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家大理寺卿 > 第九十四章:火是你小子放的吧
    祈玉随手翻了翻这个县城自己留在桌上的东西,大抵都是这些这个城里面的一些案宗,看日期都是这几日,面前的县丞已经用红色的毛笔圈圈点点勾出了上面的重点,有的墨迹还没有干,说明他刚写了不久,意思是也睡了不久,祈玉看了眼的上面的案子,又望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县丞,还是开门见山的说了他这次来乞风城的原因:

    "本座一直都想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情发生在你所管辖的范围内,可你却不查?你的本事本座也是知道的,以你的本事应该不难查清,本座就不相信这个案子诸多线索,你若是真想接着往下查会查不出来什么。"

    县丞现在脸上毫无表情,睡意看样子也已经散去,一双眼睛澄明得很,他看着祈玉冷静地反问道:

    “那么大人觉得呢?大人觉得下官没法继续往下查的原因是什么,大人如此聪明可有猜到我为什么没有查到?”

    听着说话也是一个绕来绕去的聪明人,一旁的李言和宁洛闻言都不动声色地看向了祈玉。

    祈玉想了一想,当着众人的面自然而然的说道:

    “但是因为你根本没有花力气去查,也不想去查,你在等我来查这个案子是吗?”

    县丞笑了一笑没有答话,看来祈玉还猜中了,跟聪明人说话果然是省心。

    祈玉无奈地看了他一眼放下了手里面的东西,望向面前的人略是抱怨地道:“你怎么变成县丞之后越来越气人了,我记得当初你还是个兢兢业业为人谨慎的读书人,难道乞风城这个地方都把你养成了现在这个懒散的样子?”

    当年面前的这个人金榜题名的时候,祈玉还在朝廷之上,他是见过他的,一旁的县丞听了毫不生气,他还挺了解他们这个大理寺卿,立刻笑着说道:

    “多谢大人夸奖,说起来前些日子下官听说大人要来查这个剥人皮的案子,下官特地命人翻了卷宗,把目击的证人挨家挨户的都来记了下来,刻意准备等大人从京城那边过来再请大人过目。”

    祈玉在官场之上是出了名的厚颜无耻,面前这个人简直就像他的师兄弟,厚颜无耻的本能是一模一样的,无奈真的是棋逢对手。

    祈玉闻言便从座位之上站了起来:“好吧,把你查到的东西都递过来让本座看一看。”

    他面前的县丞自然而然地对着面前的祈玉说道:“东西可能有点多,下官一个人好久没有习武体弱搬不动,可能要借用大人的侍卫了。”

    说完他便看了看一旁的宁洛和李言,这两个看着就不错,

    到底是京城来的大理寺的侍卫,一看就比他的侍卫身强力壮,他还挺想借用的,总比他堂堂一个小县丞自己去把那些重的东西搬过来得好。

    宁洛和李言望向了面前,他们的大人,见祈玉点了点头,他们便一同跟着面前的县丞,去后院里拿出了厚厚一沓卷宗。

    他们面前的县丞看了一眼书架又跟着看了一眼宁洛和李言:“这个架子上的都是你们大人要的东西。”

    他们顺着县丞的视线望过去,还真的是厚厚一个书架。

    李言闻言对着面前的县丞立刻瞪大了眼睛:“县丞大人认真的吗?”

    县丞自然而然地看着李言点了一个头:“当然认真了,都带你们过来了还能匡你们不成,这些做还是新鲜的呢,你看什么连灰都没有,旁边其他的案宗可都已经落灰了。”

    说罢他还摸了一下一旁的书架上的书,果然落了厚厚的一层灰。

    李言瞪大的眼睛看着面前的人说道:“县丞大人,你说的这是真的假的?总共也就只有四个案子,你这里居然累了这么多本书?”

    县丞继续对着他们神情一派理所应当地道:“四个案子还不够多吗?”

    李言看着他说道:“你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叫我们大人过来看?”

    这一来一回浪费精力也浪费时间,他们大人的时间精力岂是能轻易浪费的。

    县丞立刻登大的眼睛,开始他们说道:“说的跟真的一样,看你也跟着你们大人挺久了,难道你们大人愿意纡尊降贵到这么脏的地方来?”

    李言立刻语噎,他们大人的心思有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些寻常相近的侍卫也很难揣测,说不准,不过大多时候他们大人还的确是比面前这个县丞看起来还要懒散一些。

    县丞从书架上一一取下那些案宗,看了一眼李言又跟着看了一眼宁洛,然后对着李言理所应当道:“你是一个男子多拿一点,应该习过武,身强力壮的,让这一旁的姑娘少拿一些吧。”

    宁洛立刻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这个安排她非常之认可。

    无奈李言听到他的安排整张脸立刻垮了下来,那他方才过来的时候还挑宁洛来做什么:

    “我们大理寺的侍卫,可是不分男女,你可别轻看了这位姑娘,她可是我们大理寺最能打的,我们从前比武她可就是第一,我们这些人加在一起也不见得打得过她。”

    他这句话说的还是晚了一步,宁洛已经抱着她分得的那几小份卷宗走了出去,那剩下的只厚厚的一沓

    全都要李言和县丞两个人来抱,哪里给了他们什么后悔的余地。

    县丞看着宁洛离开的背影,幽怨的对着李言说道:“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才说?下一次早一点先说重点好吗?”

