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上狂神 > 第606章
    “何必等缺儿回来,难道老丞相认为我大乾少了南征大军就弹压不住了吗?那这大乾天下还是我虞氏皇族的天下吗?”虞初晴眼中闪过一丝厉芒说道。

    “殿下。”卓先然闻言苦笑拱手说道“如果殿下不担心世家实力会愈发壮大,又何必选择此时打压世家。民间有句俗语叫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各地世家。殿下应知世道或许可以移风易俗、改弦更张、导人向善。但是人心却最经不起考量,世家之中不乏忠贞之士,但也不缺铤而走险之徒。清泉城世家之叛殷鉴不远,若再发生类似之事,虽然不会动摇国本,但也会伤及百姓,还请殿下三思。”

    “按照老丞相的意思,如果本宫以抓捕的世家子弟为由,打压他们身后的家族,就必然会有人跳出来举起叛旗,是这样吗?”虞初晴闻言眼睛微微一眯,开口问道。

    “会与不会,殿下应该比老夫更为清楚才对。”卓先然仿佛没有看到虞初晴那布满杀气的眼神,捋着胡须自顾自说道“而且殿下这次抓捕之人中,可不仅仅有世家子弟,还有勋贵中人。现在很多人都在观望着殿下的下一步动作,以殿下之聪慧应该不难看出如果殿下继续下去,唇亡齿寒之下,铤而走险的可能不仅仅是地方世家,还有与他们相交莫逆的郡侯、县侯、乡侯,尤其是因降品袭爵将要失去侯爵之位的勋贵家族。”

    见长姐虞初晴听完卓先然的话,眼中杀意又盛了几分,虞元栩还真怕这位素来强势的姐姐对世家和地方勋贵举起屠刀,杀的血流成河,连忙开口说道“老丞相所担心的不过是国中兵力不足,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朝中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是吗?”

    “陛下圣明。”卓先然点了点头。

    “老丞相差矣。”虞元栩摇了摇头说道“帝都还有七殿御卫和上军、下军、右军三大亲卫,一共十卫三十万精锐,虽然不能和长青、凤翔、羽林三大军团戍守京师时相比,但有这三十万兵马在,足够应对任何状况了。”

    “况且~”见卓先然低头沉思,虞元栩又继续说道“老丞相可能不知,威国公已经在返回飘雪关的途中,有威国公坐镇北境,清泉城又有白奕和十大凤凰卫,朕相信即便现在看似国中兵力空虚,但也没有人敢于冒着灭族之祸主动生事。”

    卓先然闻言抬头,看着虞元栩略微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威国公和武安侯之名,或许可以震慑住一些人的心思,但绝对不是全部。有些人既然敢不断逾越国法底线,那么做出再疯狂的事情,老臣也不会感到意外。”

    “老丞相说的对。”虞初晴点了点头说道“君子崇德,小人尚利,既然有的家族只看重自身利益,对社稷臣民漠不关心,那么当他们感受到威胁的时候,肯定会做出更为疯狂的事情。就像之前尤蔡二族,还有前不久的清泉世家,这些人不敬天道,不畏国法,眼中只有一己私利。对他们来说,当国家之政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的时候,皇帝就是有道明君,如果国家之政让他们感觉到了威胁,他们甚至敢于改天换日。”

    说到这里虞初晴品了口茶,淡淡的看了卓先然一眼说道“不过老丞相有一点却是错了。”

    “殿下请讲,老夫洗耳恭听。”卓先然眼神一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

    虞初晴笑了笑说道“老丞相应知,人身上如果有脓疮,就要将脓疮全部割去,直到露出完好的肌肉为止,然后再敷以药物包扎伤口,等待新肉再生,其间难免伴随着伤痛流血。而此时我们要割除的是国之毒瘤,又岂能不流血,又岂能不殃及无辜?本宫以为只要最后能去除毒瘤,让大乾宇内澄净,是可以接受付出一些代价的,老丞相以为呢?”

    “陛下~”卓先然闻言脸色一变,他清楚以长公主虞初晴已经下定决心,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哪怕过程中伤及无辜也在所不惜,不由看向皇帝虞元栩,他知道皇帝心念仁善,继位以来严于律己、宽以待民,是不可多得的明君、仁君。如果说现在的大乾还有谁能阻止长公主这种不惜一切的做法,那就唯有皇帝本人了。

    虞初昕看着卓先然那一脸紧张的面容沉默良久,方才长叹一口气说道“老丞相,朕以为长姐之言有理,我大乾自有国法,触者必纠。我们不能因为会有无辜之人被裹胁进来就瞻前顾后,此乃世家之罪,非是长姐手段激烈。古之圣贤曾言君子立身将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更何况家国社稷。”

    卓先然闻言心中一颤,长叹了口气,不过他也知道皇帝和长公主已经下定决心要打压世家,无论付出何等代价都不容更改,此事已经再无回旋余地,以长公主虞初晴的算计和能力,恐怕她早就布置好了一切,就等着哪个不开眼的家族成为出头之鸟。

    亦或者说长公主就是想用各种办法将在她心中挂上号的家族一一逼反,从而以家国大义将其一举剪除,然后在施以均田之策展开变法,彻底断绝世家根基,让他们从盘踞一方拥有大量土地隶农的传世之家,变成只能遵循大乾政令发展的商业家族。至于其间的人命鲜血、诛杀不恤,在大局面前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可以想象自此以后,无论是勋贵,还是世家,除了人丁田亩之外,与土地的关系将被彻底斩断,没有了大量的土地,就没有了大量为勋贵世家耕作的雇农,当勋贵、世家无法掌控大量人口的时间,即便他们声望再高,也翻不起什么花样了。

