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上狂神 > 第540章
    不仅诸葛行之陷入了沉默,就连申无咎、漆雕殊和闵文升也是面面相觑。要知道他们三人也都是大乾文武列侯,闵文升虽然出身于当年的天火军,但后来转入地方郡县任职,凭借官声政绩被封为文昭侯,漆雕殊和鬼面军帅雷玄翦是一个时代的人,在先皇宣帝时期就被封为文信侯。而申无咎虽然在北疆大战和北征草原其间履历战功,但他最重要的功绩是主持了当时北疆边郡的屯田事宜,所以被封为文远侯。

    不管他们出身如何,但现在的他们确确实实属于大乾勋贵中的一员。如果说世家在地方兼并土地、隐匿民户、把持商业,乃是攫取大乾根基为己用的行为,故而被皇族厌恶忌惮,但是这样的事情在勋贵之中也不少,只不过因为大乾的爵位获取难度极大,所以勋贵数量不多,而且像各大国公和三十六文武列侯府这样的顶级勋贵又都在帝都,表现出来的没有地方世家那么明显罢了。

    所谓家大业大,总会出那么几个不肖子孙,长公主要是以这个为借口找他们麻烦,他们还真不敢保证家里的族人晚辈就一定是清白的。仔细算来,除了勋贵大多在帝都乾元,不敢做的太过明目张胆以外,勋贵和世家还真的没有多大的区别,长公主想要在针对世家的同时整顿勋贵,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且随着兽潮危机的过去,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威国公陆淳坐镇北疆统领北疆盘石、天火、山阴、龙骧四大军团,陆缺身在南疆统率长青、凤翔、羽林、奔雷、疾风、虎啸、靖海七大军团,而且十大凤凰卫和左军禁卫也在他的麾下。大乾有十二正军二十四卫,现在十一正军十一卫都在陆氏父子手中,而帝都的御卫此时也都在长公主虞初晴手中。

    换句话说,大乾的军力,此时已经都掌握在威国公府三人之手,在整个大乾都没有人可以阻挡他们想要做的事情了,一旦长公主虞初晴真的想要对世家动手,什么传承千百年的家族,什么世禄不绝的高门,都会在大军的铁蹄之下灰飞烟灭。

    此时就连闵文升都有些理解,为什么诸葛行之想要调陆缺回京了,举国之兵尽在一门手中,不管他们是否忠诚,是否有野心,这样的情况都太过危险了,防微杜渐之下,唯有将其人调离,已解决这样的情况。

    感受到气氛变得有些异样,虞初晴并没有太过理会,而是开口说道“申相、漆雕丞相、闵相,麻烦三位先到侧厅稍坐,我有些话想要单独和老丞相说。”

    三人闻言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一言不发的退了出去。

    “老丞相是怀疑我陆氏一门有不臣之心,所以才在明知道缺儿是南疆主帅唯一人选的情况下,还是想要将他调回吗?”虞初晴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淡淡的说道。

    “殿下统领朝政之时,老臣还是凤鸣学宫的首座,殿下的思虑应该比老臣还要敏锐才对,老臣为什么会这么做,难道殿下会看不出来吗?”诸葛行之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威国公乃世之英杰,又与老臣之子相交莫逆,陆缺乃是天纵之才,也与老臣的孙儿交好。威国、辅国两家可谓是世交,出于这一点老臣似乎确实不应该针对陆小督帅。”

    “老丞相这番话是想对本宫表达,你所言所行乃是一心为公,并无半点私心对吗?”虞初晴拿起一个茶杯,倒了一杯茶水说道。

    “这不重要。”诸葛行之摇了摇头“老臣只想问殿下一句,如果北疆督帅不是威国公,南疆督帅不是殿下之子,而是换在其他人身上,面对统军之人威望震天,九成军队又都在一族之手的情况,殿下会如何做?”

