经脉,让其自成一格阴阳五行平衡的大循环,那不就是一部完美的功法了吗?只是这么做的人无一例外都死的很惨,因为当他们贯通全身经脉时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将所有经脉都纳入一个和谐统一的大周天循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经脉中无法控制的真元冲破经脉,最终含恨而亡。但即便如此,依旧有人在孜孜以求的追求着这条看似不归的御气之路。
而现在脑海中的这副图,就是让周身经脉形成了一个大周天循环,这也就是说,《元胎大同真经》就是所有武者设想中的完美功法,至少是在御气境的完美功法。
陆缺此时有些好奇,这部功法究竟是谁创造出来的,最开始因为御灵神鼎曾是初代御灵兽交给炎皇镇压人族气运所用,陆缺以为这部功法应该是炎皇所创,是那传说中已经消失了上万年的《炎皇经》的一部分。
但现在看来却不是这样,因为炎皇之所以被尊为炎皇,就是因为他的功法至刚至阳,传说之中,炎皇每次与人动手的时候,都有焚天煮海之威。不管传说是否夸大,炎皇走的应该是热血阳刚的路子。
但是《元胎大同真经》却不一样,从脑海之中这幅图就可以看出,《元胎大同真经》走的是阴阳五行相生互融,最后合而为一归于无极的路子。
“这或许就是元胎大同真经这个名字中大同两个字的意思吧,阴阳大同、五行大同、三元大同,然后铸就元胎登临圣位。”陆缺在心中喃喃说道“可是这部功法是谁留下的?谁又能创造出这样至臻完美的功法呢?”
人族在上古时代共出现过九位战天斗地带领人族走向强大的圣皇,但是因为上古时代修炼不成体系,只以个人天赋进行修炼,故有体修、练气士和魂修之分,而根据《青木秘典》记载,九位圣皇中有三位是只修炼自身气血之力的,三位是修炼经脉真元的,一位是修炼神识魂魄的,只有最后的两位圣皇,也就是西皇和炎皇才是三元同修,并且三者兼顾步入大成的。
陆缺曾经进去过惜缘泽中的西皇古墓,顾倾城更是在冥冥之中得到过一部功法,如果那套功法真的是属于西皇,或者是西皇所创的话,从中就可以看出西皇的功法应该是和炎皇的截然相反,是至阴至纯的。
可是既然不是那七位只专精一道的圣皇遗泽,也不是西皇和炎皇所留,那这《元胎大同真经》是谁创造出来的,又为何会藏在御灵神鼎中?难道是御灵神鼎在炎皇之前还被御灵神兽借与另外一个人族无上强者使用过?这是他留下的功法,而这个人要比炎皇还要古老,而当年炎皇观御灵兽而悟道,真正领悟的其实是这部元胎大同真经?
一个又一个疑问出现在陆缺的脑海中,只不过却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无论是继承长白星宗衣钵的九曜星宗宗主渔霞衣,还是没有完全解封传承记忆的御灵兽小白,她们都无法给他一个答案。
不过陆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既然想不通,那就暂时不要去想。将出现在脑海中的图画牢牢记住之后,又仔细感悟起自身变化来。
随着任督二脉的贯通,全身真元都转化成了先天真元,并且天地灵气顺着任督二脉上开辟的穴位进入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他的身体,陆缺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在他的身躯在气血真元的双重滋养下,正在进行着再一次蜕变,他有一种感觉,当他贯通全身经脉穴位之时,他那在天音雷鼓下锻造而成赤血琉璃体也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不过想到这里,陆缺在兴奋的同时,又有些无奈,以他现在这样的修为,最好就是在不断的比斗厮杀中打磨自己的武道,但他不是浪迹江湖的落魄剑客,他的身份根本就不允许他这么做,他现在统领南疆百余万大军,麾下兵丁如海,将校如云,如果到了他这个主帅都要上阵杀敌的时候,那也就说明这些人基本已经都阵亡了。居中持重、统调各方,方可为帅,至于冲阵攻城,浴血杀敌,那时将校应该做的事情。
陆缺心中已经暗暗决定,等此战结束之后,他就要离开大乾一段时间,去青木大陆各处走走,至于凤鸣学宫,他可以直接申请结业了,毕竟学宫之中教授的,父亲陆淳和恩师百里嘉已经基本上都教过了,剩下的学与不学,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青木大陆的武者积累武道经验,一般都在血窍、御气、灵台三大境界,到了大劫境因为自身心性不稳,一般人都会避免与人动手,尤其是最后面临道心劫时,与人动手那简直就是找死,大多数人都会找一个远离喧嚣的安逸僻静之所静修。
道心劫,是大劫境最后的一重大劫,是天道对人武道之心的拷问,在道心劫时五感全失,六识全消。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口不能言,道心圆满的渡过去就是一片心的天地,过不去即便不直接陨落,也会变成一个废人。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把三元合一的境界成为大劫境的原因,因为道心之劫,就是生死大劫,到时玉石自辨,云泥自清。
“陆缺~”就在这时御灵兽小白的声音,突然出现在陆缺的脑海里,只不过此时御灵兽的声音,听着似乎比之前又长大了一些。
“小白?”听到这个声音,陆缺心中一喜“你的力量已经巩固了?”