    皇帝和长公主就是要以这些世家不法子弟为由,逼迫世家要么造反,要么妥协,从而一举敲碎世家的脊梁,顺带着连地方勋贵也一起收拾进去。等到变法展开,这些大小家族要么按照面前这二人的意思进行转型,要么只能一路衰弱落寞下去。

    看着面前的皇帝,卓先然突然感觉有些陌生,因为如果是以前,皇帝肯定会以更为柔和平缓的方式来解决,但是现在显然不是这样。而且卓先然能够感觉到,皇帝的变化绝不仅仅是因为长公主虞初晴的影响,而是他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真的产生了变化。

    至于皇帝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退隐近二十年的卓先然并不知道,不过他突然想到曾有皇帝想要传位太子的传闻,并且传闻还说皇帝一直在压制修为,使修为不在在位期间进入大劫境,从而发生不可预估的事情。

    虽然因为武道天资不足,习武对于卓先然而言,只不过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年过八十也只不过初入灵台,此生基本没有希望突破下一个大境界了。但是他还是能够从皇帝和长公主身上感觉到那股磅礴的力量。在卓先然想来,或许也正是因为这股力量,让皇帝放下了心中忌惮,为了年少的太子,为了大乾天下,放手对付世家。

    作为先皇宣帝的托孤重臣之一,卓先然自然希望看着大乾越来越强盛,即便他也是出身世家,即便此次被抓的世家子弟之中有着他最喜欢的一个孙子,也依旧如此。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写出世家之患那样的奏本。

    但是皇帝和长公主所用的手段却让他有些不认同,在他看来国政以平顺为要,只要南疆战事结束,威国公陆淳和南疆督帅陆缺父子回朝,事情会变得简单许多,在强大的军势和战无不胜的名帅面前,世家只能妥协,那样一来整个过程都变的平和许多,甚至除了真正触犯刑律罪无可赦那些人,都不会有流血事件发生。至于以后,只要重新修订律法,对世家用之、防之、削弱之,数十年后世家将再也不可能成为祸患。

    卓先然有些想不通明明可以平稳前行,皇帝和虞初晴为什么会用如此急迫激烈的做法,救他对二人的了解,此事绝对不只是一劳永逸那么简单。

    看着卓先然陷入沉思,乾皇虞元栩和长公主虞初晴也没有说话,此次用手段让卓先然来京,一方面是要利用卓先然在世家中的名望,另一方面此人是第一明确提出世家之患,并要求变法杜绝的人。

    任何朝代的变法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拿最近十余年的南离变法来说,南离国内不知道有多少鼎盛一时的氏族被诛灭,最初那十年南离国内一直动荡不安,南离王郦永先和总揽变法的卫商永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刺杀,偏远氏族掀起叛旗更是一波接着一波,虞元栩和虞初晴可不希望大乾也变成这样。

    如此就需要既有阅历,又有眼界的老臣去推演细化变法内容,尽可能的让变法推行平稳。这样一来,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变法的老丞相卓先然就变成了首选之人,他们和大乾都需要这位老人的智慧。

    就在殿中陷入安静不久,门扉响动,内侍总管王赞推门走了进来,双手捧着一个金属信管说道“陛下,北疆威国公有传书至。”

    乾皇虞元栩闻言点了点头,示意王赞呈上来。从王赞双手之中接过信管之后,虞元栩检查了一下封口处的火漆和蜡封,这才将信管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张绢帛展开细看了起来。

    “上面说了什么?”等皇帝大概看完,虞初晴问道。

    乾皇虞元栩将绢帛递给王赞,示意他交给长公主,又看了一眼一边正襟危坐的卓先然开口说道“前次北疆传书,威国公提到雷蒙王之女跋黛儿率数十万之众南下内附,奏请这批人的安置问题,这段时间事多且繁,朕还没来得及在朝前讨论,现在这批赤狄人和威国公出关大军距离飘雪关不过两日路程,威国公这才又传书询问。”

    “数十万草原人内附不是一件小事,他们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与大乾大不相同,冒然安置,很有可能会麻烦不断。”看着绢帛上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字迹,虞初晴也皱了皱眉头说道。

    “老丞相可有什么好办法?”虞初晴将绢帛交给卓先然,等他看完之后问道。

    看完绢帛上的内容,卓先然略微思忖了一下说道“安置无非是提供屋舍住所、拨给土地,从而让他们的生活安定下来,接受我大乾的管束。蓝河以北,寒山、飘雪山以南的北疆边郡本就是二十多年前击败青羊所得,虽经二十年发展依旧地广人稀,安置几十万人并不为难,只要户部能够拨付款项到北疆,短时间之内这些就都能做到。”

    说到这里卓先然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对于草原之民,难就难在移风易俗,老臣建议派出官员学子给这些草原之民授课,教习他们大乾的语言文字,率先学会的可以优先拨付房舍土地,甚至可以奖励道种、农具和耕牛,并且专人教会他们如何耕种。只要语言沟通不存在障碍了,其他的就可以一点一点进行改变,数十年后这些草原人,就尽成我大乾之民了。”

    “老丞相果然老当益壮,如此年岁思虑依旧切中要害,此乃谋国之言,朕当尽速行之。明日朝会朕就与群臣商讨此事,同时诏令户部向北疆拨付粮食财帛及一应事务。”虞元栩闻言笑道。

    虞初晴略微摇头说道“陛下,这些草原人生性散漫且勇猛剽悍,初入大乾不能让他们闲着,否则就会生事。北疆边郡有镇边军团军屯之田,反正他们进入大乾也要从游牧之民转为农户,不如白日让他们到军屯之田劳作耕种,晚上再让人授习我大乾的语言文字。”

    “此言甚妙。”卓先然眼睛一亮,点头说道“还是长公主思虑清晰、见识深远,老臣多有不如。”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