    “要么明升暗降,要么陷而杀之。”虞初晴想都没想就开口说道,她没有在诸葛行之避讳的意思,对于这位身居高位、世事洞明的老臣,即便她不这么说,诸葛行之也会得出相同的答案。

    “看来殿下也明白这一点。威国公有日月可鉴之心,陆缺更是将权柄是为负累,这点陛下知道,殿下知道,老臣也从未怀疑过。但是朝臣并不知道,天下人并不知道,现在的威国陆家军权在握,故吏无数。两位陆帅有没有野心并不重要,有没有反意也不重要,朝臣和天下人只会看到陆氏一门已经具备了改天换地之资,亦有改朝换代之力,只要想反就随时可以反,老臣身为内阁,防微杜渐之下自然要加以掣肘。”

    虞初晴闻言却是笑了“老丞相果然是老成谋国之人,本宫也知道老丞相的初衷。但是老丞相忘了,他们是本宫的家人,如果连他们都无法相信,本宫又能相信谁?如果陛下连本宫的夫君和儿子都不敢用,那么他又能重用谁?”

    “朝臣之心,民间之议,在这时候都已经不重要了,我大乾从太祖灭亡诸侯立国起,两百多年的负重前行、苦心孤诣,才有今日一统南疆,吞并草原的时机,这才是家国大业,任何人想要阻止,本宫都会将其碾碎。”说着虞初晴手一用力,手中的茶杯嘭地一声化为粉末,杯中的茶水瞬间气化成水雾,在窗外阳光的朝射下竟然在文华殿中形成了一道小小的霓虹。

    看着那悬在地面三尺的霓虹,虞初晴眼中闪过一丝异彩说道“覆灭南离,吞并草原,使大乾南北两境再无强敌,方才有真正的盛世太平,掘掉世家地方根基,限制勋贵之权,才有真正的长治久安,才会有真正的长治久安。难道老丞相不是这么想的吗?至于老丞相的忧虑,本宫自然会给出答案。”

    “殿下想要如何解决?”诸葛行之也抬眼看着那道彩虹问道。

    “外阁三相皆不在外阁,本宫暂领外阁军务,深感力不从心,本宫要调顾洁云、苏乐仪回京入阁帮本宫分担,由天香出任检校凤翔军帅,顾倾城辅之,然后由本宫八弟元朴为南疆监军,执掌南疆大军军情军法。命右相漆雕殊、外相闵文升南下清泉,替换亚相柳不疑,统领十二边郡和天星故郡的一切政务,并具体安排十二边郡之民回迁及春耕的一切事宜。”

    诸葛行之闻言心中一动,看向虞初晴的目光闪过一丝钦佩。以天香公主统领凤翔军,以中阳王为监军,并且将南疆政务从南疆督帅府剥离,南疆督帅陆缺的权柄就被大大的削弱和限制了。其实诸葛行之从来没有怀疑过陆缺,他之所以想要调陆缺回京,只不过是深处之位本能的忧虑而已,长公主如此安排,已经让他再无忧虑。

    “殿下果然还是那个聪慧明睿、多谋善断的殿下,老臣佩服。”诸葛行之拱手为礼说道。

    “老丞相就不想问问这个主意是出于陛下还是本宫吗?”虞初晴似笑非笑的说道。

    “此言从殿下口中说出比陛下更好,甚好。”诸葛行之捋着胡须哈哈笑道。

    虞初晴微微一笑,重新拿起一个茶杯,倒了杯茶,细细品味着。说实话她为大乾能有诸葛行之、漆雕殊这样的老臣感到欣慰。在虞初晴眼里,大乾的群臣大多追求的是个人的得失、家族的述求、派系的利益,最后才是国家。

    就像现在在京的内阁四相,他们都是举世难得的名臣,自身能力才学在整个大乾都是佼佼者,但左相申无咎更多考虑的是家族子孙,外相闵文升更多考虑的是寒门学子,如此比较,诸葛行之和漆雕殊这样可以沉稳持重,并且公忠无私的为整个大乾考虑的臣子,着实极为难得。

    看着虞初晴的样子,诸葛行之也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把刚刚虞初晴的话语放在心上,开口问道“殿下今日来内阁,恐怕不仅仅是将小陆督帅的传书让我等观看,也不是为了威胁一下老臣吧。”

    “以老丞相之能,岂能不知本宫来的目的。”虞初晴头都没抬的说道。

    “兽潮已过,南疆之危以解,殿下难道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吗?”诸葛行之沉吟了一会说道。