自从御灵神兽苏醒之后,就一直在巩固熟悉自身的力量,再加上陆缺诸事繁多,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
“已经差不多了,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去找你?”御灵兽小白有些兴奋的说道,御灵神兽乃是人族的守护圣兽,但从它记事开始它还没有亲身离开过不归山,更别提到人间红尘来转一转了,这与它人族圣兽的身份有些不符,现在因为惜缘兽潮,它终于可以离开它自己也搞不清楚呆了多久的不归山了。
“鹿兄同意你离开吗?”陆缺问道。陆缺知道九色神鹿掌握着进出不归山的权限,它不能主动将被困入八峰十谷的人类放走,但对御灵神兽却没有这个限制。并且御灵神兽住在八峰十谷最核心的青木神树之上,按照等阶御灵神兽还要比九色鹿高上一些,只不过现在小白还未成年,无法成为真正的不归山之王罢了。
“它说只要我稳固了体内力量,就可以打开大阵让我离开,不归期限是三个月。”御灵兽小白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显然对九色鹿这个要求很是不满。
它从小就和陆缺一起长大,在它眼里陆缺就是它最亲近的人,自然想要多相处一段时间。不过它也知道九色鹿这么做是为了它好,它是餐风食气的神兽,只有不归山中的灵气和青木之力才能满足它的成长,在未成年之前,它如果离开不归山太久,说不定就会对它日后进阶造成阻碍,三个月已经是极限了。
“三个月就三个月吧,我们终于又可以见面了。”陆缺对这个时间很满足,要知道那时号称九大绝地之首的不归山,可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哪怕御灵兽小白成年,也是不能随便出来的。而且陆缺又一种感觉,不归山中的神兽似乎都是有着自己的使命的,它们似乎在合力镇守着什么,不然根本无法解释八峰十谷中,为什么每一谷都有一只神兽坐镇,并且还是和方位属性相合的神兽。
“也是~”御灵兽小白觉得陆缺说的有道理,见面总比不见要好,至于时间长短,已经并不是那么重要了。想到这里小白又重新变得高兴起来“陆缺,你现在是什么修为了,我前段时间感应到御灵神鼎在提纯天地灵气,想来是你又在突破吧。”
“是突破了一点,至于是什么修为?”陆缺说到这里微微迟疑了一下,说实话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算是什么修为,《元胎大同真经》虽然也是先修精气神三元,然后三元合一,但是修炼方法却与已知的功法截然不同,如果按照一般功法,哪怕是天阶功法,他贯通任督二脉和两条经脉上的穴位,应该已经算是御气六品了,剩下只要将真元凝实,然后找到细微操控的真正要领,就可以进去御气七品反假还真。
但是《元胎大同真经》旨在贯通身体所有经络穴位,不说那些暗经、断脉,就是除了任督二脉之外,剩下的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也有十八条之多,这还要加上这十八条经脉上七百多个明暗双穴。
所有现在的陆缺如果和其他御气六品的人相比,他不差分毫,甚至还要更强,但要是说他已经达到了御气六品,按照《元胎大同真经》的标准他又没到,所以他现在也有些说不好具体是什么修为境界,因为说是御气二品也可以,说御气六品也没错。
“我也不是很清楚。”陆缺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陆缺,你现在在什么地方?”既然陆缺不清楚,御灵兽小白也就没有多问,又开口问起陆缺的行踪,因为它能够感觉到御灵神鼎的气息,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并且两者相差的距离有些远,这说明陆缺已经不在乾元城了。
“我在去往清泉城的运河水道上,到清泉城修整一番,然后就会直接南下镇南关。”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