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弘和十四年(南唐永嘉七年)(北唐天历三年)二月初八,大兴土木的吕布病逝。
凉国都城武京的群臣都来哀悼,皇宫内满满都是人,里面也有不少外地的官吏。太子吕启一直跪在父亲的牌位前,失声痛哭,吕启的身边还有崔皇后和皇次子吕庞。公冶享站在吕启的身后,先是向牌位鞠了一躬,随后对太子说道:“太子殿下,请您节哀顺变。现在要去正殿继位了。您马上就是凉国的皇帝了。”
吕启有些犹豫,这时公冶享的身上走来韩光北和杨克。如今韩光北已经是兵部尚书,杨克也是武备司指挥使,与唐帝国的直隶总督大同小异。“皇上,公冶丞相正在请您前往正殿,请您速速前往。”杨克的声音有些冷,让吕启有些不安。崔皇后这时站了起来,对公冶享说:“丞相,先帝去世,这孩子从小缺少父亲的关爱,您就让他缓一缓吧。”公冶享顿了顿,说:“既然太后这么说了,那在偏殿等待陛下。”
三月,南唐都城朝夕,青灯城
夜晚这里灯红酒绿,璀璨夺目。皇帝沐村现在城墙之上看着下面的彩灯,沐村的身后站着皇甫齐、朱平、朱淙和裘乔等人。朱平轻声说道:“皇上,前几天房大人去世了。”沐村缓缓回答:“朕知道。朕还在想,皇爷爷和先帝的大臣们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开朕了,朕怎么办?这复唐大业,朕怎么办?”
朱淙答道:“陛下,赫雨和弘烈二人可以重用,而且先相敖极也可出山。唐国还是人才济济,仍可争霸九州。”
沐村叹了口气:“弘烈是个人才,朕知道。但他也是一个合格的兄长。朕听说,弘都将军病逝,弘烈悲痛欲绝,弘烈之子弘养甚至给朕上书,请求朕出面。皇甫齐,希望你可以做好这件事,朕要给弘都将军一个好的谥号。”
“臣一定!”
三月末,姜琼病逝于武京。死时,他的身边只有崔岩。随后崔岩上报朝廷,吕启为了面子,为姜琼定下谥号:齐僖帝。同时,启用了崔岩,任命崔岩为武备司副指挥使。
四月中旬,吕启听从公冶享,派韩光北与左起,率军三十万出击南赵。此时的南赵根本无力抵御凉军。在南赵太子石炜求北唐无果、求南唐无果后,终于在太祖庙前自尽。看着这一幕的石驭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五月初,凉军包围都城近光。
五月中旬,石驭开城投降,在攻赵大都督吕庞面前,自刎而死。紧接,赵国许多烈臣也追随石驭,一心寻死。夺得南赵帝王玉玺之后捣毁赵国宗庙,吕庞返回武京,吕启很高兴,随后听从公冶享,派耿宁前往近光,封耿宁为赵王。
耿家内,耿苏与耿离吵个不停,耿宁的
妻子黄素熙也十分不安。但耿宁却一声不吭的收拾行李,一件又一件地将衣服塞进包裹......也许是耿宁的沉默,让黄素熙更加担心,她终于爆发,拆开了包裹,大声质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现在是赵王阿,为什么垂头丧气?”
耿宁沉默,坐在床边。
听到母亲的声音,耿离耿苏也跑了过来,站在一边,不敢说话。
“父亲!父亲!皇上封父亲为赵王是好事,父亲为何默默地收拾行李?”耿离终于是忍不住问道。
耿宁长吁一气,说:“我这个赵王,不是皇上封的,是公冶享封的。他不仅封了我一人,还封吕庞为齐王,封崔钰(崔皇后的哥哥)为秦王,甚至封自己为晋王......就连如此,朝廷内也没有人反对。凉国离灭亡不远了。如今礼乐崩坏,我甚至怀疑苏王朝的灭亡是错误的。如今社会崩塌,秩序混乱,为何会有如此的社会!”
耿宁又说了许多妻子听不懂的话,这时曹淞推门而入,直进正室。耿宁静静地看着曹淞,说:“你现在不同当时了,想当初你只是小小的...咳咳......如今你已经是监察司指挥使了。监察百官,落在一介武夫身上,皇上不懂事,太后也不懂事吗?你就忍心看着凉国百年基业,落入公冶氏手中?”
曹淞笑了笑:“多说无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耿宁有功,朕念其功劳,不忍车马劳顿,从赵王改封当阳侯,住当阳侯府,与朕交心,钦此!”耿宁听着这个声音,终于倒在了地上,还是耿离替耿宁接过诏书。
武京皇宫,太运殿
“曹淞,耿宁什么反应?”公冶享坐在帅案前,读着手中的书问道。曹淞回答道:“十分吃惊。”公冶享笑了笑:“陈田病逝,你以为我就拿你没办法了吗?你想远离武京,我要折磨你一辈子!”
当阳侯府内
晚上,耿宁刚吃完晚饭,结果突然家门外冲进数十名士兵,每人手持火把和佩刀。“你们干什么!这里是当阳侯府!”耿宁怒斥。
结果外面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好久不见啊,耿宁。哦不,当阳侯。”来者,吕飞。
耿宁笑了笑,坐在了花园中的石凳上,说:“吕飞,我本以为你是皇室宗亲,会支持吕启,没想到你竟然做了公冶享的马前卒。你就忍心皇室的基业被公冶享夺取,然后公冶享效仿士芝,僭位称帝?”
“放肆!晋王鞠躬尽瘁,为国尽职尽责,你是什么东西,敢污蔑晋王殿下?你别以为你是三朝元老就可以放肆,灵帝不过是看你对皇室忠心才启用你,你知不知道皇室有多少厌恶你!”
耿宁大笑:“吕飞,我的话在这。不出五十年
,凉国必亡!”
“来人!耿宁谋反叛国,得晋王令,诛三族!杀!”
当晚,耿宁一家被公冶享处死。
几天后,吕启出皇宫,看着空荡荡的当阳侯府,心里不是滋味。还好,他的身边还有崔岩。“崔岩,你立刻前往飞扬侯府(崔钰先封秦王,后改封飞扬侯),朕有事与他商量。”
“是。”
七月,北唐都城靖国宫
皇帝李策撒手人寰,举国哀悼。因为李策并无子嗣,所以找了一个孩子当了皇帝,这就是北唐下一任皇帝李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