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苍云歌 > 第二百九十八话,陈朝
    晋光初七年三月,丁绣率军四十万向西进发。从武京出发,穿越清霖郡与西抚郡。公冶弘下发了命令,命令两位郡守配合丁绣进攻铁托儿帝国。清霖郡守梅懿泉是个文人,无法参战,所以他通知了清霖郡的郡府督事陈炽,随后陈炽率军八万听从丁绣调遣。而西抚郡郡守满籍则亲自带兵配合丁绣。三月末离开晋国,四月中旬,晋军大败铁托儿帝国,丁绣亲手杀死了世子孛列李尔同。随后丁绣继续北伐,几场大战都大败铁托儿帝国,十几天后,丁绣又亲率快骑进去铁托儿帝国都城波拉提,晋军几百人大闹铁托儿帝国王宫,杀死国王兰必提穆儿后大摇大摆离开王宫,王宫护卫竟不敢阻拦。丁绣大败铁托儿帝国后,紧接着向西进攻摩洛梭哥帝国,在进攻边城白马溪后,摩洛梭哥帝国皇帝安迪西柯穆尔向晋国称臣。随后六月,丁绣返回晋国。

    晋光初七年七月,李旭病逝于曲阜。公冶弘闻之,追封为晋景愍王,这一举动,引得国内许多人不难,但在朝廷上,公冶弘的一声怒吼,可以平息一切。李旭死后,他的儿子李承继承官职,继任扬州南郡郡守。

    晚上,辛勤宫

    烛火下,公冶弘还在批阅公文。这时,丞相夏渊和公冶真轻轻地推开了门,说道:“陛下,到时间了,您该休息了,再过两个时辰就要早朝了。”公冶弘长吁一气,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抻了抻懒腰,说:“朕不累,这样,你们跟朕说说话,一会就和朕一起去早朝了。”

    “陛下,南方的陈国国君陈荻称帝了,并且大言不惭,恶意抹黑晋国,还......”说了一半,夏渊说不出来了,他看着公冶弘似笑非笑的表情,不知是否该说出来,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公冶真,公冶真也不清楚,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陈荻啊,朕知道。光初五年的时候,陈国国君陈莱病逝,朕还派人前去吊唁。但是随后不是世子陈标继位吗?怎么是陈荻?”

    “启禀陛下,陈荻是陈标的叔叔,他断定晋国一统九州无法南下,便大肆扩张领土,并且抹黑晋国。”公冶真接着说道。

    说完,公冶弘笑了笑:“陈荻,朕记住了。一会早朝,就说南下的事情。”

    早朝,靖极殿

    “各位臣工,朕听说南边的陈国抹黑晋国,还经常骚扰我晋国南部边城。朕打算南下灭陈,你们都有什么看法,说一说。”话音刚落,公冶真第一个跳出来说道:“陛下欲灭陈,臣愿意第一个冲锋!为国效力!”公冶真是公冶弘的三弟,平时直率之性,真让公冶弘喜欢。公冶弘笑了笑,说:“好,到时候朕就命你伐陈主帅。”

    “各位呢?畅所欲言。”

    见无人说话,公

    冶弘问礼部尚书杨修,当初的礼部侍中早已晋升为礼部尚书。“你是个文人,说实话总愿意顶撞朕,这一次为何一言不发?你不说话,朕还是真的不习惯。你一个,梅懿泉一个,你们两个是最喜欢顶撞朕的,让朕喜欢又没法抵抗。还好,朕把梅懿泉派去了清霖。”

    “回陛下,您已经任命公冶真大人为伐陈主帅,陛下之意已决,我等只有支持。”杨修一字一顿地说。

    杨修认真的态度,让公冶弘笑了出来,他笑着说道:“杨修啊杨修,朕从未见过你这样的文臣,真是朕的宝藏。朕告诉你,朕还没定主意,所以你的话还是有用的。”说完,公冶弘看了杨修一眼,发现杨修也瞥了自己一眼。

    “武阳郡守马凝给朕上书说,愿意作为伐陈先锋。琅琊郡守王尔杰也上书愿意带着大军南下进攻陈国。你看看,我国结束了战争,正在休养生息。”

    杨修接着说:“皇上,晋陈二国并未接壤,之间气候潮湿闷热,不易百姓生存,实在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南下灭掉陈国。唐始皇帝都没有做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做!”

    公冶弘有些怒了:“朕怎么比不了沐贤安?就因为他一统天下两次?朕差在哪?”

    夏渊回头瞪了杨修一眼,意思是少说两句。

    但杨修不依不饶:“陛下,您不是开国国君,守着先帝留给陛下的基业,您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并且,臣之言,句句为国,一片赤心,日月可鉴。”

    公冶弘实在是没想到杨修和自己杠在一起,索性不去理会。

    随后,副丞相刘子铭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赞同灭陈。晋陈二国相安无事,陈国却招惹晋国,实在该打,陛下的光泽应该普照天下,不该只限于九州!”公冶弘冷笑一声,望着杨修,杨修也在看着他,冷冷的,好像与他无关。

    “杨修,朕要告诉你,晋国如今多么强大,灭陈易如反掌。根本不会拖延太久。朕要你知道,朕的国家很强大。”

    杨修站在原地,没有说话。

    下朝之后,杨修走出大殿,听到了许多大臣对他的冷嘲热讽。这时,一个人叫住了他:“杨修杨大人!等等我!”杨修回头望去,是一个肥胖的大臣,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接近杨修。“原来是京都指挥使曹热兄。有何贵干?”

    曹热喘着粗气说道:“杨大人,其实我也这么想的。我们对晋国并不了解,所以我也觉得不太容易。”

    “唐书有对陈朝的描写,唐国与陈国直接隔了很远,就是唐国的南阳郡,也要走很久才会到陈朝,我担心陈朝知道晋国南下之后,会在中间阻击我军。”

    曹热叹了口气:“希望如此吧。”

    公冶弘

    下朝之后直奔辛勤宫,这里是他的私人办公场所,许多国家律文都在这里。丞相夏渊和副丞相刘子铭跟在公冶弘的身后,二人的身后是兵部尚书钟岩松,钟岩松在晋太祖的时候被任命为月州知府,月州作为前凉都城,可想而知钟岩松的地位。光初二年,钟岩松被公冶弘提拔入武京,先是礼部侍中,后是兵部参知政事,如今是兵部尚书。“朕叫你们过来,就是为了伐陈。如果可以灭陈,晋帝国再加五郡。扬眉吐气,扬我国威。我还叫了太子,朕打算让他监国,让他了解帝国的开支预算,等他接他老子的班,就不会心烦意乱了。钟岩松,你要与两位丞相定下伐陈计划,并写成折子,先给太子府送去,然后再送到朕这。朕想看看,太子会如何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