    “难道老丞相不是这么觉得吗?”虞初晴将茶杯放下,淡淡的说道“其实从此次南疆之战中,就可看出许多端倪,五百年之天星,早已被国内各大家族掏空了元气,八百年之南离,不得不变法图强。天星之战,天星所表现出来的没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没有盾山枪林殊死一战,在国家陷入危机的关头,有的只是利益纷扰,权谋党争,就连一国之王都要孤身北上行刺客之事以求喘息。

    说到这里虞初晴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昨日之天星,今日之南离,又何尝不是明日之大乾。世家盘踞地方,以姻亲利益作为交换彼此勾连,想方设法的赎买土地、控制人口,在这十余年中愈发壮大,老丞相可以为了平衡朝局维持稳定视而不见,本宫却不可以。世家此时已经成为痼疾,继续发展下去就会成为毒瘤,危急整个大乾天下,是时候动手了。”

    诸葛行之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说道“殿下说的虽然不错,但这不是一件小事情,老臣以为等小陆帅凯旋归来后再议此事比较稳妥,到时候长青、凤翔、羽林三大军团也将回到帝都,有这些百战精锐在,殿下所行之事才更有把握。”

    “不行。”虞初晴摇了摇头说道“帝都还有七殿御卫,还有右军亲卫、上军禁卫、下军禁卫,还有皇家暗卫、影卫、密卫,而且知情司、内情司、外情司、军情司、御史台的风评司,也都可以提供帮助,再加上地方郡兵、县卒,已经足够了。”

    说到这里虞初晴看了诸葛行之一眼,双眸之中闪过一丝深邃且得意的光芒说道“世人都说现在的年轻一代中,缺儿最像他的父亲,叶知秋最似当年的百里嘉,言正就好像当初的计之恒。但就现在而言,诸葛琰才是那个在缺儿身边出谋划策、查遗补漏的百里嘉。如果等缺儿回京再行此事,那此事就必定要交到他们手中去办。老丞相难道希望诸葛少国公背负上那样的声名吗?”

    诸葛行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因为虞初晴说的没错,史书是由文人来书写的,而世家就是最大的文人集团,此次要对世家动手,哪怕把柄再充分,日后正史之后记载的再确实,也难免这些世家之人编出几本野史来,让后人心中存疑。

    如果等到陆缺率领大军凯旋回京,到时候无论是声望,还是权柄最适合去打压世家的人都是陆缺,而诸葛琰作为陆缺最好的挚友,又是陆缺在军中的左膀右臂,势必也要参合进去。对世家文人集团来说,那时候的陆缺就是首恶,而诸葛琰就是爪牙,这样的结果却是诸葛行之不愿意看到的。

    “殿下说的不错,有些事还是需要我们这个老人将其做完,而不是期待着由后辈去完成,只是殿下打算怎么做?”想明了一切,诸葛行之没有继续纠结这个问题,直奔主题的问道。

    “当然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最直接的办法去做了。”虞初晴嘴角勾出了一丝不屑冷笑说道“内情司归属内阁,内情司的卷宗之中应该有不少地方世家为恶的邸报,无论事件是大是小,影响是否严重,先把人都抓回刑部天牢,一桩桩一件件的仔细审理,本宫倒要看看那些从小就衣食无忧的世家纨绔,是不是和他们的先祖一眼有着一身正气和铮铮铁骨。”

    “可是许多案件时间久远,认证物证恐怕早已消弭,恐怕无法座实。”诸葛行之微微皱眉说道。

    虞初晴摇了摇头说道“老丞相还是没有明白本宫的意思,本宫就是要办他们,还需要什么证据?只要人抓回来,本宫想要知道什么,他们就必须要说什么,本宫想要他们说什么,哪怕他们死了,也要在死前按照本宫的意愿说出来。”

    说道这里,虞初晴起身看向诸葛行之说道“本宫要做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昭彰天理,也不是要明正典刑,本宫要的是掘掉世家根基,他们不是喜欢兼并土地吗?那就剥夺他们的土地。他们不是喜欢盗名欺世吗?那就毁掉他们的名声。此时本宫需要内阁和朝中各部配合,希望老丞相三日之内能给本宫一个明确的答复,告辞。”

    说完,虞初晴并没有等诸葛行之答复,转身推开文华殿的正门径直离去,只留下殿中诸葛行之的一声长长叹息。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