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童私塾学习是教育的最基础阶段,不可能考察多么深刻的内容。
到了一定年龄段的孩童,若是足够的优秀,能考入县府的童子中庠和成童高序继续学习深造。
家里富足,资质不错的孩子,学有所成,还有可能考入县府的书院。
以后如果有足够的机缘和本事,或许能去城府更好的书院进一步的提高自己。
学如登山,一步一个台阶,最后能有多大的成就,只凭自己的天资、努力和能力。
私塾内的公告栏上,红榜已出,‘书’考察完毕。
‘文以载道’是书院笃行的宗旨,自然书院注重的一定是‘书’。
书院的大多数学子都是以文入道,最终必定会踏上文字道的途径。
虽然说是君子五艺,可这每一艺都代表着不同的途径。
‘礼’不是单单只‘礼节’,稍微具体一些,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等不同的‘礼’。
以礼入道,如‘吉礼’,可能成就‘祀天神’,可能成就‘祭地祇’,也可能成就‘祭人鬼’。
这些途径在普通的入品天人中不常见,但在曾经出现过二品圣贤的高门大阀中,却能见到入品这些途径的天人。
大丘国的人君大帝当社稷神器之重,坐拥亿亿里河山,在朝廷的宗庙里有无数这样的人才。
‘礼’既然归于社稷之神器,普通的书院是没有条件培养这种人才的,只有一州之上的书院之中才可能有培养这种人才的礼院。
‘乐’也不是单只《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六套舞乐,具体包括歌、舞、音、乐的方方面面。
单论其中的‘六乐’。
《云门大卷》是最古老的礼仪性乐舞,之后有尧帝所创的《咸池》,再有舜帝所创的《大韶》,又有禹帝所创的《大夏》。
尧舜禹乃是为人族开天辟地、建立不世之功的大帝,他们虽死,但他们的英魂不灭。
再之后才有《大濩》和《大武》。
说‘六乐’,则与之相配‘五礼’。
《云门大卷》祭祀天神,《咸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人族始祖,《大武》祭古往今来战场中英雄忠魂。
从‘五礼’到‘六乐’,这样看来,‘六乐’也不是普通书院能教导的。
‘射’同样不是只指白矢、参连、剡注、襄尺和井仪五种射箭技术,还有弹、仍、投等方式的技术。
只不过‘五射箭术’从易到难的层次分明,便作为了‘射’的衡量标准而广为流传。
文人之行,当选文之雅意的方式,那最好不过‘五射箭术’。
然而,小小私塾,童子学习,参连、剡注、襄尺和井仪就不用想了,因为任何条件都难以满足小童们学习这四种射箭之术。
再说了,‘射’是属于兵器道,而天将营才是学习‘射’最专业的的地方。
‘御’指驾驭的技术,御剑、御鞭、御绳、御锤、御塔、御宫殿等等,皆需要超高的技术。
小童们当中,除非是绝世天才,否则不可能出现入品的天人。
这样,私塾不可能选这些高难度的‘御’,况且在私塾里当小教夫子的人,也不可能是入品天人。
教与学,双方都不满足,那么小童私塾里教的‘御’,只能选最简单最常见的‘驾马车’。
‘驾马车’也需要大考验,有五种技术,被称之为‘五御’,分别是: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和逐禽左。
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和逐禽左也是不用想了,条件怎么也满足不了,那就只有‘鸣和鸾’了。
‘鸣和鸾’,要求御者在驾马车时,马车上的横木和车轼上挂着的铃铛发出的响声一定要舒缓,且节奏不能凌乱。
就这么高的要求!
小童私塾里教,小童们学,即便小童们能学得像模像样,也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要求。
‘御’,其实也不是在小童私塾、童子中庠、成童高序和书院里学习的,它有专门学习的地方,入品的天人被称之为殿下御师。
礼、乐、射、御,君子之艺,齐梅梅考察的都非常简单,也没有排名,更没有张榜,小童们只完成基本的内容,被水墨山水画卷录入便完事了。
私塾外围观的大人们倒是兴致盎然。
有些家长看到自家的孩儿一一做出‘敬祖宗之礼,敬父母之礼,敬长辈亲戚之礼,敬朋友之礼,敬有缘相遇的陌生人之礼’,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谁不喜欢‘知礼节,懂礼数,温文尔雅’的人?
家长们确是盼望自己的孩儿成龙成凤,可同时也期望自家的孩儿是一个崇高的人。
“我要攒钱。”
有人脱口而出。
这些人当中有几十号是一个大字都不识的,此刻他们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渴望的冲动。
“嘿,驴蛋儿,你前几天养的几只小鸡仔都死了吧?就你那点本事,能攒下钱来?”
“我要攒钱。”
“驴蛋儿,今儿个看到人家的孩儿上私塾忒好,就想送自家的孙儿上私塾?你家黑痣有媳妇吗,就想这么远?”
“狗宝,你没本事,别寒碜咱!我要攒钱。”
“好好好,你要攒钱。其实,我也想攒钱。”
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三三两两,勾肩搭背,好像说着伤感情的话,实则都不怎么放在心上。
他们怀揣着希望,远离私塾而去。
私塾外的人群渐渐稀疏,私塾又回到了往日的宁静。
齐梅梅收起水墨山水画卷,这一次这幅画卷是彻彻底底的封印了起来。
二层楼上,众人落座。
“老夫子,请你派人把这个送到镇衙。”
齐梅梅将水墨山水画卷递向老夫子。
老夫子接过,把画卷递给了王小教夫子,“你送一下吧。”
“是!”
王小教夫子双手接过画卷。
风枪候酒楼的伙计还等着收拾吃喝完的箸、碗、盂、盆以及食盒等,他正好搭乘马车去往镇衙。