    李言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过片刻,东西已经都铺在了祈玉的面前,县丞对着高座之上皱着眉头的祈玉说道:

    “大人,这些都是有用的案宗。”

    李言放下了手里面的东西之后偷偷地看了一眼一旁的县丞大人,祈玉看他的眼神里的意思分明就是大人我觉得他在耍你,这么多东西看完都得几天,更别说要整理信息,他们这次出门又没带大理寺的那些文职过来,他们大人又只有一双眼睛又哪里看得过来。

    祈玉顺着他们侍卫的视线抬头望了一眼堆在地上的案宗,心想大理寺最近和案宗真的是犯冲,走到哪里他都逃不过要一本一本看这么多书的命运。

    祈玉望了一眼一旁的县丞:“这些东西县丞大人都看过了吗?”

    县丞大人对着祈玉点了点头:“下官都已经一一看过了,确认和这四个案件有用,才一一收集回来。”

    祈玉不动声色地对着他说道:“既然这些东西县丞大人都看过了,那我不如就直接问你吧。”

    县丞大人笑了一笑道:“也可以,这件事情既然大人的大理寺插手了,下官这边必当尽全力配合,大人问的但凡下官知道必然不敢欺瞒。”

    祈玉了当地问道:“第一个问题,你看这四起案件之间可互有关联?”

    县丞想了一想道:“同一个凶手,杀人的办法是一样的,不存在有人模仿杀人,每隔半年就会有一个类似的案子,死者都是在被灌醉之后剥去皮囊,但现场又留有可以证明死者身份的东西,自然是凶手故意留下的,毕竟人被剥皮抽筋之后,一团血肉模糊,紧凭身高体重也认不出来那人是谁。”

    “这凶手还挺好心,方便当地官府核实死者身份。”

    祈玉对着县丞扬了扬眉言语之间似乎意有所指:“还有呢?你还发现什么了?”

    他想以面前这个聪明绝顶的状元郎的身份,能发现的自然不止于此。

    县丞于是在衙门当着众人的面又说道:“这四个死者其实都有联系,虽然住的地方不一样,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但平日里都是街坊邻居眼里的老好人,比较显而易见的事情是他们四个都姓年,大人放心,算算时间这第五个死者也快出

    现了,下官已经暗中差人保护城里面剩下的十几户姓年的人家了。”

    祈玉对着他笑了一笑道:“县丞大人除了你方才说的那些以外,还有别的发现吗?”

    县丞似乎还想说话,但是看祈玉看他的眼神现在有一些奇怪,他暂时不大理解祈玉的眼神指的是什么意思。

    于是试探着问了两句:

    “那祈大人觉得下官该有吗?”

    面前的县丞叹了一口气,这问东问西的,干脆您说有没有算了,您说有就有,您说没有就没有,反正官大一级压死人。

    祈玉对着他顿了一顿,半是调侃半是不满:“我觉得啊……你不会没有发现凶手每半年杀一个人这个时间上的特别,就像是在说你们官府实在太没用了,我在现场留下了这么多线索,你查了半天还是查不到的,我只好继续杀人提醒你们我还在逍遥法外,提醒你们只要你们不抓到我这个案子就会永远继续下去,半年这个时间就是当地官府封案的时间,半年之后这个案子即便是没有查到凶手,朝廷也不会让官府再在这个案子上多花时间了。”

    换句话说凶手这是卡着时间杀人,所以才连累的他这个县丞按照律例没法将这里的事情上报给大理寺,因为每半年就杀一个人,便算新鲜的案子,并不算他们大理寺所管辖的半年以上地方解决不了的悬案。

    县丞当着他们的面叹了一口气一揖道:“大人英明。”

    英明这两个字岂是能随便恭维的。

    祈玉看了一眼一旁的侍卫:“你们都下去吧,本座有话要单独跟这位县丞大人说。”

    现在这个屋子也就只有大理寺的侍卫跟几个当地官府的侍卫,祈玉便是这里最大的官,没有人能不听他的命令。

    “是。”

    祈玉又额外多看了一眼正准备离开的李言和宁洛:“你们两个留一下。”

    他们两个留下倒是无所谓。

    李言和宁洛听了命令只得又站在原地,大家陆陆续续出去,最后一个离开的侍卫还阖上了门,现在这个偌大的屋子里也只有他们四个人了。

    祈玉望着不远处的县丞,目光深了一深问道:“不过一年多未见,县丞真是好本事,连火都烧到我大理寺来了,本座方才已经让他们都出去了,现在这个地方没有别人,在的都是自己人。而且几日前我大理寺那场大火不曾伤人,对我祈家来说重修旧楼也花不了多少银子,这些都只是小事,本座也无意多怪罪于你,我且问你,我大理寺前些日子库房里的火是不是和你有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